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小学。
“啊,我回答错了。”小贤道。本应在簿子上画上交叉的小手停住了,她犹豫了。
“没关系,反正老师也不知道,我就把错误的答案给擦了,再圈上新的答案就好了。那样,我就不需要订正了。”小贤心里想了想。
就那样,小贤把“正确”的课业给交上了。老师看看了,没察觉异样,小贤暗暗自喜。
在大学。
晚上9时,本应安静的校园,在B座的科学实验室里还传来着一阵阵嘈杂的声音。
“错!你的实验结果全错了,你到底是怎么做的?浪费时间,重做!”
“错!你是怎么找资料的?你的资料不对,重找!”
“错!你的呈献方式不对,不顺畅,你不明白所要表达的内容,重读和重练。”
谢老师正严厉地监督着一群准备参与全国大学科技研发大赛的学生们。自知理亏的学生们,不敢反驳,只好拿着被退回的功课,重做。虽然距离比赛只有三天,但是谢老师还是希望学生们把最好的作品呈献给大家,所以他才纠正学生们的错误。
突然,小贤向老师说,“老师,我们快要比赛了,你严厉地批评,会让我们失去信心的。”
老师,皱了皱眉头,“难道你认为做错了事情,我也应该称赞和嘉许他们吗?”
小贤顿时哑口无言,只是小声说道,“在你来之前,大家还是充满信心的。你来了之后,没理会大家付出的汗水及努力,就先批评一番,这让大家都失去比赛的斗志。与其这样,我更希望你不来。”
老师听了,深深叹了一口气,摇了摇头。
在社会。
“小贤,你最近表现好不一样哦,怎么了,是桃花出现了吗?” 小明八卦地问道。
“啊,怎么被你发现了?我确实是在网络上认识了一位小哥哥,觉得他挺好的,有责任心,有上进心,见识广,而且,还是企业的创办人呢。”小贤害羞地诉说着。
“哇!恭喜恭喜,遇上那么好的男生。可是,你们是在网络上认识的,会不会有诈,你们相处了多久?你们见面了吗?”
“我才没那么笨好吗?虽然我们还没见面,但是我知道他待我是真心的,经过这半年的相处,我就知道他肯定是好人。他不仅在我的工作上提出许多有用的意见,而且,还教我投资呢。”小贤一脸幸福地说着。
“什么?投资?这……”小明感到有诈,但也不想拨小贤冷水,因此好心劝说,“反正,在还没正式见面前,先保留自己多一些的隐私,千万别把自己的钱财交给他,知道吗?”
“知道了,知道了,我不是笨蛋,我不会上当的,我会好好保护自己的。”
数月后。
“小明,那人果然是骗子!他骗走了我的钱。”小贤委屈说道。
“哎,都说了吧,别把自己的“真心”与钱财交给他。”
“哼,没关系。反正我也只是玩玩地,压根没把真心放下去。至于被骗的钱,我也没放在眼里,那些只不过是我多余的钱,我能够轻易地赚回来。”
“你被骗了多少钱啊?”八卦的小明,又来了。
“不多,4万块马币。”小贤心里憋着。
小明,“……”。
各位,以上的故事,是否有些熟悉呢?请问小贤是在自欺吗?倘若这不是自欺,那这是什么呢?
在上小学的小贤,是因为懒惰,不想订正,所以才篡改答案的吗?
不是!她是因为不想面对自己的过错,因此选择篡改答案,逃避自己的错误,让自己看起来是“正确”的。看起来是一件小事,但是却是“自我欺骗”的开始。倘若这种思想与行为不及时纠正及改过,它就会像一个无形的种子慢慢在心中发芽,慢慢地蔓延,恶根一旦形成,就难以挽救。
在上大学的小贤真的只是单纯埋怨老师的严厉吗?
不是!她只是不希望老师看见自己的短处与错误。她不想面对自己的不足因此进入了“自欺”模式,她以为自己已经很努力了,很勤奋了,为何老师还要如此挑剔呢?一定是老师不喜欢我们,想要打压我们的士气,让我们失去信心。她利用了一堆的借口合理化自己错误与短处,甚至希望老师消失,因为只有老师消失了,就不会再有人指出自己的不足,那么自己就“完美”了,彷佛短处真的不在了。难道这不是“自欺”吗?
已经步入社会的小贤,在受骗时,难道真的不知道那人是骗子吗?
不是!只因小贤过度渴望被爱,因此才会进入“自欺”的模式,把一切逆耳的话语都当作耳边风,愿意欺骗自己,告诉自己那人是真心的。当结果非如意是,就立刻为自己找出了各种“豁达”的理由告诉他人自己到底是多那么地不在乎。让自己看似无所谓,以模糊自己的错误与过失。看似很笨的行为,但却多那么地现实。
承认自己的短处,错误,过错,真的有如此难吗?困难还是容易,这都是自己的选择。相信每个人的骨子里都会有自卑和自傲个性,只是取决于是它控制了你,还是你控制了它。一旦被它控制了,进入“自欺”模式也不过是一件平常之事。犯下的过错是不会因为掩盖而消失的,唯有承认,改过,不重犯,才是唯一的解决方案。有人说自欺就像把头埋在泥土里的鸵鸟,但我认为自欺更像井底的青蛙,为自己打造一个全新以自我为中心的世界,继续欺骗自己,认为井口的天空,就是自己的。
自欺看起来就是件小事,但却足以让你一事无成。
自欺看起来就是件小事,但却足以你让你输得一败涂地。
自欺看起来就是件小事,但却足以让你堕入万丈深渊。
- 摄影:李嘉永(台湾)
- 主题:自欺
- 上一篇文章链接:该死的魅力/宫天闹(马来西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