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包容消除误会/#驴子(马来西亚)

原以为6州州选之后,国内的政治局势可以稳定下来,国家领袖可以专注于经济发展,国家的未来前景将一片美好。然而,从近日一些国内发生的事件不断酝酿发酵的情况看来,马来西亚要走向“美好未来”似乎还有一段漫长坎坷的路。

经常从报章与脸书阅读到这些在国内引起种种争端的新闻时,我一开始是常感到愤怒、不满,尔后却陷入沮丧与消极的情绪中。我开始怀疑,我根本不应该去关注这类新闻——我想很多人早已对这类新闻感到麻木,只有部分人仍会在这些事情里钻牛角尖。

以近日新闻为例,我要提的第一个报导是关于“首相安华为印裔青年主持改教”。首先跳出来批评的是隆雪华堂,接着社运分子也提出了质疑,许多非巫裔领袖和民间组织纷纷表达了不满。作为一位华裔非穆,我读了新闻报导后,首先是对首相的这一行为感到疑惑。我的思绪多少有被报导所影响--既然这么多人反对首相这个行为,那么他就是不该为人主持改教吧?

这个新闻的几天后,星洲日报刊登了达祖丁教授的文章《隆雪华堂在改教课题上是否操之过急?》.文中提到“见证改教是所有穆斯林都必须同意的正常行为”,意思是说首相只是在尽他身为穆斯林的责任,而不应牵扯上他的首相身份。达祖丁教授认为隆雪华堂应先花时间去询问关于穆斯林改教的问题,而非仓促地指控首相。

第二个让我留意到的新闻报导是关于“教育部将在政府学校引进《40圣训》”(Imam Al-Nawawi’s 40 Hadith)。我的第一反应是“又是谁在搞宗教议题了”?在焦虑与不满的情绪下,我急急就在一个马来文的新闻贴文下提出了质疑。有一个马来网民回复,说这是教导穆斯林学生施行良好行为的教材。同时,他不解地问我:“这是我们穆斯林的事,你多管闲事什么了?”这让我感到十分窘迫,因为我在对这圣训完全不了解的情况下,竟敢来“指控”人家?为了避免自己招惹上不必要的麻烦,我赶紧将自己提出的疑问删除。

第三个是关于“霹雳金宝伊斯兰党团长指控一家度假村举办泼水节(Pesta Songkran)含有佛教元素,冒犯当地穆斯林村民”的新闻。度假村的活动举办人为了平息某方面不满情绪,赶紧宣布将活动名改为“河水节”(Pesta Air Sungai) 。星洲日报评论员许俊杰写了一篇《厉害就好,不要假厉害》,指出“泼水节”虽含有佛教元素,然而泼水节其实并非佛教节日 。“泼水节”是泰国人的泰历元旦迎新传统节日,当地人会在庆祝期间以清水互相泼洒的方式表示祝福,这个“泼水”方式拥有以水洗去霉运的美丽含义。他因此评论一些人常在不了解人家的文化习俗与来源下,自以为是地对别人指手划脚,毫不觉得尬尴。

我不得不说,马来西亚的新闻始终离不开宗教与种族。类似的宗教课题引起的争论实在太多太多,常让我纳闷:为什么人们总是为了些鸡毛蒜皮的事情吵吵嚷嚷呢?在脸书上读着好些人对各种课题的酸言酸语时,不难发现这些人要不是不了解事情的来龙去脉,就凭表面所见的、主观地作出不负责任的语言攻击;要不然就是这些人根本就是存心挑衅,挑破离间,破坏社会的和谐。

我认为,也许我们仍对异已缺乏包容之心吧?如果我们认同“穆斯林可以见证改教”,我们就会乐于看见首相安华主持印裔青年自愿改教;如果我们认同《40圣训》能教导学生施行良好品德,我们便不会抗拒圣训鉴赏模块引入学校;如果我们认同“泼水节”的美丽含义,我们便不会以“莫须有”的理由去杯葛此活动。一切的争端,在于我们不愿意主动去认识彼此,拒绝去包容,以致于误会对方好的用意。

这是我国要朝美好未来迈进首要省思的。

  • 摄影:驴子(马来西亚)
  • 主题:误会
  • 上一篇文章链接悟会/刘明星(马来西亚)

只是问问而已/驴子(马来西亚)

  不知什么时候开始,我发现小胖妞常把“问问而已”挂在嘴边。

  有一次带她去逛商场时,她被商场里琳琅满目的商品吸引住,对摆在货架上的玩具更是爱不释手。

  她握着一个漂亮的玩具,一脸期待地问我:“这是什么?怎样玩呢?”

  我下意识先扫了一眼价钱。“家里已经有类似的了,不用再买了。”

  她悻悻然地说,“我只是问问罢了,又没有说要买。”

  还有一次在家里,我捧了一包零食。她问我:“这是什么东西?”我还没来得及回答,她已经忙着解释:“我只是问问罢了,没有说要吃。”

  噢,原来一直是我误会了,她只是“问问而已”,没有其他目的。

  我觉得很奇怪,她要问就直接问问题嘛,为什么还要补充一句“只是问问罢了”呢?经过反复观察,我的理解是:小胖妞可能害怕问问题时被责骂、被拒绝,所以加“问问而已”来掩饰自己想要又怕被拒绝的心理。

  最近一次我们去参观一个果园。园主带我们去看一棵已经结果的牛油果树。园主指着树上的果子说:“当牛油果的皮有点起皱时,就差不多可以摘下来了。”小胖妞便指着一颗有点“皱皮”的牛油果问:“那这颗可以摘下来咯?我只是问问罢了。”园主笑了笑,就摘了一颗果子送给她。

到底“只是问问而已”是要表达什么呢?我想一想,觉得这句话有点意思。表面上是“只是问问而已”,其实它暗示着“感兴趣”、“想知道”、“想要”。如果直接问一个问题,可能还无法显示问的人对这个事物的兴趣,然而当附加一句“我只是问问而已”,就显得问者对这东西怀有目的了。所以,说“只是问问而已”的人本来不想引起误会,但有时候却弄巧反拙,把事情越描越黑,变成另有所指了。(编按:不妨参考楚庄王询问鼎重量的故事。)

  • 摄影:驴子(马来西亚)
  • 主题:误会
  • 上一篇文章链接:所见非真见/咯特佩(马来西亚)

5月31日贴文二之二:

藏在电子产品里的眼界/驴子(马来西亚)

外甥像很多男生一样,爱看电视、看YouTube、玩电子游戏。小时候,他只是爱看电视,他妈妈限制他看电视的时间,他会大哭大闹;后来,他开始接触手机,就懂得玩手机了。当他妈妈限制他玩手机,他就会躲起来偷偷玩,以为没人知道;没收他的手机,他会很忧郁,一副失恋后痛不欲生的模样;到亲戚家或朋友家,他一有机会便会跟堂哥堂妹和朋友“借”手机玩。我对他妈妈说:“你儿子的手机瘾很深哪!”他妈妈一脸无奈。

对于外甥沉迷于电子产品,有时我脑海便会出现要掴醒他的小剧场。然而谁不曾少年呢?想起以前的自己,还不是曾为了玩电脑游戏而彻夜不睡,荒废学业吗?我真没资格批评他呢!

所以,我按捺着要掴醒他的冲动,在冷眼旁观。

等他“荒废”差不多时间后,便假惺惺问他“你今天看什么电视节目?”“你在看什么Youtube节目?”“这是什么游戏?”。我以为他会心虚不敢答,岂料他兴致勃勃说不停,分享他看的节目内容,玩游戏时的新发现与进度。这时,我想掩耳叫他住嘴都来不及了。

也就在我这个时候,我才发现他从电视上、Youtube、玩电子游戏时吸收了许多新知识。

我在吃饭时,他过来问我:“您知道杯子怎样可以在空中转动吗?”

“不知道。”

他迫不及待打开手机里的视频让我看。

我大开眼界,“哦,原来是这样呀!”

我们在观看电视剧时,他忽然问:“您去过浮罗交怡岛的Sky Bridge吗?”

我没听过,“你从哪听过Sky Bridge这地方的?”

他用手机搜索Sky Bridge的图片,“这就是Sky Bridge。我们去浮罗交怡时可以去Sky Bridge,我很想去看一看。”

我顿时对Sky Bridge有了憧憬。

我在看报时,他高兴地喊我:“您过来看看,我在Minecraft世界(电脑游戏)里创建了一个很特别的城堡。”

我兴趣缺缺走过去。他没理会我枯燥的表情,右手灵活地滑动滑鼠,热情展示并讲解:“城堡内有水池,这是楼梯,这里有望远镜,有些小机关……”虽然我没很看懂,但还是感到很惊讶,原来Minecraft世界里有无限可能,难怪他玩得那么着迷。

无可否认,电子产品渐渐成为了我们极其重要的求知媒介。如今很多孩子都是通过电子产品来大开眼界,去认识世界。我只能让自己以平常心去接受时代的转变,因为每个时代都有每个时代的生活方式,我们只能顺应这个潮流,去接受去适应。

  • 摄影:驴子(马来西亚)
  • 主题:眼界
  • 上一篇文章链接:育儿的眼界/小暑杂记(马来西亚)

栽培/驴子(马来西亚)

小学同学L经常在脸书上上载她女儿的日常。L时不时大展厨艺煮美食给女儿,带她们到处旅游,北上南下品尝当地美食,让她们学习兴趣,给女儿参加表现学习成果的比赛等。L不但很疼爱女儿,亦非常用心去栽培她们。

最近,她上载几个视频——12岁的大女儿在教育科学展自信地以流利的英语,向参观者讲解一个科学产品;10岁的二女儿参加国内韵律操比赛频频获奖,平时爱跳K-pop劲舞;8岁的小女儿最近没有耀眼的表现,但也在追着两个姐姐的脚步,加上拥有一张明星脸,容易让人留下印象。她为女儿们的表现引以为傲,赞赏她们的努力,感谢指导老师给女儿们的指导与付出。

看人家的孩子多么出色啊!在人生的起跑点上有经过细心栽培的小孩,成果就是不一样。

对于一个单身驴来说,我从不认为孩子特别需要什么,学习什么(因为在我的成长过程里并没有这么多的选择)。像我这种放工回家只想躺平的人,实在想不通为什么现在的家长都要将孩子“揠苗助长”,小小年纪学一堆有的没的?顺其自然的成长不是很好吗?以前的孩子没几个有上过才艺或特别训练班,每天做完功课自己找事情做消磨时间,长大后不都在各领域大放光彩吗?为什么现在的孩子总是有忙不完的补习课、才艺班,上不完的网课,比我上班还忙碌?

我那小学同学L,以前算得上班上的优秀生,性格活泼积极,还曾当上班长。她的个子不算高,却参加了篮球队。如今她依然保持着积极的学习态度,现在她的生活除了为孩子们忙上忙下,平日时不时与朋友到中上的餐厅聚餐,前不久她还参加激励与创业的训练营。无可否认,她的生活比起很多人来说是相对优渥的,家境有能力富养孩子。有时候,我会故意忽略她在脸书的post文,因为看多了会让我有种酸溜溜的滋味:怀疑自己的人生哪里出了错,为什么几乎是在同一个起跑点出发,为什么到后来却相距越来越远?

近日,经过新一轮的反思,我稍微看淡这种差距了。我们在一个选择的路口,走上了不同的道路:她追求她想要的,我追寻我想要的,各不干扰。

当上母亲的L,想法是很深远的。面对现在的社会竞争如此激烈,她在自己的能力范围内去提供孩子最好的教育,给予孩子最全面的栽培,是无可厚非的。她以各种方式去开拓孩子的视野,打开孩子的眼界,提供孩子一个前进的方向。前几年,她都在忙着安顿孩子们的学习方向,到孩子年纪稍长比较自律后,去年她才参与创业训练营去提升自己的能力。谁能理解现代父母的用心良苦?虽然父母大都会直言否认是要让孩子成龙成凤,可是最低限度不要让孩子成为同一代人的垫底吧?

没有当上父母的我,想法倒是不思进取,停留在纸上谈兵的阶段。我一直以来认为,让孩子“顺其自然的成长”就是教养核心。我理解中的“顺其自然”很佛系,是不强逼,是孩子有选择权,是孩子心甘情愿去做的,是随心所欲的。如今,我发现我的理解过于流于平面,因为“顺其自然”里最重要的还要有适当的引导,而不是“什么都不做,让事情自然发生”。时代不同了,以前的孩子在当时的环境氛围可以无忧无虑地探索四周,他们看着父母刻苦以劳力换取生计,他们可以很直接地从父母身上学习到生存技能,周围亦有很多的人事物“引导”他们发现自己的兴趣,激发他们的学习力。反观现在的孩子,他们大部分都是温室小花,户内吹冷气,户外搽防晒油,多走一段路直喊累,因为安全因素上学放学要父母亲自接送……这不得不说现在的生存环境有多糟糕,局限孩子四处探索学习的范围;现在社会人心多复杂败坏,父母多么牵挂着孩子的安危,怎放心让他们在住家和学校以外四处走?由于孩子的生长环境是缺乏“引导”因子,父母才需要督促他们去学习,上各种才艺与训练班,及早发掘他们的兴趣与专长。

有鉴于此,为了增加孩子的经验学习,打开他们的眼界,Kidzania和The School这类孩子体验活动中心深受城市家庭的欢迎。当然,家长得先付费。

  • 摄影:驴子(马来西亚)
  • 说明:女孩拿树枝在泥地里玩钓鱼。
  • 主题:眼界
  • 上一篇文章链接:天命,我在聆听/周嘉惠(马来西亚)

女性不婚生育/驴子(马来西亚)

友人W有两个女儿。多年前初见她们时才6岁和3岁,不久前W打电话来问好闲话家常,一问之下,她的大女儿已初中三,小女儿也已升中学了。想起以前W在她女儿还年幼时,曾经调侃我:“你怎么还不结婚?不会等我女儿长大后,你都没有结婚吧?”如今看来,被她言中了。

聊了一会儿,W忽然问我:“你有没有想过领养孩子?”这真是个好问题。

回答这个问题之前,我想先提一提近日经常在我的脸书蹦出的“叶海洋Gavin”的脸书页面。问过好几位朋友,原来她们对叶海洋的故事都略知一二。

叶海洋是中国女企业家,外貌看来很Tomboy,身形健壮;就算说她很Man,我都觉得不违和。叶海洋的故事最让人津津乐道的并非她女强人的身份,而是她花钱出国买精子,用试管婴孩的方式生育了两个混血女儿——Doris和Hatti。当记者问她为何要做试管婴孩时,她不讳言自己已到了生育年龄可是尚未遇见结婚对象,她不希望错失生育期,所以宁可花钱做试管婴孩。她精挑细选了自己“心水”的捐精人条件,终于成功生下两个健康可爱的女儿。尽管身兼母亲与父亲的身份,她尽心尽力去照顾、陪伴女儿,让女儿们感受到满满幸福的爱。

另一个故事发生在英国。英国女子泰勒因为在一段恋情中受到伤害,不愿意再次进入婚恋关系。期盼生育的她,从网上购买了人工授精工具,找到愿意捐精者后,自己操作人工受精,并且幸运地生下一个健康的孩子。不过,她的这种做法存有高风险因此受到民众的指责。

女人无法在适婚适育年龄踏上婚姻殿堂令很多女子感到焦虑,然而叶海洋与泰勒的故事,无疑给了她们一个“震撼”——生育,不一定非要有结婚仪式,也不一定非要与异性进行性行为来完成。我觉得这种社会演变对女人来说是好的,因为从一些现实例子可看到,不少女人被她们深爱的男人蹉跎岁月——女人想结婚了,男人要拼事业不想结婚,却又拖着女人的青春不放直到后来爱上另一个女人;女人想生孩子了,男人却要自由不想这么快当爸,当女人过了黄金生育期后,男人却说爱上另一个女人(其实是为了要年轻女子为他生孩子);每个女人的生育期有时限,男人嘛,到了70岁、80岁都可以找个年轻女人为他传宗接代,他们根本不需要着急!为生育而结婚虽让女人有生活上的法律保障,却也成为了结不成婚但想当妈的女人的障碍。再说,即便成为一个单亲母亲,只要有承担照顾与养育的责任,以及经济条件许可,还是可以给予孩子一个健康富足的成长环境。感谢现今社会的开放,单亲妈妈逐渐获得社会尊重与照顾,家庭里没有父亲的孩子亦能健康成长。

以科技技术来达到生育目的并非什么新鲜事。美国作家丹·布朗早在2000年出版的畅销著作《天使与魔鬼》写到揭晓一位故事人物的生世之谜,竟是——父亲是教皇,母亲是修女!教皇与年轻修女相恋,为了不打破与上帝建立的盟约,他们没有结婚生育,在保持独身的情况下,通过科学技术(试管婴孩)拥有自己的爱情结晶。

科技可以帮助我们解决生育的问题,只要有钱(那确实是一笔大数目!)。一般都认为,只要过了生育这一关,幸福日子自然会到来。小宝宝这么可爱,对许多沉浸在初当母亲喜悦中的女人来说,照顾宝宝把屎把尿(现在很多妈妈已找来女佣来代劳)、逗逗宝宝玩乐为幸福时刻。

生育之后,接下来要面对的就是养育问题。虽然我未曾经历生育之苦,但是养育之苦倒是看过不少。如果说生育是“短痛”,那养育可以用“长痛”来形容吧。经常在电视上看到和生活上遇到许多被宠溺得目中无人的屁小孩,有时会觉得跟这些孩子有“很深的代沟”,明明不认同他们的任性(有主见?)却要憋着让着,若是天天面对他们,我的平淡生活可能会“充满生气”。友人W有一天在脸书发表羡慕单身的言词。我留言她“我反而羡慕你结婚有孩子呢。”她接下来反驳我“你傻的呀?”我看了愕然,不知道她当时是否在婚姻上遇到了什么不顺心的事。

因此,回到文前的问题:“你有没有想过领养孩子?”我会说:“有想过,但不想了!”

无可否认,“拥有自己的孩子”可能不过是我们对一个“延续的自己”的一个憧憬而已。如今,我觉得自己这种想法是可笑的,因为就算孩子遗传了我的基因,他依然是个独立的个体,他拥有我无法掌控的命运;我无法保他一生平顺,反而他会成为我一生的牵挂。所以,我没必要为了一个“延续的自己”而生育,也没有必要为了老来有个人照顾、陪伴我而去领养一个孩子(人心难测,谁知道含辛茹苦养大的孩子会不会是白眼狼?)。如果真的有这一分爱心,国内的孤儿院还不少,可以去当义工散播爱心。

日前读到证严法师的语录:“其实结不结婚,都会后悔。巷子里的猫很自由,却没有归宿。围墙里的狗有归宿,却终身都要低头。人生这道选择题,怎么选都会有遗憾。”

此话对极,婚姻不婚姻,怎么选都会有遗憾。

  • 摄影:驴子(马来西亚)
  • 主题:婚姻
  • 上一篇文章链接:现实的婚姻/陈保伶(马来西亚)

婚姻里的忠诚/驴子(马来西亚)

与外甥女一起观看《非诚勿扰》婚恋交友节目。这个节目有趣的是,我们可以从男嘉宾与女嘉宾的问答中看出男女双方的择偶条件,节目每次会邀请24位女嘉宾出场,让她们以亮灭灯方式来决定男嘉宾的去留。虽然外甥女才7岁多,但对这个节目很感兴趣,对男女嘉宾的回答抛出了很多疑问。

那一天的节目,最后剩下3个女嘉宾来让男嘉宾来选。男嘉宾看着眼前的三位漂亮女生,困难地作出决定。

电视机前的外甥女问,“男生可以娶三个老婆吗?”

我心中有自己的答案,但我不想说,反问她:“你觉得有三个老婆好吗?”

“不好。”

“为什么不好?”

她说不上为什么不好,却说:“可是他三个女生都喜欢呀!”

“那怎么办?”

“那就娶三个吧!”她天真地说。

我忘了之后如何回应她。不过,小女孩的想法十分单纯,认为跟喜欢的人在一块并没有问题。我可以接受“跟喜欢的人在一起”的看法,因为跟喜欢的人在一起本来就是一件快乐的事。然而,当“喜欢”进一步变成“爱情”,甚至到一纸契约的“婚姻”时候,事情就复杂了。

曾看过好几部偶像剧,千篇一律很常见的套路--“一女同时被二男喜欢,该选谁?”女主喜欢上两个男生(两男也很喜欢她),很纠结究竟要选谁来结婚,在经历了许多心路历程后,女主多半会选择跟“爱情”结婚,而不是跟“喜欢”来结婚。 

为什么是这样?因为,喜欢可以是“我喜欢就在一起,不喜欢就走开”,可是爱情是需要“我的喜欢与不喜欢你都会关心”,婚姻更是“我得接受你的喜欢与不喜欢,你得接受我的喜欢与不喜欢,而且还要彼此负责任”。所以有句话说得好:“相见容易相处难”。很多曾经爱得轰轰烈烈的情侣最终都以分手闹僵下场,就因为无法磨合各自的棱角。

婚姻里最常被看重的是对伴侣的忠诚。我有个疑问,“忠诚”是指只对一人忠诚,还是也可以对特定几个人忠诚?很久很久以前,人们已可以接受男人三妻四妾的观念。常有人笑称,妻妾成群的男子为有“齐人之福”,你看金庸笔下《鹿鼎记》中的韦小宝有七个娇美老婆,日子多快活。如果《鹿鼎记》有续集,韦小宝会不会再娶多几个老婆,谁知道了?虽然现在的社会一般不允许三妻四妾,男人还是可以家里有个老婆,外面同时有几个关系要好的女伴。如果跟其他女伴爱得深了,又跟老婆闹翻了,大不了离婚再娶。当然,男性“主动离婚”再娶,与女性“被离婚”后再婚的几率同样不低。有一些女子同时与几个男人谈恋爱,如果她同时“爱”上他们,但最终也却只能选一个来结婚,因为目前似乎没有一项法律允许一个女人可以同时嫁几个男人的。

现代有些年轻人早早结婚,搞个浪漫的世纪婚礼吸引众人眼球,然后大声宣布脱单成功;但往往高兴来得快去得也快,没几个月就传来离婚消息,离婚几个月后再传各自再婚再娶。

至于,死了丈夫的寡妇,死了妻子的鳏夫,是不是为了表达对死了的伴侣“忠诚”就从此不再婚呢?这种时候,我觉得对前任的“忠诚”就放在心底,不要太执着做给亲朋戚友看了,还是为自己继续寻找幸福的婚姻吧。

无论如何,婚姻里应该要有忠诚的。只不过,在这个速食快餐时代,每个人图个当前的“解饥渴”,在当前的时刻,忠诚于当前的婚姻就好,不要再理想化婚姻为“永恒的忠诚”。以前人的“白头到老”,其中有一大部份是隐忍婚姻中的痛楚挨过来的,虽然他们“忠诚”于婚姻,但却没有忠于自己的想法,他们过得未必幸福;现在的人,结婚离婚都是“听从自己的声音”,对于“忠诚于婚姻”,他们有自己的诠释,旁人不宜以个人观点去批判他们。

  • 摄影:驴子(马来西亚)
  • 主题:婚姻
  • 上一篇文章链接:端水大师/李黎(中国)

驴子二月文章二之二:

原生家庭与语言传承/驴子(马来西亚)

近日巫英报章一则题目为《华小生对学习马来文没兴趣》(https://www.nst.com.my/news/nation/2023/01/871345/sjkc-pupils-not-keen-learn-bm)的新闻报道引起全国很大议论。12个华教团体指这则报道不但误导民众且伤害了华小,向警方报案,要求警方援引煽动法令展开查。警方调查后发现该报道内容无煽动成分,华团决定不追究此事。

我就这篇文章在脸书上分别读了华裔与巫裔网民的观点。华裔网民一般认为“华小国语课本的用词过深,学生不感兴趣”、“国语课本内容枯燥”、“孩子就是觉得英语比国语容易”、“用母语(华语)比较好沟通”;巫裔网民一般认同华裔的国语掌握能力差是因为对学习国语没感兴趣,有者重提国内不应该有多源流的学校(他们似乎忘了国内的国际学校)。

我不明白巫英报记者为何是“针对”华校生来探讨这个课题,因为其实不少巫裔也不见得能说标准的国语。与其写华校生“对学习马来文没兴趣”,还不如写一篇《如何提高华小生学习马来文的兴趣》。当然,这就是教育部的工作了。

话说回头,华小生对学习马来文没兴趣,那他们对学习华语就有兴趣了?那倒不以为然。根据我观察所认识的华人朋友家庭发现,有一大部份的父母都不完全以母语(方言或华语)来与孩子交谈。即便父母本身是华校生,英语讲得半桶水,他们还是要混杂一两句英语跟孩子沟通。他们的解释是希望孩子能提早接触英语,尽早熟悉英语这国际语言。父母也会为孩子购买一些英语书籍。有者甚至宁可花大笔钱让孩子上国际学校,不打算让孩子上华小或独中。

多年前,我在报上读到一则报导。一对华裔夫妇送独生子上国际学校,后来因为没钱让孩子继续在国际学校读书,而喊穷要求民众捐款。这是一则相当可笑的“新闻”,那是多年前,那时谁都知道有钱人才会送孩子上国际学校。连温饱都成问题的时候,还谈什么让孩子读国际学校?回到现在,我十分惊讶身旁已不少友人将孩子送往国际学校就读。而这些将孩子送去国际学校的父母们,本身不是大富大贵的有钱人,也不是什么专业领域的专才,他们不过是“有点钱”而已。难怪国内的国际学校如雨后春笋般冒出来,可想这已是民众对教育期盼的一大需求,以为国际学校就是让孩子成才的梦工厂。

我的心里因此冒出了疑问:学华语有让孩子丢脸吗?

我不否认英语在全球所占的重要位置,多学一种外语有利无弊。在英语系国家,学习并掌握好英语是一种必然,孩子无法学习母语也属无奈。然而,在马来西亚,我们拥有一个多元文化的环境,我们的父辈都能与我们使用母语沟通;反而,到了我们这一代,我们却放弃用母语与我们的孩子沟通!

譬如,母亲的原生家庭以广东话交谈,父亲的原生家庭以福建话交谈,父母为了“方便”教育孩子,便只与孩子说华语,因而孩子只谙华语,对广东话与福建话一窍不通。而现在很多父母选择与孩子在家里说英语,连华语都不用。有的小孩固然因此而说得一口流利的英语,但有的小孩因为父母在家不以母语与他沟通,又无法以标准的英语教导他,以致小孩无法掌握母语的同时也学不好英语。

试问,我们的孩子还有多少人会说会听父母的方言?当我们连学习华语都放弃的时候,还谈什么维护华族文化遗产?

  • 摄影:驴子(马来西亚)
  • 主题:原生家庭
  • 上一篇文章链接:原生祖国/江扬(中国)

驴子二月文章二之一:

与二叔的一席谈话/驴子(马来西亚)

  第15届全国大选结束后几天,新政府还没正式成立,我们便自驾南下探访二叔。这是我国两年多冠病疫情笼罩后,我们的首次南下探亲。我们中午启程,一边行驶在南北大道,一边追听新闻。傍晚时分,我们终于抵达二叔的家。这时刚好电视新闻播放安华宣誓成为我国第10任首相。

  二叔迎接我们入屋。屋里只有二叔一人居住,他的两个孩子在澳洲成家立业,二婶也去了那儿含饴弄孙。我们问二叔何以不搬去澳洲与孩子住一块,二叔欲言又止,表示只想以后到处旅游,不愿意参与孩子们的家庭生活。

  二叔倒了茶水招待我们。借着这次的大选结果,他跟我们津津乐道谈论马来西亚的政治演变,从第一任首相东姑、第二任首相敦拉萨、第三任首相胡先翁、……到新任首相安华。二叔即将步入80岁,知道许多我们在课本上读不到的历史。

  话题一转,二叔提起了他的兄弟妹,包括我们的父亲。我们的父亲正值壮年时不幸遭遇车祸,语言与行动能力都受到了极大影响,无法很详细跟我们说起他的事,更何况他老人家已去世了。关于父亲的故事,我们当然要洗耳恭听。

  我们的父亲生长在一个贫苦的家庭。公公是个穷木匠,早年回中国将婆婆迎娶回马来亚。由于弟妹众多,父亲是兄长,小学毕业后就得工作帮补家庭。那个年代的就业机会不多,父亲还当过建筑工人。之后他靠读补习班来考取初中文凭。我们实在难以想象,父亲年青时一介文弱书生模样,那双做过不少苦工的手还写得一手好字呢!

  二叔自嘲他与我们的父亲是难兄难弟。二叔是个好学的人,与父亲同样因家贫无法升学,边工作边攒钱上夜校苦读考入本地大学,却因无法交缴学费而含泪退学,这成了他一生最大的遗憾。他将他的求学梦交给了他的孩子去实现,夫妻俩省吃俭用将两个孩子送往新加坡读书、供他们读大学,直到他们皆不负所望成了专业人士。

  二叔在叙述自己的人生经历时,感慨自己的一生坎坷,诸多不如意。我们觉得曾经当过海军的二叔,人生精彩颇多斩获,孩子长大成才也很懂事,他的人生怎会是坎坷呢?作为晚辈,我们不好反驳他的想法。无可否认,二叔对自己一生经历的看法,大多是因从小家境贫困艰辛而来。

  很多时候,我们的家庭背景会潜意识里影响我们的人生观、金钱观、对孩子的教养与教育、人与人之间的相处方式、对其他人的态度等。与原生家庭的关系越是紧密,受到的影响越巨大。二叔因为从小家庭经济拮据无法升学,因此他格外注重孩子们的教育,与他的谈话内容少不了就是问起我们的学业成绩、职业成就。有时我们难免会觉得他的想法很功利,但也谅解他能走过一切苦难,实在很不容易。

我们第二天还搭了巴士过长堤到对岸的新加坡拜访三叔。在二叔的家住了两晚,我们便告别回家。这一趟探亲,是我们与父亲原生家庭的再一次联系。叔叔们的年纪都很大了,这一道别,下一次不知何时才有机会见面。

  • 摄影:驴子(马来西亚)
  • 主题:原生家庭
  • 上一篇文章链接:原生祖国/江扬(中国)

学习当个照顾者/驴子(马来西亚)

  这一年,我不时从网上和报章上读到老年人所面对的健康问题。

  最近,我参加了一个照顾/陪伴老年人的复习课程。当天,有一个约60-70岁的学员。我诧异这位阿姨为什么会来上课程,她有能力照顾更年老的人吗?

  后来,大家午餐聚在一起聊天,才知道这个阿姨可不一般。阿姨开朗地说,她平时都会阅读、弹钢琴。最让我们感到意外的是,她曾经拍过几个广告,算是一位业余演员了。她在行管令期间,曾去几家照顾老年人。她老而不休,令我们心生钦佩。

  还有一个学员,她透露自己已经到了退休年龄,但并不想退休后失业,便来上课程,希望赚点外快。她已经开始上门照顾了几次老年人。她是单身的,所以现在已经四处物色适合自己的安老院。

  其他的学员有些很年轻,可能是为了兴趣,可能是为了赚外快,还有些是因为亲人当中有年老者而接触这个课程。

  我考虑到自己的能力与体力极限,十分犹豫是否要加入照顾者的行列。不过,当看见这班不论年龄老少的业余照顾者不惧怕挫败,尽量学习专业知识照顾有需要的老年人,给了我极大的勇气。

  我的第一个“顾客”是一位80岁退休老师。我的任务是陪她运动,安排她进行一些认知的活动,如玩纸牌、写字、读书、做简单数学等。老师平日极少运动,孩子虽然在家工作但也无法整天陪伴她,所以要求照顾者尽量鼓励她出去走走,锻炼腿力。她年轻时经常外出游山玩水,但如今腿力不济,每次陪她外出走一小段路,她便会很担心地要求回家。

  第二个“顾客”是一位85岁的裁缝师。她有老人痴呆症,情况变得越来越健忘,有时连自己的儿女也不认得。她的情绪波动很大,这一刻很温和,下一秒会发怒。她极需要照顾者的谅解与耐心陪伴。我第一次陪伴她时,虽然努力找话题跟她聊天,她都对我不理不睬,弄得我好尴尬。我猜想,她生气或是要将不好的情绪抒发出来。也许她年轻时受了很多委屈说不出口,到了年老的时候才来发作吧!生气,挺好的;只是安静面色木然的老人,才叫人担心哪!想到这样,我对她的“坏脾气”倒是可以释怀了。

  第三个“顾客”是一位87岁退休教师。我称呼她为“阿姨”。阿姨的家有个庭院,庭院里的花草树木都是自己亲自打理。几个月前,阿姨在家不小心摔伤,进院一段时期做康复;出院后,她每天积极做康复运动,但需要照顾者看顾她的行动。协助她完成当天的例行活动后,她邀请我一块吃下午茶。她表示,现在很多年长者很需要聘请照顾者来协助他们的起居生活。

  体验过当照顾者的工作,我只能说自己宁可当个兼职的照顾者,绝不是全职的照顾者。照顾年长者责任重大,除了要体谅他们的情绪,有些年长者行动不便,没有自理能力,甚至常年躺卧床上,照顾工作更是一项体力活,一点都不简单。作为一个资历尚浅的照顾者,我只能选择在自己能力范围的任务,尽力而为。

陪伴这些年长者时,我有感退休生活可能安逸但未必是无虑。隐藏的各个病痛是一大隐忧。我想起其中一个年长者一脸感慨的一番话:现在的人越来越长命,但却是一身病痛,也不知是好还是坏。

  • 摄影:陈保伶(马来西亚)
  • 主题:退休
  • 上一篇文章链接:老人与小孩/咯特佩(马来西亚)

老年生活不宅在家/驴子(马来西亚)

在马来西亚,直至2021年,老年人的年龄定义为“60岁以上”,而这正好又是我国法定的退休年龄。这意味着,许多已达60岁的老年人,不管是否还有继续工作的意愿,大部分会自动“被退休”。今年2月,由首相拿督斯里依斯迈沙比利公布的大马人口及房屋普查报告显示,60岁以上的乐龄人士占全国人口的10.5%或340万人。根据世界卫生组织(WHO),老年人定义为“65岁以上”,并且将老年人划分为年轻老年人(60-74岁),老年人(75岁以上),高龄老年人(80岁以上),以及长寿老年人(90岁以上)。 

俗话说:“家有一老,如有一宝”。从前,在资讯不发达的时代,没有电脑,没有网络,很多古老智慧仰赖口语相传。家里老人家即便没上过学,但经历过生活的百般历练,看透人情世故,自有自己的一套生存哲学、人生智慧,老人家犹如家里人生活上的活百科全书。许多流传至今的“秘方”食谱、药方、建筑技术、艺术技巧等等,最初多半是老一代口口相传给年轻一代的知识。古时候,年轻人若有什么想不明白的,找个睿智的老人指点迷津,往往豁然顿悟。在那个时代,老人家是大家庭里备受尊敬的成员,“尊师敬老”在在说明了老人的地位仅次于老师。 

然而,随着时代变迁,如今网络发达,从网络即可轻易获得任何资讯,精通使用网络的年轻一代,已经无需仰赖老一辈的经验知识;加上大部分老人学习能力慢,尚无法掌握使用网络,没法适应新一代的网络沟通方式之余,也没有与新一代打造共同话题,自然而然,老人被新一代摒弃在旁。 

再说,当今许多小家庭,大多只注重自己的生活品质,假若老人家身体健康,能自理日常,甚至能帮忙家事,照顾儿孙,儿女也乐于让年迈父母同住一个屋檐下。假若老人家有病缠身,生活起居都要人打点,儿女当中就要有人做出牺牲,独自或轮流照顾老人;身为照顾者的家人所承受的生理与精神压力,并非旁人只懂得在旁指指点点所能理解。 

儿女为各自家庭忙碌之余,还要照顾老人家,极是不容易。长期下来,验证了“久病床前无孝子”这句话,最后连亲生子女和儿孙亦视老人家为累赘。这时,老人在家里的地位宛如成了“家有一老,如有一草”,甚至有些儿女们将年老父母当成“人球”般从这一家踢向另一家,谁也不愿意接手照顾年老父母这一烫手山芋的任务。这种时候,谁会将孝顺当回事?家庭成员有意将家中老人排除在自己生活外的态度可以从日常不经意的言语中听出端倪: 

“妈妈生病了,为什么要由我来照顾?我自己也有家庭要养啊!” 

“既然外婆生病了,为什么不送进医院/疗养院?” 

“车子不够位子,反正阿公走不动,不用参与我们的出游吧。” 

其实,老年人从来都不希望自己成为家人的负担。他们在年轻力壮时辛苦打拼了大半生,不过是希望年老生活有保障。

以马来西亚的实际情况来看,有部分60岁以上的老年人从职场退位下来后,生活圈子都是局限在家里。他们以为自己“老了”,社会已经不再需要他们了,他们的社会地位降低了,他们这时只是等着日子一天天地过,茫然地等着自己何时走完这一生。当中有好些为生活忙碌了大半生的老人一从工作岗位退下来,顿时心灵失去了寄托,身体机能反而快速退化,各种大小病痛悄然而至,老人渐渐失去了生活动力,失去了昔日笑容。 

社会对老年人投入的关注是相对少的。我国政府致力为孩童提供良好的学习环境,为青年提供职业培训,因为新一代是国家未来栋梁。然而,政府除了提供穷苦老人微薄福利金援助,就完全将老人排除在建立国家经济体系的计划中。 

日本作为全球最高老年人人口的国家,直至2021年国内四分之一65岁以上的老人还在工作,而且,老年人就业的行业很多,如保安、清洁工、厨师、服务员等。在新西兰的奥克兰,一群60-80岁的老人自主创办了环保协会,不计报酬,每个月出门进行捡垃圾活动,一则老人们聚在一起交交朋友,二则充实退休后的生活。 

从以上日本与新西兰的例子,得出老人亦可成为国家的人力资源,老年人所能从事的行业虽多为慢节奏、一般年轻人觉得“辛苦而不愿意做”的工作,但无可否认,只要老人的健康条件许可,又有继续工作的意愿,他们依然是有回馈社会的能力的。

我国一般民众会以为这一类都是外劳的工作,是因为我国雇主倾向于聘请薪酬较低的年轻外劳。民众会认为,若让家里的老人去做,哪岂不是让别人觉得老人遭家人薄待?反之,老人若有意继续工作,雇主的顾虑是老人的体力与学习力始终不如年轻的外劳。 

当然,在接受老人能够成为国家的人力资源之前,民众要先纠正想法:让老年人有“一份工作”,主要不是要老人赚钱养家,而是让老人找回生活的重心。另外,雇主在聘请年老员工时须做出调整:弹性的员工换班制(考虑老人的体力不耐久,不宜长时间工作)、安排易操作的工作(考虑到老人的反应能力比较差)、安排在不繁忙的时段工作(考虑老人的行动能力比较缓慢)。而政府方面,可放宽聘请员工年龄的限制,并给予年老员工工作保障。 

我们须接受老年人是社会的一分子,他们也有权利参与社会。对于只打算享受退休生活的老人,除了在家含饴弄孙,种花栽树以外,参与社区活动无疑是让他们与社会维持联系的管道。身为家人的,应鼓励家里老人家参与一些社团活动如下棋、跳舞、练习气功、当义工、结伴旅游等。 

对于无暇照顾老人家的家庭,与其让老人家独自在家,日久抑郁成疾,如果家里财务状况许可,不如与老人家商量,将他送到有专人照顾的安养院,亦是一项不错的选择。把老人送入安养院,既有专人照顾老人家的日常起居,有些院方亦会为老人们安排适合的活动,让老人自由选择是否参与,与其他老人一起交流。退休老人的生活充实,心情豁达了,自然会开朗起来。

  • 摄影:驴子(马来西亚)
  • 主题:退休
  • 上一篇文章链接:选择放下吧!/陈保伶(马来西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