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话说大半年前破釜沉舟决定放弃六年级课程,直接把老大送进中学就读。对于此事,心中终究是有点毛毛的;这位傻大姐一不是神童,二甚至在班上三甲不入(最后两年因为疫情的关系基本没考过试,这是更早前的印象),跳级实在还是冒着不小的风险。
读书我在行,带人读书却是理论强于实践。我给老大提出一套读书计划,我们商量、修正,然后我们执行。没错,“我们”;这是一场双打赛,老大主攻,我负责在一旁掠阵,对手为独立中学初一课程。开学四个月后迎来期中考,老大的愿望是全部科目及格。天!只求60分(独中的及格标准)?这算哪门子的没出息愿望啊?话虽如此,英文老师第一次给造句作业时,我就清楚知道老大恐怕在英文课及格的机会渺茫,程度差太远了。
考试成绩揭晓后,英文一如所料距离及格线还差几分,但其他科目都算得上标青。同班的这一批“疫情世代”学生,基本都被考得丢盔弃甲,七零八落。最后总账一算,比上不足比下有余,老大居然还生平第一次得了个全班第一。
消息传开后,许多同学纷纷传简讯来请教她是怎么读书的?老大并不藏私,列出五点:一、把功课尽量快点做完。二、老师上课前预习。三、周末时复习所学过的。四、考试前一个月开始复习。五、执行。
前四点是我给她的建议,最后一点则是她个人对同学衷心的劝告。再好的计划,不去执行就等于零,没有其他可能。读书可不是自欺欺人的勾当,知而不行是绝对成不了事的。
获得好名次固然值得高兴,但实在也并没那么看重这个虚荣。反而是见到老大对同学的开诚布公,见到她对执行力的重要性的领悟,顿感老怀大慰!这位傻大姐,不傻啊!
- 摄影:周丽雯(澳洲)
- 主题:自欺
- 上一篇文章链接:为何要委屈自己?/林明辉(瑞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