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朋友,想起谁?》/Young(中国)

120716 PL Tan 28
友谊,这是一份谁也绕不过去的关系,在一生中,谁没几个拜把子、好哥们、小姐妹?但在不同的人生阶段对友谊的理解也大不相同,也就是朋友的标准不同。当我们小孩子过家家时,只要和自己玩得来,小学下课能一起爬树玩泥巴偷果子那就是好朋友;等上了中学,已然不再是愣头愣脑到处耍的熊孩子,这时候就会找到在学习上能够帮助自己,脾气性格相合的同桌或同学,这是好朋友的标准;等上了大学,能够和自己一起分享共同的兴趣爱好,或者因为共同的话题受到训导和启示,又或为着共同的志向奋斗,在心智成熟前提下建立起的这种朋友关系已经会比较牢固。毕业步入社会,见了更多的人,也结交了更多的朋友,但似乎已经少了一份清醇的味道。

再过两个月,即将是我来这座城市的第十个年头,也认识了各路朋友,细想之下自己能够所有心思毫无保留地说与他听的,或许只那么一个。人以群分,因个人秉性,我喜欢与坦诚正直、光明而又低调的人做朋友,他就是这么一个人。来到这个城市求学入住在同一个寝室,很快便熟悉彼此,因他较我大许多,也已经在一家大企业高管位置工作多年,由于不喜欢那家企业里世俗的关系,于是再回到校园清静两年,当时对我这种还未曾踏出校园一步的愣小子来说,自然是有些羡慕,他也把自己的人生经验在散步、骑行、卧谈、酒后各种场合下说与我知。

很幸运,毕业之后我们都找了一份工作,留在了这个原本陌生的城市。他把家室都接过来,也把女儿安排在这个城市的一所小学读书。而他光明磊落的性格,依然是不能忍受公司的人际和氛围,于是又辞掉做了两年的高薪工作,选择自己创业,创业之初的艰辛和凄苦,经受的压力和煎熬,我也感同身受,但能做的也只是在周末或自己方便时候偶尔尽己之力去帮忙。

刚开始创业时,女儿还只是二年级的小学生,转眼间今年已经初中毕业,并保送到本地一所还不错的高中就读,得知这个消息时,我是真心为他小孩的成就感到骄傲的。他事业繁忙,因保送到高中所在较远,他老婆路线不熟悉,我主动请缨,一大早代他陪他老婆和小孩去参加高中保送考试的笔试。现在想来并不仅仅是为他小孩感到骄傲,其实也是为他感到骄傲。在中国,创业企业平均生存期是三到五年,现在算来他也已经坚持了七八年,想来,一切都真是相当的不容易!以至于我们每次一起聚餐,往往就变成了忆苦思甜会。他有自己的理想,也会为了实现自己的理想去实施行动并为之奋斗,对此我心感钦佩。

对友谊,古人诗文以记之,今人歌以咏之。我自己比较怀古,但又不能像王勃送好友上任时“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也不能像王维别友时“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也没办法像王昌龄让人捎信时“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于是自己作一词,自乐其中,不求韵律,但求把那份情谊记录下来,刻在心间。

孤山远,暮日苍,十载离后,疏鬓却惊霜。别来杏舫斗千觞,任尔输赢,酒盏把歌狂。
灯点点,水泱泱,舟逐西流,微月映八荒。天河星稀失钱塘,何妨醉卧,笑谈一夜长。

友谊是一份情感,是一种由衷的关怀,它也是随着人的长大而不断得到过滤、成长和沉淀,路遥知马力,太多的“朋友”被时间、空间和自己的性情筛掉,只剩下自己认为值得留下的。就像一坛酒,世异时移,坛中之酒慢慢的也会挥发而减少,但因历久却变得更加香醇和浓郁,每当想起,搬出来,都不用去喝,只要看到沿着洁白的杯子周壁倾泻而下的琼浆,香味四溢,已是醉了人。

好酒,有此一坛,足矣。

摄影:PL Tan(马来西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