玩具/闪闪(马来西亚)


“姐,快点,快点!”那是我大弟弟快被狗狗咬的时候发出的凄厉喊叫。

我想哪怕再没有钱,成长过程中,爸爸妈妈肯定有那么一次给过我玩具。我回想了很久,打从知道10月份《学文集》主题是“玩具”,我就常常在想了,除了蹲在门前玩泥沙之余,我小时候到底还玩过什么玩具?

想啊想的,这凄厉的喊叫声出现了。

应该是我十一岁吧,骑着单车,载着小一岁的大弟弟,开心地在家附近游荡。突然我们被狗追。我已经不记得怎样甩掉那恐怖的狗狗,也不记得大弟弟的脚有否被咬,只记得那凄苦的求姐姐快快救他的声音,以及我奋力拼命踏单车的双腿。

我想从那天起,我潜意识里,就深深植入了我要保护弟妹,照顾好他们的想法了。

现在他们已经不需要我保护与照顾了。可喜的是,有事情时,他们都会问姐姐的意见。

回忆起这个片段,小时种种痛苦的美好的时光已飞逝,包括我的玩具。原来除了泥沙,我还玩了五粒子、跳绳、跳格子等,这些当初没有花什么钱而得到的玩具,堆砌了我贫乏却幸福的童年。

玩具是一个非常有魅力的词。一想到玩具就自然会开心不已,没有玩具可玩时,就会觉得好痛苦。

现在的我,虽然有年纪了,却也让自己拥有一个叫Minomi的狮子娃娃。时而兴致起,还会和娃娃拍照。真是乐趣无穷。拥抱玩具的日子,是不是很浪漫呢?!

摄影:闪闪(马来西亚)

上一篇文章链接:活出潮流/呈花纹的云彩(马来西亚)

我的哈韩故事/闪闪(马来西亚)


我是个哈韩族。故事发生在2004年,我住在北京的日子里。这故事有点长,你有时间、耐心和啤酒吗?

那时候的我可是完全没有接触过任何韩剧、韩食,更别谈哈韩,连当时红遍全世界席卷世界的《冬季恋歌》裴勇俊、《蓝色生死恋》宋承宪,都完全没有听说过!其实没有听说过应该也不是什么大不了的事情吧?可是在当时,在北京蜗居的我问一位认识了22年的老友,谁是宋承宪时,哪怕我们是隔了一万九千里的遥远距离,对着电脑屏幕,看着她在msn的回复,深深凸显了我的无知,和感觉问了白痴问题!

她的回复让我印象深刻,她说:“你连宋承宪都不认识啊?!!!他就是演《蓝色生死恋》的……(省略接下去她不能置信自己竟然认识了我这个笨蛋的感觉的回答),她的回答好像一把机关枪企图射杀我,把我吓得目瞪口呆,立马去搜寻这个宋承宪是何方人士。

话说回来,为什么会问她谁是宋承宪?在北京过的是陪读妈妈生活,孩子们上学后,我就学习用电脑做事、阅读和联系。有一天,浏览网闻时被这个标题吸引了:我欺骗了我的良知,我欺骗了我的上帝。

就这样,开启了我哈韩之路……

韩国艺人宋承宪先生因为服役事情得罪了全韩国人民。虽然他已经在第一时间站出来承认错误和道歉,仍然被舆论攻击得体无完肤。对于他的勇气和担当,我除了敬佩,更想深入去了解这个国家。

当时在孩子的学校认识了一位韩国妈妈,她在韩国是大学法语教授,先生是法官,有两个可爱的孩子。先生在北京读国际法律,他们的中英文都很好。我和这位妈妈很投缘,无所不谈,几乎每天送孩子上学后,我们就一起上菜市或者逛街,不然就在她家听她说故事,看她做菜,向她学韩语,当然也享用了不少美味的韩式料理。我特别喜爱听她说她们国家的事情,这个单一民族,单一语言,单一文化的国家,于我这个从小就习惯了三大民族多元文化的土包子,感觉好新奇啊!

所以当我问她关于宋承宪的事情时,当她和我分享许许多多她国家的事情时,我更加明白了这个民族的特性与优越感。从此,我骨子里的韩国魂苏醒了。从那时候起,我就无来由的爱上韩国的一切,特别是食物。当时的我还不曾去过韩国,可是我好像是一个把灵魂留了在韩国的人,深深地疯狂地盲目地爱上韩国所有的一切。一点也没夸张,真的是所有的一切!

这17年里,我对韩国的爱没有减少过,平均2年会去一次,逗留个10天左右。如果经济许可,我希望在那里工作或者念个短期课程,在我喜欢的地方体验生活。这个想法在踏入人生下半场后我越来越没有勇气踏出目前的舒适圈,作出改变。年纪渐渐老去,其实也明白,如果真在韩国生活,搞不好会对韩国改观。

但是这次的疫情,我体会到一个听了几十年的道理,那就是:人可以有后悔的事情,但是请不要有遗憾的时候。疫情过后,能出国时,怎样都要实现这事情,潮流就是这样,敢敢去做自己这辈子想做的事情。最糟糕的结果就只是不再喜欢这个地方而已。这就是我的哈韩之路。

摄影:Nick Wu(台湾)

上一篇文章链接:潮流于我/周丽雯(澳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