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31号图文二之二:德国、果酱、肉骨茶/练鱼(马来西亚)


认识一位宝贝的不得了的德国朋友,技术顾问,派驻在新加坡,负责东南亚市场的业务和技术人员培训。一次他兴奋的给我打电话,说要驾车去吉隆坡出差了,能不能带他去巴生吃肉骨茶?

举手之劳的事,何乐不为呢?于是与他约好当天下午一点在巴生某处等。当时没有waze,但有手提电话。担心他老人家会迷路,因此贴心的事先传真地图和路线图给他,供他参考。

可到了当天下午一点多,德国老爹仍然音讯全无,便打电话问他老人家位置在哪?

“我快到了,已经看到老虎银行的建筑了。”德国老爹说,“你等一下下,我停下车子看看路牌。”自言自语一阵子后,德国老爹缓缓念出“撒哈拉”三个音节,“这路牌写着‘撒哈拉路’。”德国老爹说。

我们几个人无人知道“撒哈拉路”在哪?肉骨茶店老板娘也不知道。便请他再多驾一段路,看看下一个路牌叫什么。

又十分钟过去,德国老爹仍未call 来报告位置。大家开始担心的时候,电话响了,是老爹call 来。“WTF!”那是老爹的一句问候语,“巴生是有多喜欢‘撒哈拉’呀?我round来 round去,还是在‘撒哈拉路’上!”老爹一開口就 F 來 F 去。

原来,老爹把马来文中的 Jalan Sehala,即“单向道”,理解成“撒哈拉路”。我们问明方向地点,便驱车找他,把他带来肉骨茶店喂他吃大块肉、喝大碗茶,让他消消气。

X X X

还是同一位德国朋友。

这次他飞来吉隆坡,每天下午下课后,我们便带他在吉隆坡附件到处吃。

一伙人在蒲种吃了客家酿豆腐、吃了野味。跑去Kajang试马来串烧肉——沙爹,还有辣汤饭。最后还跑去芙蓉品尝当地著名的烧包和牛肉面。

回程去机场途中,他吵着要去加油站买果酱。果酱?加油站的果酱有特别好吃咩?我们问。

嘿嘿嘿!他洋洋得意的笑,原来你们没有我懂!他嘿嘿嘿的说,来我们去加油站。

到了加油站,他指着油站旁的大广告牌说,我要买这个“24 JAM”!

大伙儿哈哈哈的,便在加油站内的杂货部,随便买了罐果酱打发他回家。

X X X

老爹在新加坡当差五年后,被调回德国负责北欧市场。

某次出差到意大利北部,住在萨罗(Salò)小城;萨罗小城坐落在北意大利最大的淡水湖——加尔达湖的左下方,为意大利北部的小五金工业重镇。

老爹不辞劳苦的从法兰克福开着他的宝马,跑了两天一夜,约800多公里到萨罗。说要请我吃道地的意大利披萨和意大利面,当然还有香浓醇厚的意大利咖啡。

第一天点餐,状况连连,因为老爹的意大利话没有意大利人听得懂。老爹用拇指和中指按着自己的太阳穴,揉了揉说,他在奥地利和比利时用当地的语言和当地人沟通没有问题,意大利人比较麻烦。老爹的结论。

各位看官,要知道奥地利和比利时都是德语系国家,基本上德文在这两个国家是通用的。千万不要给老爹唬了。

后来我们依照《孤独星球》(Lonely Planet)的找吃指南,找到一家家庭式经营的比萨店,食材用料新鲜传统,浓浓的芝士味,皮薄馅足,非常好吃。还在萨罗市中心找到一家姐妹经营的小咖啡店,卖的还是现磨手泡咖啡呢!

老爹离开时,给了我一罐果酱,说这罐德国果酱比起那个什么24 JAM,更有味。

我想,他应该是知道了“24 JAM”这个字,在马来文是“24小时营业”的意思。

此人对果酱事件,依然耿耿于怀呀!

摄影:李嘉永(台湾)

10月31号贴文二之一:外语母语傻傻分不清楚/陈保伶(马来西亚)


生长在马来西亚,如果就读华小就必须学中文、马来文和英文。在学校与同学沟通都是以中文为主,除了语言科之外,其他课本用的都是中文。小时候以为中文是母语,直到父亲把我送去英校上中学,校长是外籍修女,多数老师都不会中文,渐渐英文和马来文形成了日常语言。

上了本地大学后,所有科系都用马来文,但偏偏参考书却是以英文为主。上课时一边听着教授的马来语解说,一边参考英文的参考书,偶尔坐在身旁的同学还用粤语或福建话来问你几个问题,我也不知道自己的脑子当时是怎样处理的,但还是很庆幸就平安过了三年,并考获文凭。还记得考卷上自己混着英文和马来文作答,但考官还是让我过关了!

既然会几种语言,自己很好奇当和自己对话时,到底是用哪种语言? 有几次当自己沉思时,突然尝试捕捉自己和自己的沟通语言,最终还是没有一个确定的答案。有时是福建话,有时是中文,也有时是英语,不确定。

枕边人曾告诉我几次,我晚上发的梦可真是多元化。一时是用一口流利的英语在开会,一时是用着福建脏话骂人,再不就用中文整晚说道理。枕边人曾经告诉我自己所说过的梦话:“袜港里杠,你不要再gostan!Understand?”自己虽不记得发了什么梦,但也很佩服自己啰惹的语言。我想这应该是made in Malaysia 的象征吧?

摄影:陈保伶(马来西亚)

语言的低俗与人的高贵/刘姥姥的孙女儿(中国)


邻家小周阿姨是给英国老外大卫看孩子的月嫂。这几天满脸自豪,因为她说,英语她也会说了,不难。当然学第一个生词时,跟外国东家大卫有点不好意思。孩子出生后刚由护士抱出来让大卫看时,他听大卫满嘴地叫着“卑鄙、卑鄙”。小周想:你才卑鄙呢?小孩什么声音都还听不到,你就满嘴的“卑鄙卑鄙”,算什么爸爸?她当场就抢白大卫:“卑鄙什么?刚生出来的宝宝,卑鄙什么?你才卑鄙呢?”大卫一脸愕然。后来经过是中国人孩子妈的指点,才知道英国人的“卑鄙”,是婴儿的意思。怎么从小就让孩子“卑鄙”呢?这个国家的语言真是。不过一个星期不到,小周阿姨就学会了不少英语生词。她说“适当屁事”就是请坐;“群渴”就是喝水、喝饮料;“没有课,跑脱”就是牛奶瓶。她逢人便说,英语,不难不难!

果然,几个月下来,小周阿姨就小孩子身上的事情,能跟大卫交流自如了。大卫非常满意这个聪明伶俐的月子嫂,因为当他从他妻子那里知道小周阿姨汉语发音的意思,高兴地开怀大笑。一个不懂汉语,一个不懂英语,但是却给双方都带来了无限的幽默和欢乐。

再看出国旅游的中国大妈,懂什么外语啊,但是在国外买东西一愣一愣的,硬是买回来种种心仪的商品。

有的是照物购物。还没出国就做足了功课。在纸上画下了哪些爱马仕啊、香奈儿啊、古驰等手提包或者香水瓶的样子,无论到法国还是意大利的商店,不费周折按图索骥就买下了,一句话也不用说。如果没有纸上照样画葫芦的葫芦,大妈们就指着货架上看中的包,说一个词“古驰、古驰”?现在世界各国旅游城市大商店的售货小姐多是中国人,碰到是中国人,连这个词语都不用说,买卖就妥了。如果售货员是不懂中国话的外国人,虽然板着脸,冷冷的,但内心却高兴着呢!这些中国大妈可是大买主,生意做成,虽没有小费可赚,但老板会给抽成的。所以手脚利落地不断把货架上的商品拿下拿上。大妈们是不买回这些名牌绝不罢休的。买回去这些名牌,得意洋洋的神气不知会延续多长时间呢!

买衣服、买鞋子也一样,再加上更多的肢体语言。何须懂外语,胆子大,就是了。

上面已经是几年前的买卖故事了。现在更方便,打开手机,点出“百度”或“有道”,写上汉语句子,给人一看,一个音都不用发,对方就很清楚的拿出了你需要的物品。

中国大妈在国外买东西,实际操作过程中与懂不懂外语毫无关系,买的人与卖的人在心灵上是直接连通的。这是人类在生存需要下,对所供需表达共识相关联的应对本能。只是需要大胆。这不光是中国人到国外购物,外国人到中国也是一样。人们最底层面的生活,语言不是最重要的。要不然,当年英国人在美洲大陆也待不下来,从而也成为不了如今世界赫赫的美洲大陆的主人了。

在国外旅游的中国大妈大爷们对博物馆的讲解不感兴趣。因为,博物馆里的英语是看不懂也听不懂了。曾发生过这样一件事:当地导游以为他所带的这个团队对博物馆里的中国展品总还是感兴趣的,一下车就跑着去服务台租用翻译耳机,却不料遭到了中国大妈和大爷们吵吵嚷嚷的围攻:“为什么不问一下就给我们花钱租耳机?”、“不经过我们的同意,谁给你权利给我们租翻译耳机?”地陪愕然!租用一个汉语讲解耳机才6美元哎!

其实这不是钱的问题,而是因为高层次语言以及语言所载的精神文化那冷峻的高贵把大妈大爷拒绝在了博物馆门外了。如果没有语言的视听障碍,大妈大爷们不会坐在博物馆外面的台阶上闲聊或无聊地张望。能承载艺术、文化的词语不是能用肢体语言或母语对应发音替代得了的了。

语言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这个工具都掌握一点,但是作为保存、传递人类文明历史、艺术、文学的语言,这个工具就不是所有人都能掌握的了。语言是民族的特点之一,而每个民族的语言中,它的词语等级会有初、中、高等级别;语法会有简单复杂之分;还有更讲究的修辞。要真正掌握一门语言,包括母语在内,并藉此跨入历史、哲学、艺术、文学的大门,不下功夫是迈不开步子的。

由此想到了古希腊拜占庭那会儿的人。拜占廷的儿童从6~8岁开始先进入当地的初级学校学习古希腊语言。10~12开始中学阶段的语言学习——语法课,目的是使学生的希腊语知识进一步规范化,能用标准的希腊语进行演讲,能准确地用希腊语解读古代文献和写作,特别是学会用古希腊语思维。此外学生在大学里还要接受高级修辞学和哲学。早期拜占廷教育和学术界尚古之风极盛,普遍存在抵制民间语言、恢复古代语言的倾向,因此,语言课的教材主要是古典作家的经典作品,如《荷马史诗》等。

这就如学英语学到能读懂莎士比亚原著了、学汉语学到能读懂《春秋》、《战国策》、《左转》、学德语学到能读懂《浮士德》。外语学到这份儿上,能说这个人没有历史知识、没有文化吗?语言的词汇等级越高,语法越复杂,所蕴含的文化渊源越深厚,于是语言本身,语言所承载的文化艺术,甚至掌握语言的人所体现的精神面貌也就越尊贵。

人哪,要想自己高贵,就先得把语言学好,当然首先是母语。而且必须得往深里学、往高里学。“高贵”一词,不就是“高”了就“贵”,越“高”越“贵”吗?

摄影:Nick Wu(台湾)

29/10/2019 有此一说


“我是台湾客家人,从小在家说客家话。到了上幼稚园的时候,老师说我讲的国语(普通话)有客家口音。当时就觉得很不好意思,决心要纠正过来。到小学二年级末,因为已经掌握注音符号,加上自己刻意模仿外省人说的国语,终于完全摆脱了客家口音。当时心理觉得很满足。也因为这样,后来得到许多去参加演讲比赛以及当主持人的机会。”

主题:外语

外文经验/紫色水晶狗(马来西亚)


这辈子我正式学过的外文一共有英文、德文、日文三种,但严格讲三种都没学好。

德文和日文是在大学时为了考验自己的语言天赋选的课,结果证明自己还真没有这方面的天赋。德文上了一个学期的基础课,最要命的就是他们的冠词除了分男女姓,还有中性。当时我常常望着桌子、椅子发呆,思考德国人是怎么决定桌椅性别的呢? 反正我是从头到尾没弄懂他们的思维。教授上课时德语、英语混着使用,听得我好不辛苦,一直挨到学期末才勉强分清楚教授什么时候在说英语,什么时候在说德语。我的德语历险记就此落幕,没有勇气继续学下去了。

教日文的其实是外文系找来的一位日本留学生,虽然有些口音,但他的英语还算不错,足以应付教学。一个学期下来学会了日文的片假名、平假名、几个单词,以及用日语说“现在东京几点?”、“好冷啊!”,没了。感觉上好像没学到什么啊?可惜第二学期的基础日文课二和系里的必修课时间相撞,也只好不了了之。

感觉上英文倒是纠缠了一辈子似的。中小学时代顶多就只学了个半桶水,到了国外完全不够用。那时代既没有电子字典,也没有电脑,手上只有一本厚厚的牛津英汉字典壮胆。几年下来,连精装的字典都翻烂了,英文程度如何?当时室友的妈妈是中学英文老师,他从小看妈妈学生的英文作文长大,一眼就可以判断是马来人、华人,或印度人写的作文,因为不同的族群各有不同的文法错误。他说,我写的作文却无法判断是出自什么族群的手笔。并不是没有错误,只是错得比较高级一点吧?

刚从国外回国时,夹着西方国家大学毕业生的“威名”,居然有中学生硬要我跟他们补习英文。我必须承认自己的英文文法至今还是一样不行,但这倒也不妨碍以自己在国外上ESL英文课的经验教阅读、写作,根据学生反馈,他们觉得自己是有所收获的。那就没问题了,最重要就是大家开心!

到今天还是有人认为我的英文水准不错,如果我的程度可以算是不错,其实我也很好奇他们的程度到底有多错?如果有机会翻一翻现在小学的英文课本,相信十几年后还是会有年轻人认为“这位uncle的英文程度不错!”坦白说,真是不敢当啊!

摄影:Nick Wu(台湾)

外星小故事一则/周嘉惠(马来西亚)


我家女儿常常让我有一种跟外星人打交道的感觉,以下是又一个实例:

老二有天突然问:“爸爸,KFC店外面挂的老公公是谁?”

我:“他是KFC的创办人,KFC就是由他开始的。”

老二:“他是KFC的老板吗?”

我:“应该是老板之一吧?”

老二:“我看到很多KFC店外面都挂着一样的老公公,他们是四胞胎、五胞胎吗?”

我:“哈哈哈……!”

来稿接济不上,说个小故事权当凑数!

摄影:周嘉惠(马来西亚)

台湾眷村故事/周嘉惠(马来西亚)


1949年,国民党政府在国共内战中战败,被迫撤退到台湾。随政府一起撤退到台湾的大陆籍军人后来都被安置在“眷村”居住,这些“外省军人”后来也被封为“荣民”。

我的外公曾经隶属中国空军,但他不是在1949年撤退到台湾的军人之一,而是在1945年二战结束后日本殖民政府撤离台湾,代表中国政府来接收台湾的人员。在我的印象中,外公就是一名公务员,唯有一张外公穿着军装的全家福照片,以及蒋介石送给荣民的一张签名照片,说明他曾经有过的军人身份,仅仅如此而已。

根据历史学者田英成先生的说法,当年去接受台湾的中国代表都是“接收大员”,但是外公恐怕只是大员身后的其中一名 “接收小员”,所以后来也被安置到眷村里去住了。

眷村是台湾一个特殊的历史文化产物。当时的军人来自中国全国各地,所以眷村里什么方言都有机会听到。在眷村长大的孩子有几个特点,一、军人家庭的小孩绝对都被爸妈打过,尤其是顽皮的男生,被吊起来以皮带抽打是等闲事,就像电影中越共拷打美军俘虏那样。二、不会说父母亲的家乡话。三、听得懂全中国的方言。

有些马来西亚华人常为懂得三五种方言而得意洋洋,但比起台湾那些听得懂全中国方言的眷村孩子,实在不算什么。

以前有一种“宁听苏州人吵架,不听宁波人说话”的说法,可见宁波话之难听、难懂。而我外婆说的正是宁波话,听君一席话,完全可以累趴我。我是在后来之后的后来,方才得知原来外婆说的还不是正宗宁波话,为了广大听众的方便,外婆其实说的是带宁波口音的华语!我的天!除了眷村里的方言和方言式华语,在当年台湾的英文老师也很奇葩,学生学的有可能是河南口音的英语、广东口音的英语、四川口音的英语等等,不一而足,全看个人造化。

台湾“相声瓦舍”的作品常以眷村故事为背景,有兴趣的话不妨去YouTube搜寻。

当年的荣民如今已凋零得七七八八,眷村也一个接一个被拆毁改建。外公以前住的眷村在台北八德路,育达商职后面。开始时那里放眼看去尽是一片片稻田,如今连一根草都难找,当然也难逃改建的命运。

眷村故事大概很快都要画上句号了。

摄影:周嘉惠(马来西亚)

闲话外语/韦媄嫙 (马来西亚)


说起外语,我想凡是自己听不懂的都应该叫外语吧?我从小在家跟妈妈、姐姐弟弟们沟通都是用广东话,我们跟爸爸沟通却是用华语,而爸爸妈妈之间的沟通又是使用广东话。为什么会这样?我到现在也不知道其中的来龙去脉。

我爸原籍广西,但是我们没有从他身上学会几句广西话,反而是外婆让我们接触了道道地地的广西话。小时候爸妈每次带我们回家乡探望外婆时,一进外婆家门,外婆总是从厨房大喊我们“快递进内(loi=来)吃碗刚青(gang qing=粥)”“来喝什(shem=汤)”,我们吃饱了她就说“出去che=坐”,然后就会问我们“要不要睇鬼仔画(卡通片)” 。虽然那时候我仅六,七岁,但是很莫名其妙地和外婆可以无障碍地沟通。随着外婆已经离开我们十多年了,渐渐地我们也淡忘了广西话。

到了中学毕业,因为要加强自己的英文说写能力,就到了英语补习中心。当时认识了好几位来自外国的同学,这些同学都比我年纪大,她们是因为藉丈夫来到马来西亚工作的关系,趁有空把英语学一学。当然,我们当时的日常谈话难免也只是用一些英文单字加比手划脚来沟通。可能那时候的自己还很懵懂,对英语以外的语言都不感兴趣,要不然应该可以跟这些同学们额外学上一两种外语。

一直到我去台湾留学时,在侨生大学先修班自然遇上更多来自各国的外籍侨生,这才发觉外语其实很奥妙,如果自己可以掌握几种外语那更是一种骄傲。在机缘巧合下,在我上大一时,虽然并非唸外语系,但是当时却被分配到跟四位外语系的同学同一寝室。我记得有两位唸日语系,一位俄语系,还有一位阿拉伯语系的。每晚我就看她们在寝室里不断练习发音,有时候她们还会互相学习,我偶尔也会参与其中。我最喜欢这个大家一起学习交流的瞬间,虽然听不懂但是我觉得不同语言所发出的音调都很有趣。之后大二我就分别跟来自台湾、缅甸和澳门的同学同寝。在这三年里我也学听懂了缅甸室友的家乡话(云南语)和台湾室友的台语(闽南语)。

六年前因为机票优惠而胆粗粗跟先生一起带着家公家婆和孩子,一家五口去到日本东京自助旅行。对日本完全没有概念的我,当时就想到找一位以前留台时认识的日本朋友。结果透过line,成功联络上这应该有整整十多年没联系的朋友。朋友也很热情地来机场接我们,也在东京招待了我们一两餐。接下来那八天的自助行,我们问路真的只能用鸡同鸭讲,比手划脚来形容了。我们这才发现原来日本还是以讲日语为主,即使碰上中学生、年轻人都无法以简单的英语沟通,想不到的是当地老人家反而还可以说上一口流利的英语。

说起这日本朋友,我们只是在台湾跟他有过一面之缘,当时他来台湾公干,我们这群穷学生,也只能带他搭公共交通去台北几个地标走走而已。初次见面时,这位日本朋友都是以他有限的英文跟我们交谈,不明白的时候我们还会写中文字来笔谈,日文里参杂了一些中文词汇,所以他也明白中文字的含义。

其实现在往回想一想,以前我们在中学时代,学校都极力反对学生们在学校讲方言,但是同学们还是有办法私下交流自己的方言,就像我姐却偏偏是在学校学会了客家话,哈!反观现在的华校学生,几乎都只懂讲华语或英语,已经看不到校园内有张贴不准说方言的警告了,甚至还有团体在鼓励大家使用方言呢!

摄影:韦媄嫙(马来西亚)

她的字条/驴子(马来西亚)


那一年秋天,我坐上一列从奥地利开往匈牙利的火车。这个火车厢内分成许好几个小隔间房,每个隔间房可以坐四位乘客。我的隔间房坐了三人。我坐在靠窗的位置,娴坐在我旁边,而我对面坐着的是一位穿着长袖黑衣的女士。她的头发有些灰白了,脸上挂着些苍老,也许年纪在40至50之间吧?

火车快速地行驶,窗外的天空是灰蓝色,闪过的建筑景色因为缺乏阳光的照射而带着微微的冷意。

安排旅程的娴很困倦,不久就睡着了。我眷恋于窗外秋天的景色,睁着眼睛不愿睡。那位女士沉默地望着窗外的景色,不时朝我这亚洲脸孔露出腼腆的微笑。那一年,东欧国如匈牙利才刚加入欧盟不久,连欧币都还没有很通行,到东欧旅行的亚洲人还算少数。

我不甘寂寞地用很烂的英语跟那女士打开了话匣子。发现原来她的英语也不好,我和她各自用有限的英语词汇沟通。大致听懂,她来自塞尔维亚,正准备从奥地利路径匈牙利回国。她似乎还想跟我说些什么,可是我无法会意。她快要到站了,临下车时写了两行字的小字条给我,然后跟我道别。

字条上的两行字不是英语。好像是匈牙利语。反正我看不懂。

可是,我很好奇,她到底想告诉我什么呢?

我们到站了,先在火车等候厅卸下背包休息。空旷的等候厅有位瘦削的妇女坐在那,她看见我,朝我友善地笑了笑。我鼓起勇气走向她,取出小字条,问她是否可以告诉我字条上写些什么。她点点头看了字条,忽然脸色大变,生气地赶我走。

我大感疑惑,不知道为何字条上的文字会激怒她。娴说,可能字条上写的“不是什么好事”,劝我别再随便问人了。回想起瘦削妇女的反应,娴的话可不能不听。

然而,我并不放弃要解开字条上的“谜”。之后,我们住进了一个背包客栈。正巧和一位年轻旅客相谈甚欢,我便趁机会请求他为我“揭开谜底”。他看了字条,面露难色,吞吞吐吐地翻译给我听:“I am a widow, my husband had just died.”(编按:‘我是寡妇,我丈夫刚过世。’)我一听,觉得很尴尬。对于要他翻译这样的字句,我觉得很抱歉。向他道谢后,也不愿多解释这张字条的来历。

难怪火车上的那个女士神情忧伤(我当时没有觉察到);那个瘦削女子那么生气;那个年轻旅客翻译得那么为难了。 

我的心情一阵低落。接下来的旅途中一直存在着疑问:为什么她要写这张字条给我,以致让我遭人厌恶呢?我心里忍不住感叹。对于她的丧夫之痛,我的感受不深,但是我尝试谅解,她的悲伤需要一个宣泄的管道,所以她才会想告诉我这个萍水相逢的旅人。

摄影:Nick Wu(台湾)

鴂舌/刘明星(马来西亚)


构思这篇文颇有点近乡情怯的感受,盖我曾报考博大外语系的翻译学博士研究,但最终只上了四个学期的准备课程就中断了,除了自觉健康状况赶不上,更麻烦的恐怕还是对文凭的意志不坚定,拿不下一个确切的研究专题展开。

最初想从彼岸的通用语伊班话入手,但学院认为没有足够的指导人员不鼓励之下作罢。而事实上,要我用伊班话对谈的话,大概是连闲话日常也需要马来语辅助的。当然,在我看来,这两个语种的相似度,无论是词汇上还是语法上,算是非常高的。比如问候语“你好吗?”,伊班话是nama brita nuan,nama是“什么”亦即马来语的apa,brita是“消息”亦即马来语的berita或khabar,nuan是“你”亦即马来语的kamu或anda,于是可以看出两者问候的相似。

后来想转到作科技翻译的课题,期间还尝试翻译了一本法国漫画https://www.savoir-sans-frontieres.com/JPP/telechargeables/Francais/geometricon.htm ,甭说,也因为捉不到研究重点而止于从英文翻译马来文的蜻蜓点水。您要是有兴趣看我的译笔,在那个网址是可以免费下载得到的。

搁下失败的研究生计划不说,我更早前在上沈观仰先生办的民间哲学班时,就因为柏拉图的《理想国》而开始学习古希腊语,这和法国人Alexandre Kojeve对初学者的劝告不无关系。是的,我的中文现代文学硕士的题目是古希腊荷马史诗《伊利亚特》相关的,那是从卷一里的多重愤怒话题展开。

在学古希腊文的同时也尝试学拉丁文,然而对西塞罗、维吉尔等人的作品毕竟没有太大热情,虽然翻看了一些语法书,但我的拉丁文词汇比较古希腊词汇是更贫乏的。哦,对了,我当初学习这些古文的主要网站textkit.com还在运作着,您若也有兴趣也可以从那里获得不少相关的知识。

有了荷马经验,在读海德格尔的《存在与时间》时,也同样进行德文学习。迄今虽说不能掌握对话,但基本的阅读能力算是有的。此外,我也曾经抄写天城体写的《薄迦梵歌》,当然,博大精深的梵文那就是限于仰望的程度了。

对话方面,借助Pimsleur的语言学习,也听过法语、波斯语,每课半小时的英文讲解和对话翻译,那种学习也是甚为愉悦的。

我电脑硬盘里有四个匈牙利女翻译家卡托罗姆勃(Kato Lomb)Polyglot-How I learn Languages的版本,主要是看英文版,匈牙利文是完全不懂,纯粹供对照,同样,那两个中译也是主要用来对照。她会十六个语种,我算了算,即使我再学个五六种,也还不能赶上她的翻译能力的,何况我也没有她那种工作环境。她那本书的英文版封面用了那幅巴别塔的画,此中的含义要是没读过旧约圣经的创世纪,大概感受不深。通天塔毕竟没有建成。

写到这里,不知您有没有此君在显摆的想法?也许吧。

孟子说鴂舌南蛮,这鴂舌从字面上看是讲鸟话的意思吧?不如您就当我这个南蛮在牙牙学语好了。

摄影:李嘉永(台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