洋娃娃/红色的鱼(马来西亚)

我记得小时候有个只会眨眼睛,手脚不能活动的洋娃娃。当时我视若宝贝,用我手上有限的饰物给她打扮。结果,我把晒衣服用的木夹子夹满了她的帽子,硬是把她变成了非洲土后。不是我不要给她头发插上路边采来的野花杂草,而是她穿的娃娃衣服连同帽子给缝死了,我无从插起。印象中我还抱着这个洋娃娃拍过照呢!后来应该是搬家的关系,这个童年玩具也就不知所终了。

时光荏苒,两个女儿长到大概四五岁时,也得到了她们人生中的第一个洋娃娃。她们的洋娃娃不只有名有姓,也比老妈的进步多了。眨眼睛是基本的,头、手和脚能活动之外,最重要的是要有一头茂密的长金发,衣服也可以随意更换,这些都该满足小女生爱美喜打扮的心理投射了吧?世事没有必然。我很清楚记得,当时老大看了几眼摆在地上的洋娃娃,转头就玩别的玩具了。几个大人还以为她第一次接触,不懂怎么玩,就拿起洋娃娃热心示范。不知是不是当时她们还小,审美意识尚未苏醒,看我们捣鼓来拨弄去,老烦的,结果老大一个不爽,小手抓起洋娃娃的头发,再摔一边,紧接着老二扁嘴一哭,从此洋娃娃就收山了。

摄影:周丽雯(澳洲)

上一篇文章链接:宠物的玩具/陈保伶(马来西亚)

学外语/宫天闹(马来西亚)


由于之前工作的关系,我有机会去不同的国家,学习到一些简单的外语。在这儿和大家分享一些学外语的过程。

刚开始工作没多久,公司就派我到孟加拉出差半年。可是,我在这里并非分享孟加拉语,因为没有很常用,和客户都用英语交谈,印象中只记得“talatali”是快一点的意思,是在坐三轮车时,需要车夫快一点才用到。我在孟加拉其实学到最多的是泰语。我的同事几乎都是泰国人。在办公室里,最常听到的是泰语,最常听的也是泰语歌。由于我对语言蛮有兴趣,就开始请教同事们如何说泰语,由最简单的数字开始学,到开始说一些简单的句子,发现其实泰语跟中文或一些方言有很多相似之处,所以对我来说好像也没那么难。比如说“鸡”在泰语是读“改”,“牛”是读“纽”。当然也有很多是跟中文没什么关系,如“猪”是读“moo(二声)”,“鱼”是读“pla(四声)”。大家有没有发现,都是吃的。对,吃饭的时候是最好学习语言的时候。虽然学了一阵子的泰语,可是当公司派我到台湾的时候,因为没人可以和我练习,我的泰语学习就到此为止了。

到台湾上班的时候,当然中文对我来说是没有问题的。台湾人有时会说台语,我会说福建话,听是几乎可以完全听懂,可是台语毕竟和我们这里的福建话有一点的不同。之前有说到,我对语言有点兴趣,所以我也想学台语。于是,我开始看台语八点档,电视的演员在讲台语,我就看字幕开始学,也学到了一些有趣的说法,比如“说谎”台语要说“讲白贼”,“乱说”台语要说“黑白讲”。过后,因为很常去唱K的关系,同事们都很会唱台语歌,所以我也开始学唱台语歌,台语也突飞猛进。

回国后,不管泰或台语,我都还只记得一些,只是比较不常用,尤其是泰语,我觉得蛮可惜的。最近一直有在想学泰语的念头,也上网查了家里附近有哪间语言中心在教,我想我会去报名,好好把这个语言学好。

摄影:Nick Wu(台湾)

《很赶啊!》/红色的鱼(马来西亚)


我家老爷要我谈“匆忙”。要把这题目写好,还真不容易。

写韶光逝去无影踪,感叹人生匆匆吗?从过去到现在,已经有很多人讲过,这种诗词歌赋也不少,不必再赘言了吧?

琢磨之际,我顺口问8岁的老大:“你说,什么是匆忙?”要谈匆忙,首先必须了解这词的含义。

她回答:“就是匆匆忙忙啦。”

“你不要把两个字变成四个字,用别的方式来解释意思看看?”

“哎呀,就是很赶咯!”马上有种接地气的味道了。

“那你什么时候会觉得很赶?”

“写话的时候有好多要写,但是不够时间,就觉得很赶。”

对孩子来说,她的赶是完成功课、考试。那对我来说,匆忙是什么?每日工作上的追逐,还是柴米油盐错综间的一餐又一餐?

这时想起,有句话叫“跟時間賽跑”。有谁不是被时间这鞭子在后面一直赶着往前跑?只是我们跑呀跑的,一路上或许会计算自己赢了几回,输了几次,然而,夜深人静,想到最后我们步履蹣跚,不再匆,不用忙时,你,会觉得怎样?

呵呵,怎么行文至此,还是回到这个点?

摄影:周嘉惠(马来西亚)
(是啦,就是7月封面的那条鱼。)

《儿童节》/红色的鱼

101015 Clement 156
因工作的关系,每年也有机会顺便一起和学生庆祝儿童节。从我当学生时候的儿童节到今天的儿童节,少说也有20年的距离了,然而,庆祝的模式基本上还是一样。

儿童节当天,家长让孩子带来一些食物,然后大家就一起吃。吃不完,就让孩子打包带回家。讲到吃,这个时代的儿童节比起当年我的儿童节,孩子物质方面的享受真的丰富多了。当年桌上出现蛋糕的话,对我们来说已经是天下第一美味了。这个时代的孩子,见多识广,普通单层的蛋糕根本不算什么,要有立体的Elsa 和Anna才有吸睛点。你会发现,哇哇叫最大声的是自己。孩子会告诉你,他的立体minion生日蛋糕比这更大呢。当年我是不是也是这样的,只想到自己脸上有光,没理会父母荷包穿洞?

吃吃喝喝后,就是玩乐时间。与其让每班学生各自庆祝,现在学校的做法是牢笼式的集中管理。全校师生一起到大礼堂去看歌舞表演。如果上头放宽自由,搞不好儿童节当天大家还能一起跳骑马舞呢。你能想象一下吗,上千人跳过来跳过去的场面?oppa! oppa!

还没完。最后校方还会分发所谓的“恩物”,而这恩物包里头不外是零食饼干等,让每个孩子高高兴兴地回家。如此,就过完了一年一次的儿童节。

(摄影:Clement)

《人文在哪里?》/红色的鱼(马来西亚)

190214 时间吞没了一切 190214
“妈妈,人文是什么?人文在哪里?它在沙发底下吗?在柜子里面吗?人文在贝多芬的音乐里吗?莫扎特的乐曲呢?《两只老虎》呢?唐诗呢?唐诗里藏着人文吗?人文是在‘床前明月光’的床前?还是床底?梵高的画里有没有人文呢?小叮当呢?米老鼠呢?”

“孩子,人文是什么?妈妈也说不清楚。不过,妈妈知道人文可以藏在沙发底下,可以躲在柜子里。当然也可以在贝多芬、莫扎特的音乐里,梵高的画里有人文,其他画家的画里面也可能会有人文。《两只老鼠》、小叮当、米老鼠里都藏着人文,不过人文不是一定要从床前或是床底下去找;人文就在我们的心里,只要我们不要忘记这一点,人文就会常常跑出来跟我们见面。”

“那么,人文几点会出来跟我们见面?”

“等下爸爸回来问爸爸。”

水彩:红色的鱼(马来西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