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谢上苍,幸亏儿子教我,懂了一点电脑知识,没有被当今数码社会抛弃于计算机文盲的荒野。别说高精尖的学科,就是日常生活都已经离不开数学了,你看,数码电脑、数码电视、数码相机、数码电饭煲,举不胜举。我相信将来还会有数码餐饮,数码衣物等等,就像当年高中政治课堂上老师说的:到了共产主义,你要苹果就有苹果,你要牛奶就有牛奶一样。现在还真的只要你想得到的,就能送到你手上。在敬佩数学的无所不在以外,让人还特别感受到数学无穷无限惊人的生命力、想象力。真如培根(英国哲学家)说:“数学是打开科学大门的钥匙。”
但是本人害怕数学。记得初一时候,数学曾经不及格,59分。一边对数学老师生气,就差一分,就给我不及格!一边心想我不会学数学专业的!果真,我学了文科,虽然后来理科成绩也不太差。从此我就不常关心带有数字的事情。如不拿工资单,身边不带钱包,家里不管钱的进出,还害怕进银行。偶尔要算账呢?确实差。同事们常常笑话我,数学是体育老师教的。真冤了天下的体育老师。
孩子上了小学时,不可避免地被数学困扰了。孩子拿了一个图:一个长方形斜对折,形成两个小长方形和两个三角形,告诉你两个小长方形的面积和边长。要求出这个大长方形的周长是多少?题目有点拗,但还是能做出来。做完要讲给孩子听时,孩子直叫,不可以用x y的,要用算术式子。想了半天,用算术式子做出来,结果与方程式做出来的不一样。第二天,孩子对我说:你昨天教我的是错的。孩子已经懂了,我连忙请教孩子应该怎么做。感触很深,一是现在做父母的,其实在孩子面前有不少软弱的死角;二是小学的算术真的比方程难。难怪德国数学家高斯说:“数学是科学的皇后,而算术是数学的皇后”。
在辅导孩子数学解题的过程中,突然萌发了再学学数学的念头。身边有这样的例子:既是大学数学系的教授,又是出了几本诗集的诗人。理科人能这样,文科人是否也试一试去掌握理性的数学?
于是借来了初中和高中的数学书。感谢法国数学家韦达。他被奉为数学之父的主要贡献,因为是他第一个有意识地和系统地使用字母来表示已知数、未知数及其乘幂。一元一次方程、二元一次方程,把公式记住,方程还能解出来。心想,孩子到初中,辅导他解方程没有问题了。
然而,要继续下去,谈何容易!到了几何,开始,我们的老祖宗,在《周髀算经》中陈述的勾股定理还不难,但从一眼看清楚的平面几何转到凭空想象的立体几何就摸不着头脑了,尤其是空间的角,无处着落。按理说,文科人想象力应该不弱,但数学是门讲究逻辑的科学,不是胡思乱想。本来数学基因就不好,于是又一次畏缩,半途而废了。
一位数学老师对我说,你真的想了解数学,那就介绍你看几本数学书,不懂数学也能把数学了解个大概。他说的数学书是:《数学史》、《数学中的韦达定理——天才引导历程》、《数学经验》、《数学天书中的证明》和《证明与反驳——数学发现的逻辑》。
对数学,这辈子不可能懂得了。但是可以了解。只要你看上第一本,你就会敬佩得五体投地。古代的数学家不是哲学家,就是思想家。他们那种思维逻辑,不是常人所能具备的。数学家们说:“数学是人类的思考中最高的成就。”
我相信,并也明白了为什么文科大学生也要学数学的道理:“数学是一种会不断进化的文化。”
我相信,因为社会历史事实已经证明。并且,最近北京零零无限科技公司刚发明的会跟踪目标、会空中悬浮的Hover Camera又证明了这一点。摄影界将会有一个不小的变化。当然:数学也是“研究现实生活中数量关系和空间形式的数学”。
不言而喻,每个人的生活中都有大量复杂繁琐的数学关系。真的应该为了好好地生活而好好地学习数学。不过本人只能敬而远之。
摄影:Clement(马来西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