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转折是自然规律,也是人生经历。没有转折就没有宇宙,没有转折,便无所谓人生。当然,转折是碰撞,是沥励,是对天地的应和,是对人生的考量。如果能巧妙周旋,合理运作,回头一看,那转折便是美丽的风景,是人格的提升。
很喜欢中国歌手那英唱的流行歌曲《山不转那水转》歌词:“山不转水转,水不转云转,云不转心转,心不转天转。”“没有钻不出的窟窿,没有结不成的缘。”她轻柔婉约的歌声把我带进家乡著名的风景名胜——九曲剡溪。
剡溪委蛇于奉化西部四明山山麓。又名剡源,是剡江上游三大水源之一。全长二十五公里,自西向东,流出溪口,汇入剡江。经十公里到江口,与奉化江合流北去宁波,在三江口交汇进入东海。因这条溪上游区域嵊州划归绍兴市,所以浙江现在的剡溪有两路。一路发源于绍兴嵊州,另一路的源头在天台国清寺流向奉化。嵊县的剡溪水原本是自西向东流的,传说国清寺有一位叫达真的从头住持和尚,精通奇门八卦。有一天,大雨如注,他正在法堂上与僧众说法,突然宣布:有一位大德禅师将到本寺,我们去山门外迎接。师徒们一出山门,望见丰乾桥外有一队规格不凡的游客过来,为首的是位僧人,是唐代著名的天文学家一行禅师。他奉唐皇李隆基谕旨,要造一部新的天文历法,苦于日蚀推算不准,便不远万里到国清寺向达真大师请教。两位大师在丰乾桥上稽首相见,刹那间一声巨响,原本东流的剡溪一折两端,一头折转向西流淌了!后人在丰乾桥头立了一块石碑,上书“一行到此水倒流”。从此两折剡溪都成了四明山的著名风景名胜,都有九曲佳话。李白的《梦游》诗中“明月照我影,送我过剡溪”之溪,指的应该是一行大师未到天台时的剡溪,故唐诗之路也两水共照,映印千古。我没有探访过西剡九曲之幽,对东流剡源倒可略数几个掌故。
据《四明续志》记载,奉化剡源九曲位置如下:
一曲六诏,二曲跸跓,三曲二湖,四曲臼坑,五曲三石,六曲茅渚,七曲班溪,八曲(佚),九曲公棠。
山有弯,水有曲,虽然是自然生态,但令人讶异的是曲水处往往有名人故事。比如湘江九道弯,出了个毛泽东,剡溪九曲口,出了个蒋介石。
剡源九曲中有许多史事名人,晋王羲之曾隐居在一曲六诏,村里王右军庙,墨池,石砚遗迹犹存,唐诗人方干,宋词家李清照,也曾在六诏旅居过。六诏原地名无考,从唐诗人陆龟蒙《和鲁望四明九题诗·云南》诗句中推理,似乎叫“云南或白泉”吧,全诗如下:
- 云南背一川,无雁到峰前。
- 墟里生红叶,人家发白泉。
- 儿童皆似古,婚嫁尽如仙。
- 共作真官户,无由税石田。
此诗尾联最发人遐想,因为“真官户”是有实据的,看下文二曲跸驻由来即可。后来之所以改名六诏,是因为王羲之隐居时,晋王六次下诏,请王羲之进京就职无果。当地人敬仰王羲之刚正不阿的风骨,才改地名为六诏。
二曲跸驻,距六诏不到三公里,地势平缓,水清沙白,藏风聚气,颇宜人居,地名由来也有个故事。五代时,吴越王钱镠的亲信陈文雅是当地人,官拜殿中监。他常常在国王面前,夸赞家乡之美好,惹得国王游兴大发,数次到奉化游山玩水。行宫就在陈殿中的村边,附近村民便成了“官户”,不用纳税了,故改村名为跸驻——国君的驿站。村内有钱王庙遗址。
元代文章大家戴表元出生在七曲班溪榆林村,宋咸淳进士,因身处乱世,以著书育人为业。他的故居业已修复,陈列着其在人生转折中的生存状况,可歌可泣,感天动地。戴氏第七十三世孙戴岳轩几次与溪口镇联合重建坟墓,举办纪念活动,印行著作《剡源集》等。
五曲三石因村口有三块大石磊起的巨石而命名,村后通往名胜“四明之窗”。村西两公里有个毛氏家族,乃现当代历史名人辈出的所在。此地是蒋介石元配夫人毛福梅的出生地,她的堂兄哥弟中有三位是民国时期将军级的风云人物。
八曲高岙乃剡源、班溪,与来自老革命根据地的西晦溪流三水交汇处,传说此水有驱邪解秽之功效。上世纪八十年代筑起了浙江第三大水库亭下水库,成了宁波鄞县奉化数百万人的福水。
我相信人体结构与地球相似说,折水处有传奇,那么,人生转折又何尝不是幸事呢!
2022年2月23日写于奉化中塔寺北
- 附图摘自网络:剡溪
- 主题:转机
- 上一篇文章链接:一线生机/山三(马来西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