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30号贴文二之二:陈校长的复课演讲讲稿/何奚(马来西亚)

各位老师、各位同学,大家好!

今天是2023年3月18号,全国中小学正式复课的第一天。我是你们的新校长陈校长,相信大家已经知道原任的黄校长在去年受到病毒感染不幸过世的消息。(删以下文字:黄校长会死是因为笨,卫生部说疫情已经结束就当真,迫不及待去响应政府号召的‘拯救旅游业国内旅行团’,结果一团人死剩五个)来!我们大家一齐来为黄校长,以及我校在这四年期间失去的八位老师和三十六位同学默哀一分钟,以缅怀黄校长和各位老师和同学。一年级的新同学不认识他们没有关系,低下头保持安静一分钟就可以了。

好!知道为什么我们会选择今天复课吗?因为我国是在四年前的今天正式向新冠病毒宣战,新冠病毒因为最早是在2019年爆发,所以又叫covid-19。本来以为是很简单的事,不料后来又产生了变种病毒,和后来的变种的变种,就好比delta变种病毒,最后就变化出delta+2的版本,很厉害!除了传染力超强,致死率强,后遗症也强,人脑受到病毒感染后,判断力、记忆力都会减弱(删以下文字:不死都没有用)。在座各位都是这场大灾难、大惨剧的幸存者,可能多少都被病毒影响了大脑,不过不用担心,最新的P230系列教育电脑会把考试题目做出适当的调整,不会让考试程度影响大家的身心发展。

如果有谁的爸爸妈妈其中一人过世了,或两人都过世了,等下请通知班主任,政府有一些补助,学校的董事部也成立了一个孤儿基金帮助你们。所以,你们可以回家把家门口的白旗收起来了(删以下文字:到处都举着白旗,是很影响士气的),请大家克制自己的悲伤,化悲愤为力量(删以下文字:2020、2021、2022届政府都不喜欢白旗运动)!这四年大家断断续续回学校上课,全部加起来都还不足6个月,人气没了,课室门框都长了菌类。刚才陈校长检查过了,那些菇可以吃的,请值日生负责摘下来分给大家带回家吃。

现在是一个全新的开始,就像老祖宗说的,大难不死,必有后福!大家好好读书,以后可以帮助修复国家这几年受到的种种破坏。

最后,根据AI机器人法令,必需告诉大家我是P235教育电脑真人版。虽然还在测试阶段,但是你们也可以看出来,如果我不说,谁猜得到陈校长不是人呢?栩栩如生、维肖维妙,对不对?(删以下文字:你们最好跟我好好合作,要等我死会有点难度)陈校长不论在模仿、自学、自我修正能力方面都达到8.5级,下一个小时结束之前就完全可以记下你们所有三千个人的名字、地址、家长职业(删以下文字:假如还有家长的话),不过大家也要当一个好榜样,不然陈校长会因为模仿而跟着你们学坏!

摄影:周嘉惠(马来西亚)

主题:克制·放纵

上一篇文章链接:放纵者还想放纵?/刘姥姥的孙女儿(中国)

6月30号贴文二之一:放纵者还想放纵?/刘姥姥的孙女儿(中国)

接连两年的疫情,脑海里不时重复地跳出匈牙利著名诗人裴多菲的诗“生命诚可贵,爱情价更高。若为自由故,两者皆可抛”。对这首歌颂自由诗作,有了新的诠释。有些国家的有些人真的把“自由”排在了生命前列。在“生存还是毁灭”的存亡关头,在还没有药物能控制疫情的漫延和传染时,人们最原始的抗病手段只能是待在家里不出去,或者戴着口罩出门去。但是,这个国家的一些人说“不”,那样会限制人们的活动自由,限制人们行为举动的权利,是对他们民族文明的羞辱和鄙视。于是,昨天几千人倒在广场屋檐下,今天又是几千人倒在人行道上,明天或许又会有几千人倒在大马路上。果然,没过半年,悄无声色地,几十万生命奔向了自由王国。他们哪里知道“皮之不存毛将焉附”?

因为是一种新型的疫情,人们有的也许真的不明白这种疫情践踏生命的威力,是很需要领导者出面、主持、说服、疏导、规劝,甚至为了更多人的生命安全进行某些硬性的规定,但是领导者也说“不!”他们认为他们没有掌控不了的世界形势,何况这小小的病毒。然而,病毒并不认识你是谁,不给这个世界大佬面子,热情又猖狂地地敞开一扇扇“自由”的大门,吞噬无数的那些“若为自由故,两者皆可抛”的生灵。空中的电波每天传来持高不下感染疫情和在疫情中逝去生命的数据,人们不经疑惑:这是不是一群蠢官、一群愚民?

不!他们一定不承认,一定会反击你的想法,他们认为自己是世界上最强大者,是世界的主宰,他们想怎么做就怎么做,耀武扬威地认为自己掌控了世界上最高端的科学技术;肆无忌惮地在世界各国布满了成百上千、各种各样的军事基地;认为谁是恐怖主义,就可以随便找个理由携带各种军事武器去消灭他们认为的恐怖主义,把那个国家作为各种军事武器的试验场。为了规避疫情的传染,居家生活、戴个口罩是不尊重人权,那么中东各国战场上死伤的老百姓,他们的人权又向谁去讨还?

行为放纵惯了的大佬,如今感到有点力不从心、岌岌可危了。从开发新大陆、殖民新美洲,到成立国家,从一次大战到二次大战,大佬都是无与伦比、刚愎自用、独一无二的强者,谁也替代不了他,哪个国都要纳入他的体系。不然!

就再来个八国联军、再来个高端科技封锁,还不行,就毫无顾忌地挑拨关系、诬陷病源,甚至无耻赖债……还想任性妄为、作威作福、横行霸道地来一下?

要明白,现在你的对手已经不是那个背后拖着小细辫的清朝人了。一百年来,毛先生的思想精神依然炯炯发光,而且变换成了无数的物质力量。你有的,几乎你的对手也有了。大不了再来个上甘岭、再来个八年抗战,你试试!

裴多菲的“自由”,我们有我们的理解。

摄影:Nick Wu(台湾)

主题:克制·放纵

上一篇文字链接:那就坚持一下吧/练鱼(马来西亚)

那就坚持一下吧/练鱼(马来西亚)

婚后的小刘,选择当个全职家庭主妇。从一个独霸一方的人事部门主管职位上退下,向来都不是一个容易的选择。

小刘的心理素质健全,很快适应了新的生活。开始那一阵子,常在朋友圈里晒食物、分享烹饪心得和各种清理家务小贴士等,琐琐碎碎的,好不热闹。

不久,怀上了孕。

怀孕期间,婆婆妈妈都关心,三不五时送来各种食物和营养补品,种类齐全。妈妈常来帮忙整理家务、婆婆迫不及待的展示厨艺;小刘则顶着个大肚子,啥都不用干,每天只是放纵的吃,一阵子下来,体重如长征五号升空,直线上升,没有回头。

一次量体重,医生告诉小刘说,体重增加的有点over,该节制节制;吓一跳的小刘,马上回去积极安排减重。婆婆妈妈知道后大力反对,说什么一个人要吃两个人的份等等,小刘熬不过两位老人家,依旧吃,努力把体重维持在峰值,希望不再增加,其余的,产后再说吧。

大宝呱呱落地,忙得不可开交,减重计划只能暂且打住。待得大宝不再半夜哭奶、有定时的作息时,已经是大半年后的事了。小刘对着镜子,看着自己那大几号的身材,懊恼不已。虽然有些东西变大后是资产,可我那黄蜂腰呀!小刘心里呐喊,于是,积极安排减重大计。

正要努力,怀上了二宝。

******

若干年后的旧同事聚餐,小刘带着四岁的二宝参加。

二宝乖巧听话不怯生,长的像米其林宝宝,对叔叔阿姨讨抱,来者不拒。

和怀孕时相比,妳好像瘦了很多。会计部的小张问,妳是怎样做到的?

这道问题,正中下怀;小刘非常乐意分享。

众所周知,小刘是个行动派;当年在HR当主管时作风强悍,政策雷厉风行。瘦身一事嘛,于小刘,只不过是一个如何有效执行的计划而已。

小刘说,很简单,就两件事。第一,“少吃”;第二, “多运动”。

就这样子?会计小张一脸疑惑的问道。

其实蛮难的,小刘说。想象一下,妳每餐原本吃一个拳头的米饭,现在缩减成半个拳头;原本吃鸡饭加鸡腿,现在只吃鸡腿而已。还有,不再碰甜品,只喝白开水。

蛤?那活着很没有意思呀。会计小张说,人活着就是要吃好的,想吃却不能吃,多痛苦呀!

不对呀,小刘说,想吃的我还是会去吃,只不过量比较少而已。最重要的是,你还必须配合运动,每天坚持运动至少一小时,风雨不改。

就这样子?会计小张问道。

对,就如此而已。记得,自律和坚持是成功瘦身的左右护法。

小刘把二宝抱回来,指着二宝说,小冬瓜出生后,我也开始我的“少吃多运动”瘦身计划,四年下来,离自己最理想的体重只差两公斤。

会计小张看看小刘,然后摸摸自己的小腹说,刘姐,我饿了,难得旧同事聚餐,我们先点些吃的,自律和坚持,下次再说。

哈哈哈哈,小刘拉着二宝,和会计小张一起把自律放下,点菜去。

摄影:Lin Yun Yun(台湾)

主题:克制·放纵

上一篇文章链接:人,不能没有克制力/王士浩(中国)

人,不能没有克制力/王士浩(中国)

人人都有一个藏在内心的心态,但好心态来之不易。我常常仔细观察人的面相,而长相面善神态憨厚,是由心态形成的。这是内因决定外在,相由心生的结果。

好心态的人应该有文化修养,通情达理,与人为善,助人为乐。遇事不急不燥不与别人争吵。记住一句话,一定要有克制能力。我是有亲身经历的:

我是小区业委会主任,已经任位两届八年。遇到难缠的事太多了。尤其是小区物业管理费调价这件触动小区业主敏感神经的大事。小区由l0幢多层和三幢高层(电梯房)组成,居住业主1000多户,物业刚成立时,物业费收取多层每平米0.35元,高层每平未0.70元。随着业主入住人口增多,近二十年来管理成本随着增加,何况社会上物价也有所调整。因此,物业和业委商量,认为应该提高点物业费的标准,联合书写了调整物业费的征求意见稿,並把征求稿张贴到每个单元门上。

嘿,这下炸锅了!很多业主一看到上调物业费的征求书,第一反应是反对。我的个人麻烦也接踵而至。走在路上,就被业主拉住,指责我屁股坐歪了,不为业主谋福利,反而为物业说好话了;个别人则开口诬陷,说你主任拿好处了,你主任物业费不用交的吧?甚至个别的,还打电话到我家对我进行人身攻击,吵得家人都不得安宁。

面对这一切,我心里燃起一捧怨火,十分烦燥,真想甩手了事。八年来,单是为收物业费,就跑得膝盖生痛,受了很多委屈。但工作摆在面前,见难而退吗?而且这是一件大家应该理解并且会接受的事情,不能不做努力就轻言放弃。我告诉自己,不能发火,先把情况向社区领导汇报。

社区领导觉得我们的工作步骤很有条理,认为牵涉到经济问题,就要有一个细仔踏实的说明过程,同时也告诉我如何去做一些让业主了解、理解,直至接受的一系列具体的思想工作,领导相信我一定会圆满完成这个任务。工作有人肯定、如何做有人指点,心情就好起来了。

接着,我先压下火,以一个良好的心态和同事们去给业主们开大会、开座谈会、找个别交流,对业主动之以情、晓之以理,仔细核算小区的收支帐,给大家分析物业费调价势在必行的各种原因,告诉大家调价并不多的事实。最后再经小区全体业主一个不漏地投票决定,你知道结果如何?在社区,街道,房管局多方代表监督下公开唱票,结果以三分之二以上业主同意调整物业费,一次通过。业主们还是通情达理的。婆婆妈妈、纷纷攘攘的物业费调价问题一举办成。

事后总结,如果当时不克制住自己的火气,跟着对吵,问题就不可能这么快、这么顺利地结束。

工作上是这样,生活上也是一样。一次去菜场买菜。清晨,在一卖笋的摊位上,看了笋问了价格后没立即买,打算货比三家,多跑几个摊位看看性价比再定。没想到这个摊主见我只问不买即破口大骂,嫌我让他开门不利、触了他的霉头了。看货物不买,这是买家的常规现象。我一大早无端地被他骂,心里当然恼火,但迅即一想,他当然希望我给他一个开门大吉。我不能和他对着来,否则真的清早受气,伤了自己。我没理他,又转了两个摊位,发现价格差不多。我心生一念,又折回到骂我的那个摊位,指着春笋,不挑不拣,对那老板说:“给我称五斤”。摊主见生意来了,有钱赚了,脸上笑嘻嘻地迎了上来,边挑笋边说:“我给你挑最嫩的”。

当他把笋交到我手里时,我握住他的手,说:“老板,和气生财啊!顾客问问不买有啥不可,所以你刚才骂人是不对的。”老板也是聪明人,连忙对我道歉,连连说“对不起,对不起!”此事就化干戈为玉帛而结束。

事后,我自我表扬,觉得自己很有克制力,未和他吵架,感到自己又聪明又不计前嫌,回头买他的笋,既教育了他,又换回了自己的心情愉悦。

人的一生中,要想工作顺利,要想生活愉快,克制力是少不了的。

摄影:林明辉(瑞典)

主题:克制·放纵

上一篇文字链接:疫情下的狂欢/周嘉惠(马来西亚)

疫情下的狂欢/周嘉惠(马来西亚)

新冠病毒的智商远比我国政府团队高的这个事实,应该是不言而喻,没什么好争论的。君不见我国一年多来抗疫成果根本就是越抗疫情越严重?也罢!今天不谈国事,只说风月。

在封锁政策下,寸步难移,对本来就没那么喜欢出门的人来说,反倒冒出一阵正中下怀的窃喜。一家四口其中三位每天得上网课,最闲的反而成了自己。难得偷得浮生半日闲,那可有多美啊!然而,物以稀为贵的反面却是一个慌,闲得发慌!

看书吧!不料《向您告知,明天我们一家就要被杀》这一本关于1994年卢旺达种族大屠杀的书居然那么烧脑,完全不是想象中三两天就可以解决的闲书。平时看书的速度本来就慢,这下就更慢了,看两三页就得让脑筋冷却一下,很没效率。家里最恐怖的看书狂人老二绝对当之无愧,她把姐姐那些三四百页的小说以三四天一本的速度几乎翻了个遍。是不是真的看懂了啊?让她转述内容,故事总是以“有一个人,然后有另一个人……”为开头,我始终没搞清楚她到底看懂多少?反正也不重要,高兴就好。

老二近来有点“发钱寒”的迹象,据说是要自己赚钱买脚车,对这么有志气的事我自然是鼓励的。但是怎么赚钱呢?她首先想到卖卫生纸卷筒。虽然已经收集了八个,可那卖不了什么钱啊!“可以赚的,一个五块钱,八个就有四十块钱。”“卫生纸卷筒卖五块钱,谁会买呢?”“你买!”噢?我买来干嘛?她早有了整套行销计划:“可以把它们粘在一起做装饰,或者当笔筒。”“我不要买。”“不买不可以离开这个房间。”哇!碰上强盗了!终究还是没买下那些卫生纸卷筒,但是老二想赚钱的热情可没那么轻易熄灭。她把自己最心爱的小被被挂在我手上,说:“租给你,四十块钱。”“我才不要你的臭被被。”“已经在你手上,不能退货了。而且不是臭被被,刚刚洗过,很新鲜的。”我会好好检讨,到底是哪里出了问题,家里怎么就培养出一个强盗?

每天上网课对着电脑大半天,老二眼睛都肿了。不过,她还是坚持要我教她英文,老大也要。结果就开了两门英文课。然后还有老大的写作课和数学课,老二也要数学课,不过写画她倒是很有自信,不论任何题目最后都一律写上“我开心的笑了”作为结尾,她坚信老师即使痛哭流涕也不会拒绝收货。现在我们父女每晚还有一个共读时间,读一两则小故事,其中一则讲的是1993年电影Free Willy中那头虎鲸的故事。刚才特地从网上找来这部老电影放给姐妹俩看,这不是平时做的事,算是我们家的周末夜狂欢!

跟老大单独的共读时间仍然在进行中,还有那每两星期一次的《论语》读书会得准备。在台湾的学妹大概怕我寂寞还是什么的,拉我去参加一个台湾的绘本读书会,参与者清一色是aunty,除了我这个uncle。

只有在疫情之下才可能如此狂欢吧?如果不必考虑收入问题,这样的居家生活其实还相当不错!

P/s.坦白说,我不是那么喜欢洗厕所。

摄影:周嘉惠(马来西亚)

主题:克制·放纵

上一篇文字链接:酒惑/廖天才(马来西亚)

酒惑/廖天才(马来西亚)

有人滴酒不沾,有人对酒不能自拔,爱得一塌糊涂。

伊斯兰教义中,酒是能引起头脑不清,进而影响个人的言行举止,因此需要禁止。酒,在阿拉伯语为“al-khamr”,这个词的原意,是指令人失去理智的东西。马来人在西马占大部分,马来人在宪法上的定义其中一条是他必须是穆斯林,而穆斯林是不能喝酒的。

所幸马来西亚实行较为温和的国家管理政策,禁止穆斯林喝酒之外,国家并没有限制非穆斯林卖酒和喝酒。因此,爱喝酒的非穆斯林,是可以很容易在商场上买到各种酒类,也不难找到专门提供喝酒的场所。

穆斯林不能喝酒,酒不是清真的东西,这在穆斯林学者里是没歧异的。但要如何定义酒,据说不同的学者会有不同的看法。有说只要能令人醉的饮料,就是酒。喝能令人醉的饮料,就是违反伊斯兰教义。持不同看法的伊斯兰学者则认为,宗教禁止的是醉人的饮料,只要他喝醉,就算违反了教规,但是,如果他喝了这种饮料并没醉,就不算违规。

有人只喝半小罐含酒精量低微的啤酒,就会晕倒。有人喝他三四瓶大支装的啤酒,仍可以清醒的跟你谈哲学。罪不在醉,这说明是酒量的问题。同样的,有人驾车半个世纪,安然无恙,有人驾车不出半年,伤痕累累。问题出在驾车有否遵守交通规则。

自知酒量不好,就要少喝,或者不喝。明知喝酒会醉,或不胜酒量的人,就不在公众场所,人多的地方喝酒,避免醉后与朋友发生语言冲突,朋友都没得做。或者,喝酒就不驾车,以免害人害己。这是守规不守规,守法不守法的问题。

马来西亚以马来穆斯林为多,时不时部分马来政客会以酒课题来捞取政治资本,比如提议政府全面禁止酒的销售,或停止发出新的酒的销售执照等,非穆斯林也已习以为常。毕竟,政府在一定程度上还算中庸理智的。

美国其实在一百年前就曾经通过第21宪法修正案,推行全国性禁酒,禁止酿造、运输和销售酒精饮料。这个禁酒令通过之后,美国酒精的消耗并没有减少,反而使得私酿酒猖獗,假酒泛滥,执法官员受贿腐败,延伸出其他许多社会问题,如在非物质文化上,摧毁几百年来各个移民所带来的酿酒技术与文化多样性。

结果,美国这个禁酒令只维持短短13年,就被废除了。当时大力推动禁酒令的党,叫禁酒党,这个党至今还存在呢。

酿米酒是东马原住民的文化,几乎家家都懂得酿酒。丰收节或圣诞节,长屋居民都以自制的米酒招待客人。由于是手工制造,每个家庭的米酒,其酒精的含量都不同,甜味也不一。懂得喝酒的人都说,长屋人自造的米酒是很有水准的。

话虽如此,我觉得年轻一辈的原住民在大节日喝酒的方式就很有问题。你若到长屋看达雅人庆祝丰收节,第二天,喝酒喝得过分的年轻人,个个倒在长廊,用醉态来告诉你,他是如此这般的庆祝一个节日。

适度的饮酒,能增加生活情趣。过分而不能自制的饮酒,对个人健康的危害,不说你也知。烟与酒,政府收重税,是有道理的。

摄影:Clement(马来西亚)

主题:克制·放纵

上一篇文章链接:我就是要/驴子(马来西亚)

我就是要/驴子(马来西亚)

Jpeg

晚上7点,小男孩津津有味地观看着卡通。

晚上8点,晚间新闻要开始了。爸爸拿起遥控器准备转台,说:“儿子,爸爸要看新闻了。”

小男孩马上叫道:“不要!我要看卡通!”

爸爸皱起眉头,“你看了一个小时,轮到爸爸看新闻的时间了。”

爸爸一按键,荧幕已转到新闻频道。

“我就是要看卡通,我就是要,我就是要!”小男孩顿足踢脚,开始又哭又闹起来。

妈妈闻哭声走过来,双手叉腰,盯着哭闹的小男孩:“你先过来写日记,写完日记才继续看卡通。”

小男孩哭得脸也涨红了,双手不停擦着眼睛,“我不要写日记,我就是要先看卡通!”

************

以上故事中的小男孩,才7岁。现在“我就是要”已经换成他5岁妹妹的“口头禅”了。

阿姨寄住在他们的家里,一次又一次地听小男孩和小女孩说“我就是要……”。他们的“我就是……”可多呢!如:我就是要喝奶茶,我就是要看电视,我就是要玩手机,我就是要这个玩具,我就是想吃鸡腿,我就是不要吃青菜,我就是不想做功课等等。

阿姨心里嘀咕着,他们究竟是从哪学来的“我就是要”?每当他们因为得不到自己想要的东西之际说出“我就是要”时,阿姨偷偷瞥了瞥孩子们的爸爸妈妈,心里纳闷着:“嘿,你们究竟是如何纵容孩子如此任性的?”他们的爸爸妈妈看起来无动于衷,似乎已对儿女的任性霸道习以为常。

根据心理学,一个人说话时的习惯用语,往往能体现说话人的真实心理和个性特点。

当屡次听小男孩和小女孩女讲“我就是要”时,阿姨思忖着这两个孩子的性格。她在佛学课曾听过“我执”一词,她简略明白,一个频密说“我”字的人,性格多为自我中心。阿姨也观察到,兄妹俩的性格很自我,我行我素,是以自己为世界中心的孩子。

阿姨的原生家庭不富裕,父母只能提供孩子的部分需求。阿姨从小就知道父母赚钱辛苦的日子,父母教育孩子过得节俭,他们兄弟姐妹也从不敢向父母奢求太多。父母已尽自己所能给予孩子想要的,当他们要开口跟父母讨什么之前,往往会先考虑父母有没有能力给他们。

反观这新一代,父母赚钱能力提高了,孩子们却变得要风得风,要雨得雨。常听说新一代的孩子是草莓族,吃不了苦。父母自己实在需要反省一下。

************

一天,小男孩与小女孩在客厅争着看电视节目。

“我要看坦克!”哥哥说。

“我要看Poney!”妹妹说。

“为什么我要让你看Poney?我就是要看坦克!”哥哥提高声量。

“不要!”妹妹不甘示弱地尖叫,“我就是要看Poney!”

在厨房炒着饭菜的阿姨沉不住气了,大步走向客厅,发起了虎威:“小孩子什么都‘我就是要’?为了电视大吵大闹、大哭大叫,现在‘我就是不要’给你们看电视!不用吵,不用闹,谁也没得看!”说罢,阿姨一按键,关上了电视。

小男孩和小女孩立马噤声。

摄影:驴子(马来西亚)

主题:克制·放纵

上一篇文字链接:请做回一个正常人吧!/陈保伶(马来西亚)

请做回一个正常人吧!/陈保伶(马来西亚)

每一次在网上阅读新闻,我都会滑一滑去读网民的留言。说真的,网民留言的精彩度往往超越新闻内容。随着时代的改变,媒体标题大多数都有意无意误导读者,借着现代人的心态来增加流量。很多网民只读标题不读内容就迫不及待地留言发表自己最智慧的分析,是为了刷存在感吗?

早前有两个小贩疑遇黑警被逼倒掉一天的炖汤,还要现场付500块钱来解决案件。新闻一出,网民立刻包青天上身责骂大马皇家警方的黑暗,种族话题也搬出来炒个饱。一星期后媒体又报道案件的小贩承认因怕被责怪睡迟开档所以报假案,这时网民的留言就是不停的诅咒和冷笑小贩的行为和一口判断即将面临的下场。有者更详细叙述案件过程,然后就福尔摩斯上身似的一一解析来巩固自己的立场。媒体暗自按嘴角偷笑,你们多点留言、多点互相残杀,我就是要流量!

最近大马网红事件从自杀到忏悔,又由忏悔到欺诈,然后又一堆网红纷纷发出短片来澄清,这边未灭那边又响,又一堆老嫩皆有的网红来发言蹭热度。几个乳臭未干的臭屁孩吵架,最后终于搞上法庭,而网民的留言和争议从第一天起始终从未停过。我一直不明白,这个原本没有什么新闻价值的报导竟然可以引来上万的留意和评论,一个短短视频可以有过百万的收视率。这证明了社会越来越肤浅还是媒体越来越聪明?与其说网红够烂和无聊,倒不如说网民素质低吧?

如果你是那其中一个不经大脑就抢先留言的那位,我只能说请多读一些能让你长智慧的新闻和书籍吧!如果你身边有素质差的网民朋友,那就鼓起勇气直接劝他学习成长和多阅读吧!如果没有这勇气,那就立刻远离这些朋友以免近墨者黑而变笨!摄影:#陈保伶(马来西亚)

主题:#克制·放纵

上一篇文章链接:可能这就是解药/李黎(中国)

可能这就是解药/李黎(中国)

永远在搬家的前夕,才发现自己家的东西已经多到挤满整个房子,无法全部搬走,只能舍弃一部分。

所以再次把断舍离搬出来,救急。

断舍离第一天。先把家里的快递纸箱收拾了一下,大概几十个,叠的整齐,然后在小区门口守株待兔,守了一天后终于看到一个收废品的老爷爷,赶紧上前拦住,把我的快递箱收走,五毛一斤,赚了RMB3元。

断舍离第二天。把家里的旧衣服收拾出来,收拾了四大包,我和队友你两包我两包,辛辛苦苦从楼上提下来,准备扔到小区的大熊猫里捐掉。路过大门口时,门卫叔叔告诉我们马路对面有个回收站可以回收,还能赚到钱呢。激动!我和队友提着旧衣服过去了。画面大概是这样的(见附图)。

排队五分钟后,终于轮到我们卖旧衣服了!我和队友暗搓搓地聊着,这几十斤的衣服,怎么的,也能买两碗面吧,今天的晚餐有着落了,耶!

经过拣货员姐姐的挑选,是的,围巾什么的人家还不要。留下了36斤的旧衣服,然后,高光时刻到了!

她拿了钢镚给我,数了数,1.8元!那时的心情实在难以言说,太刺激了。

只听她说,旧衣服五分钱一斤,一毛钱一公斤,你这36斤,刚好1块8!

这可是我花了上万元买的衣服呀,36斤,得有80件衣服了吧!当时就下决心再也,再也,再也不乱买衣服了,卖起来太便宜了!

断舍离第三至十天。我陆续又卖掉了一张宜家小餐桌、两张小白桌、一个小茶几、两个小沙发、一个沙发床、三个书架、两套宝宝玩具、一个电饭煲、豆浆机、若干本书,终于回收1000多元。都是泪呀。


买时容易,卖时难,说的应该就是这样的情况吧。从源头打住,做到克制,才能真正做到断舍离。

附图:李黎(中国)

主题:克制·放纵

上一篇文章链接:克制的正义与放纵的混乱/郑嘉诚(新加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