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转眼间,2022年只剩下不到五个月。回头一看,尽是一些令人看了热血沸腾的丑闻,难怪我国患上高血压的病人会与日俱增。巫统法庭帮的贪污事件与世纪贪污案(1MDB案件)还未落幕,濒海战斗舰(LCS)丑闻案的戏曲已迫不及待地隆重登台!身为政府一份子的伊斯兰党部长也不甘寂寞,不停地“指天笃民,说酒道麻”,同台唱戏!身为黎民百姓的我们能做什么呢?起初是咬牙切齿(在梦中),再来是口沫横飞(在茶餐厅,因为总得让血压降下来啊!),接着是精神错乱(政治人物都会说不是政府的错,不是官员的错,难道是上天的错?老百姓的错?真是有没有搞错?),最后是选择性麻木或失忆(不然很难活下去……)。
诸位看官,这些都是浮上台面的戏码,悄悄地在我们眼前溜走的重点好戏,多不胜数!你是否知道在新加坡工作的大马人高达90万,其中30万人每天往返两国?与求才若渴的新加坡政府相比,我国的部长却有另一番“高见”,认为这样国人能大量地赚取外汇寄回我国。根据统计局的数据显示,2019年56万名大马教育文凭考生当中,竟然有39万名或72.1%大马教育文凭(SPM)毕业生无意继续升学,而选择进入职场。原因何在?年轻的一代认为学习优异也未必能找到与开电召车,或送外卖同等薪酬的工作;同时还得负上一笔数万的学费债呢?为什么薪酬那么低呢?众人都说是老板们孤寒,孰不知答案竟是马来西亚的大学生的能力表现远远低于经济市场的要求。人才不停地流失,本地的新生一代却不争气,马来西亚能达致“真正的先进国”目标才怪!为什么水平下跌?看看小学的六年英文课本竟然用了四家出版社的书,而且买课本,却不买作业(只因太贵,没钱?!);取消了UPSR(小六检定考试),却换上了“追加考历史”的综合评估?华小的数学和科学课本竟然是从国小课本翻译过来的……精明的您,应该知道大马的未来了吧?!
再看看这儿吵吵嚷嚷的禁烟法案,那边却想像泰国一样,把大麻合法化?雪州大水灾,竟然传出非穆斯林送食物到灾区,引起了“清真与否”的课题?举办了多年的日本盆舞节文化庆典,忽然成了“妖魔乱舞节”?今日的伊斯兰党依然抱着当年(2014年)伊斯兰党中委聂阿都的看法:国内多州爆发大水灾,提醒穆斯林必须回到阿拉的怀抱,也显示吉兰丹州政府必须继续推动伊斯兰刑事法。今天,吉兰丹州伊刑罚技术委员会副主席拿督莫哈末法兹里透露,在落实伊刑法的24个阶段中,当下已抵达第15个阶段。换言之,2016年伊斯兰法庭修正法案(刑事权限),即355号法案即将如愿实现。然而,华小的处境却是举步艰难,如履薄冰,现今还面对上教育部的新举措:20所微型华小家长收到“合并学校”的调查问卷,以探讨让微型华小与附近华小进行“非实体合并”。
对于这一切、一切……您是否早已麻木了?难道除了手中的一票,我们就没有其他方法来阻止这般牛鬼蛇神继续“蹂躏”我们美好的国家吗?笔者认为首要的事项就是认清事情的真伪。比如:一个在国际上获得多个奖项,扬名海外的大马国产威士忌“Timah”,竟然变成侮辱先知女儿“Fatimah”,甚至被说成“如在喝马来女性”?(难道马来同胞不知道timah是锡米吗?)那么吃代姆巧克力(Daim Chocolate)不是等同于吃前财政部长“敦达因”,而喝子母牌牛奶就等同于吃“荷兰女子”?根据这样的逻辑,马来同胞岂不是要换其族名——Melayu?(me- 可被视为前缀词,带有‘正在’的意思;而layu则是‘枯萎’)其实,根据一些历史学家的说法,“Melayu”一词可能来自苏门答腊岛上一个约1500年前由来自巴唐河地区及米南加保高原的人所建立的古国--末罗瑜(马来文亦是Melayu)。另一种说法则是Melayu这名词来自印度的梵文中一读音为Malaya的梵文词,意思是山或高处。这根本和“me-layu(正在枯萎)”完全扯不上关系。因此,这些“天杀”的政治人物为了选票而操纵民族主义和宗教主义的劣质手法,是否把大家都当成傻大姐、傻大哥了?认清事情的真相后,我们最好的回应,就是不回应和用手中的一票把这班牛鬼蛇神淘汰掉!
其次,我们别因为这批牛鬼蛇神而对马来西亚感到绝望,进而移民外国。这个国家,缺乏的只有一个字,那就是爱!你爱你的国家吗?你希望我国是个“贪污黑金王国”吗?你忍心看见我国的临教们变成二等公仆吗?你认同“前言不对后语”的卫生部长吗?面对着乱糟糟的教育制度,你愿意典当下一代的前途吗?我们真的需要稀土提炼厂和把大麻合法化吗?各位,爱是需要行动证明的。答应自己,今天开始不再贿赂,不再和填鸭式的教育制度妥协,积极参与社会关怀活动,多和友族同胞交朋友和好好把握手中的一票!
亲爱的读者,爱国并不只限于喊口号,更重要的是自我醒觉,勇敢地提出有建设性的意见,奉献出宝贵的时间回馈社会(至少多陪陪家人,培养孩子正直及健康的思想)及坚毅地等待春天的来临(别太容易放弃而移民)!此时此刻,突然记起林肯总统的名言“不求上帝与我们同在,只是祈求我们与上帝(真理)同在。!”各位,马来西亚的前途,就取决于我们这一代人“手中的刀”了!
- 摄影:Nick Wu(台湾)
- 主题:路见不平
- 上一篇文章链接:路见不平,拔刀相助时,还得看身边有多少人/郑嘉诚(新加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