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前段时间看了电影《模仿游戏》,是《神探夏洛克》里出演夏洛克而大受追捧的本尼迪克特·康伯巴奇主演。影片改编自安德鲁·霍奇斯编著的传记《艾伦·图灵传》,讲述了数学家图灵的传奇故事。
二战时,德军传输情报指令的英格玛像天书般无法破解,英国军情处截获的情报全无头绪。于是秘密召集许多的数学家、逻辑学家等进行破译。图灵也是参与了这项工作。由于每天编码都会改变,所以一旦过了午夜十二点还没有进展,那么功夫白费,第二天又得重新来过。在小组其他成员都在试图人工破译时,图灵却在琢磨着制造一台机器,来进行破译工作。但他的想法一开始不被理解,还被主持这项工作的军官横加阻挠。而他依然投注了激情在他的机器设计当中。在填字游戏测试中,图灵选中了一位破密能力高超的姑娘加入小组,为了她能顺利参加到工作当中,甚至奔袭至其家中延请。后来也是这位姑娘在解码过程中帮助他很多,两人可谓知己。后来姑娘迫于父母压力要回家去结婚过日子,于是图灵果断向姑娘求婚。小组的其他成员也渐渐认可图灵的想法,于是大家一起继续进行热火朝天的破译工作。当机器造出来后,由于需要检索的东西太多,计算太多,运行多天都无结果,在这种情况下,上级又出来阻挠,认为这个机器是无用的,不仅不打算再投钱,甚至要把它砸毁,还要开除图灵。眼看投入了几年的功夫就要功亏一篑,幸而小组其他成员力挺图灵,这才又给了他们一段时间的机会。在这期间,由于其他友人聊天时的说笑之语,启发了图灵,他醒悟到可以从已经破译出的一些德军每天必报的关于天气的无关痛痒的信息入手,缩小检索范围,于是那台计算的机器很快就完成了计算,他们得到了结果。这成功来得激动人心。后来二战时盟军的许多战役的胜利,包括决定性的诺曼底登陆,都有这里破译的密码的莫大功劳。但由于需要防止德军意识到他们的英格玛已被破译,只说是有其他可靠消息来源。他们就默默地在这条后方的战线上奋力工作。而图灵造的那台机器,就是日后计算机的雏形。
一直支持他们的军情六处的军官知道有一位苏联间谍在他们的破密小组里,于是以图灵曾经将一些机密文件带给那姑娘为由要挟图灵作为反间谍为其提供情报,不然就会将他俩下狱。图灵怕因为自己而牵连到姑娘,于是主动提出解除婚约,又不敢告知真相。只说了另一项,亦确系实情的理由,那就是,图灵自己是同性恋,没法跟姑娘结合并一起生活。姑娘表示他们之间不需那样,而是灵魂相交的伴侣,她并不在乎图灵的同性恋身份,仍然愿意结为夫妻。最后图灵没法,只得狠心骗他说自己当初求婚只是为了挽留她,利用她的聪明才智为其工作,并无相知之情。于是姑娘愤然而去。
二战胜利了。为这胜利默默付出了这么些年的破译小组也解散,各自回归各自的生活,而他们在这几年间的行踪工作都作为极端的机密。在日后和平的年岁里,图灵被警方发现找男妓,在那个同性恋被视为异端与违法的年代,警方对图灵进行判决,与入狱相比,图灵为了能继续自己的研究,而选择进行药物治疗。而那药物明显地使其神经系统紊乱,当已嫁做人妇的图灵曾经的未婚妻和知己来看望他时,他已被药物折磨得不像样了。最终,历史中的图灵在其四十多岁时,无法承受这样的生活,咬了一口涂抹着氰化物的毒苹果自尽身亡。
以上就是絮絮叨叨地把这个剧情给流水账般叙说一遍。当时看完这部电影,真个是慨叹不已。第一次知道今天习以为常的计算机,其诞生背后竟是这么荡气回肠又缠绵悱恻的故事。图灵作为一个天才,他改变了整个处理事项的思维方式——从通过人工来破解一个一个具体的情报,到也建立一套系统,通过机器来用系统破译。他的这项创造,不仅在二战中减少了盟军的伤亡,为最后的胜利立下功勋,更开创了后世这么一整个时代,这么一个计算机技术已惠及日常的时代。然而他的贡献在其在世时是不为人知的,由于这是高度的国家机密,他在做了这么一件惊天动地的事之后,依然回归默默的生活。
除了是个天才,他更多的是个充满了悲情的有血有肉的个体。他为他的机器投注了巨大的热情和温情,他给它取了名字,就是中学时让他情窦初开,又匆匆离世的初恋。那时他总是遭到其他男孩子欺负,只有这位男孩子与他为善,支持他,鼓励他。于是图灵渐渐依恋于他。就在暑假结束,图灵打算向他表白的时候,却没有等到他,被老师告知,他的密友已经旧疾去世。从此他大受打击,那份感情一直迁移到了他日后的工作当中。却一直孤独。当他遇到另一位知己,却无奈对方是个姑娘,想要厮守,却没得通途。想必图灵终不想拖累姑娘守活寡,于是战争结束也未再提重续前缘。最终,由于自己的同性恋的身份而不见容于当时的主流社会,一直辛苦隐瞒却最终暴露,图灵由于想要继续研究而选择忍受“药物治疗”,又终因无法忍受“药物治疗”带来的尊严丧失而选择结束生命。那个咬了一口的毒苹果,也是后来苹果公司用作其logo的那个苹果。
当我约略了解了这位“计算机之父”在彼时之所经历,我看待自己的各种电子设备的眼光也发生了变化。它们不再是冷冰冰的了,而是凝结着如此厚重的人性之光,是热情、荣耀、尊严,还有温情脉脉。或许电影作品不免戏说成分,但细想想,那些做出过科学上伟大成就的人们,他们并不是科技史上的一个抽象的符号,而是在自己的时代,自己的生活中活生生的,有思想、有情感、有悲欢离合的个人。(之前看过化学家拉瓦锡的生平也是令我唏嘘不已,有兴趣的同学可以自行补补)。而那些看到人性之光的科技工作者们,他们的科技便为的是情怀和坚守。
(摄影:PL Ta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