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30日贴文二之二:

一掌劈下/练鱼(马来西亚)

华山派和天山派,一剑一掌,齐名武林。

*****

天山派掌门薛丰薛老先生,把天山派的一套“大力掌”,使得轻重有序,虎虎生风。“大力掌”的掌法绵密、内力雄浑,再配上其迅速的身形和出其不意的招式,往往能在对手意想不到的地方拍下,使其瘫痪。

年轻时的薛老先生曾获朝廷指派,伙同少林武当等名门正派,北出塞外,营救当时领军失利,仍未被封太子的秦王。

后来,薛老先生召集一帮名门正派,西出天山,袭击一众从西域来的沙火邪教教众,救武林于水火之中。

经此一役,薛老先生以武林泰斗自居,独霸中原以西的武林。

*****

华山派剑法精湛。自独孤道长步经华山孤峰,见峰顶线条延绵不绝,如仙人舞剑而创立华山派以来,人才辈出。经百年经营,每当有人提起华山一派,人人皆举起大拇指,一致赞赏。

华山幸东溪辛掌门甚少江湖行动。年少时,奉师父之名,往开封和其他门派会合,同去围剿长江边抢劫救灾用官粮的海鱼帮。

可一班不同门派、谁也不服谁的乌合之众,怎能打得过胆敢抢官粮的海鱼帮?

海鱼帮算是一个准军事组织。武功再怎么高强,毕竟双手难敌四腿;单打独斗打不过一众手持武器,训练有素的强盗。

当这班武林人士快全军覆没时,华山辛道士用其独创的剑法,一个打十个。长剑舞得密密麻麻,在阳光底下,如星星般一闪一闪,相当美丽,最后把海鱼帮杀的片甲不留,弃甲而逃。

辛掌门从此名震江湖,尤其他那套星星剑法,甚得美名。也因此,辛东溪在老掌门离世时,年纪轻轻就被点名接掌华山派。

*****

那年发生无数起离奇命案,死者都是华山派人士,死因全都一样,被人一掌震死。

足够的江湖阅历,让辛掌门嗅到一丁点的不对劲,不让事情发酵的同时,请人快马加鞭的通知天山的薛老前辈。

薛老马不停蹄的花了一个半月赶来华山,两人见面,谈了半宿,仍然想不出哪个单位想陷害天山派。

一天,一老一少来到华山孤峰,辛掌门指着远处,说到,那就是仙人舞剑峰顶,祖师爷就是看到这,因此而创立华山派。

薛老先生正专心看山脉时,突然感觉背后杀气暴涨,身经百战的薛老,转身马上一掌拍出。

这一掌,薛老用了十成功力,只见前面星光闪闪被轰的一声,硬生生被震飞,轰散开来。

辛掌门?薛老不解的问。

辛掌门停在远处,微笑的回说,我在。

记得当年沙火教吗?家父家母就在那儿。辛掌门不等薛老发问。

我是奉当今之命,前去铲除邪教,薛老说,何错有之?说完又一掌拍出。

辛掌门忌惮薛老内力雄浑的大力掌,因此把薛老引来这悬崖边,使其无路可退。退一步就会掉落悬崖,因此更容易下手。

可万万想不到,薛老内力深厚,掌风源源不绝,逼的辛掌门节节后退,眼看薛老就要离开悬崖了!

辛掌门左脚一蹬,加快出剑,正是其成名之作,“星星点灯”。刹那间满天星星迎面而来。

眼看再退一步就会跌落悬崖,薛丰急忙丹田提气,一声长啸,身体往上跃出丈余高;回转时,双掌发力,然后徐徐拍下。

这掌蕴含了薛丰的毕生功力!

顿时掌风大起,飞沙走石。掌力四面八方笼罩辛掌门,让他动弹不得。

此时的他,专心分析薛老的每一个动作。发现其右手掌风稍弱,肌肉抖动,心想,那一定就是破绽!

不假思索,辛掌门一剑就往薛老的右手劈下 !

*******

没了?

对,没了。

那是什么跟什么呀!

你读过《雪山飞狐》吗?人家的结局也不是酱紫,大惊小怪!

6月30日贴文二之一:进退两难/江扬(中国)

本月科技圈发生了一件不大不小的事件:Google一位研究员Blake Lemoine认为他所测试的聊天机器人LaMDA具有人的意识而被公司停职。这引发了关于人工智能是否具有人的意识的大讨论。

当下的科学界人工智能进路基本呈现出多头并进的态势,既有尽可能让计算机模拟人脑运作的“人工”智能,也有让计算机摆脱人脑窠臼独自野蛮生长的“计算机”智能。在此之上大致又可以分为乐观派、悲观派与实干派。乐观派估计在不远的将来我们就将见证真正人工智能的诞生;悲观派则预测人工智能永远难以媲美人脑;实干派则是那些抛弃悲喜二元论脚踏实地的工程科学家,聚焦于让人工智能替代一个个具体的人类工种,比如机器人厨师、机器人保姆之类的。而关于LaMDA的争议则集中在机器人与人脑的比较关系上,也就是机器人在多大程度上已经实现了人脑的功能。

总的来说,这件事是难得的社会舆论在大公司与个体的公开矛盾之间选择站在大公司那边的案例。无论是业界资深专家还是普通吃瓜群众都对Lemoine的论调嗤之以鼻,也都认可Google公司对于他的停职。确实,对于今天的机器人来说,无论它能输出多么类人的语言风格与内容,理智告诉我们这些都不过是它们深度学习人类语言的结果。换言之,机器自身并不知道它在谈论什么,它所输出的反应不具有任何主观的个人目的。在这个意义上,它与我们传统所认为的意识具有天壤之别。也许只有出现了《2001太空漫游》里那样会主动欺骗人类的机器人,我们才能认可机器人的意识。在此之前,它都只是机器,而不是人。

然而,在此之前,让我们也不妨考察一下谎言的产生。儿童刚学会说话时是不会说谎的,直到后来,每一个儿童都经历了从只说真话到选择性地说假话的过程。当第一句谎言说出口之时,儿童意识到了自我的存在,而谎言——无论是为了捉弄大人还是为了真切的利益——都成了为主体服务的工具。当然心理学上还可以有其他方法判断儿童自我认同的产生远早于说谎,但学会说谎无疑是最有力的证据。儿童的自我认同应该不是后天教育的结果,而是一个渐进的过程。看到镜子里的自己,儿童也许有了自我认同的萌芽;而到了开始说谎的阶段,自我认同就得到了最终的确认。

因此,我们如果把机器人类比为儿童的话,它也许是语言能力超强而心智尚未发育的一个状态。儿童的发育因为有着基因在起作用,我们可以预测它终将进入自我认同的说谎状态。而机器人缺乏了这样的基因编码,那我们需要把它放到物种进化的漫长历史中去比较。人类并非唯一会说谎的物种,诸多高低不一的动物都有着类似说谎或者欺骗的捕猎技能。但低级动物的这些技能与其说是自我意识的产物,不如说是基因遗传的天性——说谎是高级动物独有的特质。如果进化论为真的话,那么从不会说谎向会说谎演变,从低级自我认同走向高级自我认同,就是明显的物种进化的趋势。而当下的机器人各条进入“野蛮进化”是否处在这样的演化进程中?如果是的话,又是处于什么阶段?这是令所有人关心的问题。

即便是再不认同Lemoine的人们多少也会承认,机器迟早会进入拥有自我意识的阶段,这在AI智能迅猛发展的今天是个不可阻挡的趋势。然而,当我们在基因工程方面如此小心翼翼,对基因编辑与基因克隆如此讳莫如深,另一方面却为何对人工智能如此乐观如此放任?这多少有点矛盾。抑或是我们的立法者对于AI的发展其实并不乐观,认为现在立法还为时过早?总之,在人工智能的发展上,已没有退路,但每进一步都可能随时捅破那一层叫做“意识”的窗户纸。那时我们将庆祝——还是恐惧,机器人这个全新物种的诞生?

赠人玫瑰,手留余香/山三(马来西亚)  

在网络时代,生活中大大小小的消费无不在网上定案成交。至于如何吸引广大的消费者下单购买,除了广告和促销,现下最看重就是售后服务及评论。这也让许多商家绞尽脑汁让自家能被评为四星、五星(满分)店家——若给五星好评赠送2元红包或小礼物等福利。

记得有一回,收到淘宝订购的货品,开箱后发现店家留了一个字条:“亲~我们装箱的是一帮男人,粗手粗脚,你懂的,所以,万一放错了,或是漏了配件,亲~可千万别发飙,您的中差评对我们可是一万点的伤害,亲~请扫二维码加掌柜微信,扫平您的一切不快!” 这么几句话,要是真的发错货,即使想发火都会忍住,先按照字条说的找店家查询;没事的话,看了也觉得好笑,或像我那样对该店家留下深刻印象。

其实,大多数消费者都怕麻烦,只要购买的东西质量还行,价格相符,将就用着就算了!至于打分数,我也习惯性给四、五分好评,有点“你好我好”的意思。当然,如果来货不对,跟店家沟通后依旧无法解决,那就莫怪被差评。友人有次在网上订购猪五花肉,来的却是猪排骨,这很明显是货不对版,他当然要打去找店家换,结果店家说没有人手送货,既不想退钱也不换货,那是摆明不负责任的态度。真气人!

因此,若我们退一步可以达到双赢,谁不想让彼此留下一点“空间”,为下一回的交易或服务顺利与否铺陈。有时不巧碰上一些没理偏要讨理的人时,别慌,拍照、录音等蒐集一切可能的证据或截图po文“控诉”,想必也会引来一些仗义之士前来评理。如此大费周章也仅限于对付那些不让你好过的“恶人”,顺便昭告天下“恶人”的劣迹,让大家谨慎下单。

  • 图片由作者提供
  • 主题:退一步
  • 上一篇文章链接:好难顶!/陈保伶(马来西亚)

好难顶!/陈保伶(马来西亚)

周末惯性的去了超市购买家里用的一点粮食和杂物。最近通货膨胀不是开玩笑的,随便拿一些日常用品、基本的柴米油盐和几天的食材,两人的消费竟然要200零吉。记得不久前每次的花费也只不过是160左右,这次竟然贵了40零吉。付钱时眼睛一直在看账单,心里在想到底什么涨了?

回家之后再仔细看一看账单,普通1公斤食油从8零吉涨至10零吉50仙,涨了30%?真的吗?还是我太久没买食油?以前买1公斤的猪尾骨差不多12零吉,现在是17零吉了?鸡蛋也涨了差不多6至10%?鸡肉也涨了?什么人说鸡肉价格不会涨价的?几乎所有食品都悄悄的涨价了,怪不得人家说经济饭也不好意思叫经济饭了,逼于无奈改名为杂菜饭。

下班后到灵市美食中心打包回家。一包牛腩面11零吉,咖喱面8零吉,云吞面也涨了50仙……还有什么是没涨价的?有,工资没涨!自从MCO至现在,很多公司和老板都对员工说生意被影响,业绩差了所以无法把工资调高。打工族只有认命接受,没减工资就已算行大运了!

通货膨胀,工资没变……每天还要面对着糟糕的交通!每天就是塞个没完没了!雪隆区一有闪电雷雨就数百车主潸然淚下,这次汽车修理费又能找谁?交通部长说交通阻塞不是交通部的问题,政府说雪隆区淹水是人民乱丢垃圾造成的。至于通货膨胀,部长说鸡肉涨价是中间人的问题,再不就自己养鸡种菜来对抗通货膨胀。什么?国内电费即将在7月开始起价,涨幅为9至15%?天!没完没了!

人民忍气吞声,日子再苦也要熬下去。无能就算了,草草了事我们也惯了!祈求你们不要用进了水的脑子乱说话就好!太难忍了!

被拳击的女权退到哪里去?/幸小絜儿(中国)

最近唐山烧烤店打人事件因为网络媒体的发酵,引发了社会的热烈讨论。这件事情很容易触发现在比较敏感的反“女拳”话题,被一些知名学者和网络公知拿来说事,认为不能把这一事件联系到性别领域,而只是作为治安事件。

在我周围的讨论中,有妈妈认为这两位女性的言语和行为反抗激发了案犯的暴力行为,她的原话是“这几个女的虽没有错但也不够智慧。在我看来,通常受害者悲剧一半来自于自己……当有人摸我后背的时候我肯定不会骂他有病。大哥,来先喝个酒,加个微信做朋友,找机会逃走”。作为一名女性和母亲,我在一定程度上可以理解这位妈妈的良苦用心,但是退一步真的能海阔天空吗?

所谓生活的智慧,如果每个人都像这位妈妈一样告诉自己的女儿用退一步的方式面对性骚扰,那么2018年爱尔兰公投废除堕胎禁令,应该就不会有上千人坐飞机回国投票。一个值得深思的细节,唐山事件的受害者不仅包括被性骚扰的当事人,里面还包括了案犯的女伴,这个女伴一开始是帮助案犯暴力受害者,后来开始劝架,被案犯反手殴打。看来,和男性案犯做朋友,也没能逃脱被暴力的命运。联想到美国最近取消宪法规定的堕胎权,在女性主义运动的发源地之一,居然也会出现这样的历史倒退,在我们这说女权很容易被拳击的社会,退一步,不知道会退到哪个深渊里去。

什么情况不能退让?/周嘉惠(马来西亚)

退,代表让步。退一步,说明我愿意慢一点走、绕道走,或者干脆就不走了,您请便!

碰到缺乏教养的人,你退一步,只会增长他的气焰,会不会产生“海阔天空”的效果实际上还真不一定。浙江大学的徐岱教授曾提醒我们:“所有老生常谈都值得怀疑。”我尝试用这个态度检视生活,结果彷佛发现了全新的另一个世界。

“退一步海阔天空”只是刻画了一个美丽的幻象,并没有说清楚细节。首先,该不该退让?凡事退一步,求的是海阔天空,但是如果牺牲了原则、底线,难道不会造成心理不平衡?退一步之后,是不是得准备再退两步、三步,更多步?

退一步,如果只是克制自己,避免无谓的纷争,而且风过水无痕,无伤大雅。那么,退一步,还是可取的。孔子不是说过“克己复礼为仁”吗?克己是约束自己,复礼指的是符合礼,也可以说是符合原则。换句话说,约束自己,但又符合原则,在孔子看来就算是仁了。即使没认真读过《论语》,听过阿亮的<子曰>也明白,孔子的中心思想是仁。

仁是什么,不说好像还懂,真要深入解释反而有点没把握。《说文解字》曰:“恕,仁也。”反过来说,仁就是恕。恕又是什么呢?“恕”字拆开就是“如心”。如谁的心?如自己的心,再推己及人,如大家的心。

按儒家的标准来说,做人做事都要符合“仁”,既不违背自己的心,也不辜负其他人的心。好,那什么情况不能退让?

当仁不让!“凡是阻挡仁的情况都不能让”是我个人的解释。

譬如,我的工作是做电力系统的安全检查,但凡严重违反公共安全的措施都不允许妥协,根本没什么好商量的。然而,社会上无良商人比比皆是,他们的逻辑永远都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大家都好不是很开心吗?如果安全可以“退一步”,典当的必然是公共安全;做安全检查的人必须以最坏情况来设想可能发生的状况,而最坏情况往往都是不可想象的。用任何角度来审视,妥协都不可能符合人情道理,绝对是“不仁”的表现。那还能够怎么办?辞职不干而已。公司的顾客一直有来有去,关键在有些人以为金钱可以搞定一切,而我不认同。

不跟无良商人同流合污是我能够坚守的基本原则,而如何改变无良商人则是创立《学文集》的动机之一。事实证明,是我想多了。

至于其他行业,其他情况,坚持“当仁不让”实际上非常考验个人操守。你经历过这种考验吗?你做到了吗?

  • 摄影:Clement(马来西亚)
  • 主题:退一步
  • 上一篇文章链接:退一步的人生哲学/徐嘉亮(马来西亚)

退一步的人生哲学/徐嘉亮(马来西亚)

小时候,常听长辈说:“忍一时风平浪静,退一步海阔天空。”我总是嗤之以鼻,抬扛地回道:“凭什么要我退,我又没有错……”今天,早已过了不惑之年的我,对于这三个字,却有了另一番体悟。

首先,我们得从自身谈起。小弟自小练毛笔字,常常出现以下的状况。每当我越是想把字临好,字总是写得不尽我意,真有那种欲速则不达的无奈!然而,在中四那年,为了预备州际挥春比赛,我们写了几百幅春联来装饰学校之际:无意中,我发现字体突飞猛进,挥洒自如。为什么呢?原来,要在一个星期内写上几百幅春联,我就不能再字字斟酌,战战兢兢地写。心情上的放松(退一步),不再自我要求太高,反而能表现得更好。同样的,当一个人站上某个领域的巅峰,还在不停地追求突破的当儿,往往会遇上瓶颈。唯有将得失心放下,退一步看大局,我们才有可能再创高峰。还有一种情况,一个人成功后,得有急流勇退的智慧。这智慧的后退一步,常能让我们全身而退,当中的表表者莫过于曾国藩在成功镇压太平军后,毫不犹豫地解散湘军,从而得享天年。

在与人的关系中,我们能够退一步,只因一个字:容!我们能容,只因以下的两个主因。第一,个人的修养和人生追求的境界不一样。一个注重个人名声的就不会和他人争抢金钱上的利益;当然一个道德崇高的君子也不屑争名夺利的过程。但是,这毕竟只是被动式地不参与当中明争暗斗的层次。一个人不能包容,常处在与人对立的紧张关系,因为我们总是把自个儿的意念和期望加诸于他人身上。这也是为什么我们常常对外人客客气气;对亲近的家人反而呼呼喝喝,全不能容。身为长辈的,总有苦媳妇儿终于熬成婆的心态,常充满怨气地要求年轻的一辈,也得经过他们当年的艰辛经历。至于年轻人,往往要求长辈能理解现今的生活苦处,却从不耐心地和他们沟通解释。因此,每个人都有自个儿的想法;同时,我们也得容许别人有各自的念头。“退一步,海阔天空”的境界在于我们可以为各自的生命找到自个儿成长的位置和空间。有了这个回旋之地,大家才能够以大局为重,理性地去处理事情。

或许您会说:“假如遇到不讲理的人呢?我们是否还得退一步?”这种情况,引出了能容的第二个主因:爱!首先,对于家人和朋友的野蛮无礼,我们退一步只因爱里没有对与错。但是,请切记,是退“一步”,而不是无休止的退让。退一步,并不代表我们和稀泥,放任恶行,是非不分。退一步,是为了让对方明白我们愿意给予空间和时间让对方沉淀下来,思考过错,然后重新出发。至于与我们生活擦身而过的陌生人之无理取闹,我们更不需要去理会太多。只要明智的退一步,他打出来的拳头犹如打进棉花团一般,也就会自讨没趣地离开。毕竟,大家彼此活在不同的空间,又何必争执于一时,浪费生命呢?有时候,饶恕别人,其实就是饶恕自己啊!

各位看官,您对“退一步”的生活态度,又有何种看法呢?

  • 摄影:李嘉永(台湾)
  • 主题:退一步
  • 上一篇文章链接:新村故事/客家妹(马来西亚)

新村故事/客家妹(马来西亚)

新村茶餐室是个有趣的地方,你若认识几个关键人物就能得知村里的大小事。

住在第五巷的大叔是个老实人,问他关于“退一步海阔天空的想法”,他说: “退一步?年轻的我就会退,现在要我退一步,别想得那么美!以前的人讲信用,有德有义气。现在的人价值观不如从前,是非不分,对错轻重也不会分。人情世故是什么?他们眼中只有自己。你退一步,他向前十步,把你吃了你才知道自己有多么愚蠢。对别人善良就是对自己残忍,做人要戴眼视人,不要轻信于人,这社会只会越来越糟糕。”

一位老爷爷喝着他最喜欢的teh接着说:“希盟签署的谅解备忘录是退一步求乞的例子,这群政客收起了自己反对的声音,模糊了自己的反对立场,让选民摸不着头看不明白这群人的智慧光环都跑去哪里了。当初为了反跳槽法令而退一步的希盟,如今被忽悠,法令一拖再拖都没能如期通过。退一步换来什么?你的妥协换来了民主退步,马来西亚政治退步了十年!”

那卖马票的安娣又在大声地说她侄女离婚的事,我的注意力瞬间转了频道。安娣说:“她前夫劝她面对现实放弃争取抚养权,孩子跟着爸爸会比较好。可怜的侄女每天都在哭说自己没在孩子的身旁陪他们长大,她不算是个母亲。她也不相信前夫会比她更适合成为孩子的监护人,无论如何她都不会那么轻易放弃抚养权的,即使她知道她的赢面比较小。若退一步,她最怕是孩子不理解,孩子会觉得妈妈不爱他不要他。不管结果如何,即使倾家荡产,问人借钱打官司,她就是要尽全力去争取。”

我突然想起多年前遇到一个很奇怪的同事,特别喜欢批评我的专业。我不是听不下批评的人,但这家伙的论点是鸡蛋里挑骨头,听得多就知道她是纯粹不喜欢你而找茬的。其他同事问我得罪她什么,我想应该是我拒绝了她送的礼物,一份传说中“我送你礼物,你不帮我咩?”的礼物。我自认没有处理得让她难堪,也觉得自己处理得很专业。她一开始是以电邮方式评论我的工作,我都会很专业地回应她的问题,甚至也请了决定方出来应付和解答她的疑惑。

或许邮件攻击对我毫无伤害,她把战场搬上whatsapp群里,群里的同事也觉得莫名其妙为什么和他们不同部门的我会成了她的箭靶。可惜她又选错战场了,她每次在群里发表的意见都无人回应,我更加不回应,无视她的存在是我的战略,就算我心里气到半死也要显得无动于衷。她要发癫就让她癫个够吧,有些战场是可以不用进退的。

爸常说处事遇到该进的时候还是要全力以赴,不要怠慢也不要放弃。凡事以和为贵,退一步海阔天空。很多事都需要找个平衡点,我们也不能时常妥协,一旦被欺负被伤害的时候还是要勇敢站出来反抗。

我问:“有例外吗?”

爸毫不犹豫地说:“有,我老婆。Your mum is always right!”

  • 摄影:Nick Wu(台湾)
  • 主题:退一步
  • 上一篇文章链接:最好的和最合适的/林高树(马来西亚)

最好的和最合适的/林高树(马来西亚)

我们总是要求自己做到最好,也鼓励其他人追求完美。

事情都有代价,除了那些在整个过程中被牺牲掉、枯掉的“万骨”十分无辜,自己同时也会因而付出极大的时间、精神、心力;而且,还不一定做得到。即便最后终于达到目标了,掂一掂所付出的代价,有些人不免要问:“值得吗?”

这就像在下象棋时,初学者往往为了抓对方的一只车,不惜丢了自己的双马双炮三只兵。这是没看清楚“终极目标”的结果,下象棋怎么会是为了吃车?而在现实中我们全力以赴的目标,我们到底有多确定它就不是棋盘上的一只车?

好吧!就算确认了人生的终极目标,那已经不是一只车的问题,而是事关棋局的胜败了,那还不奋不顾身扑上去吗?哎呀!胜固欣然败亦喜,人家喜欢争第一,我喜欢快乐过日子。排第二、第三也不错呀!我个人不求第一,如果天上掉下来个第一,我不至于拒绝,但只要有选择,绝不主动追求第一。做人干嘛这么累啊?

可能个人有很高的智慧,可能就是天生不上进,其实我很欣赏完美,只是不要求自己完美而已。做人尽力就好,对我而言所谓“尽力”相当于“尽最符合自己能力的力”,我觉得,那已足以不负如来不负卿了!

  • 摄影:陈保伶(马来西亚)
  • 主题:退一步
  • 上一篇文章链接:理性以外/周丽雯(澳洲)

理性以外/周丽雯(澳洲)

这年代,真没永久的进步,也没永恒的成功。活着,就得有心理准备,没什么事情是永久的,不管你是天才还是蠢才;运气好的时候就是顺心,运气差的时候就乖乖待着,总有下一次机会。

好几年前,得了忧郁症,上了个心理管理课程,把我本来非常“理性”的思想方式变得开明不少,比以前更能接受不同的意见、概念。记得之前,凡事不是黑的就是白的,世上不是好人就是坏人;可能就是理科班的吧,死脑筋,答案只能有一个。慢慢的累积了人生经验多了,才知道,文科班的训练比较接近生活,人生的答案永远不会是全对,也不该有全错。不然哪来的多姿多彩的生活?!

以前过那只有黑白的日子,以为很正派,其实生活少了灰色就是少了点意思。好比失恋了,就觉得人生到了终点站了;其实,就是赚了点人生经验,多认识自己一点,更懂得珍惜眼前、分析事情,不都是件好事吗?一件事,有好的一面,就有不好的那面。以前的电影、电视剧,都是好人做好事得好报,坏人干坏事换来没好下场;现在可不流行那套剧情了,都是好人偶尔来点奸诈点子,坏人偶尔也会来个当代善举,总之就是一个概念,凡事不是百分百,世事无绝对!接受了这概念,日子就容易过了。

碰到挫折,就退一步,视野角度大一点,接下来的,就会真的比较海阔天空!但是海阔天空了,也不代表一定圆满如意。只是俗语说,凡事留一线,他日好相见!毕竟没有永远的敌人,也没有永远的战友。

大家就都轻快点过日子吧!

  • 摄影:周丽雯(澳洲)
  • 主题:退一步
  • 上一篇文章链接:学习闭嘴/杨晓红(台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