我不想改姓刘!/周丽雯(澳洲)

常听说,看到某某情况,令人大开眼界,也就是刘姥姥进大观园吧!我是幸运的,小时候家庭条件还算不错,久不久就能出门旅游,本地外地的景点都有机会看一看,玩一玩。长大后,来了澳洲留学然后定居工作,职业薪水也算可以,出门的机会也不少,所以一直深信自己不算是只井底蛙!可是随着年龄的增长,我现在三天两头就大喊大叫:“天啊,这真太神奇了!”跟刘姥姥真没太大差别!


最近最常碰到的就是科技方面的,尤其电脑方面的进步/惊吓新闻。前阵子特红的ChatGPT, AI(人工智能),差点没把我吓死!然后又看到马来西亚,有了第一对AI电视台的新闻报告员。新闻下面的评论几乎清一色的担心目前的真人新闻报告员的职业生涯……我是一直非常地坚持着不认老,但是看着身边这些信息,还能怎样?!这根本是没留条活路给我啊!

刚开始有电脑的时候,我高中同学还靠打中文字的速度来赚奖金、缴学费。现在人人天天都用中文输入,谁还会想要请人做“中文输入”?后来电脑系在大学算得上是科热门学系,如今则每个小子都是电脑高手;电脑系都快跟土木工程一样,变成古董系了。

现在电脑竟然不单单可以代替汽车工厂技术工人、代替电话接线员筛选询问电话,还可以当抢手帮大学生写论文,代替新闻报告员。哪天我睡一觉醒来,公司就发个短讯给我,说我被AI代替了,那我怎么办?现在什么才不算是夕阳行业?!

不过冷静下来仔细想一想,这不就是社会进步。没了汽车工厂技术工人,不就多了产AI的程序设计员嘛!社会进步不能就只靠劳力发展,以前多了机械,后来发明了电器,现在多了AI,不可以当成世界末日。我们得跟得上,咳,跑不动就走,走不动就爬!对,爬,也得跟上!不然一跟这社会脱节,就真成刘姥姥啦!我可坐不改名,行不改姓!哈哈!

  • 摄影:周丽雯(澳洲)
  • 主题:眼界
  • 上一篇文章链接:我哥哥的眼界/奉化山人(中国)

胸襟/周丽雯(澳洲)

胸襟就像似EQ的玩意儿,随着年龄的增长,慢慢的几乎人人都会有点。差别就在于是多一点,还是少一点而已。

小时候,常会计较身边的人,不够敏感。觉得自己是那个冷眼看世界的,有那么点世人皆醉我独醒的味道;现在渐渐的知道了,那不过是多数人只看在眼里不开口说出来而已。别人不说,不代表不知道、不明白。上天还真是公平的,拿了点这,就给一点那;少了点青春,就多了点智慧。

以前不太觉得年龄可以换到太多的东西,慢慢的,好像发觉,我就是比旁边的小朋友懂得多那么一点点。经历的事多那么一点点,解决方案就多那么一两个。很难不联想到,姜还是老的辣,哈哈!

不过最近在身边发生了件事,让我怀疑我可能并没有自己认为有的宽大胸襟。过动儿(英文ADHD)这名词近来变得好普遍,好多小孩子都是过动儿。也有二十几三十岁的人,还说自己是过动儿。当然真的有部分的孩子是过动儿,但是大多数时候,是家长、个人把这些当成藉口让自己心里好过些,对自己或孩子的行为,制造了很好的藉口,让自己不需要为了那些不太被大众接受的行为负责。看到这种情况(比如家长说孩子是过动儿,所以静不下来,所以孩子就在大庭广众大吵大闹。或是说孩子不能晚睡,把孩子晚睡又闹情绪的情况怪在‘过动儿’的身上。其实,连我这种老大不小的妈妈,晚睡了,也会心情不好啊!跟过不过动,真有关系吗?!)。我对这种说法觉得很不舒服,每次听到这种情况,我那些反对的话都快掉出嘴巴了。如果孩子是真有病,那不能不管。可是只是不想管孩子,就说孩子是个过动儿,那不算是明智之举吧?!我是应该给些建议(就是让我那些不太好听的话说出来),还是乖乖的当听众就好(把那些快掉出来的建议,吞回肚子里!)?

胸襟,应该不只是原谅,还包括接受别人跟自己的不一样。好比接受不一样的生活习惯、另一种饮食规律、不同的处事方法……。这些不一样,需要很多的智慧来做选择,来决定变还是不变,接受还是不接受。其实改变与否,接受与否,是两回事。在我这段说长不短的婚姻里,我学会了,接受对方但不赞成对方的看法(agree with the disagreement)。比如我们可以跟对方喜欢不一样的电影类型,我们尊重大家,虽然我们都心里暗暗的觉得自己的品味才是最好的!我们却不去改变对方也不会改变自己。这应该也算是件有宽容大度的心态吧?!

  • 摄影:周丽雯(澳洲)
  • 主题:胸襟
  • 上一篇文章链接:从迷宫游戏说起/李黎(中国)

婚姻这回事/周丽雯(澳洲)

有一次在YouTube的短片里听到个概念,相当有趣。婚姻是社会文化产物,并不跟恋爱有太多的关系。其实,细心想想,还真不错哟!婚姻,是希望通过法律的约束,让夫妻两人绑起来,让甜甜的恋爱史被生活的柴米油盐酱醋茶变成枯燥无味的生活时,夫妻俩还是必须一起生活下去。当生活变得毫无生气时,没了法律责任,有多少现代夫妻真能靠几年前或者十几年前的承诺,继续走下去?

其实跟婚姻扯上关系的,除了爱情、当年的承诺、法律规范,更多的是夫妻和夫妻两边的家人在生活方式上的磨合,价值观的调整,如果加上小孩,那学问就更大了。再加上生活的压力,而且一家三代挤在一个屋檐下的话,那还可以叫磨合吗?没拿菜刀互砍,搞出人命就算是和谐美满了!

现在在网路上,不是一堆假假的幸福美满生活照,就是名师教人如何跟家人亲人相处。让我情不自禁的觉得,婚姻里,十有八九是不如意的。每两天就得想想,我干嘛结婚呢,一个人生活不好吗?一人吃,全家饱!对金钱没烦恼了,在事业上的声音就变大了,这人的底气一足了,那生活是不是就更无忧安逸了呢?

话说回来,夫妻生活也不是完全一无是处。面对残酷的现实时,两个人总比一个强。如果幸运的,找到天命之子/女,携手共同成长,柴米油盐再琐碎,生活还是可以活出个精彩的。

就我而言,婚姻不至于是爱情的坟墓,不过,盲目的一味只想把自己送进婚姻的人,我还是会建议,好好考虑考虑吧!这单身生活和婚姻生活,真的有很多的不一样……多了很多的苦的同时,也多了很多的甜,没做好准备的朋友,还是缓一缓吧!何必害人害己呢?

文化遗产/周丽雯(澳洲)

看到“遗产”一词,想当然就联想到老一辈留给小一辈的房产、钱之类的。可是很奇怪,我还联想到之前去参加一个婚礼的地方,离西澳有点距离(约2750公里),叫塔斯马尼亚。澳洲最南一省,也是个小岛。霍巴特(塔省的首府)的人口密度比珀斯还低,可真的能跟羊的密度比一比了!


花钱飞到塔省,当然除了参加婚礼,就不能不到处逛一逛了。在婚礼大概2-3小时车程的地方,是个叫Cradle Mountain(中文是翻译成‘摇篮山’,还是‘克雷德尔山’,我不确定)。去之前,上网查了查这旅游点,以为是个不错的选择。到了后,后悔没多安排几天、多玩几天。那景色真是太漂亮了,就像童话中的森林。我也不知道为什么,看了这景,就觉得进入了童话。我去的时候是一月,南半球是夏天,可是这里离海拔有点高(人家毕竟是山啊!)而且纬度也有点高,所以有点凉快,加上毛毛雨,那景色、那感觉真迷死人!


这里属于国家公园,其实也是世界文化遗产保护区之一。公园安排的非常人性化,有考虑到残障人士、老人、小孩、登山客、本地人、外国旅客的需要,都照顾到了。公园尽量鼓励步行,减少对环境的破坏,还提供背包族扎营过夜的路线图。就是希望这片美景可以永远的保留下去。

我在澳洲玩过的地方不多,除了大堡礁,就是这山能让我留下印象。

其实,过了两百年,就算世界没末日,也不会再有人在乎你我留下的钱产房产。想要流芳百世/遗臭万年,还得下一番苦功。可是世间有几个人能做到?

最近听说大堡礁在慢慢变小,世界的温室效应越来越可怕,澳洲政府再鸵鸟,也躲不了几年了。能做不能做的都得上心,不然别说保护这些文化遗产保护区,连大城市的森林大火、水灾都没法控制了。而我能做到的,就只是随手关灯,关水龙头而已。就从小事做起吧!

退休?想得美!/周丽雯(澳洲)

每次看到退休,就只联想到中乐透/万字票;不然,那该是多久以后的事啊?不用多想,看看自家的银行存款就知道,离退休,那还远呢!


像我们这种打工族,每个月固定收入,却有不一定的支出。生活就是充满了“惊喜”,奇怪得很,每个月都总有些特殊情况、意料不到的事,这个月孩子生病了,哪一天车子就会突然挂掉,房子突然被那百年不会发生一次的暴雨害得连连漏水等等,这些事情发生的次数都快变成惯例了!哪一家的预算是可以应付这些“特例情况的”?!我是说,能在应付了这些情况还能存些钱的。不然单单靠每个月政府规定存的那点点退休金,怎么想都不会够退休以后的生活用。

想退休,那得先看看想过怎么样子的退休生活吧?我之前看过一本关于理财的书,书中提到,想退休,得考虑考虑以下的因素:

退休后生活的素质
一般是假设成你目前生活水准的三分之一。如果你现在是一年出国玩一次,那退休后就三年才能有一次。如果你现在是天天买外卖吃的,那退休后就只有一周两次这种服务。目前你是逢年过节都买小礼物给老婆孩子,那退休后你可能就得省下外卖钱来买礼物了!反正就是三分之一的水准!当然这是假设你只靠政府规定的退休金预算。

社会福利
现在到处都是人口老龄化的问题,每个政府都在头疼,不够人来缴所得税,老人们的福利就越变越少。政府也可怜,就那么点所得税,看得教育就得放掉医疗,看住了教育、医疗就落下了社会福利。几乎每年的福利都会被悄悄的减少。

通货膨胀率
就看最近,托苏联老大的福,油价飙高,油价一升,全面的通货膨胀几乎立马见效!我这老妈子,还刚跟朋友抱怨,明明之前才卖一块钱一盒的纸巾,现在怎么就变成了一块六,天啊,这可是涨了六成哪!我都快上街示威抗议了!!

自身健康
现在的人,谁不得存点医药费,防个万一?说不准哪一天,来个什么怪病什么的,又不是要命的,就是医疗费贵了点。那不是得花点钱,不然就有点对自己不人道了?

以上这些都是很常见的变数,还有些比较少见的这里就别提了!你说在这样的前提,不多存点钱,万一被死党们在我生日的时候诅咒活得长命百岁真成事实了(我老公的姨婆,今年刚过一百岁,收了英国女王的祝贺卡,姨婆现在骂人还中气十足呢!),那最后几年还得靠要饭不成?那在还没存够钱之前,提什么退休啊?上班去吧!

  • 摄影:周丽雯(澳洲)
  • 主题:退休
  • 上一篇文章链接:退而不休/山三(马来西亚)

发达国的穷人/周丽雯(澳洲)

印象中,澳洲是应该很少穷人的,不然我们缴税缴得满身大汗干嘛!


可是最近,认识了个在特殊区(平均收入比较低的)的小学老师,才知道,天啊!在澳洲的穷人故事,写起来,连长篇小说都嫌短!

先说说孩子的早餐吧,原来是真有穷到没钱给孩子吃饭的家庭。老师得变着花样给孩子买水果当早午餐(有时候靠百货公司的水果部免费赠送或廉价半卖半送)、买面包牛奶当营养早午餐、有时候还会有老师在家做好饼子(pancake)带给学生吃。以前我都以为这种情况只是电影中的桥段,哪知道活生生的就发生在身边!那些老师不只得教书,还得管孩子们的吃喝……


再说说更惨的——之前我儿子上学都得填表格,什么谁是家长,有没离婚,有没抚养权等,一直以为那是学校有点太“鸡婆”,管太多。跟这老师聊了后才知道,她有时候得把孩子们和自己反锁在课室里,因为怀疑没抚养权的爸爸要绑架孩子、伤害孩子(虽然没看到枪,但亮出刀子是常有的)!得等到警察叔叔到了,调解好安全了,才能让孩子们放行回家……

还有更夸张的!听说有个弱智的女孩子,十二三岁还在念小学,可是怀孕了,除了不知道谁是经手人,自己也是靠婆婆养的(妈妈可能也是太小就生她),所幸发现的早,人工流产了。但是学校老师们都说,这孩子不过十五岁,一定会当妈(因为以前就有过这种情况!)。然后这样的悲剧就不断重复,太悲惨了!


听说,社工忙得狠,除非社工或者警察亲眼看见孩子们被虐待,不然即使孩子们身上的伤痕,口述的伤害,都不会被带离恐怖的家暴屋檐。因为法官认为,孩子跟着父母是最好的选择……不知道,那弱智女孩是不是在家被亲友……

这种社会问题,跟国家富不富,好像没什么关系,虽然我缴了非常多的所得税,虽然这里的医药、教育、社会福利视乎还可以,但是可不可以先管一管、理一理这些社会问题?现在,我在电视机看到广告,无盈利集团呼吁捐款,我心里都会突然很不舒服,他们是真的需要帮助,大家有可能捐钱的就多捐一点,不然挤些时间出来,帮帮这些弱势群体吧!不然他们的生活就不断的循环,根本停不下来……

  • 摄影:周丽雯(澳洲)
  • 主题:刻板印象
  • 上一篇文章链接:打破刻板印象/周嘉惠(马来西亚)

平凡,不普通/周丽雯(澳洲)

平凡永远都是不普通的。平凡的生活能普通吗?谁敢说自己的人生是平凡的?只能说平凡是福,平凡是我们应该追求的状态。

在澳洲,很流行一样东西,叫“Tall poppy syndrome”(翻译成‘高罂粟综合症’,意思是不显摆,不能骄傲,不然就会像最高的那棵罂粟一样被砍掉!)我想原本是鼓励大家谦虚的美德,不过常常被误解变成妨碍进步的思想。可能是这样的关系,澳洲人一般都是比较不激进上进的,过着比较散漫的日子。当然也可以正面的解释成“潇洒过活”。举个例,这里冬天男生还是喜欢穿短裤人字拖鞋,结果短裤人字拖鞋就成了冬天夏天都合适的外出服装!这四十度的夏天怎么跟十几度的冬天一样呢?我是很想找个机会,破开这些男生的脑,看看这种神奇想法是怎么出现的!

在疫情期间,大家被关在家里上班,大多数人都乐得多些时间陪家人,现在能回公司上班了,大家还是赖在家办公,比较看中自我中心吧?平常就按部就班的交差,能不把头伸出去就尽量安分的过日子。

其实平不平凡,就是在找身边人的平均值,不是吗?大家都这样,那我就变得平凡了。如果大家都是山珍海味,那我的萝卜豆腐就变得不普通了。话说回来,在澳洲,能吃上个凉拌皮蛋豆腐,那是又贵又令人羡慕妒忌的啊!平不平凡,还是要看情况的。

  • 摄影:林明辉(瑞典)
  • 注:这是罂粟花!
  • 主题:平凡
  • 上一篇文章链接:不平凡的世界/奉化.山人(中国)

路见不平/周丽雯(澳洲)

路见不平,接下来,就一定得拔刀相助了吧?!


然而,随着年龄的增长,人好像就越来越少同情心。以前看到路边的乞丐,会想丢几个零钱希望能帮帮那些流浪汉;现在看到这情况,就只是觉得自己缴税缴得汗流浃背的,政府把钱都花去哪了(而且自从疫情来,好久没零钱、现金在皮包里了~其实现在就只是个手机,连皮包都没带在身上了。以后可能乞丐都得使用行用卡刷卡了!)

以前小时候,看东西比较表面,还自认为自己是“敢作敢当”的一族,什么问题,就劈头盖脸的解决,其实很多时候是越帮越忙。俗话说得好,帮他钓鱼,不如教他钓鱼。花点时间,才能真正帮到人。很多时候,不是我们没了良心,只是被狗吃了几次,也该学乖了吧!在澳洲可能“全职的讨钱乞丐”比较少,在故乡,是看过有奔驰宝马在“下班”时候接走那讨钱乞丐的。可能是“家家有本难念的经”,但是你能开奔驰宝马车的(即使是二手的,还是不简单啊!),我的几毛钱能帮得上你什么了?!

上当过后,就该变聪明了吧?看清楚情况,才出手相助吧!该不该帮、该怎么帮,不然帮倒忙,还真不难!

在网上不少骗路人甲乙丙丁,然后就是妈妈们围成一圈说三道四,不少时候都是听了一面之词,扭曲了事实。当然也有不少情况是,因为世态炎凉,比如家暴情况,当街被男人暴打,结果躺在街上被虐致死的也有。我觉得,不能冷血而置身事外,但也不能一股热血的乱帮一场。想帮人,就得静下心,别让自己的事情影响了对情况的了解(妈妈们最常犯的问题就是我觉得冷,所以我的孩子得穿多点!)。对事情了解清楚了,再看看有没有办法,好好的帮帮弱势的一方。冲动真不是件好事。帮倒忙,还不如不帮!你说呢?

成为益友也不容易/周丽雯(澳洲)

良师益友在生活上少不了;我们不可能天天出门遇贵人,但一辈子也不可能碰不上一两个贵人。

不知道为什么,可能我妈生我的时候少生了根筋,我就是属于那种没心没肺的东西,尤其是小时候。身边不少贵人,我却毫不知情。只是过了几年,甚至十几年后,才发觉原来当时身边的人帮了自己那么多……后知后觉就是我这类人!

小时候,常常被帮了,还不知不觉,只是常常觉得世界很美好。其实是身边的人帮了我,让我以为世界有多美好!可能是近朱者赤吧,等我年纪大了点后,发现自己也开始慢慢的、不自觉的扶身边的人一把。其实在不伤害自己的情况下,帮帮身边的人,真不算件事。

要是损人不利己,当然就不能做了,可是在对自己没害的情况,为什么不呢?年纪大了,身边的朋友不是老朋友,就是慢慢都成了小朋友。很多时候,看到这群刚进职场几年的小朋友,实在不忍心看着他们全心全力往那死巷子冲,可是一味的拖住他们也不是办法。只能想办法,慢慢让他们看清情况——死巷不是路,最多只能试一试看看是否是条出路,绝对不能全速往前冲。

可是又有几个小朋友是听得懂,又听得入耳的呢?

  • 摄影:周丽雯(澳洲)
  • 主题:益友
  • 上一篇文章链接:当心益友!/林高树(马来西亚)

理性以外/周丽雯(澳洲)

这年代,真没永久的进步,也没永恒的成功。活着,就得有心理准备,没什么事情是永久的,不管你是天才还是蠢才;运气好的时候就是顺心,运气差的时候就乖乖待着,总有下一次机会。

好几年前,得了忧郁症,上了个心理管理课程,把我本来非常“理性”的思想方式变得开明不少,比以前更能接受不同的意见、概念。记得之前,凡事不是黑的就是白的,世上不是好人就是坏人;可能就是理科班的吧,死脑筋,答案只能有一个。慢慢的累积了人生经验多了,才知道,文科班的训练比较接近生活,人生的答案永远不会是全对,也不该有全错。不然哪来的多姿多彩的生活?!

以前过那只有黑白的日子,以为很正派,其实生活少了灰色就是少了点意思。好比失恋了,就觉得人生到了终点站了;其实,就是赚了点人生经验,多认识自己一点,更懂得珍惜眼前、分析事情,不都是件好事吗?一件事,有好的一面,就有不好的那面。以前的电影、电视剧,都是好人做好事得好报,坏人干坏事换来没好下场;现在可不流行那套剧情了,都是好人偶尔来点奸诈点子,坏人偶尔也会来个当代善举,总之就是一个概念,凡事不是百分百,世事无绝对!接受了这概念,日子就容易过了。

碰到挫折,就退一步,视野角度大一点,接下来的,就会真的比较海阔天空!但是海阔天空了,也不代表一定圆满如意。只是俗语说,凡事留一线,他日好相见!毕竟没有永远的敌人,也没有永远的战友。

大家就都轻快点过日子吧!

  • 摄影:周丽雯(澳洲)
  • 主题:退一步
  • 上一篇文章链接:学习闭嘴/杨晓红(台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