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dav
奶奶,我就要小学毕业了。六年是长长的,也是短暂的。回过头去看看,什么也看不见,回过头去想想,就是“匆匆忙忙”。每天早上匆匆忙忙地起床、吃早点、匆匆忙忙去学校。匆匆忙忙地打开书包拿出书上课,匆匆忙忙地在下课休息时间做上课时老师布置的作业。如果不这样抓紧时间就完不成校内作业,就要在放学时被老师留下,补做作业。搞不好,老师还要给爸爸妈妈打电话告状。那后果你是知道的。只有在下午放学走在回家的路上,才能匆匆看一眼柳树上长出芽孢了,芽孢吐出树叶尖了,才能撇一眼树丛下听到我的脚步声匆匆溜逃的小猫。就是这样也是匆匆的。不然回家就做不完老师布置的家庭作业。
奶奶每天叹息我的书包为什么那么重,知道了现在学生的每一主课就有两套以上的书(主教材和辅助教材),两套以上的作业本(学校作业本和家庭作业本)后,却又很无奈地嘟哝:我上小学时的书包只有两本书、两个本子和一支铅笔。
其实奶奶,学习上的匆匆忙忙倒也罢了。你老是对我说,人的一生是匆匆忙忙过去的,一定要抓紧匆匆忙忙的每一分钟,给自己留下多多的美好瞬间。可是小学六年给我另一面的回忆是那么地令我压抑、令我郁闷,我想忘掉,忘得彻彻底底,但是甩也甩不去。虽然那也只是匆匆间发生的一件小事,却深深地铭刻在我最初的记忆网上,筛也筛不去。还记得刚学写数字“9”那件事情吗?老师说我写的“9”字横着睡觉了。我对老师说:你不是认出来了吗,这是“9”。老师就生气了,打电话给妈妈。妈妈怎么对我,你当然知道。我在想,如果老师好好说,“9”字让它站起来,像个亭亭的小姑娘多漂亮!我一定会把“9”写得亭亭玉立的。后来,老师又因为我上课讲话、做小动作,多次给爸爸妈妈打电话。每次老师打电话那一天,我在学校里挨骂,回到家又挨骂,真觉得那日子没意思极了!
后来奶奶你也说,怎么现在的老师动不动就给家长打电话,把应该在学校里教育学生的事情推给家长?为什么要告诉家长?家长又不知道当时的具体情况。为什么两个人讲话只我一个人受罪?学校里有很多不公平。
记得参加兴趣小组的事情,我想参加语数兴趣小组。到老师那里报名,老师说我不能报这个兴趣小组,可以报其他兴趣小组。如果报名的人多了,那么可以通过考试决定谁可以谁不可以。后来我知道了这个兴趣小组的一个秘密,即凡是考试的题目,兴趣小组内一定题型相同而数字不同让它们先做几遍。那也罢了,最可气的是我明明做对的题目,老师批成我做错了。而另一个同学有三道题做错,却批他是对的。我去跟老师说,老师却说,考得好得奖的奖状已经印好了名字,改不了了。这不是太欺负人了吗?不只是不公平啊,还欺骗人!
奶奶,你劝我不要计较分数,自己懂了就是了。可现在就是计较分数的时代。而且这还关系到诚信。不是教育我们要诚信吗?为什么他们可以这样对我?我心里一直很憋屈。奶奶,这小学六年我心里真的没感到多少快乐,我不喜欢长大。
听到这里,奶奶想到不久以前网上传来一个十岁女孩的遗书,望着孙女心痛不已:“孩子,别说了!”
隔壁奶奶在老年活动室告诉我她孙女的故事,我也愕然,无言以对。现在的社会使得小学也成了一个功利主义的实验地和启蒙地。老师的双眼就在学习成绩好的同学身上,因为他们会给老师带来荣誉,带来业绩。老师已经失去了我们那年代里跟差生做朋友的热情和耐心。因为学校和家长之间责任和义务关系的错乱,学生在学校发生什么问题就一个电话把家长叫到学校,让家长来处理。家长则也像犯了错的学生耷拉着脑袋听老师的训斥,做爸妈的在老师面前丢失了脸面,回到家还不到孩子身上出气,找回平衡?只有可怜的毫无自卫能力的孩子,有时连解释的权利都被剥夺,忍受来自教师、家长双方的处罚。
“教书育人”是要有责任、人品和艺术的。不知现在的教师评定职称条例中有没有这一条要求,又是如何来衡量评定的?可有老师知道美国有位名叫詹姆·伊斯格兰德(Jaime Escalante)的玻利维亚人移居到美国的中学老师。美国不承认玻利维亚的教师资格证,他在44岁时考得了美国的教师资格证,也许也有国籍歧视的因素,他被分到了最差学校的最差班。他是拿着菜刀走进教室的。原来他打算一年后离开那个学校,但他发现了那些差生身上的优点、他们的热情,他留下了。再以后,他以他的责任感、他的满腔血肉、满腔热情、毫无歧视、公平对待和显现他心血的教育艺术,在他的后半辈子把这个学校400多个被外人眼中认为是流氓、社会渣滓的高中毕业生送进了美国的名牌大学。我们现在除了升学率,还有这样的榜样吗?
学生喜欢一个老师,这个老师教的课,这个学生一定学得很好。这是老师的人格魅力所致,而不只是这个老师这门课教得好的原因。现在的教育界对教师的人格又有多少深程度的要求?
奉劝家长接到老师的电话,先不要人云亦云,怒气冲天,要了解事情的经过,要让孩子碰到问题有解释、说明的权利,要客观公正地对待孩子。对自己的孩子更要有爱,相信自己的孩子,让他在平和中成长。
这个隔壁奶奶当然也没有让孩子沉浸在沮丧、郁闷的情绪里。童年是短暂的,本应该是快乐,轻松地度过。因为现在社会的复杂,无论好、坏,社会现象大都是赤裸裸的。现在的孩子又过早成人化,什么事情都看在眼里、听在耳里,对他们的心身影响很大。
不过隔壁奶奶是个退休老师,她很了解她的孙女。她不希望她的孙女在这匆匆忙忙过去的小学生活留下阴影。她的孙女儿喜欢写诗。她说,第二天她送给孙女儿一小诗。那是一首俄罗斯有名的小诗《短》:
一天很短,短得来不及拥抱清晨,就已经手握黄昏!
一年很短,短得来不及细品初春殷红窦绿,就要打点素裹秋霜!
一生很短,短的来不及享用美好年华,就已经身处迟暮!
总是经过的太快,领悟的太晚,所以我们要学会珍惜,
珍惜人生路上的亲情、友情、同事情、同学情、朋友情 。
因为一旦擦身而过,也许永不邂逅!
隔壁奶奶希望她的孙女明白人的一生是短暂的,希望她的孙女去享受生活中的美好,希望她的孙女珍惜人生路上的亲情、友情、师生情!
隔壁奶奶认为:在没有掌声的环境中、风雨里成长的孩子,长大后,才受得住挫折的考验,才理解生活真谛。在没有溺爱的环境中,磨练里成长的孩子,长大后,才懂得尊重辛苦,才懂得感恩。
祝愿隔壁孙女儿能健康地成长,相信隔壁孙女儿长大不会比别人差。
摄影:黄艺畅(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