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国行/郑嘉诚(新加坡)

“我们选择在釜山开始我们的旅途,然后才乘搭韩国高铁KTX通往首尔,因为担心通往釜山的高铁会遇上尸速列车。”

一波三折之下,还是顺利地和娘子在四月尾来了一趟8天半的韩国之旅。先说说,我奇葩的准备过程,我每次旅行前大部分的准备时间,其实都是在阅读和了解该国的历史,从以前的柬埔寨、缅甸、泰国和德国等等,到现在的韩国都是如此,之後才处理交通、SIM卡、景点等的安排。而我的娘子,则是负责食物、景点等等。

从资料上看到的韩国,和许多其他国家一样,都经历过风风雨雨,大大小小的战争才发展到现代的状态,以国家板块的角度来说,他们甚至还没有“统一”。但是,和其他国家不一样的是,韩国曾经历东亚近代最重大的一场、牵涉世界两大意识形态,以美国为首的联合国军队和苏联及中共军队,在朝鲜半岛上,历时三年多(1950年6月25日–1953年7月27日)的朝鲜战争。

因为这场战争,朝鲜和韩国同时经历恶性通膨、波及全国面积的战争、对生产力和工业的全面打击。但是,这样的背景之下,韩国却在之后迎来了称为“汉江奇迹”的经济大爆发。1961年至1979年,短短40年期间,韩国从战争废墟中站起,成为全世界最富有和先进的国家之一。最重要的是,因為資源的匮乏,他们专攻对自然资源要求不高的娱乐产业的经济政策也收到奇效。当然,除了韩流K-Pop,韩国还有另个顶梁柱,那就是高科技半导体产业的代表——三星(Samsung)。

了解和感受过韩国过去从战争泥沼中步履蹒跚,到健步如飞,再到面对剩下0.78出生率的老龄社会,一路走来的历史,就更能在精神与灵魂层面体会韩国这个国家。于是带着这样的印象,就踏上韩国釜山的土地。

釜山印象:

其实,这几年开始身边有越来越多人去韩国,常听到的分享是,韩国人都不太友善。抱着这样将信将疑的态度,我们乘坐济州航空来到了釜山。大部分路标都是韩文的情况下,我们两个人,三个行李,在其中一个地铁站转了几圈,这时候竟然有几个韩国大叔主动上前、操着流利的韩文为我们指路。这马上建立起了第一印象,那就是至少釜山的韩国人挺友善,而且即使不会英文也热情帮忙。

首尔印象:

悠悠哉哉地在釜山度过三日后,乘坐韩国高铁KTX去到首尔,一下车就被扑面而来的繁忙气息压制。拖着行李准备出首尔车站时,左边是来来往往的、走路速度不比新加坡慢的的行人,右边是警察在带走看似有精神问题的路人,前面是车水马龙。在几天的旅途下来,可能因为人多被撞了几次,都没有得到一声道歉。可能不是首尔人不友善,只是这个就是高压大熔炉的样貌,有些人称之为——大城市。

怎么那么多外国人:

韩国,尤其是在首尔,都有超级多的中国、台湾、韩国、新加坡和马来西亚人。尤其是日本人和中国人。在旅游景点明洞,路上的街边摊,十个里面可能有三个是中国人摆的摊位。在广藏市场买食物时,对面的大妈也会猝不及防地来句流利、中国口音的中文,一时之间还错以为自己来到了唐人街。

外语:

釜山普遍上比较少人使用英文,而年轻人也只是稍微会一些英语。但是,到了首尔,许多店员都能用基本的英语沟通,甚至一些大牌子的店员,还操着一口流利的美式英语。不过比较印象深刻的是有对韩国老夫妻在我们扛着两大两小的行李去机场时和我们用英语聊天。通过谷歌的解释,发现韩国有部分老人家因为当年和战后美军有共事过,所以都会说基本的英语。

同时,在参与韩国战争纪念馆的导览时,听向导说在朝鲜战争后,韩国留下了大量的孤儿,于是很多外国人把他们领养到国外。所以,在那趟导览中刚好有一批来自美国的士兵,其中有个韩国人操着一口流利的美式英文却穿着韩国军装,不太确定他是否是其中一个在异国长大的韩裔,还是只是参与美韩军事合作项目的军人。

颜值很重要:

韩国作为爱美著称的国家,护肤品超级便宜,对比新马两地销售价,算是折扣了20-50%。此外,在美妆店内也有专属男士的护肤品区域,也可以看到一些男生在询问一些护肤品的细节或试用电卷棒。除了在15度的天气都能看到很多穿短裙的“美丽冻人”之外,平均身高175的韩国男性也非常注重打扮。甚至有人曾经说到韩国男性比女性自杀率高了一倍以上的原因,除了有社会对男性的要求与枷锁之外,内卷非常严重的男性还要有容貌上的焦虑。

容貌焦虑:

韩国对自己容貌衣着的关注之深,可以从他们无处不在的“化妆室”看出。除了厕所都称为化妆室之外,在乐天公园、附近可以租借校服的店内和许许多多地方都有给你整理仪容的地方,甚至带有化妆台和电卷棒。

在此就总结了一部分对韩国的印象,谢谢你韩国,我留下了很多的回忆,我还会再来的,Kamsahamnida!(韩文的“谢谢”)

  • 韩国一景摘自网络。
  • 主题:眼界
  • 上一篇文章链接:眼界/耳东风(马来西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