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南族/廖天才(马来西亚)

本南族在马来西亚人口所占比例太小,小到可以完全被政府忽略。它只有区区的一万五千人,只存在于砂拉越州,居住在森林的最深处。

大部分本南族居住在砂拉越美里省的巴南县(东部),少部分居住在加必省的布拉加县地区(西部)。东部与西部的本南族基本上没有交往,虽然是同一个族群,生活方式一样,但是语言却略有不同。

无论是东西地区本南族,都还有极少部分过着游猎和迁移不定的生活方式,少部分过着半游猎、半定居的生活方式,大部分则已经适应了定居的生活方式。

上个世纪七十年代之前的本南族,全部都是过着游猎迁移的生活方式,也就是说,他们的定居生活方式是最近才慢慢学会、慢慢适应下来的成果。

仍然过着游猎迁移方式的本南族,深居在大森林中,若非有人带路,外人绝不能找得到他们。即使有半定居的本南人带你进入找到见到不定居的本南人,不定居的本南人也不会理睬你,因为这些本南人本就不会交际应酬,过着与世隔绝的生活方式,你这不速之客忽然的不请就来,会让他们感到非常的不安与不快。

通常过着游猎生活方式的本南人,每一个社群的人数都不大,从几个人到二、三十人。他们不种植,也不豢养,只在大森林中以树枝树叶搭建一间草屋,能暂时住得下的屋子,就可以了。

他们以野生的硕莪树来制作食材、捕捉野生动物、采集野菜,就能解决三餐的问题。过了一些时候,这些食材逐渐减少到不足以社群的需求,他们就会迁移。

我还没见过游猎生活方式的本南人,但猜想他们是最自然、最潇洒的人;一生人只须与天地为伍,与河流、雨水、树木、虫鸟为伴。学校、医院、脚踏车、身份证等,他们一生人都没见过,也不需要。

半游猎半定居的本南人,我只见过一次。

一对年轻的夫妇,带他们的孩子去诊疗所打预防针。他们徒步走了两天,才从他们住的地方来到有诊疗所的小镇。孩子打了预防针,又徒步走两天回去村落。

他们告诉我,夫妇轮流抱着孩子在森林里走8个小时,在森林中某处的某个小草屋住一晚,第二天再走6或8个小时,就能回到。

我听了几乎晕倒,不敢置信。后来,我也尝过走8~9个小时,体验过在森林中住草屋,知道本南人走几天山路,是小儿科的事。

这年轻的爸爸说,他回到了村落,马上又要进入更深的森林一段时间。因为更深的森林,让他更容易找到他要的食物。

大部分我见过的本南人,都是定居的。这定居的,又分两种;有山路直通到他们村落的与完全没有山路,只能徒步或坐小舟才能去到他们村落的本南社群。

前者是让伐木商砍伐了他们村落范围的树木,伐木商以建造一条山路到他们村落作为“回报”。后者坚持不让伐木商砍他们村落任何一根树木,结果就没有山路可通村落。

被伐木商砍伐树木的本南村落,会得到伐木公司的“照顾”,每年村落的委员会户口会有一笔钱进来。长屋的白锌片旧了,生锈了,漏水了,需要更换的时候,伐木公司会免费提供。学校假期,孩子要从学校回来村子,伐木公司的车会免费帮忙运载。

有执照的伐木公司,就是“森林中的政府”,林里的村落若是不允许伐木商砍伐村落习俗地的树木,伐木公司就会以“放弃照顾”作为惩罚,让他们在森林里“自生自灭”。

巴南县有三个地区的本南部落选择保护原始森林,不让伐木公司进入,宁可忍受出入城镇的交通不便,也要把原始森林完整保留下来。这三个地区的本南村落,不但是为本身保护森林,其实他们也是为全人类保留了一片原始热带雨林。濒临绝境的动植物,因着原始森林的存在而存活,这一带原始森林动植物的独特性与多样性获得保留,自然遗产因着本南人的坚持而让我们受惠。

马来西亚刚迎来新的政府。它会注意到本南族群面对的极度困境吗?

  • 摄影:廖天才(马来西亚)
  • 主题:遗产
  • 上一篇文章链接:心灵遗产/李黎(中国)
Advertisement

Leave a Reply

Fill in your details below or click an icon to log in:

WordPress.com Logo

You are commenting using your WordPress.com account. Log Out /  Change )

Facebook photo

You are commenting using your Facebook account. Log Out /  Change )

Connecting to %s

This site uses Akismet to reduce spam. Learn how your comment data is process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