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我是住在树上的/小黄猪(马来西亚)

多年前和太太到纽西兰打工度假认识了一些台湾人。不知自己真的长得像猩猩还是猴子,在刚认识初见面寒暄片刻后,他们总是会问我类似问题:“你是住在树上的吗?”又或者问:“你们马来西亚人都是住在树上的吗?”

开始的时候我当然愣着。心想,我像吗?又想,马来西亚有那么落后吗?不过我还是很礼貌的回答,“不是,我不是住在树上的。”

这问题确实被问了好几次。特别有个我觉得长得有点像外星人的台湾男生,皮肤有点黑,我们住在同一度假屋。

第一次见面。他问:“你是住在树上的吗?”

我微笑地说:“不是。”

他再问:“那你们马来西亚人大部分住在树上的吗?”

我仍然微笑回答:“不是,不过森林里的土族或许是。”

男生一脸不相信的样子,不过也没问下去。

不久又碰面。“你们马来西亚的真的不是住在树上的吗?”

我看着他,莫名其妙地觉得好气又好笑。我仍然礼貌地回答“不是”。这外星男生仍然很不相信的跑开。后来我们又在厨房遇见,这男孩还不放弃的问同一个问题。“你真的不是住在树上?”

这回还真的火了。“是,我是住在树上,马来西亚人都是住在树上,这答案你甘愿了吗?”语毕,那男生也真的很甘愿地离开了,自此不再问我这个问题。

之后我问在场的几个台湾人。他们也曾经问我类似问题,不过问一次就算了。

这男生有病哩!是外星来的吗?我问。其中一个台湾人回答,对啊,他是外星人,他那里没树,可能想搬去有树的地方住。

大家听了哈哈大笑。想不到这年代还有人觉得马来西亚人都是住在树上的。是这些人的无知,还是马来西亚的失败?

  • 摄影:Nick Wu(台湾)
  • 主题:刻板印象
  • 上一篇文章链接:可怕的假想敌/山三(马来西亚)

平凡变普通/小黄猪(马来西亚)

我对生活没有强求,对事业也没有野心;凡事但求平凡,小房子小车子家人小孩健康事事顺利就够了。

平凡是福嘛!老人家不是一直都这么说吗?但目前看来,要过个平凡的生活也不容易。

疫情后的日子,保险涨,学费涨,打包的食物贵了,自己煮也不便宜。昨天看到孩子喜欢吃的茄汁豆罐头都已经超过4块钱一罐(之前大概3块),结果也没买。

结论是什么都涨,只有马币和薪水没涨,尤其马币更是跌到阿妈也不认得。为了抗通膨,国行加息,房贷自然也涨。对于还供着房的我当然看了冷汗一直标,虽说大概只会涨到疫情前的利率,但别忘了,那时候什么都没现在那么贵。

当然这对于有存款的人是好消息。

慢慢的我觉得自己靠近了B40(家庭收入最低的40%),生活压力慢慢浮现。我的生活不再平凡,而是变得极其普通,虽不至于水深火热,但之前是不强求,现在是不敢求。

写到这,突然心血来潮启动黑胶机,播放着Bee Gees 的Staying Alive。这黑胶机已经五年没开机了,那七十年代的声音正告诉我,活着不就很好了吗?凡事都有雨过天晴的一天,只要房子里还有温暖,孩子的笑声,辛苦压力一点又有什么关系?要继续平凡无忧的生活,继续努力就是了。

  • 摄影:Lynne Oliver(澳洲)
  • 主题:平凡
  • 上一篇文章链接你这背景太假了!/咯特佩(马来西亚)

手机/小黄猪(马来西亚)

孩子玩着手机。突然我打开话匣子:“矮仔,你一天到晚玩着手机,你难道没有朋友吗?”

矮仔回答:“谁说我没有朋友?手机就是我的朋友。”我接不上话。

在这手机普及的时代里,手机还真的是朋友,甚至比真正的朋友还亲。不是吗?朋友聚会时,个个还是忙着刷手机,不多说两句。食物上桌时,手机先吃。如果一个不小心手机掉进食物里,大家都不用吃。

父母带朋友出游,任由孩子们自由活动,父母亲各刷各的手机,也没有沟通。情侣出街拍拖,男友看手机多过看自己的女友,气得打扮到美美的女友生气了,然后无奈的说:他对着手机比对着我开心。

对某些人来说手机比什么都重要。手机让这些人避开了无法沟通,或根本不想沟通的的尴尬。他们活在手机的时间和空间里,慢慢地不知不觉也离开了人群,离开了真正的朋友。

我想想自己,我何尝不是一样?多久没见朋友了?或者说我还有朋友吗?很久以前有个好朋友到台湾升学,那是没有手机的年代。通过msn和对方连线,第一次听到对方远方传来的声音,何等兴奋!当时还满期待下一次连线。

后来朋友回来了,WhatsApp 和 Facebook 也相继出现了,这些看似拉近人与人距离的科技其实反而把人与人之间的距离拉远了。朋友的声音不再像以前那么珍贵,慢慢也不太联络,再后来就完全没联络了。

其实手机的出现是好的。犹记得以前旅行时要带笔电、相机、当时的2G手机、游戏机等,现在一机在手就搞定所有东西。好好利用它,把它变成益友,不然到时除了手机,还真没朋友。

  • 附图摘自网络。
  • 主题:益友
  • 上一篇文章链接:一位好朋友/何奚(马来西亚)

还谈什么转机?/小黄猪(马来西亚)

人类与新冠肺炎抗战了两年,间中还出现了好几种变种病毒,包括目前席卷全世界的omicron。人类贵为高智慧生物,在渺小病毒前却被击至焦头烂额。

以马来西亚为例,政府超级无能,本国经济停滞不前,物价也不停攀升,人民生活已经水深火热,却在去年尾再来个大水灾和新年间的一两场龙卷风,把人民打成落水狗。

再来学校停停走走,没有方向,所谓的栽培未来栋梁也面对挑战。

本来也已经不太相信卫生部公布的确诊数据,甚至也完全不想去看它,却无意间发现今天的数据已再次超过2万。这场疫情之战,似乎不必再期待明天。

三年前本来是买来载家人旅行的七人车,现在停的时间多过上路。本来也纵容自己出去走走看看,做好sop就好,看来又得继续呆在家。

新年贺词也该改一改。不求发财,但求健康;不求学业进步,但求不退步;不祈求风调雨顺,但求没有天灾。

人类在疫情和天灾前不堪一击。如果这是人为的,我们都得醒一醒,不然灾难只会一波接一波,大家不停忙着应付,还谈什么转机?

儿时娱乐/小黄猪(马来西亚)

儿时唯一娱乐是养鱼。记得当时养的第一条鱼是多曼,一块钱买回来,养在别人用来酿酒的小玻璃罐里;因为怕父母亲知道,所以把它藏在楼梯下。

这种环境下生存,自然很快它就变咸鱼。

不久后,弄来了猪鱼。用同样的缸养它,同样是把它藏在楼梯下,它却奇迹般活了下来。后来父亲也发现了这条鱼,不单没骂,也很支持我这个嗜好。

话说回来,猪鱼可是我最喜欢的鱼!自我接触养鱼以来,我就对它情有独钟。觉得它很有“鱼性”吧!一天到晚吃饱就睡,睡饱又吃。呵呵!满可爱的。

当时养的是最原始的猪鱼,头部深黑色,身体两旁红色。我们都叫它红猪。由于那时刚刚学会养鱼,而它又奇迹不死的情况下,我为它换了一个两尺的缸,是不是觉得它很幸福呢?才不呢!其实后来里头还加了很多鲤鱼、金鱼、老虎鱼等等,压迫感可想而知。当时的它孤独得很,一直藏在打氧机下,对其它“邻居”可是爱理不理的。不久,缸里的鱼都死了,只剩下它仍然陪着我。有时看它慢慢游向我,两颗大眼睛东张西望的,仿佛是很想看我,却又不敢正视(我想太多了)。无聊的时候我也会把手指放在水面,它会游上来轻轻咬几口,又无聊地自个儿游走了。

这条红猪陪了我5年,最后也不知是病死还是老死,心里自然很痛。

不久后,又买了一条橙猪,头部是白色,身体两旁是橙色。这只橙猪可是精力充沛,一天到晚游来游去,仿佛不知道累字怎么写(想一想,它真的不会写)。而且它的食量满大,总是把自己挤到腹部胖胖的。咋看之下,发现它真的有点象猪,呵呵!

和这条橙猪的感情也是满好的。每每远行,每一天牵挂的不是我的家人,反而是它。自己有没有吃也无所谓,却频频致电提醒家人记得帮我喂饱它。可惜在后来换水时疏忽,它大概中毒死了。死的时候,它才四岁呢(鱼儿四岁古来稀,它大概也活够了吧?!)

这么多年过去了,我仍然保持着养鱼的习惯。现在家里有好几个四尺大缸,养了乌龟、螃蟹和一些其它的鱼,却总觉得缸里永远都少一条鱼,就像女人的衣柜里永远都少一件衣服。

  • 摄影:Nick Wu(台湾)
  • 主题:当时年纪小
  • 上一篇文章链接:我的舅妈家/奉化.山人(中国)

不怕慢只怕站/小黄猪(马来西亚)

《不怕慢,只怕站》是鲁迅的一篇文章。他什么时候发表,文章内容是什么我已全然忘记。唯一记得的是这是我刚升上初中一,华文课本里的第一篇课文。虽只是六个字,涉及层面很广,影响也深。

简单来说,你饿了,就该煮饭。但你懒在沙发,最终还是继续饿。你煮慢一点,食物可能不好吃,最终你还能填饱肚子。

又或者你想搞好英文,却连二十六个字母也不想学好,你还是原地踏步。别人可能已经会说英语,你却还是牙牙学语。

用老子的一句话,千里之行始于足下,你必须踏出这一步,才有接下来的第二第三步。途中有快有慢,无所谓,最终你还是会到终点。

当然,快有快好,慢有慢好。你可以很快到达终点,但你可能错过了路边的美丽风景。而慢一点反而享受了不同的景色,为艰难的路加了点缀。

如果你只是站着不动,快慢已经与你无关。当别人正享受成果时,你别说时不我予,那只是失败的借口。

所以,有梦想就要去实现 !哪怕结果是失败。前提是,你不影响身边任何一个人,也要好好计算你最终能承担的风险。别到最后你得从十八楼跳下来,很快,但也只是缩短去见阎王的时间。

摄影:Lynne Oliver(澳洲)

主题:一句格言

上一篇文章链接:逆水行舟,不进则退/林明辉(瑞典)

最值得的一次放纵/小黄猪(马来西亚)

林伯伯不烟不酒,对生活相当克制。饮食方面多菜少油少肉。生活作息方面,则是早睡早起,喜欢运动,所以身体很壮,已经六十七岁,但看上去却只象五十岁。唯一的嗜好是钓鱼。

前阵子林伯伯总是觉得头痛。吃了好几次Panadol还是无效,在没办法的情况下去看医生。医生说,林伯伯的似乎不是普通的头痛,建议他到专科医院做个检查。

林伯伯听取医生的建议,到了专科医院做检查。几天后报告出来,医生说林伯伯得了前列腺癌,而且已经进入骨髓,只剩八个月命。

林伯伯本是精神奕奕地和太太一起来拿报告,还打算之后去吃个美味的午餐。这晴天霹雳的坏消息顿时打坏了林伯伯的心情,甚至连走路也需要太太扶着。

回家途中林伯伯已经没办法驾车,由太太代劳。午餐也不吃了,林伯伯心里一直想为何癌症找上自己,毕竟自己的生活作息都很健康。更何况被医生告知自己只能活多八个月,似乎已直接判了自己死刑。

无论是遗传还是其它外在因素也改变不了报告结果,林伯伯开始接受治疗的日子。庆幸他不曾自暴自弃,为了可以让自己和家人多生活久一些,他的生活甚至比以前更克制。饮食更小心,而且更努力运动让自己有能力去对抗癌症。据他太太说,当他遇到自己喜欢吃的榴莲,也只是闻闻就好。做太太和儿女的看到此景,心里还真不舒服。

几个月的治疗过去,林伯伯身体越来越弱。为了不让病情恶化下去(或多活一段时间),医生已经把他的睾丸切了,再后来也不知什么原因,牙齿也被拔完。林伯伯除了受癌症之苦,还要受手术之苦,当然最煎熬的是离开的日子似乎越来越近了。

太太看到此景,突然把心一横豁了出去,买了林伯伯平时爱吃的榴莲,让他好好放纵和享受一番。林伯伯吃得津津有味,毕竟为了治疗,他已经很久没碰榴莲了,脸上也露出了久违的微笑。

两天后,林伯伯离开了。太太摸着他冷冰冰脸哭着说,幸好你吃了榴莲才走。

我看到此景,心里安慰,这可是最值得的一次放纵吧?

摄影:周丽雯(澳洲)

主题:克制·放纵

上一篇文章链接:眼睛/驴子(马来西亚)

性格·病毒/小黄猪(马来西亚)

命运和性格,哪个比较重要?一般人都会选择命运吧!有好的命运是否世界就不一样呢?

世界上没有一个人的命运是与别人相同的,哪怕是同年同日生,时辰与分秒不一,命运就会有所不同。同样的,每个人的性格也不一样,不管是情侣、闺蜜、兄妹….不管生活上,工作上,日常生活中两人有多匹配,合作有多天衣无缝,兴趣有多相同,但也总有些嗜好不一样吧?这就好像一对双胞胎,你带他们去验DNA,两人的基因也不会100%一样,最多是99.999999%一样而已。

所以,当你的性格搭配不同的命运,自然也会出现不一样的际遇了。也就是说,把李嘉诚、马云的命运与你的性格配合,或许会更成功,但也或许会更潦倒。

不过,在这一次的新冠肺炎大爆发,我倒是看到所有人的命运都在一个天平上。可不是吗?新冠肺炎并不会因为你有没有钱,是政要还是黑社会老大,是普通人还是乞丐,只要你无视它,它就会杠上你,不止会夺走你的健康,还会拿走你最重要的家人的性命。

我国马来西亚有许多政客陆续进院,还有的已登上黄泉路,当然也有许多网红、艺人也受感染了。然而,在我家附近有个无家可归的七旬流浪汉,平常上半身赤裸,光着脚丫到处走,理所当然也不会戴上口罩,但他现在还是平平安安,健健康康的过日子,也无惧病毒。

其实说白了,都是因为之前锁国,限制社交,以致习惯群居生活的人类憋不住了,加上国家为了拼经济,有MCO如同没有MCO般,人们无视疫情照样开趴,照样旅行,照样选举,然而为了生活的人也因为防疫工作不足,结果确诊病例居高不下,导致我国从去年的防疫模范生沦为如今落后国家的坏榜样。

反观那位流浪汉,不戴口罩为何能安然无事?因为他没有朋友,没有人会跟他坐下聊天吹水,他也不会走近跟任何人聊天。即使有人捐赠物资给他,也是放下就走,就这样他成功抗疫到现在。

由此可见,性格可以是你战胜病毒的武器,多乖乖待在家,少出门、戴口罩、勤洗手、不群聚,这样我们才有机会摆脱冠病派来的死神,过回正常的生活。

摄影:Lin Yun Yun(台湾)

主题:性格·命运

上一篇文章链接:小城故事/零会穷(马来西亚)

岳母的计划/小黄猪(马来西亚)

话说岳母已经74,已达退休年龄。据说出世时,由于家里生太多女儿了,决定送人。但无论如何报生纸总要发出,必须有名字。结果岳母的父亲就直接在名字那栏放char boh,福建话是“女孩”的意思。华文名“查某”,连姓也省了。岳母被送出去后,岳母的哥哥心里不舍,百般阻扰下还是把妹妹抱了回来。妹妹懂事后,心存感激。在长大后的日子里,每当新年,有没有计划有没有钱都好,必定为她的大哥做一件新衣,直到哥哥去世为止。

岳母家里其实不穷,奈何家族重男轻女,苦日子自然不少。没机会读书不在话下,洗衣做饭的日子天天都有。幸得岳母生性豁达,看得开,毕竟日子还是得过。

25岁时岳母嫁给岳父。当年岳父骑着唯一家当——脚踏车,把住在Batang Kali的岳母载到万绕。岳母心里期待苦日子快快结束,谁知婚后的日子继续苦。岳父长得英俊生性也善良,奈何就是对生活没有野心。当时是一个修理电箱的老板,但可以开店开到一半关门钓鱼去。这种对生活没计划的日子,也让岳母受尽折磨。家里慢慢多了几张吃饭的嘴。为了全家温饱,岳母每天从早上帮别人洗衣服到晚上,赚取微薪。岳母当时有两男两女,女儿每天清晨就得起床帮妈妈,洗衣煮饭后才上学去。如果有一天睡迟,藤条就往屁股扫下去。至于两个儿子,同样是重男轻女的观念下,反而在家做少爷。这也为后来发生的事种下了根。

在无心插柳的情况下岳母做了小生意,日子慢慢也好了起来。由于岳母穷日子过到怕了,在经济条件比较好的时候,没有大吃大喝挥霍无度,反而把手上的钱,有计划的投资在土地和房屋上。这就是现代人一直挂在嘴边的理财吧!岳母就这样慢慢累积了她的第一桶金。

十多年过去,我太太出世时家境已经不错。两个姐姐由于自小分担家事,性格稳定成熟独立,工作不错之余,也不乱花钱。而本人的太太,由于自小不烦钱,对钱自然没概念。但好在她是把一半薪水给父母,另一半自己花完的人。孝心排第一,所以岳母特别疼她。

至于太太的两个哥哥,大哥由于自小被宠被呵护,长大后却不太懂得自理生活。即使婚后还是一样。不懂赚钱,甚至还弄了一屁股债,最终岳母出钱把债还清。据说前阵子又弄了一笔债,又得劳烦岳母为他擦屁股。岳母有计划的累积财富,却被毫无计划的孩子挥霍了一大部分。

据说那笔钱足以用现款买间不错的双层排屋,这根本不在她计划当中。岳母看在眼里自然心疼,奈何恨铁不成钢,更何况是锈铁,眼泪只能打从心里流。

由于疫情关系,最近在新加坡生活的二哥被减薪。岳母心疼之余,竟然告诉我她有了个新计划。就是帮孩子还清在新国的房贷,好让他生活好过些。这房贷换过来也要马币百万吧?二哥虽说生活不错,但不懂存钱,有钱就花,他就是再穷也要去旅行的那种人。我瞪大双眼,反应不过来。心想,岳母这时候应该是享福,却还在为两个孩子的事烦,确实太不应该。你不是应该让他们学学解决问题吗?

养儿一百年,长忧九十九这话用在她身上不为过,但身为孩子的两位哥哥可以学会自己钓鱼吗?你们有计划吗?包括不让妈妈担心吗?

我也不敢说什么,只怕有一天我也会变成岳母那般,到了这年龄还得为子女养不活自己的事而烦。要避免类似的情况,唯有尽自己所能,让自己的孩子们明白什么是要,什么是需要,以及计划的重要。哪怕计划赶不上变化,有,总好过没有。生活再难过,还是有办法的。

摄影:陈保伶(马来西亚)

主题:计划

上一篇文章链接:今天的计划/宫天闹(马来西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