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苹果树的故事让很多孩子认识了家喻户晓的科学家牛顿。
“如果我看的更远一点,是因为我站在巨人的肩膀上。”中学时期常用在作文上的其中一句名言,表示做事要谦虚谨慎。这句话没毛病。以现代网际网络这么发达的时代,只要请教MR. G,就可以知道整个故事的来龙去脉与真实性。也就是他与吴克的学术争端,所谓用来形容谦虚的名言其实有悔辱人之嫌。
这里我们要探讨《西游记》里的孙悟空与唐僧这两号人物。
孙悟空具备积极乐观、勇敢无畏、不怕困难、为民除害的形象,只要听说有妖怪要阻碍唐僧取西经,他必定修理妖精。唐僧前世为如来佛祖的二徒弟,在观世音菩萨的指点下,奉了唐太宗旨意,到西天求取真经。在书中唐僧是一个烦人的形象,有懦弱的一面,也有贪生怕死的一面。
故事的最后他们还是顺利到达西天雷音寺取得三十五真经,为宣扬佛家教化做出了巨大贡献,直到现在还流传着他们的神话故事。
说到这里,我们考虑“如果”:如果唐僧没有孙悟空这个徒弟,他可以顺利到西天雷音寺取得真经吗?如果孙悟空没有唐僧,他是否要在五指山下呆一辈子?
在这现实的世界里,一个人不强,谁愿意扶他?就不用再想什么资源整合,先把一个技能学好,让自己强大,再去整合身边的人吧。成不了孙悟空,那你可能只是一个不起眼的小混混。
说到这里,我还在想,孙悟空与唐僧,谁是提供了肩膀的巨人?谁站在巨人的肩膀上?
- 插图:黄锦伦(马来西亚)
- 主题:巨人肩膀上
- 上一篇网址链接:进步主义与循环论/江扬(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