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是纯粹看风景吗?/无名(马来西亚)

站在巨人肩膀上,我们可以看得更远,没错,很好。然后呢?

然后我们就走下巨人的肩膀,从此过着幸福快乐的日子?巨人提供的平台,只是为了满足我们普通人个人主义的虚荣心?如此作为,对得起让我们站在肩膀上的巨人吗?

从前,有巨人借过肩膀让我们见识到什么是道德伦理。那是一道以前没见过的风景,开眼界之余,心里还感到很震撼。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日常,大多数时候其实并不考验我们的道德伦理。然而,考验的时刻终究还是会来的。

过去一年多政府不时采取封锁手段控制疫情,许多人不得工作,只能在家等着发霉。不料疫情越封锁越严重,但总不能天长地久永远封锁下去,只好逐步松绑。如果只是日子难过,而不是过不下去的话,在这种每天确诊人数达两万人、阳性率达15%(2021年8月16日数据)、死亡人数近三百人的恐怖时刻,我个人宁可继续留守在家。可是,政府既然在此时发出开工令,身为整个社会的一份子,而且不是多你一个不多,少你一个不少的闲杂人等,即使有点不情愿,也该投入工作了吧?至少,从道德层面来考虑,应该是合理的。

可是,一句“道德?”的反问,让我发觉原来站在巨人的肩膀上,有些人纯粹只是来看风景,或者只是路过打卡炫耀而已。道德算不上伟大,没道德通常距离卑鄙不远,可见它只是做人的底线。而且,道德不只是知识,它更需要实践。

小时候,大人总喜欢以“没有用”来骂小孩。如果你不想成为一个“没有用”的人,那就必须力争上游,自强不息。如今在大难时刻,有用却收起来不用,影响周遭环节的顺利运转,还反问“道德”?个人认为,这还真不是“道德”的道理。

《保护珍稀物种》/ 无 名

130815 ckh 27 (1024x683)
有时候我会突发奇想,怀疑我们对一些比较稀有动植物的保育措施,是不是果真抱着一视同仁的态度?

打个比方,假设黑斑蚊和熊猫都是濒临绝种的物种,同样需要人类的保护才能继续繁衍,你认为它们存活的机会是一样的吗?我猜想,不太可能一样吧?黑白相间的黑斑蚊虽然长得有点像蚊子界的熊猫,不过早被定义为害虫,万一绝种恐怕大家庆祝都嫌来不及,谁关心黑斑蚊谁神经病,没错吧?

这里表面之下的意思是,我们的好恶、审美、意识形态等等非常私人的感性准绳,其实都在左右我们的理性判断。据网上资料,目前地球上的情况是平均每小时就有一种物种灭绝。在资源有限的现实中,长得不够好看,至少也要长得足够吸引眼球,否则绝种了恐怕环保团体都还没察觉。这应该无关公平、公正,僧多粥少是不争的事实,在自然界求生存本来就很残酷。

目前地球最不缺的物种就是人类,做人因而跟那些濒临绝种的物种应该要采取完全相反的策略,保持低调才是做人的正途。我想说的是,不论是为公还是为私,7亿美元实在数目太大,绝对违反“低调”原则,在今天的时代是不太可能把这笔钱吞下去而又神不知鬼不觉的。如果这世界上真有人以为自己有特异功能可以把巨款消化,那实在也算是相当稀有的物种;我们既然找到了这种活宝,难道不是很应该放在笼子里好好加以保护吗?

(摄影:周嘉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