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茧自缚/野子(马来西亚)

刻板印象有如形成一个框框,限制了我们对事物的进一步认识,束缚了我们的认知空间。有什么比这个更不利的情况吗?有,就是对自己塑造一个刻板印象。

如果仔细观察,不难发现身旁很多人都深信自己做不了某些事,譬如写作、学数学、唱歌,什么都可能,举不完的例子。这就是我所谓的对自己塑造了刻板印象。

刻板印象一旦构成,每逢碰上“罩门”就未战先败,而且这种情况很可能终其一生也不改变。作茧自缚除了是一个问题,我总是很好奇这到底有什么道理可言?因为小时候写了一篇烂作文被老师骂,从此再也无法写作文?因为小学二年级数学作业不会做,就此注定再也学不了数学?为什么人会有接受自己一坏到底的勇气,却没有隔一段时间后再尝试一次的意愿?

以前有政党组织“口才训练班”(现在可能还在继续,不清楚),其实主要是在训练勇气。结业时他们会有一个公开演出,让参与者表演才艺,展示成效。有一回,在巴生某民众礼堂的结业礼中有人表演唱歌,一首歌唱得真是慌腔走板,观众只得默默忍耐,好不容易挨完一首歌,表演者学演唱会的歌星问:“要不要再来一首?”全场几百名观众异口同声坚定拒绝:“不要!”空有勇气,不见实力,问题已经不在束缚自己,而是应该避免祸害社会,这是做人应该具备的基本公德心。

所以,在不危害社会的前提下,我们不妨重新挑战过去没做好的一些事,譬如写作,譬如学数学,譬如烹饪,或者其他任何事。自从上次的失败后,也许经过高人指点开窍了?或者经历过生活的洗礼,进步了?这都不是不可能的事。

再次尝试,也许会获得和想象不一样的结果。最坏的情况,顶多就是没改变而已,也没什么大不了。人生的各种束缚已经够多了,我们没必要再为自己多添束缚。平时对自己多用心,人总应该随着时间多少进步一点,那就是在解放自己身上、心理的枷锁啊!

千万别被“刻板印象”刻板了自己的认知和眼光/刘姥姥的孙女儿(中国)

所谓“印象”肯定是表面现象。而印象一旦被“刻板”,人们的认识就被固化,就被模糊。你就会因得不到的印象而困惑、而怨恼。

一直以为欧美各国一定如他们所说的,是民主自由平等的国家。但是在欧洲工作了两年,即使原来是社会主义国家的东欧国家,也不平等对待我这个在他们大学做老师的中国人。旅行时常常被无端地叫到海关检查站查文件,明知故问一通。我和我的学生说:我很诧异,这是平等自由民主?

一直以为西方欧美国家很重视人权、尊重人权,法国1789年大革命时就颁布了《人权宣言》。这个独立宣言是以美国的《独立宣言》为基础的,人们常常把《独立宣言》看作《人权宣言》。人权人权,人的最基本权利是生存的权利吧?谁知道某大国在一场疫情中任人自由,竟任其死去一百多万生命。噢!自由也是人权之一。不过,命之不存,自由将焉附?

已经延续三年的奥秘克戎,不少人对它有了两个“刻板印象”,一是以为过了冬天,它就走了。谁知第三个冬季开始了,它还在变着法儿跟人类捉迷藏。二是以为只要是新冠病毒,就很凶险,就要严格预防。三天两头不断地做核酸,打疫苗。其实奥秘克戎并不刻板,它有35个变异位点,一会儿变成这样,一会儿变成那样,快速地变异着。它们的危险性倒是变得越来越弱,它们也累了。如果人们还像开始时那样谈奥密克戎色变,还要封楼、封城,那就“刻板”了。

其实世界万物从没凝固的“刻板印象”,而只有被伪装的“刻板印象”糊弄、欺骗。古话说得好:“眼睛一眨,老婆鸡变鸭”,“一日不见当刮目相看”、“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一眨也好,三十年也好,“印象”是永远不会“刻板”的。“刻板”的只是自己的眼力和认知。

  • 摄影:Nick Wu(台湾)
  • 主题:刻板印象
  • 上一篇文章链接:字如其人?/何奚(马来西亚)

字如其人?/何奚(马来西亚)

认得出附图上的字出于谁之手吗?一位书法家朋友一眼就认出,大概说明字还是写得很有特色的。

我没这么大本事认出谁是作者,但那是小篆倒是认识的。秦始皇统一六国后,按照当时秦篆的基础,推出的统一文字即小篆。李斯是秦朝丞相,几乎肯定直接参与过“书同文”的工作,他也被认为是小篆的鼻祖。没错,这正是李斯写的字,出自《峄山碑》。

李斯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位留名的书法家。和其他后代小篆书法家相较,他的字绝不见逊色。网上对他的小篆书法评语是:“运笔坚劲畅达,线条圆润,结构匀称,点画粗细均匀,既具图案之美,又有飞动之势”。

然而,李斯虽然在政治上有过大作为,但最后却不得好死,还被灭三族,而且千百年下来史家给他的评价可以用四个字总括:咎由自取。

没错,为了个人利益,他害死同学韩非,没有好好劝阻秦二世胡作非为,按儒家标准绝对不是好人。但我很好奇,他是不是坏到骨子里去了?他写的字是否会反映出他邪恶的本性?

网上可以找到李斯的书法作品,但是限于电脑屏幕的尺寸,感觉有点隔靴搔痒。不久前偶然在网上发现李斯的《峄山碑》字帖,马上下单买了一份。

收到字帖后,看了又看。再回想李斯一生的际遇、功绩、失策,乃至最后悲惨的收场。坦白说,从《峄山碑》我看不出什么阴险小人的痕迹,只再次想起了他临刑前对儿子说的那句话:“吾欲与若复牵黄犬俱出上蔡东门逐狡兔,岂可得乎?”

哎!历史啊!

请参阅前文《平凡的幸福》:https://xuewenji-my.net/2022/09/10/

刻板印象中的刻板印象/鸥然(马来西亚)

一听见“刻板”这两个字,自然就想起死板、古板。这个自然反应本身莫非不是刻板印象使然?

查看中英字典发现它就是stereotype的意思。然而stereotype除了弊还有利。其弊相信我们都知道,所以不必多说了。其利呢,据心理学说,它能简化我们的日常生活或社交,或说减低我们日常生活中的脑力能量消耗。举个例——洋人喜欢喝酒。有了这个印象,接待洋人到家里,先买好红酒备用,可避免临时抱佛脚的忙乱与尴尬。

公路上,你正准备超车,却看到前面的车子里是个女驾驶——女生是糟糕的驾驶员——这刻板印象可以令你提高警惕,以防范意外的发生。当然,当这刻板印象被过度使用时,就生出歧视,例如父亲不让女儿学开车,甚至有些国家以法律禁止女性开车。

简言之,水能载舟亦能覆舟,如果能够善用刻板印象,未必不能将它翻转成一件好事。

  • 摄影:周丽雯(澳洲)
  • 主题:刻板印象
  • 上一篇文章链接:大选咯!/客家妹(马来西亚)

大选咯!/客家妹(马来西亚)

铺路了,大选要来咯!据说人民是健忘的,要表现就要在最后一分钟。所以政府部门在大选之年可不能马虎,主要的大道管它有没有大小坑洞,该补的就补,没坑洞的也要铺上漆黑亮丽的沥青。

终于,第十五届大选日子在这星期定下来了。你准备好了吗?

2013年的大选,我是首投族,当年大选的氛围可真不一般。在在野党的烈火莫熄和净选联盟运动的宣传和造势下,让人不但有乌吧(ubah换,意指换政府)的心情,更有一股义不容辞要推进改革的热血。

第十三届大选可谓是有史以来最刺激也是最戏剧化的,有传“大马停电”是句新成语,外国人可能不理解,但这句话是大马人对计算选票时的预想和印象。

是次大选结果在野党普选得票达50.8%,却输了席位进不了布城。结果虽然让人失望,但进不了布城是预料之中的事。我还记得大选后那场选后汇报会,民众着装黑衣裳,明知会场人山人海,就连高速公路都变成大型停车场,也阻止不了大家抗议大选不公的心情。哪一次在道路上堵车也比不上这次挤到真的水泄不通的心情,几个小时不动仍然兴致高昂,就是看到人多才觉得更有力量。

虽然改革失败,但是次大选让我觉得是人民觉醒的开始,马来西亚未来二十年改革有望,毕竟想改变的不只是23%的族群(编按:马来西亚华裔的百分比)。

没想到在野党于第十四界大选实现了多年以来的奋斗,终于推翻了掌权大半世纪的政权,迎来大马政治第一次大洗牌。这天的到来比我预想中要早,真多得一马丑闻和消费税的民怨。而变天的滋味蒙蔽了我对老马的偏见,我是有史以来第一次守着新闻直播见证老马再次任相。

新政府新作风,执政期间的确推行了许多改革事项。虽然有些红人当官以后好像换了脑一样,可是这群新手看起来都很专业和可靠,这新气象对我来说是好的。可惜新政府寿命只两年就因内讧、出卖、跳槽等事件失去多数议席被推翻了。接着又面临世纪疫情,期间党与党之间的矛盾与竞争不断,民主退步不在话下,十年前那改革的风气也变味了。这两年来我闻到的都是gila kuasa的气息,在野党是一盘散沙,有人渔翁得利,害群之马被正法,有党重振雄风。问我是哪方的支持者都不好说,我们手上有好的棋子吗?

我只希望当选的,当官的,不是那些会呼吁大家喝温水来消毒的部长,也不是那些口无遮拦毫无智慧的代表。马来西亚有很多丢人的事是一些没素质的政客搞出来的,脸皮厚成这个样子真的让人唏嘘。

大选要来咯,这届的看点真的马马虎虎。但对于老马高龄97还要出来参选这件事我觉得蛮有讨论点的。有人说他为了儿子,也有人说他是最gila kuasa的代表人物。我看,他老人家是创世界纪录上瘾了。他已经是全球史上最强的首相了,我看他是想创下宇宙之最,名流千史。

心系在野党的支持者想再一度乌吧可能还需要十多年之久,但你手上那一票仍然很重要。不要让他人或幽灵帮你选择,不管谁当政,你的一票仍然重要。

以上是我对我国政治的个人意见,可能含有不正确的刻板印象,千万不要作为参考。大家看看,回忆和娱乐一下就好。对了,我对大马这番茶余饭后的言论应该不会被爷爷式“怀念”吧。

  • 摄影:客家妹(马来西亚)
  • 主题:刻板印象
  • 上一篇文章链接:高材生/李淑娴(马来西亚)

高材生/李淑娴(马来西亚)

有一段时间,我做过货仓促销(warehouse sale),那就是十多个商家连合起来合租一个大仓库或是体育馆,在短时间内,通常5-7天,做个促销活动。一般上,可以吸引不少的顾客,也可以清些旧货,一举两得。

有次,人手不够,我把补货送到后,就蹲在地上点货。正准备把打好价钱的货排好时,身后有把声音:“啊,尊孔的高材生呢!”

高材生,这在说谁呢?

我转过头一看,一张似曾相识,我曾经认为全校最漂亮的面孔出现在眼前。

“你不是理科班那个高材生吗?怎么在这里做part-time?”

一向毒舌的我竟然一时间反应不过来。第一,我不是高材生;第二,已经N年不曾听说这“高材生”一词;第三,part-time?(后来想想,也算是,因为我只是周末或假日来帮忙,平时都有工作)(再后来,再想想,也不错嘛,原来我是高材生,而且N年过去了,我样子没变,她还认得我。以前我们连点头交都算不上)

当时人很多,也忙不过来,我只是笑了笑,继续忙我的。对于她那鄙视的语气和眼神,我真是无语,也不知道要给她怎样的反应。

过了两天,靓女又来了。这次,态度180度转变。“哎呀,你的货很漂亮,我很喜欢啊!我买有折扣吗?”

看,这才是高人,完全没有羞耻感!(同事小妹说:这人来打听过你了,原来她也在这里‘摆档’)看来,高人前两天的那一番话,他们都听见了。

“我不能给折扣啊,我只是part-tme,没话事权呢!”“你真会说笑。”(实在是高人)

促销结束后,我也帮忙打包收货装箱。她又来了,“怎么你也要动手 (帮忙装箱子)?我都给工人做呢。”我真是遇到高人,不知道她是单纯,幼稚,还是要炫耀,她说的差不多每一句话,我除了无语,还是无语。

再后来,也有遇过她几次。有一次,她又问”你怎么可以一整天不说一句话?(“如果她是男的,我真会怀疑她是不是对我有意思,我一整天都没说过一句话吗?)

“话不投机半句多”每一次我都会想到这句,和一个你不喜欢的人说话,是一种折磨。上天给了她很美丽的面孔和身材,可惜了……

这么多年过去了,每回看到”高材生“这词,我都会想起这一段经历,想起这个人。那是我人生中很好的一段经历,虽然辛苦,但是值得。

  • 摄影:李淑娴(马来西亚)
  • 主题:刻板印象
  • 上一篇文章链接:刻板印象/耳东风(马来西亚)

刻板印象/耳东风(马来西亚)

我是一名高材生。那个年代,身为高材生,许多人,尤其是家人,都有个刻板的印象。高材生,是不是应该西装笔挺,做过白领阶级,高级主管。即使我的正职是个工程师,大家普遍上还是觉得我应该在办公室吹冷气,握着一支名贵钢笔批阅文件,而不是报到充满各类机械的厂房,汗流浃背的解决机械故障的问题。

我很喜欢解决机械的问题,或生产过程的问题。问题是,本地的业者对解决问题似乎不太关注,只关注生产线如何才能以最佳状况生产最多最好的产品。讲到成本,讲到提高品质,讲到注意员工安全,反而只愿意以最低的成本,达到基本的工业需求。这已经是很好的公司了,一些公司甚至在当局一不留意,就作出遗害后代的脏事,比如,在下大雨时将未经处理的污水排出沟渠,我的天!

所以,当我决定远离这一行,转向金融领域发展,家人虽不作声,很多在心里是觉得浪费了我一身学历,读书读坏脑了。

金融领域乍看之下,是纸醉金迷的世界,这里有花不尽的钱财,挖不完的宝藏。问题是,如何去发掘而已。不是我恃才傲物,金融上糊涂理论,还真的不少。同行有善于粉饰回酬的,以各种不同的方法呈献給投资者,要我模仿,确实很难。但是,这些人,不管在保险还是投资上,都得到许多客户的大力支持。而我呢,过于认真在计算真正的回酬,却不敢随口保证自己没把握做到的事;结果呢,表现和这些“明星”差了一大截。

财务规划,顾名思义,乃是帮助客户做好规划,让他朝着目标前进。事实上,很多财务规划师,是佣金规划师,客户往往分不清(也不愿分清吧?)到底所谓的财务规划是圆满了自己的财务目标,还是肥了规划师的钱包?可惜的是,即使我不肥了自己的钱包,看来客户的财务目标也还是随波逐流,不一定能脱颖而出。到底我的存在,与他有什么意义,是值得探讨的事。

越是刻板的印象,越容易误导人们。到了最近,我也看开了,不再执着于如何給客户最完美的计划,因为,计划永远追不上变化。我决定让自己的工作多点弹性,少点拗执,尽量谦虚,虽然失去业务有时是因为自己不厉害吹牛,但是,不让人家刻板的觉得自己是专家,反而要他们觉得我是来商量的,然后大家作出最适当的选择,我会比较安心——这大概是近来的职场领悟。

是,我是住在树上的/小黄猪(马来西亚)

多年前和太太到纽西兰打工度假认识了一些台湾人。不知自己真的长得像猩猩还是猴子,在刚认识初见面寒暄片刻后,他们总是会问我类似问题:“你是住在树上的吗?”又或者问:“你们马来西亚人都是住在树上的吗?”

开始的时候我当然愣着。心想,我像吗?又想,马来西亚有那么落后吗?不过我还是很礼貌的回答,“不是,我不是住在树上的。”

这问题确实被问了好几次。特别有个我觉得长得有点像外星人的台湾男生,皮肤有点黑,我们住在同一度假屋。

第一次见面。他问:“你是住在树上的吗?”

我微笑地说:“不是。”

他再问:“那你们马来西亚人大部分住在树上的吗?”

我仍然微笑回答:“不是,不过森林里的土族或许是。”

男生一脸不相信的样子,不过也没问下去。

不久又碰面。“你们马来西亚的真的不是住在树上的吗?”

我看着他,莫名其妙地觉得好气又好笑。我仍然礼貌地回答“不是”。这外星男生仍然很不相信的跑开。后来我们又在厨房遇见,这男孩还不放弃的问同一个问题。“你真的不是住在树上?”

这回还真的火了。“是,我是住在树上,马来西亚人都是住在树上,这答案你甘愿了吗?”语毕,那男生也真的很甘愿地离开了,自此不再问我这个问题。

之后我问在场的几个台湾人。他们也曾经问我类似问题,不过问一次就算了。

这男生有病哩!是外星来的吗?我问。其中一个台湾人回答,对啊,他是外星人,他那里没树,可能想搬去有树的地方住。

大家听了哈哈大笑。想不到这年代还有人觉得马来西亚人都是住在树上的。是这些人的无知,还是马来西亚的失败?

  • 摄影:Nick Wu(台湾)
  • 主题:刻板印象
  • 上一篇文章链接:可怕的假想敌/山三(马来西亚)

可怕的假想敌/山三(马来西亚)

“你不可以吃!这饭里有毒!”妈妈突然抓紧我的手腕,瞪大眼睛说道。看着她枯瘦的面容,一副紧张兮兮地神情,我“嗯”了一声,放下筷子,示意不吃了,她这才松一口气,放开我的手。我忙盖好饭菜,以防她下一个举动就是把饭菜拿去倒掉,说了一句:“不吃饭,我们去外面院子散散步可好?”她没回应,转身走去客厅窗前立着。

已经六个月了,妈妈的忧郁症未见好转,她开始只是失眠,然后因为身体的机能退化而感焦虑,接着又担心三个女儿的生活及未来……这期间,大姐二姐轮流带她看医生——普通医生、精神科、心理科、脑科医生,甚至去问神,但病情反反复复,吃药也是为了让她能睡觉、减少焦虑不安、疑神疑鬼等症状。

之前就听说在禁足令期间,很多人因此得了忧郁症,而妈妈——一位白天独守空屋的老人就是其中之一。网上搜索了很多资料,有说忧郁症患者需要陪伴。于是,两位姐姐辞职留在家中陪她,跟她聊天,陪她读报纸、陪她做她以前爱做的事(烹饪、种花、弹钢琴等等),我们都希望她能慢慢好起来。

然而,妈妈越来越没有活力,不愿意出门,到后期经常胡言乱语,害怕有人捉她,说自己是穆斯林不能吃猪肉,说我们要跟她脱离母女关系……她逐渐变得无法自理、拒绝吃药、拒绝吃饭喝水,她好像意识到自己的不对劲,觉得无药可治,所以失去了生存的意志。是的,正如她所愿,在一个阳光灿烂的下午,她坐在沙发椅上,平静地离世了,庆幸的是,我们都在她身边。

关于忧郁症,当然不是三言两语说得清。面对忧郁症患者,我们的确存有许多误区,认为他们应该找点事干消磨时间,而不是宅在家中胡思乱想,可是,他们就是走不出来,犹如活在另一个我们看不见也不了解的世界。也许,是我们小看了他们“想象”的那个世界,而他们却茫然无助地哭诉着无人知晓的痛苦。在那个世界里,一定充斥着许多妖魔鬼怪,捆绑着他们的心智,折磨地让他们痛不欲生……

  • 摄影:山三(马来西亚)
  • 主题:刻板印象
  • 上一篇文章链接:女人/陈保伶(马来西亚)

女人/陈保伶(马来西亚)

不会烧饭的媳妇肯定就是娇生惯养的人妻,娶回来等于自找麻烦,就算挣再多少钱还是会亏待自己的儿子。下班后只顾自己添饭,老公还得洗饭碗,这种媳妇要不得。隔壁家的老太太就是最好的例子,媳妇是女强人早出晚归,老太太总是有数不尽的埋怨,不是说儿子下班后还要做家务,就是说从未吃过媳妇煎的一粒蛋,媳妇不怀好意等等。每次听到她的埋怨,我的脑子总是乱的很……所谓的坏媳妇就是不懂得下厨和做家务?还是不懂得服侍丈夫?还是太会挣钱?

职场上的女同事肯定大多数都曾被男同事以生理期来揶揄自己。心情若有稍微不好一点肯定被人说来月经,荷尔蒙不调和。女上司可能经历更多,一般的语言暴力都是说她被老公冷落了、提早收经,再不就是说她是个老处女,好像所有的不幸就只会发生在女人的身上。如果上司是男的而自己又一直被提拔和升职,这肯定免不了背后被人说这女同事和上司有特别的关系,真难搞!

祭祖形式也因各地而不同,大多数祭拜者都是按长幼的顺序上香跪拜。这是可以理解的,敬老是一种礼俗。最不明白的是祭拜祖先时除了要按长幼顺序,还有男先女后之分?同事说她第一年回老公家乡祭祖时,家公、舅舅们和老公上完香后自己就点了三支香正想祭拜时,后面的一群三姑六婆就大声喊叫喝止,吓得同事差点把手中的香弄掉。结果同事只能站在一旁看着一群几岁大的小男孩一个一个祭完祖后自己才能上香。那感觉很糟糕,明明自己是长辈但感觉好像是个丫鬟。看来女人的地位在某一些祖先眼里是卑微的吧?

这个自古以来的主观想法尤其是在亚洲到底还会持续多久?不知道。自己算是幸运了,因为不是出生于在一些更落后、更糟的国家,起码祭祖时不用像丫鬟站在一旁勉强的露出笑容等候。

  • 摄影:陈保伶(马来西亚)
  • 主题:刻板印象
  • 上一篇文章链接:幻灭在热带雨林/周嘉惠(马来西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