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茧自缚/野子(马来西亚)

刻板印象有如形成一个框框,限制了我们对事物的进一步认识,束缚了我们的认知空间。有什么比这个更不利的情况吗?有,就是对自己塑造一个刻板印象。

如果仔细观察,不难发现身旁很多人都深信自己做不了某些事,譬如写作、学数学、唱歌,什么都可能,举不完的例子。这就是我所谓的对自己塑造了刻板印象。

刻板印象一旦构成,每逢碰上“罩门”就未战先败,而且这种情况很可能终其一生也不改变。作茧自缚除了是一个问题,我总是很好奇这到底有什么道理可言?因为小时候写了一篇烂作文被老师骂,从此再也无法写作文?因为小学二年级数学作业不会做,就此注定再也学不了数学?为什么人会有接受自己一坏到底的勇气,却没有隔一段时间后再尝试一次的意愿?

以前有政党组织“口才训练班”(现在可能还在继续,不清楚),其实主要是在训练勇气。结业时他们会有一个公开演出,让参与者表演才艺,展示成效。有一回,在巴生某民众礼堂的结业礼中有人表演唱歌,一首歌唱得真是慌腔走板,观众只得默默忍耐,好不容易挨完一首歌,表演者学演唱会的歌星问:“要不要再来一首?”全场几百名观众异口同声坚定拒绝:“不要!”空有勇气,不见实力,问题已经不在束缚自己,而是应该避免祸害社会,这是做人应该具备的基本公德心。

所以,在不危害社会的前提下,我们不妨重新挑战过去没做好的一些事,譬如写作,譬如学数学,譬如烹饪,或者其他任何事。自从上次的失败后,也许经过高人指点开窍了?或者经历过生活的洗礼,进步了?这都不是不可能的事。

再次尝试,也许会获得和想象不一样的结果。最坏的情况,顶多就是没改变而已,也没什么大不了。人生的各种束缚已经够多了,我们没必要再为自己多添束缚。平时对自己多用心,人总应该随着时间多少进步一点,那就是在解放自己身上、心理的枷锁啊!

你若盛开,清风自来/野子(马来西亚)

孔子的“益者三友”(《论语·季氏》16.4)概念,即友直、友谅、友多闻,说得上是华人圈里的名句,知道的人很多。自己在交朋友的时候,当然希望遇见这样的猛人,而且多多益善,不过心里始终是有一点忐忑的:我配吗?

孔子一生说过很多话,除了“益者三友”,他也说过“无友不如己者”(《论语·学而》1.8)。逻辑上来说,一个“直、谅、多闻”的人对我来说是益友,因为他们拥有比我更好的素质。然而,他们为什么要如此放低身段(虐待自己),去结交我这个处处不如他的朋友?

我们可以期望人家偶尔做点慈善,但总不能规定人家长期不断散发爱心吧?作为一个“不够直、不够谅、不够多闻”的人,我凭什么去蹭人家的热度呢?我也应该多少配备一点什么让人看得上眼的素质,对不对?

我们可以多设身处地为别人着想,避免过于自我中心,这起码可以不让自己太讨人厌。接着,我们可以在不损害自己的范围内多做点好事。譬如,顺手捡起别人乱丢的垃圾,然后丢进垃圾桶里。这,起码可以证明自己不是社会害虫。还有一点,多进修;不论是看书、听课,或是其他什么形式的进修,我们需要告诉益友:我们会提升,而且是在力争上游着,跟我们做朋友不会是永远的一面倒。

其实,交朋友和做人的道理差不多,凡事都不要认为是理所当然的。在自哀自怨为什么四周没有益友之前,先问问自己配不配?人家可不欠我们什么!你若盛开,清风自来啊!

  • 摄影:周丽雯(澳洲)
  • 主题:益友
  • 上一篇文章链接:这份情谊是终生的/刘姥姥的孙女儿(中国)

小心身后有坑/野子(马来西亚)

退一步如果不致影响大局,又得以换来“海阔天空”,那还真是何乐不为?

问题是,退一步,腾出的空间很容易让善于“得寸进尺”的人直接占据。退一步,不是不想玩了,只是贪图海阔天空里的新鲜空气,难道不是这样吗?所以,不论是退一步,还是退两步,甚至退三四五步,首先得想清楚自己究竟是为何而退?为谁而退?

海阔天空固然是一种让人向往的美好感觉,但感觉不能凭空而飘,最终还是希望能够在一片混乱中获得一个“完美落地”(请参考乱弹阿翔的《完美落地》歌词)的机会。最最不济,至少不能失去原本地盘,否则就不叫“退一步”了,应该正名为“收拾包袱回家”。

更要留意有心人是否在你身后设了一个坑,你退一步,他趁机踹一脚,让你摔进坑里半响也回不过神。不可能吗?当然可能!人心叵测啊!

  • 摄影:周丽雯(澳洲)
  • 主题:退一步
  • 上一篇文章链接:《监狱风云》/林明辉(瑞典)

割胶、耕田、赶飞机/野子(马来西亚)

不同时代有不同的生活环境,而这些差别都反映在生活用语上。

如果可以蒙头睡大觉,而且是睡到自然醒,有谁不想呢?但是以前我们的父母辈生活清贫,过得比两千多年前的先民还辛苦。《击壤歌》所描绘的时代是“日出而作,日入而息”的,而我们的父母辈却在清晨三点就得起床准备去树胶园割胶。我没割过胶,无法想象那是种什么样的日子。

到了我这一代,我们流行用“耕田”形容早起。耕田其实不需要三点起床,为了赶上“日出而作”的班车,五点起来就差不多了。当然,我们不是真的为了耕田而早起,而是为了上学、上班,为了避开塞车高峰时间。在城市生活,快连草都见不到了,还哪来的田可供耕耘?

到了下一代,他们的生活还不至于和我们这一代的有那么大的不同;虽然有了MRT和LRT,不过很多人还一样在开车,一样在塞车。不一样的是,他们从小就有过大清早赶飞机的亲身体验。不论去的是哪里,赶飞机都是个既辛苦又让人兴奋的过程,和赶上学、上班不是一个概念,不可同日而语。

哪一种生活更值得羡慕,或更值得同情?见仁见智吧?如果有“钱多事少离家近,位高权重责任轻,睡觉睡到自然醒”的好事,那就真的是very nice了!否则的话,不论割胶、耕田,还是赶飞机,其实都是生活磨练的一种,就指望明天会更好吧!

  • 摄影:李嘉永(台湾)
  • 主题:代沟
  • 上一篇文章链接:不只是代沟/土灰狼(马来西亚)

责任未了/野子(马来西亚)

【婚礼上】

父亲:“今天我很高兴,大家同聚一堂,见证小女的婚礼。到了今天,我的责任也算完了……”

【丧礼上】

父亲:“感谢大家的到来。小女在天有灵,也会保佑大家平平安安,度过国家的这一次劫难。小咪虽然失去了爸爸妈妈,但是外公还在……”

【婚礼+葬礼上】

总督:“非常感谢总统邀请我来参加金孙的婚礼。15年前的战争把我们团结成一家,今天我很荣幸来参加总统金孙的婚礼,我也很高兴顺便策划了总统先生的丧礼,为我15年前丧生的女儿报仇。哈哈!谁跟你一家?哈哈!再会了!”Boom!

  • 摄影:李嘉永(台湾)
  • 主题:责任
  • 上一篇文章链接:责任/耳东风(马来西亚)

春秋,多美好的时光!/野子(马来西亚)

有些人认为中华文化有五千年历史,不过要到周朝才开始建立起记录历史的传统。周朝是中国历史上最长的朝代,约八百年,但期间内战不断,民不聊生。摆在历史的长河中,周朝可说就是中国的“小时候”,像极一个莽莽撞撞、不务正业的浑小子。

各诸侯国之间打来打去几百年后,有些头脑比较清楚的人开始想,老百姓没好日子过,社会问题一大堆,有没有应对的办法呢?结果出现了许多思想家提出各自的想法,形成百家争鸣的盛况。可是,民间想归想,君王还是继续互相火拼,弑君的事不时发生,甚至兄弟相杀,父子相残的事也不断发生,真是太不把我们优良的传统文化放在眼里了!

孔子周游列国,推销自己的政治理念不成功后,回到家乡鲁国静下心来做些整理文献的工作。据孟子的说法,“孔子成春秋而乱臣贼子惧”(《孟子·滕文公下》)。在一个盛产乱臣贼子的时代,孔子修订的《春秋》让大家心头一震,哎哟!要遗臭万年了呀!

是不是必须弑君、弑父,或者把兄弟当仇敌般赶尽杀绝才能称得上乱臣贼子?应该不是吧?但凡为人君而没为人君的样子,为人臣而没为人臣的样子,为人父而没为人父的样子,为人子而没为人子的样子,就都非常符合乱臣贼子的入选标准。这样的人今天有没有?随意翻开报章看看照片,那些台面上的人物有几个不符入选标准的?

如果今天有人推出一本《今日春秋》,你认为有谁会心头为之一震吗?有谁会担心自己遗臭万年吗?抱歉,我认为这种人不存在。

“孔子成春秋而乱臣贼子惧”,可见春秋时代的乱臣贼子心中还有一把尺,知道标准在哪里,知道自己太过分。这是今天的乱臣贼子所不具备的条件。

连乱臣贼子都清楚道德底线在哪里,我怎能不感叹:春秋,那是多美好的时光啊!

  • 摄影:周丽雯(澳洲)
  • 主题:当时年纪小
  • 上一篇文章链接:他们以为我不懂/咯特佩(马来西亚)

遗憾的充分条件/野子(马来西亚)

生活中总得发生些不如意的衰事,才算满足了遗憾的“必要条件”。凡不满足这个必要条件的遗憾,若不是无病呻吟、寻求关注,大概只是太看不开。

俗话说人生不如意之事七八九,那么有几人还能不坐实遗憾?话虽如此,何以自己至今活得好好的,丝毫不见随时准备撞墙的迹象?看来“必要条件”还构成不了遗憾,此中仍然缺了个“充分条件”。思来想去,这充分条件应该就是“追悔”了。

有些事不尽如人意,但是如果抱着船过水无痕的态度来对待,过去的事就让它过去,不去追悔,也就没什么好遗憾了。那么,有什么事是值得去追悔的吗?有,就是结局还有望改变的事。

譬如说,不小心一脚把鸡蛋踩爆了,你可以骂各式各样的粗话,然后你可以把鞋底的蛋液往草上抹,甚至往墙上抹,但那一颗鸡蛋是无论如何都无法恢复原状了。如果为此事耿耿于怀,实际上是于事无补的。当然,如果执意要表现出一副追悔莫及的姿态,那就像执意要用筷子夹榴莲吃一样,没问题!第一不犯法,第二多数人其实也懒得理你。请便!

可是,如果只是把鸡蛋不小心踩脏了,这个事实是完全可以改变的;愿意的话,把蛋捡起来抹一抹,甚至洗一洗,鸡蛋就不脏了。为这样的不如意的事追悔,能够改变结局,追悔有意义。

不尽人意的事情发生了,如果你需要为事情负责,而且还有机会扭转结局,那不妨产生一点后悔的情绪吧!这样的遗憾是推动改变结局的动力,接下来该做的就是看看如何把事情带回正轨,如此而已。倘若结局再不可能改变了,倒也不必感觉遗憾,那是教训,吸取教训以后别犯同样的错误更重要。

生活不是一帆风顺,但云淡风轻地过日子是可能的,只要你不去自寻烦恼即可。

  • 摄影:Nick Wu(台湾)
  • 主题:遗憾
  • 上一篇文章链接:怎么会没遗憾?/陈保伶(马来西亚)

其实,我不是咸鱼/野子(马来西亚)

我做人做事喜欢按计划来,但不对目的地怀有过多幻想。

幻想来做什么呢?还以为这世界真存在着“诗和远方”的美妙乌托邦吗?别傻了!

生而为人却没有理想,那和咸鱼有什么分别?看过周星驰电影的人都会发出这个疑问。有分别的,咸鱼不会游动,而我还在按照计划力争上游。游去哪里?游到哪里算哪里,尽力而为,但求不负如来不负卿,更重要的,不负自己来这世界一趟。

那还不叫理想吗?就我个人的定义,不是。理想是锁定一个目标,而我追求的是开放目标,但凡比昨天的我有点长进,就都可以接受。

做人眼高手低有意思吗?平凡是福啊。

  • 电脑绘图:陈保伶(马来西亚)
  • 主题:诗和远方
  • 上一篇文章链接:我的遗言系列:我的葬礼遗言/周丽雯(澳洲)

选择猪队友/野子(马来西亚)

队友的前提是先要有团队,单打独斗就谈不上什么猪队友、神队友了,对吧?个人赛反正都是后果自负,与人无尤。

猪队友之所以成为队中的猪,无非就是成事不足败事有余的能力特别强,尽干些扯后腿、“倒米”的事,让全队人圈定失败的最主要原因就是他。事情就是这样的吗?恐怕还值得再琢磨。

首先,组织团队如果是基于自由选择,那么把猪队友邀请进来,其他人就完全没有责任吗?自己眼睛不瞎就不必付出惨痛代价,这应该是很明白的道理。所以呢,选择队友跟选择朋友的情况一样,不能单凭感觉。臭味相投只适合用在消磨时光,不适用于长期合作。比较靠谱的做法应该是先好好观察,仔细挑三拣四,然后才决定当朋友、队友,别当了朋友、队友后,事后再来嫌弃这个嫌弃那个,那绝对是在自找麻烦。

另一种可能的情况是,万一团队不由得自己选择,而是由别人指派的呢?以伦理学的角度来看,没有选择就不必负责,进入有神一般队友的梦幻队,或者尽是八字不合的猪队友的梦魇队,追根究底都是命运问题而已。这好比有些人以身为华人自豪,实际上那是你的功劳吗?你贡献了什么呢?如果什么都与你无关,那到底在自豪什么?同理可证,如果投胎成为某种特别让世人头痛的物种,譬如新冠病毒,你需要觉得无地自容吗?其实也大可不必,谁想投胎成病毒啊?如果身为新冠病毒是既成事实,那是既不必自豪,也不必感到无地自容的,你的责任就是好好活下去,把基因传递给下一代,如此而已。

碰上命运不好的时候,你可以选择自暴自弃,还可以选择改造猪队友,以及绝对不让自己成为公认的害群之马。在有选择的情况下,没有好好选择,或者没有好好修炼自己,那至少得是要负上一定道德责任的。生活不总是美好,尽力把不好的地方扭转到能够为己所用,也算无负生活了。

时运不济的时候,反求诸己,先把自己修炼得更好一些,争取下一回有机会为团队争光!这是每个人都可以抱有的生活态度,只是在背后骂猪队友,于事无补呢!

  • 摄影:李嘉永(台湾)
  • 主题:猪队友
  • 上一篇文章链接:猪队友会出人命/郑嘉诚(新加坡)

谁理你?/野子(马来西亚)

这是一个没有标准的时代,凡事只要你高兴就行,爱怎么样就怎么样,没人理你。

不过,新冠病毒的横空出世把地球带入一个崭新时空。世界仿佛瞬间改变了,如今处处有标准,时刻有规定,好像穿越回到中世纪。

出门不戴口罩,罚款。到任何场所没有扫描签到、量体温,罚款。没有保持一米社交距离,罚款。封锁期间跨州、跨县,罚款。封锁期间没有得到批准偷偷工作,罚款。

总之,任何犯规一律罚款,而且数额绝对令工薪阶层对心痛的感觉有深切体会。政府深知罚款乃是国人的罩门,能够起到狠踢脐下三寸之功效,却带有一丝文明的神韵,十分高招。为什么不判坐牢?监狱满座。为什么不打鞭?嗯……,其实可以考虑。

有机会到路上随便望一望,轻易可以发现不少人到今时今日口罩还是只戴个意思,口罩也许拉到下巴,也许露出人中。现在不许群聚,夜店一律关闭,可是三不五时就有人被发现,要不租民宿开party,要不到商场家族团聚,要不躲在办公室庆祝生日,要不夜店开着后门做生意。

他们偷偷摸摸、鬼鬼祟祟游走于法律边缘,这些行为只说明一件事,无非怕罚款而已。至于如今疫情严重到医院ICU爆满、停尸间装不下尸体、每天几千人确诊,好汉们羽扇纶巾,视若无睹。变种病毒四处为虐,可英雄好汉的态度貌似并不在乎死全家,万事只要不被罚款就行了。

疫情之下,多数人自危,少数人却宁可挑战运气,也不愿意随着地球迈入新常态。不过,现在已经不是你爱怎么样就怎样的时代了,只要犯规就等着被举报吧!其实谁也不想理你,可是为了自家安危着想,又怎么能够假装看不见呢?

如果既不想遵从新常态,又不想被罚款,还是有很多不会危害人间的事情可以做的;譬如不妨试试传说中的“食屎屙饭”绝活,看看谁理你?

摄影:周嘉惠(马来西亚)

主题:克制·放纵

上一篇文章链接:放纵或克制都需要有个度/棋子(马来西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