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30号贴文三之二:衰老/神仙姐姐(中国)


一个朋友来电话,听说我做理疗比较有效果,想跟我一起去做理疗。因为新冠病毒疫情在家闭门不出三个来月,她感觉两条腿走路不利索了,膝盖也疼。

朋友今年65岁,退休有十年了。她说:“我不知道自己什么时候开始老的。现在脚走不了路,真怕世界旅游的计划实现不了,才想到,自己是否老了?”

是否人到了这个年纪,就会想这个问题:人是什么时候开始衰老的?那道年轻与衰老的界限在哪里?

记得我小时候,感觉长到18岁,年纪就很大了。到了18岁,感觉25岁才可怕,结婚生子,青春不再。及至过了30岁真正成年了才知道,18岁人的身体才达到成熟,25岁人的大脑才真正成熟。

随着年龄的增长,时不时就会想孔子的那句话:“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愈矩。”在孔子看来,人在四十之前都是在学习、探索中成长,从生理成熟发展到心理、思想成熟,从五六十岁安身立命,到70岁才能够做到身心合一、言行合一。

据此看来,人的一生就是一步一步走向成熟的过程,人生的每一天相对于前一天都是新的成熟,直至熟透熟透了,生命戛然而止。原来生命就是这样一年年、一个个阶段体验新的成长。所谓衰老,也是体验人生新成长之一。

是否人的机体从开始衰老那天,就一路老下去再无回头路了?回头看看似乎并非如此。

我自小体弱多病,两三岁时一场大病,三天不吃不喝气息奄奄,竟然又活了过来。

青春期之前,每年我总要得一次百日咳,三个月里天天咳得喘不过气来。要不就突然高烧到40度以上直接昏死过去。因为治病打了太多土霉素,以致我妈都担心我以后不会生育。我爸说我“连眼皮都撑不开,一点神气都没有。”小学同学看我脸色黄黄头发黄黄的,就叫我“黄头毛”。幸好我的初中班主任是个体育老师。他看我体弱多病,除了多方关照,让我感觉温暖,还安排我这个体育差生去校女田径队跟队训练,下个学期又安排我去校女排跟队训练,再下个学期再安排去校女篮跟队训练。这么一番训练下来,我的身体慢慢结实起来。

上高中时,文革开始。因为出身不好,心情压抑,我得了严重的神经衰弱症,整夜睡不着。学校没有安排我上山下乡,把我的关系转到了街道。后来要求全国无业青年百分百上山下乡,因为我有两个兄弟已经下乡,我被照顾到了生产建设兵团。到那里不久就病倒了,每天下午低烧,浑身无力,在病床上躺了整整半年,骨瘦如柴。当时也去了几十里外的大医院,医生竟然诊断不出是什么病,也就没有治疗。

兵团的医生开玩笑说两级风就可以把我吹倒,要把我退回杭州,我不肯。

多年后我回到杭州,因咳嗽去医院拍了一张大片,才知道我的肺部已经钙化——原来那次得的是肺结核!并且,不治而愈!

我想,不治而愈的奇迹,源自年轻的生命力,体力劳动和体育锻炼,农村干净无污染的空气、食物,以及相对平静充实的心境。要知道那时候我每天差不多劳动十小时,还有宣传组或者宣传队的活动,加上两小时阅读马列原著,写日记,睡眠只剩下五六个小时。于是练出了坐着甚至走着也能睡着的本事。奇怪的是,身体就在那几年里发生了逆转。

下乡8年后,我回到杭州,有了一份超出我想象的好工作。重新站在西湖边时那感觉,就像要饭的捡了个金元宝,做梦一般。尽管工作、生活压力巨大,天天无休还不断占用睡眠时间,我却幸福感爆棚。有个兵团战友隔了一年再见到我时十分惊讶,我竟比兵团的时候年轻多了!我的30岁到40岁,加班、自学考试、谈恋爱、结婚、生孩子、带孩子、写作,活得像个高三学生,整个状态却比20岁到30岁更年轻。有人戏说我是倒着活的!

不是自己亲身经历,恐怕很难体会到,生命的潜力竟可以如此旺盛!而不断明确的努力目标、紧张充实的生活、幸福自信的心理状态,好比隔一时段掏一掏生命之井,把生命之源越掏越旺!

兵团攒下的健康本钱,让我精力充沛地干到退休。每年同办公室的年轻人接二连三感冒,我从来不得。他们看我“老虎都打得死”的样子,都不相信我曾经是那么的弱不禁风。

退休以后,我一边到处讲课,一边赶着写了两三套书。我的雄心壮志是要完成一整个系列的写作。

直到69岁那年,突然发现,我的两条腿走起路来别别扭扭的,无法轻轻松松地迈大步!站起来的时候,腰直不起来的状况,也不再敲打几分钟就可以好转。最可怕的是,三四年过去,全身越来越锈住一般,蹲不下、站不直,更不能久坐。早晨醒过来的时间也越来越早。想起要说的一件事,开口时竟然忘了!

我不得不承认,老了,年轻时积攒下来的健康老本已经透支了!

有个大我八岁的同事曾和我描述她最初使用免费公交卡时的心境:“刷卡后那一声‘长者卡’,好像向全车人宣布我的年龄大了。我宁愿花点钱,不要听那一声叫。”所有65岁以上的老年人也许都有这样的内心抗拒。我倒不在乎别人怎么看我,嘴上说要服老,心里却总在安慰自己:“前段时间坐的时间太长了,活动活动就会好的。”然而那一次一次的希望落空,让我逐渐明白,那样的好事是不可能再出现了。

俗话说“病去如抽丝”,尽管有“抽丝”般难,总还是普遍存在。衰老不同于病,“返老还童”只是文学的夸张,难得一见。但据说70~79岁这十年人的身体容易出这样那样的状况,若能安全度过,80岁以后还能有像60岁那样的行动自如。

我有过健康逆转的体验,愿意相信生命存在这样的曲线。既然健康老本都花完了,那就再积攒一次!所以调整了原先的目标,带着比“抽丝”更大的耐心,通过电针、艾灸、推拿等理疗方法调理身体,并且在每天必不可少的走路锻炼中,不断体会身体在好转。

准备再花它八年十年,再积攒一次健康本钱,把身体调理到60岁的水平,应该是可行的吧?我相信可行!

摄影:周嘉惠(马来西亚)

上一篇文章链接:老而不衰与未老先衰/甘思明(马来西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