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下点什么/何奚(马来西亚)

人生一场,尽管大多数东西都是生不带来,死不带去的,但是连蜗牛路过都留点痕迹,我们难道不该多少留下点什么吗?

遗产给人的印象是人死后留下的一些财富。不过从生活经验中学到一点,我觉得把今天的钱财留给下一代去用,是很不实际的。别的不说,三十年前买一张十万的保单,那种感觉是留下了万贯家财给家人。如果三十年前死了,十万确实是一笔不小的横财,可是今天呢?不无小补,也就如此而已。

所以,要留下点什么的话,第一,不要留现金,现金是不保值的东西。第二,为什么要等死后才留?为什么不马上就开始发放“财富”?

古人认为,有三种东西如果能够留下,那会有点意思:立德、立功、立言。立德、立功、立言都会留下身后名,如果有本事,有机缘,绝对可以考虑去做。但是,对一般凡夫俗子而言,就在今天扮演好自己的角色,当一个好员工、好老板、好丈夫、好妻子、好父亲、好母亲、好儿子、好女儿、好学生等等。万一不幸英年早逝,至少在某些人心中留下一丝好印象,就像蜗牛留下了痕迹那般。

对一个没本事、没机缘的人来说,这样也差不多够了吧?

  • 摄影:Lin Yun Yun(台湾)
  • 主题:遗产
  • 上一篇文章链接:我们的文化遗产/山三(马来西亚)

字如其人?/何奚(马来西亚)

认得出附图上的字出于谁之手吗?一位书法家朋友一眼就认出,大概说明字还是写得很有特色的。

我没这么大本事认出谁是作者,但那是小篆倒是认识的。秦始皇统一六国后,按照当时秦篆的基础,推出的统一文字即小篆。李斯是秦朝丞相,几乎肯定直接参与过“书同文”的工作,他也被认为是小篆的鼻祖。没错,这正是李斯写的字,出自《峄山碑》。

李斯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位留名的书法家。和其他后代小篆书法家相较,他的字绝不见逊色。网上对他的小篆书法评语是:“运笔坚劲畅达,线条圆润,结构匀称,点画粗细均匀,既具图案之美,又有飞动之势”。

然而,李斯虽然在政治上有过大作为,但最后却不得好死,还被灭三族,而且千百年下来史家给他的评价可以用四个字总括:咎由自取。

没错,为了个人利益,他害死同学韩非,没有好好劝阻秦二世胡作非为,按儒家标准绝对不是好人。但我很好奇,他是不是坏到骨子里去了?他写的字是否会反映出他邪恶的本性?

网上可以找到李斯的书法作品,但是限于电脑屏幕的尺寸,感觉有点隔靴搔痒。不久前偶然在网上发现李斯的《峄山碑》字帖,马上下单买了一份。

收到字帖后,看了又看。再回想李斯一生的际遇、功绩、失策,乃至最后悲惨的收场。坦白说,从《峄山碑》我看不出什么阴险小人的痕迹,只再次想起了他临刑前对儿子说的那句话:“吾欲与若复牵黄犬俱出上蔡东门逐狡兔,岂可得乎?”

哎!历史啊!

请参阅前文《平凡的幸福》:https://xuewenji-my.net/2022/09/10/

平凡的幸福/何奚(马来西亚)

身边的人,百分之九十以上都希望追求更好的生活。追求幸福本也无可厚非,但我们是否也应该花点心思想想,今天自己所拥有的平凡生活,是否也已经算得上是一种幸福?

秦始皇当年能够完成统一六国的大业,李斯有其不可磨灭的功劳。实际上秦始皇统一六国的念头,原本就是经李斯分析后才兴起的,秦朝成立后,统一文字、统一货币、统一度量衡等政策也是出于李斯的建议。李斯得知秦王政欣赏韩非的文章,于是把这位老同学拉来秦国,后来担心韩非的才干高会威胁到自己的地位,又找机会把同学下毒除掉。李斯被秦王重用后,为秦国出谋划策,仕途从此扶摇直上,最后当上宰相。

“布衣”出身的李斯,年轻时当过管粮仓的小吏,担任宰相后最关心的大事就是如何保住这个身份地位。为了这个私心,在秦始皇驾崩后,他参与了赵高和胡亥的沙丘政变,把秦始皇原本属意的长子扶苏除掉,然后扶持胡亥当上秦二世,好让自己继续当宰相。后来为了讨好秦二世,非但不劝谏,反而鼓励他继续胡作非为。搞到最后,李斯被野心同样大的赵高构陷害死,甚至遭到秦朝最严厉的五种酷刑。

李斯在被腰斩之前,和儿子感叹说:“吾欲与若复牵黄犬俱出上蔡东门逐狡兔,岂可得乎?”翻译成白话即:“我想和你像以前那样牵着黄狗到东门外去追兔子,还有这样的可能吗?”说完父子相对大哭,最后父子都被杀,死后还被灭三族。

如果李斯一早满足于和儿子牵狗去追兔子的日子,他的一生不至于大起大落,更不至于落个满门抄斩的下场。早知如此,何必当初?问题是我们都不能预知未来。那我们该如何看待日常生活中类似“牵狗追野兔”的小事呢?在去除代价、意义的考量后,只是纯粹的接受日常:那是一种平凡的幸福?还是一种不求上进的颓废?

作者补充:
说一下自己的情况。我对现况没有太多怨言,还算知足,不过基于做人的责任,我也一直在努力!知足和努力并不冲突。

  • 摄影:周嘉惠(马来西亚)
  • 主题:平凡
  • 上一篇文章链接:平凡,不普通/周丽雯(澳洲)

路见不平,无可奈何?/何奚(马来西亚)

根据以前的说法,路见不平,自然是要“拔刀相助”的了。虽然古人也承认“仗义每多屠狗辈”,并不是每个人都那么热情如火;且不论是不是自己一厢情愿,还是补偿心理作祟,但总感觉在以前发生拔刀相助的几率似乎还是相对比较高的。

我生活在当代社会,在这短短几十年的生命经验中不难发现,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是越来越冷漠了。仗义的事即使尚未成为绝响,只怕也是见少买少,成了可遇不可求,最好别痴心妄想的事情。

譬如马来西亚的公路坑坑洼洼极多,就像二次世界大战才在上星期四结束似的。使用这样的道路,发生意外的几率肯定也高,我们尊贵的卫生部长就曾经在骑自行车时狠狠摔过一次。不过你我不是部长,人摔了、车撞坏了,如果不算活该,至少也都属于天意吧?反正别指望有人道歉,更不用指望市政府或公共工程局会马上去修补路洞;又不是大选季,紧张什么?这样的“路见不平”,你能够做什么?自己动手去修补?其实也有热心人这么做过,不过,那其实是违法的!事情就是如此,该做事的人不做不犯法,不该做事的人好心去做却犯法。你愿意因为路见不平,而去干犯法的事吗?或许你愿意,但相信很多人会止步不前,可以说这是体制在浇灭仗义的热情。

不久前在网上读到一个消息,有点意思。一位英国足球员,在比赛途中突然冲进观众席追打某位观众,据说是因为该观众对运动员的家人口出不逊之故。事后足球员被判禁赛,球队的经理上电视为这件事道歉,并认为禁赛的惩罚是合理的。接着重点来了,经理继续说,英国人都很重视家庭,同样的事情如果发生在其他任何一位球员身上,每一个人都同样会去追打对自己家人如此不尊重的烂人的。

球队经理是不是过度情绪化了?有什么事不能好好谈呢?我想,这关系到做人的底线。好比说,有些人至今无法理解乌克兰政府何以不跟俄罗斯政府“好好谈”,而让国家陷入大半年的战火之中?当对方破坏你的财产,杀你父兄,淫你妻女,如果还能够心平气和的“好好谈”,我很怀疑做人的底线究竟还存在否?

所以,终归到底,路见不平,你是拔刀相助,装着看不见,还是举起手机拍下精彩镜头,一切都将回归你个人的人性、底线。纯粹的个人选择,请别推搪给“无可奈何”!

  • 摄影:周嘉惠(马来西亚)
  • 主题:路见不平
  • 上一篇文章链接:感恩,一路有你/山三(马来西亚)

一位好朋友/何奚(马来西亚)

其实,认识好久了。那时精神萎靡,幸好有她及时出现在一旁默默守护,拉我过了一关又一关,否则哪来今天的我?虽然嘴里没说,可绝对是衷心感激的!然而,这家伙可不是王心凌,一点也不甜,对谁都不甜。不管你有多感激,甚至感恩,乃至心生爱慕,人家就是“有原则”,天生就不甜,怎么办?喜欢甜心,找王心凌去!去啊!

No!No!No!哪里都不去!傻瓜!吃什么干醋呢!我原就不是什么追星族,真的!不要生气!偶像可以吃吗?不能的呀!我能够一天没有好朋友吗?不行的啊!那铁定是要出大事的!不是失魂落魄,就是牵肠挂肚,难过得食不知味,好像确诊了新冠病毒失去味觉一样。真的不用加糖,没事这么甜干什么?

苏东坡说西湖就像西施一样,“淡妆浓抹总相宜”。没错!最重要是味道在,装饰都属其次。那些叶子、花朵的图案,好吧!我承认也是好看的,不过锦上添花首先需要搞清楚对象!看看主角是谁?不信的话,把同样的叶子,同样的花朵,画在狗屎上,还好看吗?自始至终,在这点上我可从来没糊涂过,个性!味道!不需要搞花样,至少对我不需要。尽情释放自我的个性吧!酸一点又如何?苦一点又如何?没问题!完全接受!就是这样盲目崇拜!

朋友有益或者有意义都是好事一桩,不过要是能够既有益又兼有意义,那岂不是杠上开花,好上加好?感谢你,好朋友!感谢你清早陪我苏醒,感谢你深夜陪我熬夜,感谢你陪我度过一个个闲暇的下午茶时间!如果没有你,日子怎么过啊?真心感谢!

老板,来一杯kopi-o kosong gao gao(黑咖啡,不加糖不加奶)!

  • 摄影:陈保伶(马来西亚)
  • 主题:益友
  • 上一篇文章链接:良书益友/杨晓红(台湾)

退后为前进/何奚(马来西亚)

要当局者不迷失在现况之中,个人认为最好的办法,就是暂时选择退场。退一步未必能够收获海阔天空,但离开乌烟瘴气的无秩序状态,到场外呼吸几口新鲜空气应该不算奢望。

特别在陷入僵局时,何必浪费力气跟自己的影子打架?何妨退出场外,撤离令当局者一筹莫展的窘境,仔细看清楚形势,再跳进场进行第二回合厮杀。

这不是退缩,也不是不敢面对现实,这是打出一击重拳之前必须的蓄势。退这一步,为的就是踏出下一步。

  • 摄影:周丽雯(澳洲)
  • 主题:退一步
  • 上一篇文章链接:退一步/耳东风(马来西亚)

减肥/何奚(马来西亚)

从小到大,若按照当时的时代标准,多数时候我都是属于超重的。所以,减肥这回事我有相当丰富的经验,毕竟那是差不多打从十岁就开始的长期抗争。

虽然屡战屡败,但是屡败屡战,减肥减成家常便饭。但凡有人提过的任何旁门左道的减肥法,我基本都试过,譬如针灸、药贴、减肥茶、清茶淡饭,没一个见效的。本人大概就是那种所谓喝水呼吸也会肥的类型,很无奈。

上大学时曾遇见一个患上甲状腺问题的女生,我私下给她取外号“赛珍珠”,其饭量之大,绝对“赛真猪”!可是她完全没有超重的烦恼,瘦瘦小小的一个人,太羡慕了。据说那跟她的甲状腺问题有关,当时其实还蛮希望能够被她传染,不过后来才知道这种病症不具传染性。唉!二十年后,无意中见到赛珍珠的近照,她的病显然痊愈了,而且很明显饭量不减,不叫赛珍珠,应该也可以改称“意大利”了。没错,就是圆圆的“一大粒”。

其实,个人减肥还是有底线的,第一条原则就是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能乱破坏。若非如此,我不是没想过去缩胃,也想过不如直接剁掉一条腿,不过都是想想而已。还有一个想法是自己可以接受,但是别人却不接受的,就是到医院捐脂肪。为什么他们欢迎捐血、捐器官,捐脂肪就不要?这不是明摆的歧视吗?

第二条原则就是不做运动,该吃的还是得吃。虽然饭量向来不大,但是既然体重蒸蒸日上,说明这饭量已经超出日常所需。不过当时年纪小,脑筋想的是另一种可能:自己吸收力超好。天生这样,可如何是好咧?不做运动主要是怕流汗。除了喝水呼吸会增肥之外,流汗也是我的强项之一。每天汗流浃背已经烦得想去把汗腺挑掉了,还运动?没事找事吗?

近年可能因为年纪有一点了,三高都来凑热闹。医生说选择有两个:吃药,或者减肥。根据网络资料,马来西亚人目前的平均寿命大概76岁左右,我可不是那么想吃四分一世纪的药。于是开始运动。每天四十分钟运动,加上饭量减少,开始半年其实也看不见任何效果,就像在浪费力气而已。可是半年后终于开始减重,每天一点点,累积几个月后就相当惊人了,而且确实对三高问题有所助益。前两个星期发现裤带已经根本绑不上,非得去换一批裤子不可了。

就这样,我打破从小根深蒂固的迷思,原来减肥是可能成功的。不过不是靠旁门左道,而是靠老派的运动和减饭量。

  • 摄影:Nick Wu(台湾)
  • 主题:当时年纪小
  • 上一篇文章链接:当时还小/刘明星(马来西亚)

遗憾总是有一点/何奚(马来西亚)

2010年英国达人秀(British Got Talent)有一位80高龄的老太太高歌一曲No Regrets,获得全体裁判一致起立鼓掌致敬。No Regrets翻译成中文即不后悔、不遗憾。

当你高龄80,扬言自己此生无憾,我觉得只有两个可能:一是真的看开了,二是违心论。真相不论是哪一个,都无谓追究,毕竟这关我何事?年轻时,总认识一些人豪气干云地声称绝不后悔自己做的任何决定。当年,我很佩服;今天,我会好奇他们对生活从不做反思吗?

生活中做的任何决定都有代价,相当于经济学说的“机会成本”——我们以为的最佳决定,代价就是永远失去选择排名第二好的决定,以及一系列的连带得失。我们以为的最佳决定,到头来可能只是误会一场,能不后悔?理智上或许可以做到。但情感上呢?情绪低落时呢?我十分怀疑。任何违反人性的事,我都会情不自禁地产生怀疑。

如果诚实面对自己,我认为遗憾是难免的。生活带一点遗憾并不可耻,如果心态正常一点的话,事过境迁之后,通常也不需要搞到欲生欲死那么戏剧性,无非就是在人生经验添加一笔而已。人生没有回头路,只要不妨碍继续往下走,留有一点遗憾还是很可以接受的。

哪天活到80岁,回想往事,哎呀!当时就是没想清楚嘛!现在还能怎么样呢?不过,生活中还是不乏好人好事支撑你走到这一步。也罢!唱一首No Regrets,一样动听。

趋光的心/何奚(马来西亚)

满足于现状的人很容易被戴上“不思进取”的帽子,而不满现实的人彷佛除了更符合社会标准,同时也占据社会多数。

为什么?

安于现状不见得就等同不思进取,只不过在谋求进取的过程中有更多更周全的考虑而已。好比一个儿童对现状很满意,那就说明他不会成长吗?不是的,从容的步伐和匆忙的步伐,区别只在情绪的波动、心跳的速度,后者只关注目的,前者还在过程中细细品尝其中的酸甜苦辣。而且,不论采取什么样的步伐,时间都一样自然而然地推动成长。

现实可以很不堪,但也不一定就只能很不堪。除了取决于心态,也看你采取什么样的手段来应对。俗话说:“退一步海阔天空,忍一时风平浪静。”一般人在日常生活中面对的难堪,十之八九无关原则,纯属意气之争。有位朋友开车技术不行,停个车搞得满头大汗也无法成功,被堵在后面的司机忍不住跑前来质问:“你到底会不会开车?”答案是:“不好意思啊!不会。”结果人家还帮忙把车停好,这算不算是化干戈为玉帛?勉强能算吧?

我的意思是,别把自己太当一回事,老是抱着受害者心态看待世界,那就不至于感觉眼前生活过得太苟且了。当然,如果你处于一种伦理的选择之中,像吴三桂那般必须在汉奸和卖国贼之间二选一,或者被迫在忠和孝之间做一个选择,那又另当别论。伦理的选择不能用苟且来形容,因为结局只能是悲剧,没有其他出路。

那么,为什么大家还是在汲汲渴望着各自的“诗和远方”?我想,这是人性中一种天生的趋光性。现在不怎么样,希望以后变好;现在好,希望他日更好。一颗趋光的心并不说明人心不足,追求美好没什么不对。生活的过程固然重要,但也必须先有美好明确的目的地,然后才有过程可言啊!

如果用平常心对待,生活很多时候并没有那么“苟且”。假设环境实在过于不友善,想办法换个环境吧!“山不转路转,境不转心转”,总有出路。过好每天的日常,记挂着更美好的未来,现实并没那么让人难受。

  • 摄影:周嘉惠(马来西亚)
  • 主题:诗和远方
  • 上一篇文章链接:一切在心中/棋子(马来西亚)

嫦娥奔月新编/何奚(马来西亚)

嫦娥奔月的故事其实有很多版本。各版本之间的共同点是:一、嫦娥和后羿是夫妻关系。二、后羿得到一颗仙药。三、嫦娥吃了仙药。四、嫦娥去了月亮长住。

在不违背基本共识的情况下,现在来编一个新版本。

长生不老的仙药是后羿向神仙讨来的,神仙为什么送这么大礼不得而知;反正都开口讨了,后羿为什么不多讨一颗仙药给妻子嫦娥,神话故事也没交代。总之,现在家里多了一颗长生不老药,一个很自然的问题是:该谁吃呢?

后羿要不脸皮薄,要不优柔寡断,没拿到药就当场独吞变神仙。当断不断的结果,就是仙药带回家里当祖宗般供着。怎么办好呢?假如一人一半,会不会两个人都成了半仙,下半辈子只能沦落到去夜市帮人算命?这好像又有点跟神仙制作仙药的初衷不符吧?

正当后羿还在那里三心二意,心大心小,盘算着各种可能的利弊。嫦娥倒是下了决心,偷偷在后羿的食物中直接下了蒙汗药加泻药。按江湖规矩,一般下三滥也不至于使出这么恶毒的手段。试想想,要昏倒也不是,要跑厕所也不是,你到底是想受害者怎么办?

看着后羿古怪的神情,嫦娥哈哈大笑,把仙药一口吞下。“再会了,笨蛋神射手!老娘成了神仙,以后还怕找不到小鲜肉来逗我开心吗?”嫦娥越想越开心,越想越飘飘然。咦?不对!是药效发挥作用,真的飘起来了。“升仙啦!老娘变神仙啦!”只见嫦娥像颗氢气球般越飞越高,还左手收在胸前,右手伸直,扮咸蛋超人Ultraman扶摇直上青天。后羿气不过这叛徒,拉弓一箭就射到院子的柳树下,可怜一代神射手毕竟不敌蒙汗药加泻药的威力,只好叹一口大气,悻悻然去检查裤子。

冒牌Ultraman在抵达月亮后,决定稍作歇息。作为第一位登陆月球的人类,嫦娥还是感觉很得意的,在一块大石上刻下“嫦娥到此一游”留念。不过这地方实在没什么看头,就一堆石头,别说小鲜肉,鬼影都不见一个。好吧!再去其他地方看看。

嗯……,这该怎么起飞呢?嫦娥在月亮上跳来跳去也不见飞起来,幸好刚才没把仙药的包装纸丢掉,或许上面附有飞行说明书。嫦娥从口袋掏出揉成一团的包装纸,打开仔细看看有没有说明书。“去!”飞行说明书没见到,倒是很清楚看到一行产品的有效日期,这玩意过期了!

至此,我们知道神仙为什么那么大方送仙药给后羿了。估计过期产品飞行能力打折,到月亮后就再也飞不动。除了飞行能力,过期产品极可能也没能够发挥原本设计好的长生不老效果,可能这就是阿姆斯壮他们没见到嫦娥的原因。至于“嫦娥到此一游”的遗迹呢?不知道,现在还是个谜!

  • 图片摘自《维基百科》
  • 主题:猪队友
  • 上一篇文章链接:猪的队友要吃猪/驴子(马来西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