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教育》/另一个无名(马来西亚)


社交平台当然不单只是可以用来社交,其中一种广泛的用途与教育息息相关。譬如在Facebook我就加入一个专为人解决数学难题的社群,约莫已有三十年没碰数学了,看着一大堆数学学习障碍患者哭天喊地叫救命,又有另一批热心侠客及时来搭救,此时此境,也算得上是在重温旧梦吧?据说,现在城市地区的小学生家长以及中学生都有成立群组的习惯,用意无非是互通消息、讨论功课。当然,大家“偶尔”东家长、西家短增添人生乐趣也是难免的。

据一位在中国的朋友透露,小学生家长的群组还有一个重要功能,就是老师会在群组里布置作业。为什么呢?简单的说,大家都心知肚明,那些作业小学生是做不了的,还不如直接通知家长,方便学生与家长“亲子共同完成作业”。另一位中国朋友转发了五年级女儿的“数学论文”给我看,仅仅题目《寻找数次方余数的规律》已足以让人倒尽胃口、噩梦连连。我很好奇,人的心理到底要有多扭曲才会想到对五年级生做出这样的要求?

马来西亚某些为了追求成绩标青不择手段的华文小学,在二年级就开始要学生写作文。学生的词汇不够,思维不够慎密,如何写作文?自己想办法去吧!一位朋友把新加坡亲戚家孩子的作业、考卷全套拿回来分析,人家一月开学,而小一生二月就开始写英文作文了。怎么做到的?我不知道!反正人家确实就是这么在干。

2015年小学UPSR的华文考卷,让全国考生哭,到底所为何来?2018年新版小二数学课本,在教加减的课文里突然抛出一题除法的习题,为的又是要达到什么教育目的?

在各种大小考试中,我们好像看到了一个个用分数表达的成绩,但是你还看得清楚“教育”两个字吗?

我们这种旧时代的人,大概正感受着相当于满清时代新式教育实施时对旧式教育的震撼,简直是既不知所以,更不知如何是好。现今的情况在以前应该会认为是拔苗助长,是好大喜功,是莫名其妙,而今天这才叫“教育”。

在这样的大环境之下,我也不得不承认自己落伍了。看来,是时候应该要赶上时代,加入家长群组,至少你会了解到,观念落伍的决不是你一人而已。话说回头,寻找认同感,原不就是社交的目的之一吗?

摄影:周嘉惠(马来西亚)

《旧情人眼里的照妖镜》/另一个无名(马来西亚)


所谓“情人眼里出西施”,据说多是由于一种轻微中风或严重中邪的缘故,直接导致在情(病)人脑海中出现的一种幻觉。幻觉,假的!真……的……是……假的!旁观者首先都要问的最简单、最理性的问题是,这世界哪来这么多的西施?而且天地良心,有些朋友的那副德性啊,别说西施了,连南狮、北狮都要吓得夹着尾巴逃,简直就是一只超级年兽!还西施咧!

不过,问世间情为何物?直叫人生死相许!在情人中邪的眼里,特别是暧昧阶段病情更严重,对方如果是女的,人家除了美得不象话,还美得象神话里的妖女,可以直接美瞎你的双眼,美昏你的脑袋;而男情人则帅如早期的斐勇俊,后来的元斌,现在的宋仲基,或者三者最优秀DNA组成的综合体。这里需要向比较孤陋寡闻的朋友说明一下,以上提到的三位都是当代大受欢迎的男版西施,随便招招手都会有人直接晕倒,道行不输白娘子。

偶尔,暧昧会半途而废,情人会逐渐过度到“前任”,如果上辈子坏事做太多,当然也可能过度到婚姻里去。这种种情况,相当于把原本眼中的西施放在照妖镜底下仔细检视。人老珠黄的今天就厚道一点不去评论了,即使只重看记忆中美得象妖精的旧照片,有九成九的几率不得不让人浩叹,以前自己实在没有什么审美品味可言,还西施咧!西瓜才对吧?至于在冷静得不能再冷静的今天依然感叹旧照片影中人果然姿色超凡的极少数,试问人生能够碰上几回西施?建议你直接撞墙好了。

当上天给你一面照妖镜,自然也给了旧情人同厂出产的另一面照妖镜。人家可能也正在长吁短叹,当年居然就把青春浪费在这种货色手上,到底是中了什么邪?所以,也无需觉得自己亏大了,反正当时大家都年少无知,扯平,拉倒。

情人眼里出西施,旧情人眼里还原真实。以前的人讲究人生应该追求“真善美”,今天的你会如何去选呢?其实,烦恼什么?还真以为由得你去选择吗?哈!马马虎虎,把钟一天天敲到底就完了。

摄影:周嘉惠(马来西亚)

《病态》/另一个无名(马来西亚)

290916-ckh-136-dsc_0461
林黛玉身上有的是一种病态美,不过我觉得那主要还是多亏曹雪芹笔下的唯美氛围烘托。如果林黛玉是现实中人,大家可能从她身上见到的只有病态,而看不出这阴阳怪气的大小姐美在哪里?

是的,病态并不美,如果觉得病态很美,应该是头脑出问题的前兆。

我们的社会如果不是彻底变态的,至少也是病态的,所以始终怀疑在这么一个乌烟瘴气的大环境里,为什么还是有人可以活得那么开心?是的,没错,开心也是一天,不开心也是一天,为什么不开心一点?我理解这个逻辑,我只是不明白怎么做得到。

国家的经济不景,治安败坏,物价飞涨,魑魅魍魉不止现形,还颐指气使,政坛几位老大的表现更是只让人想起“豺狼当道”的老话。开心?新买的潜水艇不能潜水,战斗机的引擎被偷,这些全都跟那些快乐的人无关,他们只顾快乐过日子就好了,对吗?盖洛普的世界快乐报告居然指我们在157个国家地区中排第47位?他们是不是该考虑把题目改成“比上不足比下有余报告”?

境遇伦理学说,爱的反面其实不是恨,而是漠然。可是,我们有太多人对现实并不爱,但也不恨、不漠然,还开心得很。或许,我们只是纯粹处于一种病态的、疯狂的非伦理状态,是不是这样呢?

摄影:周嘉惠(马来西亚)

《一场离婚案的舆情争夺战》/另一个无名(中国)

190816 PL Tan 66
要说八卦,中国大陆这些天最大的八卦应属一位影视男明星的离婚大战了。这位男星形象朴实,出演的也基本都是一些老实巴交的角色。某天凌晨突然发声明,直指自己老婆与自己的经纪人有不正当男女关系,严重破坏家庭,要与老婆离婚。这么一条声明引爆了媒体和大众的八卦潜能。一时间各方说法满天飞。女方过了两天也出来回应,称善恶自有真相。说出轨的不是自己,而是该男星出轨,还有什么包养女大学生云云。还举出一些看似有模有样的证据。后又被证实疑点多多,许多细节都被反驳。还有传闻说出轨妻子已经在转移财产,而该男性许多账户都被洗劫一空。据说最早是这名经纪人的妻子发现了出轨事件,耐心搜集了证据,而后告诉该男星的。网络上又有各种网友捏造的假消息,什么捉奸照啦,什么经济人发文称连该男星的儿子也是其妻子和自己生的啦,事后都被证明是网友捏造,令事件更加扑朔迷离。目前,该男星已经向法院提起离婚诉讼,而其妻子也以侵犯名誉权将其状告。

舆情持续发酵。有对该出轨妻子进行道德审判的,称其婚前就善于劈腿云云;有粉丝力挺偶像的,甚至有女粉丝身着婚纱,隔空求爱;有人扒出曾经两人参加娱乐节目的视频,说其妻子那时对丈夫的冷淡态度其实已经显露端倪;有人扒出两人的财产清单,有多少套房产,包括美国洛杉矶的豪宅(甚至还去采访了豪宅的邻居,邻居称只见到过一位女士带孩子,没见过其丈夫,不过有一位以兄妹相称的男士等);还有法律专业人士,从法律角度来剖析该离婚案的财产分割会呈现怎样的态势……

不过舆论基本呈现一边倒的趋势。而其妻子此前的那些抹黑,也基本可以看作是在争夺舆论支持。甚至找人戴着口罩扮演自己老公的样子来伪造证据。一场舆情争夺战如火如荼,达到了全民围观的地步。除了那些死忠粉和热心娱乐八卦的网民,甚至连普通民众,只要打开电视电脑,打开微信朋友圈等等,都多多少少会耳闻目睹这一事件的各种最新进展。一个明星的离婚案,引发了一场舆论的狂欢。

这样的舆论争夺,互黑等,多见于总统大选此类公共事件。候选人要争取选民支持,往往使尽浑身解数,有的甚至不择手段。但那样的选举本身就是与公众切身相关的。而一件离婚案,本来是夫妻二人的私事,孰是孰非自己面对,也只需向身边亲友略作解释,但现在却是一副面向公众的“大家评评理”架势。若说公众人物的私事也一定会被暴露于舆论的聚光灯下,那明星离婚的很多,为何如这次这般热烈的公众反应却罕见。大抵是因为其他明星的离婚作为一个事实,大家知道了,然后评论两句了事,内里事情已经处理清楚,面向公众时已经作为一个结果。而这次,当事人之间还处在大战之中,自己把矛盾抖出来,公众就像看一部直播的悬疑加伦理的侦探剧一般兴味盎然,甚至上了战车亲身参与剧情推进。

如此八卦或许是大众媒体时代公众事件的特性,又或许是大众本身就自带的属性。而对于当事的男星,不知大众的八卦对他是更大的支持还是更大的伤害。据说遭受了爱妻背叛的他,天天在剧组以泪洗面。当他发布那条爆炸性的声明的时候,或许想的是自己受的苦必须说出来,这样才能获得道义支持,让自己心情更好受些。他确实收获了舆论的道义支持,但是,让大众来围观品评自己的伤疤,这样真的会更好受吗?而且,既然上了舆论的战场,夫妻情分就更是完全断绝,两方已经俨然一副仇敌的态势了。两边都说要把对两个孩子的伤害降到最小,可是如此的大战,恐怕有悖他们的初衷。

公众的参与和关心,没法一概论定好坏,但是,有些适合有些不适合,公私的界线仍是可以论定的。

摄影:陈保伶(马来西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