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解决马来西亚华巫族之间的误会?/爱国者(马来西亚)

马来西亚如今的政治现象,已从我们憧憬的治国两线制,变成了乱糟糟的种族两线分化制。在刚结束的六州州选,约73%的马来人支持在野的国盟,而逾94%的华人支持团结政府。如此下去,马来西亚只会陷入落后,内乱的深渊。因此,小弟在此抛砖引玉,写两句浅见,希望能激发各位有识之士,共襄盛举,永久性地解决本国此因贪权牟利及误会所生的“毒瘤”。

众所周知,如今大玩种族及宗教极端课题来捞取政治利益的伊斯兰党,似乎成为了本国马来同胞的民族救世主及宗教唯一诠释者。首先,我们先谈宗教方面得如何着手。小弟深信伊斯兰教是一个提倡爱所有人和保护他们的基本权利,包括穆斯林、非穆斯林和男女老幼的正信宗教。有鉴于此,大马政府应该马上着手邀请世界著名的开明伊斯兰宗教权威,连同本地受尊重的正信伊斯兰学者,成立一个委员会,替所有本国的伊斯兰事务立下标志性的规范,以免回教党断章取义,指鹿为马。

在民族主义方面,相信大部分的马来同胞都被政棍洗脑了,认为以华人为主的行动党要霸占这个美丽的国家。其实,所有的政府重要领导人都是马来人;为何马来同胞还会觉得受威胁呢?追根究底,有两大原因。第一,马来西亚人都不够爱国,凡事都以自我的族群为先。那么,我们得如何破解呢?让我们把场景转移到奥运会的羽球男单决赛现场。相信所有马来西亚的子民都会同心合一,声嘶力竭地为拿督李宗伟打气呐喊;为了拿督的惜败而伤心落泪。在此种情况下,为何我们都能放下成见,齐心协力呢?答案只有一个:我们拥有同样地敌人。明白这个道理后,政府的通讯部门更是有责任唤醒每一个大马人,我们的共同敌人,对外是与我国竞争贸易投资的他国;对内则是破坏种族和谐和国家安宁,只为满足自我权力欲望的“政棍”。第二,由于过去国阵的裙带风,大部分的马来同胞还是在贫穷线上挣扎求存。有鉴于此,政府必须着手提升友族同胞真正的找生活能力,而不是一味地派钱。小弟在此提议,政府应该帮助以渔业和农业为主的乡下马来同胞进行行业转型。比如说,政府机关的专才应该下乡去教导乡民对他们的农产品及渔获进行加工。同时,政府也可以建立网上销售平台,帮助他们销售货物至全国的市场,甚至是输出国外。这时候,再加上旅游业的发展,定能增加加工土产的销路,深信大部分马来同胞的生活水平也一定会提升。当每个人都至少是安逸的小康之家,谁还会理睬“政棍”的种族和宗教分裂一说呢?

除此以外,大马的选举制度也是种族主义的温床。试问只要每天高喊种族与宗教主义,不必有发展国家的良政,就能在许多人数少的乡下选区胜选,何乐而不为呢?如今的团结政府必须扛住被扣上“马来民族叛徒”帽子的压力,力争在2026年,做出正确的选区划分。大部分选区的居民组合最好变成混合选区,而且每一个的选区人数相差应该不超过15%。同时,我们也应该根据1963年大马建国契约,恢复沙巴及砂拉越的35%国席比例。下一步就是把“简单多数胜利”的制度改成以“选票百分比”来分配各政党所获得的席位。大选后,败选的一方应该成立影子内阁,被委任为“监督政府”施政的部门。监督方也必须端出良好的治国策略,在国会中提呈。到时候,选民的心是雪亮的,谁能更好地治国,发展国家,谁就当政府。

在教育方面,政府必须在剩余的四年内,大刀阔斧地做出改革。历史科的偏差,所造成种族之间的误会,必须马上被纠正过来。所有的国民教育,必须让我们的下一代,实际地掌握对于未来挑战的智慧及本领。其实,小弟并不反对实施10-20%的大学固打制来帮助国内的弱势群体。但是,我们必须建立几间最好的行政自主大学,以绩效制选拔人才,让本地的顶尖学子得到良好栽培,将来才能帮助建设国家;千万别愚蠢的成为全球最佳人才输出国!

各位,今天我们再不把握机会,做出最适当的改革,解除华巫两族之间的误会,恐怕四年后就不再有机会了。如今,我们就有这样的一个机会。教育部要更新我国的教育课程,四方的贤能人士,务必将您的意见,反馈给教育部吧!(https://bit.ly/KurikulumKita2027

你误会了,你的人生并不这么可控/郑嘉诚(新加坡)

曾经被老师称为是偏向斯多葛学派的一员,不是说我已经学富五车到有成为他们代表的资格,而是说我的思维模式倾向他们这学派。当然,我也怀疑现代是否还有人可以自称为斯多葛学派代表。

斯多葛学派是古希腊的四大哲学学派之一, 它强调我们应该去了解人生有很多可以控制,和不可以控制的东西。此学派奉高尚的德行为美德,不为了利益而去干不正义的事。此外,因为他们了解和接受人生有很多不可控的东西,那必然到来的“死亡”也是他们讨论的重点之一,当接受和面对死亡、认识生命的局限的时候,人生才变得具体,我们才更会去思考什么是重要,而学会接受和放下不重要的人事物。

了解和接受各种的可控和不可控后,我们才能将有限的时间精力投资在可控的事物上。本身在金融服务业一转眼也工作超过5个年头了,不能说经验丰富,但是即使在非工作时间也会持续阅读进修,算是对投资相关的课题有些认识。

在投资领域,如果稍微查找资料,其实不难发现有各个调查都显示许多散户投资者长期10-20年的平均回筹都是介于2-4%,还不如直接买个债卷的收益。主要原因是因为频繁的买卖、尝试高抛低吸、手续费高昂等。那当购买指数型股票基金就能获得将近10%的年化收益率,或是将低估值的小盘股加入的时候,能将预期收益再往上加几个百分点,为什么还有这么多人不直接这么做呢?


那原因或许能用斯多葛主义解释,有些人确实天赋异禀,才能在股海内像常山赵子龙那样七进七出,但事实是,很多人无法接受市场的变化是他们无法控制的。现实是,基于统计,概率最高能长期保持良好收益率的投资战略,就是买入并持有加上指数型基金/ETF,就能维持一个比较可靠的6-10%年化回报率。

进一步说,投资回报率也只是基于过去的表现而推出的预测,我们还可以控制的就是尽量降低投资的成本,所以在选择标的的时候,同样的风险或产品,需要尽量选择收费更合理的。每省下1%,其实也就是赚了1%。

还有,我们了解生命无常,死亡是必然而且无法预测的后,我们也能检视是否需要极致地追求现代很多人奉行的FIRE (Financial Independence Retire Early), 因为可能你为了省钱,错过了喜爱艺人意外前的最后一场表演,或是错过了蜜月的回忆、错过了这个国家被战争毁坏前见最后一面的机会,也可能错过了好好利用自己单身或是情侣夫妻二人世界时享受人生的各种经验的机会,选择每天省钱待在家。当然,每个人都有自己选择的空间,但是只是这个选择是需要严谨思考过,觉得放弃各种经验,然后马上死掉都不可惜的情况下,那至少这是经过深思熟虑的的决定,毕竟如果隔天就是生命的最后一页也不后悔,那你在做的事情一定是对你的生命来说非常有意义。

此外,知道生命短暂,有很多更重要的人事物后,也才更坦荡地接受人生总会遇到不好的人,只需花更多时间在值得的人身上。毕竟人生几十年,难免会遇到,通俗地说,八字不合的人。我们能做的就是持续保持前进的动力和韧性、保持善良和坚守美德。我们投资时间和精力在我们可控制的事情上,也就是我们怎么想、怎么行动和怎么做人。最后,以斯多葛学派哲学家为这篇在极端忙碌的八月中写出的短文结尾,“Just that you do the right thing. The rest doesn’t matter.”——Marcus Aurelius。以美德为行动的基础。

  • 摄影:陈保伶(马来西亚)
  • 主题:误会
  • 上一篇文章链接:知识不是力量/周嘉惠(马来西亚)

知识不是力量/周嘉惠(马来西亚)

十七世纪英国哲学家弗兰西斯·培根提出一个响亮的“知识就是力量!”口号,至今仍然让读书人感到振奋。但是如果仔细去推敲,却又不免对这位贪污大法官的说法感到满腹狐疑。

那时候的英国法官普遍接受贿赂,而且原告被告的钱都一样拿,他们认为这样就不影响公正。培根如果没有法律知识,他自然当不上法官,而当上法官却两边拿钱,虽然社会风气如此,扭曲的伦理观反映的现实莫非就是知识的力量不如金钱的力量?

培根的情况让我联想起叶亚来。华社认识的叶亚来是吉隆坡的开埠功臣,是华人甲必丹。没什么人提起叶亚来的生意除了拥有一家茨粉厂,他还开烟馆,开赌馆。这些生意在当时是合法的,但是合法不代表就一定合理。那时候没有互联网,而且叶亚来只读了两年私塾,假设他对林则徐禁烟、鸦片战争一无所知,即便如此,鸦片、赌博的贻害是有眼睛就能够看得清清楚楚的。这是不是在说明金钱的力量足以让人把良心拿去喂狗?

知识确实可以让我们去完成很多大小事情,但是知识的力量并不担保所完成的事情都既合法又合理。当我们说“力量”的时候,实际上专指“正面的力量”,并非毫无条件照单全收。譬如二战期间关东军拿活人当作他们的细菌实验对象,如此累积的“知识”是需要相当变态的心理才能将其视为力量吧?

不说历史,且把视线拉到今天。知识就是力量吗?真的未必。譬如日本政府把核废水倒进海,还力陈那是安全的。你能够认同他们的知识吗?美国政府退出《京都协定书》、《巴黎协定》,似乎认为气候变化都是好事之徒的胡说八道。你认可他们的知识吗?我国教育部最近根据学校管理组(BPSH)的数据和教育政策策划及研究组(BPPDP)的方程式,决定今年师范学院华小组只录取600名新学员,其中华文组只录取15人。引经据典就等于是知识吗?

很明显,知识可以只是包装,知识可以只是瞎忙,知识可以只是吹得头头是道,把人弄得头脑发胀,等等等。这些知识各有各目的,但不成为推动人类社会进步的力量。这里无意鼓吹知识无用论,只是希望提醒不要迷信知识的力量。

按我看,如果想要凝聚一股正面的力量,知识并不是答案,智慧才是。凡事不看眼前利益,考虑整体或更全面的得失,那是需要智慧才能做到的。在学校呆上一段时间,把幼儿园到博士的所有课程全数读完,知识就算是收集齐全了。智慧没有可以照单抓药的方程式,不过我个人认为跟仔细观察、体验、思考的日常习惯有关;跟不争一时,争千秋的态度有关;跟关心大多数人的福祉,而不仅仅是个人利益的大爱心理有关;跟多一点同理心,少一点个人主张有关。

 “Knowledge is Power——Francis Bacon”和“Knowledge is Power, France is Bacon”两句话只是听起来很像,其实天差地远。“知识就是力量”就像“法国就是培根”一样,是一场误会。

  • 摄影:周嘉惠(马来西亚)
  • 说明:披上羊皮的老二
  • 主题:误会
  • 上一篇文章链接:我以为你知道/陈天赐(马来西亚)

我以为你知道/陈天赐(马来西亚)

昔日在采购部门工作时期,经常面对人与人之间沟通的误会,无可否认,有的误会是可以挽救甚至避免的。还记得以往和同事相处或与供应商沟通时常都会以“我以为你知道”,“我已告诉你啦”等几个口头禅挂在嘴上,一旦发生任何货物无法准时抵达或是耽误生产时间表的事件,他们都会把它当着借口来掩盖自己的过错。老实说,这几句口头禅确实适合用来推卸自己的过失,以误会、误解来当靶,只要能掩盖自己的失职,不被上司兴师问罪,没独犯众怒,就能把责任推的一干二净。如果可以的话,再绞尽脑汁想办法找个破理由推给其他部门去承担责任。

 假使你是一位尽责的采购员,那就不只是会以电邮和供应商沟通,而且还要以电话联系沟通跟进,时时刻刻提醒对方提前出货,确保没有任何货物被耽误,免得生产线无法准时量产。

有些采购员自以为发个电邮给供应商,提供订单号码、货物数量、出货日期,他们的任务就完毕了,而毫不关心供应商有否接收到电邮,有否开电邮看?一旦发生差三错四,货物来不及抵达,让生产线半途停顿,他们则会找个借口来说这是误解了,我已跟某某人说了,这是供应商的事,不关我的事。听起来似乎头头是道,但是你只处理了一半的工作而已,你是否有与供应商继续跟进呢?

当然,供应商在这方面为了不想被顾客投诉、赔款,他们也会找个好理由掩饰自己的错误,一般都会以沟通误会,误解来当借口。不然,难道要他们公告全世界自己的公司作业程序差劲?自己的属下粗心大意?

采购部门确实与供应商经常发生沟通的问题。人与人之间的沟通被误解,可能源于语言、文字能力不佳,加上文化、国情背景等多种因素的交互作用,往往造成他以为你懂,你也以为他知道的情况。

举个例子,采购部与海外的团队合作,便免不了不虞之隙,尤其是在交谈和书写方面,他们可能用相同的语言,但是他们的文化、价值观和沟通风格完全不相同,所用的单词及手势,甚至微妙的表情,都有可能被解读成不同的意思,从而导致不必要的误解和摩擦,甚至会演变成解除生意的合约等等。除此以外,采购员的情绪也扮演重要的角色,当他们获知货物不能准时抵达时,情绪开始激动和困扰时,语气和表达方式也会产生变化,进而导致对方误解我们的意图。此外,过去和对方来往生意的经历和背景多多少少都会影响采购员对信息的解读,从而导致误会。

其实,为了减少不必要的误会,供应商和采购员都可以采取多种对策:提升沟通技巧,学习更明确的表达方式,避免用模糊的用语,确保理解对方的观点,尊重和理解不同文化背景,避免带着先入为主的刻板印象。总而言之,人与人之间的误会,是个普遍存在的现象,只要通过良好的沟通方式,不断努力的学习,促进人脉关系和有效的交流理解,我相信所有的误解和障碍都能迎刃而解。

  • 摄影:Nick Wu(台湾)
  • 主题:误会
  • 上一篇文章链接: 以包容消除误会/驴子(马来西亚)

以包容消除误会/#驴子(马来西亚)

原以为6州州选之后,国内的政治局势可以稳定下来,国家领袖可以专注于经济发展,国家的未来前景将一片美好。然而,从近日一些国内发生的事件不断酝酿发酵的情况看来,马来西亚要走向“美好未来”似乎还有一段漫长坎坷的路。

经常从报章与脸书阅读到这些在国内引起种种争端的新闻时,我一开始是常感到愤怒、不满,尔后却陷入沮丧与消极的情绪中。我开始怀疑,我根本不应该去关注这类新闻——我想很多人早已对这类新闻感到麻木,只有部分人仍会在这些事情里钻牛角尖。

以近日新闻为例,我要提的第一个报导是关于“首相安华为印裔青年主持改教”。首先跳出来批评的是隆雪华堂,接着社运分子也提出了质疑,许多非巫裔领袖和民间组织纷纷表达了不满。作为一位华裔非穆,我读了新闻报导后,首先是对首相的这一行为感到疑惑。我的思绪多少有被报导所影响--既然这么多人反对首相这个行为,那么他就是不该为人主持改教吧?

这个新闻的几天后,星洲日报刊登了达祖丁教授的文章《隆雪华堂在改教课题上是否操之过急?》.文中提到“见证改教是所有穆斯林都必须同意的正常行为”,意思是说首相只是在尽他身为穆斯林的责任,而不应牵扯上他的首相身份。达祖丁教授认为隆雪华堂应先花时间去询问关于穆斯林改教的问题,而非仓促地指控首相。

第二个让我留意到的新闻报导是关于“教育部将在政府学校引进《40圣训》”(Imam Al-Nawawi’s 40 Hadith)。我的第一反应是“又是谁在搞宗教议题了”?在焦虑与不满的情绪下,我急急就在一个马来文的新闻贴文下提出了质疑。有一个马来网民回复,说这是教导穆斯林学生施行良好行为的教材。同时,他不解地问我:“这是我们穆斯林的事,你多管闲事什么了?”这让我感到十分窘迫,因为我在对这圣训完全不了解的情况下,竟敢来“指控”人家?为了避免自己招惹上不必要的麻烦,我赶紧将自己提出的疑问删除。

第三个是关于“霹雳金宝伊斯兰党团长指控一家度假村举办泼水节(Pesta Songkran)含有佛教元素,冒犯当地穆斯林村民”的新闻。度假村的活动举办人为了平息某方面不满情绪,赶紧宣布将活动名改为“河水节”(Pesta Air Sungai) 。星洲日报评论员许俊杰写了一篇《厉害就好,不要假厉害》,指出“泼水节”虽含有佛教元素,然而泼水节其实并非佛教节日 。“泼水节”是泰国人的泰历元旦迎新传统节日,当地人会在庆祝期间以清水互相泼洒的方式表示祝福,这个“泼水”方式拥有以水洗去霉运的美丽含义。他因此评论一些人常在不了解人家的文化习俗与来源下,自以为是地对别人指手划脚,毫不觉得尬尴。

我不得不说,马来西亚的新闻始终离不开宗教与种族。类似的宗教课题引起的争论实在太多太多,常让我纳闷:为什么人们总是为了些鸡毛蒜皮的事情吵吵嚷嚷呢?在脸书上读着好些人对各种课题的酸言酸语时,不难发现这些人要不是不了解事情的来龙去脉,就凭表面所见的、主观地作出不负责任的语言攻击;要不然就是这些人根本就是存心挑衅,挑破离间,破坏社会的和谐。

我认为,也许我们仍对异已缺乏包容之心吧?如果我们认同“穆斯林可以见证改教”,我们就会乐于看见首相安华主持印裔青年自愿改教;如果我们认同《40圣训》能教导学生施行良好品德,我们便不会抗拒圣训鉴赏模块引入学校;如果我们认同“泼水节”的美丽含义,我们便不会以“莫须有”的理由去杯葛此活动。一切的争端,在于我们不愿意主动去认识彼此,拒绝去包容,以致于误会对方好的用意。

这是我国要朝美好未来迈进首要省思的。

  • 摄影:驴子(马来西亚)
  • 主题:误会
  • 上一篇文章链接悟会/刘明星(马来西亚)

悟会/刘明星(马来西亚)

谐音梗扣钱当是相声界的玩笑话(编注:此说源自专注于脱口秀表演的笑果文化的老板李诞),梗哏互训,本来就有点牵强。

如题,也是要罚款的吧?未必,这种故意写别字也不完全是时下方流行,其由来也是自古以来的事。

会不会?当我们这样问的时候,大概率是问能力到不到点,可是,那也同样未必。查会字的象形用法,那是模拟了盖子的形状,与盒子的盒字,或者合,大有会合同宗的意味。也就是说,会不会也可以是合不合。意见相合,就在心领神会的同一方了。换句话说,错会是会错意,可能一言不合,大打出手呢!会错意可大可小,可圈可点,当要看当时的实际情况。

像郢书燕说里的举烛典故,要是不来个过度诠释,又如何能与买椟还珠和郑人买履相提并论呢?这三个成语故事不都说了不符合要求的某种误会吗?民国时期对差不多先生的鞭笞,对于精确的逻辑思维定势,是十分有必要的。古印度虽有正理派,但似乎也是到了法称的时代,才得以用因明的论辩达到从归纳到演绎的跳跃。

日前在网上遇见高明道的文章,其中有一篇《一定?不同?特別?某一?》看来也是在说关于语义嬗变的。如果只看“高明道”的名号就以为是炎黄一系,那么大概率会搞错的。这里卖关子,留点悬念给有兴趣追查我特举他文章的用意。

没错,如果用马来文“理解上的嫌隙”或者用英文“错过的了悟”来描写误会,大约是差不多的。可是,文化上的差异注定了它们是长得像的意思,不会是完全对等的关系。

查吴和吾的本字,也许对吴戈与吾科为何互训有一点明白。可是,我们离矛盾的不融合时代渐远,顿悟与渐悟也看不到之间时空的距离。

大概,所有我以为的领会觉悟,不多不少也是要打些折扣的。

“你喜欢,你决定”不灵了/客家妹(马来西亚)

我和另一半一起度过了四届世界杯,从象牙塔搬进了车水马龙的都市丛林里。尽管彼此熟悉,也累积了许多经历,和普罗大众一样,我们俩也未必能完全捉摸到对方的脾性。

人总有惰性,热恋期和献殷勤的时期已过去,能不用想的就不想,一切眼见为实,以习惯、默契和直觉为基础。老婆温柔可爱,老公自然不自觉问题存在;老婆一旦发飙,老公才知道事情不妙,但也有可能老公仍然不知道哪里出了问题。

一对伴侣最难得的是默契,老夫老妻一般都会有这种一个眼神就知道你要什么的默契。可这东西也会有对不上频道的时候。就上个星期,我和他就经历了这么一个时刻。

那天我过得很匆忙,一天行程排得满满的。由于较早的预约花了比预期的时间长,我们一行人被迫牺牲午饭时间,前往另一个预约地点。

对我来说,家人的肚子比较重要。我能饿,家人不能!一边担心预约时间将近,又不想耽误别人,便想让另一半带家人去填肚子,而我就先赴约。

怎料我这位大哥以不满的眼神和语气说:“原来我是来当司机的啦!”我一听就气炸了。阁下的意思是说我只是在利用你而已吗?大哥,我这叫teamwork,是互相 backup 而不是利用咧!当时的我火冒三丈,几乎能把车顶给熔化掉。

后来冷静想想,其实我这位大哥常有词穷的问题,他可能只是词不达意。我把脾气收了,把他拉到一旁好好沟通。果不其然,大哥的意思是在抗议我没让他参与和商家的咨询及讨论,并不是抗议他被我使去陪家人吃饭。陪家人没问题,但他不能缺席那个会议。

这次是我低估了他,平时问他意见他都说“你喜欢,你决定!”,怎料今天竟然不灵了,反而对咨询会议的参与感那么高。

有时还真的不能那么理所当然,凡事都有例外,默契也非一劳永逸的。虽然我们一起度过很多时光,但两个人都在不断变化。即使我们有很多共同的经历和默契,也必须保持着开放的心态去理解对方的需求和情感。

沟通仍是感情里最重要的,避免将对方的行为结论为习惯和默契,聆听对方的声音,理解对方的心情。不让误会和猜疑吞蚀我们的感情,再熟悉也要不断的沟通和协调。我相信,只要真正懂得彼此,才能走得更远,走得更好。

  • 摄影:李嘉永(台湾)
  • 主题:误会
  • 上一篇文章链接:是不是误会?/刘姥姥的孙女儿(中国)

是不是误会?/刘姥姥的孙女儿(中国)

那个十年后,百废待兴,高校恢复了晋升职称的工作。一天,周老师突然被系主任二马教授传唤到办公室,了解他同教研室胡三行女士要申请晋升教授一事的情况。这位周老师还没学会如何与领导评述自己顶头上司的门道,直来直去地谈了自己的看法,还觉得自己讲得很客观,很实事求是。他对系主任说:胡女士是很努力的老师,如果教研室有教授名额,她应该是第一个得到,但当时很多比她资历深的外语专业老教师还没排上,这次评审中她可能还轮不上。对胡女士刚出的一本书,周老师的意见是:在前言后语中,她感谢了这个教授、那个教授,这个领导、那个领导,唯独没感谢同教研室的所有老师,因为她出版的那本书的前身——白皮书是全教研室老师一起在寒假里集中几天定稿的,而白皮书是那本出版书的基础。她也应该感谢全教研室的老师们。

不到一周,又一天,周老师又被系总支书记叫去谈了话。内容是周老师向系主任二马教授反映的情况有出入。书记还拿出胡三行女士交给他的备课笔记本,以证明出版的书是自己写的,但没有白皮书佐证。对这次领导找他的谈话,周老师感到很奇怪:组织上进行了解的内容,为什么当事人那么快就知道了?再说自己反应的内容被歪曲了。周老师没有说出版的书不是胡三行写的话。而且,白皮书教研室集体审稿是事实呀。周老师坚持以事实讲话,给总支书记拿出了白皮书,并且指出:了解的情况通到胡三行女士那里的情况是违反组织原则的,并表示以后组织上再来自己这里了解情况,不会再开口发表意见了。

胡三行女士对周老师对她唯一的一次评述,其反应像孩子手中的肥皂泡枪一样,连续不断地打出许多肥皂泡来:周老师原来是胡三行女士培养的入党候选人,亲自催促周老师写入党申请书。发生这件事后,她立刻让一个民主党派的老师入了党,周老师并不在乎;胡三行女士又对教研室的每一个老师选择性地讲述了周老师与系领导的谈话内容,教研室的老师有为周老师打抱不平的,告知周老师,并且对周老师说,你不是白皮书中的语法一章的第一撰写者吗?教研室副主任王先生看不过去了,找周老师谈话,要他找胡三行女士双方交流意见,消除一下误会。周老师说:“为什么要我去找她交流?她跟教研室每个老师都询问了这件事,唯独不与我这个当事人面谈,她是诚心想解决矛盾吗?既然整个教研室都知道了,我要求召开全教研室老师会议来澄清这个问题”。也许,王先生也不想找这个麻烦,问题不了了之。

但是肥皂泡还是不断地排放出来。周老师与一位老先生打算一起为学汉语的外国学生撰写一本学习中国文化的教材。周老师在一次全国会议上联系了北京的一家出版社,社长答应周老师详谈这一项目的选题计划。没想到出版社社长与胡三行老师是同乡,经胡三行女士一嘀咕,社长没再找周老师谈项目。胡三行女士还找了与周老师合作的那位老先生,老先生很诧异:那是我们一起讨论的课题,没什么问题呀。然后老先生问周老师,她是什么意思?周老师无言以告,报复?穿小鞋?无所谓啦,全国出版社那么多。后来周老师与那位老先生在商务印书馆出版了他们合作的另一本汉英双解中国文化词语背景一书。

改革开放后,外国人又来到中国大陆各地的高校学习中文。周老师被外事处借调教授汉语,仍与胡三行女士做同事。一个学期后,周老师要求回到外语系中文教研室。但是对外汉语要成立固定教学单位,专职教师要固定下来,学校希望周老师留下来。周老师坦言:到哪里都可以,只是不愿与胡三行女士做同事。学校答应了周老师的意愿。从此周老师再也不过“抬头不见低头见”的日子了。但还是有老师来向周老师传达胡三行女士在别人面前诋毁周老师的消息,周老师才不管呢,有本事当面来说,不是当面说的话,权当是说话人“放气”。

匪夷所思的是,胡三行退休以后,又来到周老师面前,要求与周老师一起申请科研项目。她说:申请项目是她的,只以周老师的名义申请,科研经费由她经管。周老师以他们研究方向不同为由,拒绝了。此人太会来事,吃不消。

矛盾也好,误会也好,周老师与胡三行女士之间的这个问题一直没有解决。周老师认为,如果是误会,双方会有急需解决误会的心情,如果一方颇为“你怎么敢?”并且唯恐火烧的不旺,上蹿下跳,那就不是误会。

想解除、想澄清误会,是友好范畴的美好情愫,不是每个人都会具有的良好品质。产生误会,原因兹多。有性格上的,有理解上的,最复杂麻烦的是第三方的传话。每个人对相同一句话的意思,都有自己主观色彩的接受性和理解力。传递给对方时,肯定离不开自己主观的功利性,以致失去对传话本身的客观认识。话,一经过转弯,其客观性必定会受到损伤。所以有什么误会最好是面对面讲开。否则就演变成矛盾。万一碰上个“中山狼”,就会引来狂轰乱炸的后果,遇到个不想多事的人,只能走“惹不起,躲得起”那条路。人性叵测呀。

思想、语言与误读/江扬(中国)

哲学家维特根斯坦有一句名言:凡是可以说的东西,都可以说清楚;凡是不可说的,我们就应该保持沉默。这大体是说世界有一些事是语言逻辑可以穷尽的,那么就可以谈一谈,尽力去求真;而另外一些抽象的东西如爱与美这样的概念,是无法准确描述与定义的,那么最好对此保持沉默。因为不可言说的这些东西,虽然人类讲了几千年,但最后发现还是鸡同鸭讲,你说的美不是我的美,我说的爱与你也大相径庭。信息的延宕造就了无穷无尽的传播偏差。可以说,圣贤文章流传有多久,对其的误读就有多深。没有不是误读的解读,也没有哪个自诩正解的不是骗子。而实际上,如果仅仅只是误读倒还好,这起码说明了人们还有寻求正解的良好愿望。大多数人只不过是挂羊头卖狗肉,借宏大的概念说自己的话,甚至以此为名满足私人的野心,那么最后只能比谁的嗓门大,权力大。与其如此,确实还不如保持沉默来得体面。

此外,维氏另一句名言也让人耳熟能详:语言的边界就是思想的边界。这与上一句断言颇为一脉相通。思想属于不可说之物,只能通过语言这种可以说的东西来划定界限,让语言为思想立法。因此,不存在无法表达的思想,也不存在难以用语言形容的感觉。如果你伶牙俐齿,那么尽管逞口舌之快;如果你口齿笨拙,那么可以选择笔耕不辍。总之,如果你认为语言无法代表所思所想,那么对于他者来说,你的思想就没有足够清晰可现。无论你如何不忿,思维与语言之间的隔阂已然导致了误读。

不仅如此,语言由思想中生成、转码为信息发出、接受者接收语言、再转译成思想,这每一个步骤都有损耗。每一次语言的交流都发生了多重损失,每一次转译都是误解产生的契机。无损交流是如此地困难。普通人能灵敏地捕捉自己的思维火花,并准确地表达,已经殊为不易,它还需要一位同样修养的听众或者读者,能清晰地感知到这样的表达,并转译为自己的思想,这样才能完成一次最少误解的信息传播。而这样的信息传递又在我们的生命中占比太小,在大多数情况下,我们的所思所想都只能困宥在各自的“信息茧房”中,每一个念想——从出生到消亡,要么无人问津,要么等待误读。

语言与思想也不是信息的全部。我们的意识里有很多想法可以驱使自己作出各种行为选择,但还有很多潜意识、下意识的存在是不被大脑所认知,甚至不被觉察。比如所谓的肌肉记忆,开车熟练了,见到红灯下意识地会踩刹车,这个动作的完成当然是从眼睛感知到红灯并经过大脑做出判断,再通知右脚做出刹车的动作。但整个过程似乎并没有经过主观意识的控制。更典型的是膝跳反应,受到刺激的膝盖自然弹起,这个神经反应恐怕连大脑的下意识都不曾参与,遑论意识与思维。又比如身体的细胞运作,当身体出现伤口时,血小板活化血液凝固,白细胞运作消灭入侵的细菌,以及其他各种细胞共同合作清除坏死组织,愈合伤口,严丝合缝地使皮肤恢复到原先的状态,不多也不少。这一整个复杂的流程并没有大脑的贡献。那么,在这个意义上,这个身体的本能是不受所谓的主体控制的。身体的主人,只是与一些肌肉与神经共享这个身体。那些潜意识、下意识、本能的行为是与主体无关的身体表达,主体对此无能为力。更重要的是,越来越多的脑科学证据证实所谓的意识也来自于大脑中一部分神经元的概率选择,这为建基于意识之上的语言与思想披上了一层物质属性,同时也意味着主体的消解。那么,当我们还在讨论信息偏差的普遍性,我们到底指的是哪一层身体结构的正统,或是对哪些细胞与神经的误读呢?

剪不断,理还乱的专业精神/陈保伶(马来西亚)

自从疫情渐转好,市场和生活又回到以前的模样时,职场就出现了跳槽的情况。公司的离职率提高,旧人辞职新人取代,来来去去也不知道换了多少批的职员。跳槽原因总是另有高薪、更好的职位或者想尝试不同的东西。

公司开始有人议论纷纷说这是管理层出了问题而导致频频的辞职风波。这点是无可否认的,因为一个公司的文化和环境和领导者息息相关,好或坏的领导能力直接影响到公司员工的士气。

几个刚毕业的00后新人聚在一起也谈起了领导能力的话题,他们很开心因为自己的上司从不会责怪他们的错误,就算自己的疏忽而导致公司运程中断也不必担心,因为上司一定会力挺他们,把责任怪去其他部门。还有,即使是自己不会做的东西也不必多顾虑,因为上司一定会想办法帮他们处理或者直接推去其他部门。这样的上司是最好,永远保护我们!

然而几个稍微有几年工作经验的90后就比较有自己的主见,他们认为自己应做的工作都做了,上司就应该替他们加薪或者升职……难道那几个月完成的工作不值得加薪吗?我都在你家公司8个月了,你还不升我职?拜托!不要浪费我的青春,外面大把机会等着我。你不要再唠叨我了,不要告诉我有人比我更好,我没那么多时间去听。就算是我的业绩没能达标也是因为公司系统不够好、不够先进!

我不知道到底是70后和80后都被淘汰了,还是新一代对领导能力和职场原则有所误解?不理了,时日不多,尽力而为……阿弥陀佛!

  • 摄影:陈保伶(马来西亚)
  • 主题:误会
  • 上一篇文章链接:只是问问而已/驴子(马来西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