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7/2020 有此一说

“温暖的感觉吗?我觉得这可以从两方面看。如果要给人温暖的感觉,就多为对方着想,而且要想得周到一点,不要自以为是恩人。至于要自己感觉温暖,就不要抱太多期望,那么当人家给予一点点,就像中大奖一样,太温暖了!归根究底,就像人家说的,不要把别人不当一回事,也别把自己太当一回事,这应该就够温暖了。”

12/5/2020 有此一说


“电影、电视剧我看了很多,如果有机会,希望能够让我写一写影评,业余性质就好。报上有影评专栏,来来去去就那几个人在写。要不就是不着边际的瞎扯,要不就是从头到尾把影片批得一无是处。那部电影如果真的那么差,何必浪费自己的时间去轰人家?另外选一部比较像样的作品来评不就得了?而且几乎每一篇影评都在轰,我忍不住怀疑是不是影评人选择影片的品味出了什么问题?李敖曾经说过,坏掉的蛋吃一口就可以丢掉了,干嘛那么笨把整颗坏掉的蛋吃下去?更可怕的是,他还花力气告诉读者这颗坏掉的蛋有多难吃、多恶心,那不是有病吗?再说,就好像你第一次被人甩可能是别人的问题,可是当你一而再,再而三被人甩,那是不是该怀疑其实是自己有什么毛病?有些影视作品确实瑕疵不少,但也有些值得赞美的地方吧?为什么这些影评人都见不到美好呢?你等着,我有一天会写影评的,而且不会是那种自我感觉良好的风格。”

27/03/2020 有此一说

“新冠病毒的起源对寻求对策来说当然重要,可是你看看报章,最近美国和中国双方的言论是在探究病毒的起源吗?我觉得不是,他们只是在互相丢大便,各怀鬼胎。这和一开始时中国国内怀疑是某某人散播的病毒,某某病毒实验室泄露病毒一样,只是企图找个代罪羔羊而已。你以为这些阴谋论真的就等于是在探究病毒起源吗?他们有什么企图我不稀罕去猜,他们把罪名套到哪一方头上我也不关心,现在的重点是如何控制疫情、如何解决病毒,这才是有意义的事情。如果有谁高兴跟随那些胡说八道起舞,那请便!我个人不认为现在是正确的时机要求谁谁谁道歉,或者要原谅谁谁谁,那应该是以后事情过去后才去算的账。”

26/2/2020 有此一说 (三之三)


“我不了解他们那个族群的心理,但以华人一般的心理而言,到了这一把年纪,以他的身份地位,最需要维护的应当是自己的身后名。不是吗?都九十四岁了,还贪钱吗?还舍不得权力吗?不可能吧?以他的智商,我觉得他不可能这么想不开。他应该是希望在自己生命的最后时刻,把国家带上他认为的正轨,然后离去。我从来都不是他的粉丝,但喜欢不喜欢他是一回事,你不得不佩服他,太厉害的一个人。我重复,我不了解他们的心理,但我相信,也希望他真的是正在做着一个正确的决定,以及他正在做着一件正确的事。我不是对他个人有多大的信心,我只是对人性还没有绝望。真的就是这样想。”

9/12/2019 有此一说


“没办法,我是为了工作来到土耳其,已经住了两个月,还会再住上一个月,不过还不算是搬家啦。我已经七年没在家里过年,跟公司说了,这次华人新年我不带团,一定要回家过年。前几天有同事带了一片肉干给我,两个月没吃猪肉了,哇!太感动,吃到我都要流眼泪!你们回去千万不要寄那些食物的照片给我,我会流口水的。记得啊!”

16/11/2019 有此一说


“浮躁吗?现在的状态应该不能说是浮躁,我既没有期望升级去做行政工作,就是去当校长、副校长那些职务,也没指望学生在我的课上都变成天才、神童,大家能够相安无事过完一年就很好了。不过这份工作经常很烦人,家长去烦校长,校长转身就来烦我们。现在有些学生也很够力,像今年我班上有一个学生从年头开学到今天,从来没有开口说过一句话,功课没有交过一份,家长也不管,你说这评估我还能怎么写?碰到这种事情我就开始觉得压力来了,这大概也可以算是浮躁吧?坐我隔壁的老师有一种理论,她认为吃香蕉可以减压,每次我开始抓头,她就会突然变魔术似的摸出一条香蕉给我吃。她是我的蕉友。”

主题:浮躁

29/10/2019 有此一说


“我是台湾客家人,从小在家说客家话。到了上幼稚园的时候,老师说我讲的国语(普通话)有客家口音。当时就觉得很不好意思,决心要纠正过来。到小学二年级末,因为已经掌握注音符号,加上自己刻意模仿外省人说的国语,终于完全摆脱了客家口音。当时心理觉得很满足。也因为这样,后来得到许多去参加演讲比赛以及当主持人的机会。”

主题:外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