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人看婚姻/牧芳萱(台湾)

社会环境的变迁,使得男女关系也一直在变,其中婚姻关系至为重要。从以往的男女结婚、生育子女,婚姻被看作是一个家庭的基础,婚姻的主要目的是为了维持家庭和社会的稳定,意义在于延续家族血脉为多,为社会提供稳定的家庭单位。当时如果到了一定年龄还没结婚,就会被人指指点点。

然而随着时代的发展,人们对婚姻的看法也在逐渐转变中。年轻男女因生活环境,经济因素,不想结婚和不想生儿育女的多了N倍,导致去处理胎儿死亡的情况时有所闻;而想要孩子却因生理或心理因素,无法生育的夫妻,却要以合法或非法的方式,花大钱去领养或“变出”一个小孩。搞得现代人的逻辑上一代人不懂,老一辈的想法年轻人不苟同。

如果说“传宗接代”已不是婚姻的重要原因,难怪年轻人在目前这种恶劣环境下,干嘛有婚约?干嘛生小孩找自己麻烦?他们看到上一代的人,辛苦一辈子,最后把辛苦赚来的钱财都留给子女,但嘴巴叨叨抱怨不停,说子女不孝顺。所以现在的适婚男女总得把自己先顾好,自己先享受,再去想要不要下一代的事吧!尤其台湾这些年来,生育率直直落,听说已落到全世界倒数第二名了。而离婚率却节节高升,似乎已经高达40%。

有位老人家骂自己的孙子,每天只知道喝星巴克咖啡,买最新的iPhone,都不知道攒钱买房子!孙子回嘴说,他就算不喝星巴克,不买iPhone,仍然连房子的一角落都买不起!所以他们的期望会是买房吗?这种天价的房子,除非父母有遗产留下,要靠自己赚可不是件容易的事啊。

及时享乐成为时下年轻人的共同乐趣,他们吃好的,用好的,但舍得买车。呵呵,他们说的也是事实!时代在变,我们的观念也要变,所以只能为他们祈福,他们自求多福了!

  • 摄影:牧芳萱(台湾)
  • 主题:婚姻
  • 上一篇文章链接:婚姻的形式/郑嘉诚(新加坡)

平凡的人,不平凡的一生/牧芳萱(台湾)

人生在世,从呱呱坠地到落叶归根,总是要我们用功读书,努力不懈,用尽全力,自我突破,才算活的精彩!

女儿最近问我:人一定要读书,做事,赚钱,结婚,买房,这样的模式?是谁规定的?她问可不可以两个人结婚,但是还是你回你家过,我回我家过?你去孝顺你的父母,我来孝顺我的父母?你回去帮你年迈的爸妈打扫,我回去帮我父母洗碗?

两家不用互相做表面工夫,最好是互不搭嘎。不认为长者说“结婚不只是两人的事,而是两家的事。”我被问的有点不知道该怎么回答,毕竟我这个女儿天生想法就很另类,先搁放着这个答案,让我思考一下。来说说她小时候的另一桩事吧!

每年的清明又到扫墓的时间,我的夫家的过世长辈,我称作爷爷奶奶,以前是有双人冢的墓地及墓碑。这年女儿青少年很叛逆,说好第二天一起和大伙去扫墓,结果她反悔不去了,我问原因,她说:“那两个墓里面住的是谁我根本不认识,干嘛每年要我去拜他们?”还说如果住的是妳和爸爸,我就会去拜。一时我们哑口无言,那年的扫墓她就缺席了。

再回到现今,小女孩已经26、27岁,认识了男友,就问了我刚才开头的这些问题,相较之下,好像就不足为奇了!

人类因为群居,才有了制度,制度也就是人们自己订的。我们用功读书,努力不懈,买车买房,结婚生子,养儿育女,从年轻赚钱到老,活得精不精彩?成不成功?应该只有自己才最知道。无奈世人总是以金钱来衡量你的平不平凡。

有成就的就容易有钱有权,称之有不平凡的一生。命好的,后代兴旺孝顺,有好善终。命没那么好的,后代为钱反目,老了孤苦无依的大有人在。所以平凡的人,经过自身的努力与机运,有了不平凡的一生。然而,随着他的生命的终结,他又回归了平凡。一件事的一体两面展露无遗。

所以,言归正传,我女儿问的问题,我思考至今日,仍然想不出答案。

退一步/牧芳萱(台湾)

记得小时候黑羊和白羊过独木桥的故事吗?黑羊从桥这头走过去,遇上白羊刚好从那头走过来,偏偏这桥窄的很,这下正好你挡我的路,我挡了你的路,谁也无法动弹。这时就有三种情况会发生。

第一种,大家就槓在这,看谁撑不住了,累了饿了,天黑了,天亮了,其中之一就会让路,但是这方法耗时耗力,一点都不符合经济效益。

第二种,两只羊干脆打一架,输的就掉到河里,赢的就有路走了。但是更大的机率是两只都掉进河里,两败俱伤。

第三种,黑羊白羊其中一只倒退让路,让对方过去,自己再走。但是这种情况,若遇到对方是懂得感恩的人,你的礼让是最圆满的结局;但是如果对方是个没品的小人,你的礼让在他眼里,以为你怕他呢!

尤其在现今的社会,当两个孩子意见相左的时候,孩子问你,为什么要我让他?为什么他不让我?我是在争取我的权益欸!这似乎和我们小时候,大人教我们的不太一样了。所以在异中求同,便格外重要了。大家来商量,谈判,谈条件,种种形式都来了!

其实,以我的感觉,礼让并不是懦弱,而是一种很优美的行为。

“让”会得到对方有“礼”的回应,不是吗?

退一步海阔天空、吃亏就是占便宜这种老掉牙的句子,还是有它们的意义在的。

  • 摄影:林明辉(瑞典)
  • 主题:退一步
  • 上一篇文章链接:退中立的一步/郑嘉诚(新加坡)

责任/牧芳萱(台湾)

从小父母就教小孩要有责任感,喜欢孩子在学校当干部,因为可以培养他们的责任感。我很赞成这么做。

有些有钱人家,教育出来的孩子,经常缺少这一份责任感,因为什么事都有人帮忙做好了,茶来伸手,饭来张口。甚至孩子上学,家里女佣忘记给孩子带联络簿,回来就怪女佣;一早要上学起晚了,就怪妈妈怎么没叫醒他。

人家说,有钱人家富不过三代,原因之一,是不是从小的责任感培养不够?人生在世,永远有不同的责任,小从当学生开始,就对自己要负责,然后成家立业,然后挣钱养家,要奉养父母,要教育孩子,要对家里负责,要对事业工作负责,要对员工负责,老了要对自己身体健康负责,大至要对社会国家负责,直至生命的结束,责任才了。

听起来好像很辛苦,但也是生命的意义,让自己进步的动力,不是吗?共勉之~。

  • 摄影:牧芳萱(台湾)
  • 主题:责任
  • 上一篇文章链接:家父的身教/徐嘉亮(马来西亚)

被吓大,好吗?/牧芳萱(台湾)

从小还真是被吓大的!

妈妈说吃饭要吃完,饭碗里如果有剩饭,以后就会是麻子脸;又说中秋节如果用手指指月亮,耳朵会被割掉……。

我并不认同这种做法,所以当自己做妈妈时,并没有这样吓孩子,而是告诉孩子在平安夜要赶快睡觉,不然圣诞老公公就不来了;当孩子掉牙齿的时候,告诉她小天使晚上会来,明早你的枕头底下会有钱喔!有时想想,中国人为什么都要这样吓小孩?而美国人却会创造故事让孩子听话?

总之,华人长辈是用权威压制,西方人用循循教导的方式,利与弊因文化不同,其实也说不准谁对谁错。

  • 摄影:Lin Yun Yun(台湾)
  • 主题:当时年纪小
  • 上一篇文章链接:岁末怀旧/江扬(中国)

猪队友/牧芳萱(台湾)

职场上有很多事情需要大伙的合作才能完成,但是也有例外的时候,这就是那种帮倒忙的人,或是老扯后腿的人。

最近快到中秋节了,我好不容易把需要送月饼礼盒的客人名单搞好了,就是有人喜欢用我的电脑,在我还没 save之前,乱按一通以至名单被删掉了一些,我又得重新对名单,你们说这不是猪队友那是什么呢?

综观历史,在二次大战时,德国的希特勒深怕美国参战,所以尽量对美国的商船避开以免冲突,结果德国的盟军日本,却偷袭了珍珠港,这下让美军气到也加入了二战!最后让德国为首的盟军俯首称臣,我想希特勒当时一定吐血大骂日本,真的是德军的猪队友啊!

有时当猪队友也不是对方所愿,也许自己有时候也会白目成猪队友!所以在职场或是在生活上,都必须经常警惕自己,检讨自己,别让自己成为别人的猪队友,而是训练自己成为别人的神队友。

  • 摄影:周丽雯(澳洲)
  • 主题:猪队友
  • 上一篇误植链接:朱对有/刘明星(马来西亚)

计划/牧芳萱(台湾)

(一)

她,为了他,把在台湾好好的工作辞掉去了美国,相处一段日子后,他们决定结婚。她,开始着手准备婚礼,一步一步按着计划进行中,去找花店,去买了婚纱,去邀请了主婚人,去读经班,就为了要在教堂举行婚礼。她,告知了周围的亲朋好友她的婚期,在台湾的家人一一开始订机票,在外州的好友,也一一准备相约而来。她很满意自己的有条不紊的进度。

三个月后的某天,婚礼将在两个星期后举行。就在一个月黑风高,天气很冷,视线不佳的夜晚,她开车在路上,被一个喝醉酒的墨西哥人撞到,车速之快,让这位准新娘当场丧命!她计划着的完美婚礼,就这样嘎然停止。

(二)

她,从小就是个哈日狂,大概因为台湾对日本的接受度很大,所以高中就开始学日文,跟爸爸说,她大学毕业后要去日本读研究所,然后在日本找工作。果然,之后日本的学校给了她学生签证,她开始着手安排,找住的地方,找学长姐,开始到处问以及到处查日本的相关的知识。 皇天不负苦心人,她到了日本,住进不错的房子,很快就适应了环境。上课到3月,学校不准学生到校上课了,因为Covid-19疫情在东京肆虐,学校也不敢冒着让学生到校而被传染的风险,只好改为全部线上上课。

疫情在东京不仅严重,而是更严重,她的家人,屡屡催促她快快回台,一时之间,原来计划好的未来,就这样停止了。她回了台湾,找到了工作,也有了男朋友。她原本想在日本的计划,可能短期不会实现了。

结尾:

生活中总是那么的不尽人意,计划好的事情永远赶不上变化的快!但是,很多时候我们不能没有计划,即使知道计划赶不上变化。

在变化这么突然的发生时,我们只能学会接受,生活才不会混乱,才不会因为变动而影响正常的生活。再延伸至另一个含意,所谓人生无常,在我们严谨的计划任何事情时,尽人事听天命,应该是最适当的态度了。

摄影:Nick Wu(台湾)

主题:计划

上一篇文章链接:青少年的学习清单/爱国者(马来西亚)

副业/牧芳萱(台湾)


这年头年轻人想多赚点钱,可能会兼个差,才够靠自己买支喜欢的iphone或其他东西,毕竟以台湾这种低薪资社会,又充斥着五花八门的物欲,能不被诱惑的人不多。

但到了我这个年纪的人,如果经济还可以,做副业八成脱不了有兴趣。就算想多赚点钱,做副业也会找自己熟悉的领域,毕竟要服老,不然体力真的会透支。

我的姐夫,他的副业是做临时演员,如果年轻时他做演员,还可以演个小生,现在只能演爷爷了!

有一位大姐,年轻时是做餐厅的,也是没体力就把餐厅收了。后来自己在网络上做一些年菜来卖,平时也供应家常菜,尝过她的菜后,很庆幸她选择这个副业,因为她做的菜真的很好吃!

我们既然当不了演员,也做不了厨师,但是天生我材必有用,要趁退休之前,赶快想想以后要做什么副业。当然,如果能够享清福,那比有副业更美好了!

摄影:李嘉永(台湾)

闲着也是闲着,搬家吧!/牧芳萱(台湾)


人家说,如果要一个已婚男人死得快,就给他介绍一个女朋友。我说,如果一个人想找自己麻烦,就多搬几次家吧!

20年前回到台湾是租房子,第一次搬入租屋处,以为就此可以安定。没想到租了才两个月,房东就说要我们搬家,因为他周转困难,要卖房子了。所以我拿了他给的违约金就另寻住处。

第二间屋,是租在台北市昂贵的信义区松平路,56坪的房子,楼下有健身房、游泳池等俱乐部设备,租金虽要台币7万元(20年前,约马币9千8百),但能与豪宅为伍,环境清幽,设施又好,就忍痛给它租下来。没想到半年间,楼下的俱乐部突然倒闭,房东却一毛房租都不降,我又开始第三次的寻屋。

与有钱人为邻的希望破灭后,我住进离台北市的“清粥小菜街”很近的华厦(指高过七楼,有电梯的大楼),终于与普通人为邻,房租也从每个月台币7万元,降到5万元。想想这下总可以定下来了吧?结果并不是,那时候先生做生意失败,官司缠身,只好再找房租便宜一点的房子。

于是搬入光复南路的传统市场附近,看到市井小民清晨4、5点钟就开始繁忙的一天,我才真正感觉回到现实。住在传统市场旁,是我租屋期间最长的时候,在邻居都很亲切当中,偏偏住在我楼下的阿婆,天天按我家门铃找麻烦,说冷气水滴太吵,害她睡不好到神经衰弱!房东也拿她没办法。直到我搬家那天,她竟然惊讶地跑出来问我,为什么要搬家啊?一副不知道她就是压倒我搬家的最后一根稻草!

不过,这次的搬家,我终于不再租房子了,而是买了自己的房子,搬到真正属于自己的家。至今已住了十年,孩子也已长大。而最近,又再动搬家的念头,因为有之前的搬家训练,反正闲着也是闲着,对我来说,搬家真是易如反掌啊!

摄影:周嘉惠(马来西亚)

9月27号贴文二之二:慢活/牧芳萱(台湾)


来看看维基百科上,对慢活的定义如下:“慢生活”(英语:Downshifting),又称“慢活”,是一种社会行为或趋势,其倡导人们摆脱对物质疯狂的迷恋,重新过简单的生活,并减少“压力,加班,和可能伴随着它的心理代价”。

当我看到定义中“要摆脱对物质疯狂的迷恋”这一句,再看看现今社会上年轻人,对物质的追求欲望,要他们慢活很难吧?

在台湾,曾经年轻的我们,从小就在有限的时间里升学、读书、考试,之后找事、结婚、生孩子、当职业妇女,似乎一天都停不下来,真的无法想象如何慢活!然而,有些国家却不是如此。记得有个嫁给法国人的朋友曾跟我说,在周日或是像圣诞节那样的节日期间,如果你还在赚钱工作,不去度假休息,是会被法国人笑的。可见观念的差异很大。

不过,当年纪渐长,老到身体已不敷使用时,慢活就成为必要的生活方式了。那时候才能没有压力做自己喜欢的事,去养花养草,去旅游度假等等。简单地说,就是当你在人世间的责任已将尽的时候,就可以慢活了。

摄影:Nick Wu(台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