潮流,在我的认知里,就是大家趋之若鹜的一时兴起的跟风吧。不过,一旦拥有了它,整个人似乎多了一层优越感,成功拔头筹的感觉。比如说,拥有潮牌手机苹果,每每有新机型出售时,看看那漏夜排队去买的人龙,果真是“爱疯”呀。你说那是因为价格廉宜,相反!潮流的价格往往不菲,想得到它,平凡的小资打工一族,预备荷包大出血吧!人或许都是这么“爱疯”吧?永远都不满足,永远都在追逐,其实追逐着什么,自己是否清楚那是适合自己的呢?潮流仿佛就代表你跟上这个时代,可是都不是长久的。所有的潮流都会长江后浪推前浪,随着时间飘逝,潮流也会跟着慢慢褪去,由另一个潮流替上。今天这个新鲜,转眼间另一个新鲜又会崛起。
自小不是一个酷爱追随潮流的人。或者,是会选择性挑选吧?对于“潮流”一词有点概念,是在小学高年级的时候。那时,大家开始步入青春期,每天都在长高。彼此的身高似乎开始在追逐般的你追我,我追你。好,身高这里我没什么话可说,因为我由始至终都是稳坐在班上第一排的矮冬瓜同学。没什么和小学同班长得高高的女生参一起玩儿,最大原因是她们话题都围绕在追星,帅哥美女等明星。单纯的我在那时的判断:嗯,长得高的女同学的“潮流”话题不适合我,觉得无聊和无趣。
不过这世界的精彩在于每个人都是独特的,你的无聊和无趣,可能是别人的好聊和有趣。比方说我家的二哥,他可是潮流盛行者。他年长于我6年,我小学时他已是中学生。他的潮流在于衣着打扮和造型,还有,听的流行歌曲。我还记得那几乎天天在客厅播放的周杰伦和S.H.E.、王力宏和陶喆,在耳濡目染之下我和朋友去唱k之时不需看字幕也可以朗朗上口,皆拜老哥们所赐。还有,我老哥的“潮流”(爱美)程度是非常有纪律的,可以每天特地起早半个小时来梳头发做造型。有时是刺猬头,有时是完全遮盖印堂的长刘海造型,说是像唐禹哲的头发。还有服装方面,出街时他沾沾自喜买回来的“潮流”服装更让我看到不禁搔搔头,最有印象是很多条绳子的喇叭牛仔裤子(会想像:过马路时会被太近的摩托车勾到吗?)我老哥是像了我妈爱美这点。自己也看过妈妈的年轻照片,她年轻时可是走在潮流尖端呢!不过记得有次妈一起逛街时,看到有条不错的裙子,问妈:“妈这条美吧!”“嗯,不错!”“喜欢,我买给你穿吧!”“才不要,你以为我像你这个岁数,十八二十二(广东话)吗?” 我就不解,觉得好看就穿啊,穿衣服不就自我感觉良好,需要在乎年纪吗?难道说,大家认知的潮流是年轻人的专利吗?其实不是呀。曾经看过一个激励人心的报道,一名70岁的大爷,留着一撮长长的白胡子,头发也是银白的,也留长可以绑成个马尾。乍看之下,很像武林小说隐居的高人。这位大爷虽然已经70岁,却是一名模特儿,身材健壮,六块腹肌,那气质可不输年轻人呢。看看这大爷,报道中的照片他可是走在T型舞台,潇洒阔步的走猫步呢!模特儿,总算和“潮流”在一阵线上吧,那么请问潮流真的只属于年轻人?
后来开始上中学了,更常听到朋友们“潮流”的话题了。在这个时期,大家都会特别的在意自己的外貌形象,所以追逐潮流在中学时非常盛行的。还记得,有人会一班一班的售卖《学海》,只要其中一位朋友买了,一大班的同学就挤在一块儿。一开始我还好奇他们在看啥?后来挤过去一看……原来争先恐后在看封面后面的“明星专栏”,每期专门介绍现在最潮的明星等。如果有谁说不认识这个明星,一定有人义务和你科普这明星是谁,最近演的戏等。我漫不经心的聆听朋友对于她的“潮流”的热心解说,一刹那我注意到她无比闪烁,崇拜充满的眼神。这就是潮流的威力?
最近我似乎也赴上其中一个潮流,追看了《三十而已》这部据说现代女性必看的醒觉戏。真是一看不可收拾啊!最近正好适逢在养病,必须乖乖待着不能到处活动,所以看戏变成一大乐趣咯。透过这个戏,认识到广告的强大,和现在女权主义的厉害,和朋友也多了个话题聊。适时应应潮流,也不错嘛。其实我觉得适宜追随潮流,是没有怎样的;因为它也可能为你带来无限可能,比如开拓新爱好,认识新的圈子等。重要的是不要盲目的为了打动或吸引别人,为了讨喜而坠入名为“潮流”的无底洞。
摄影:周嘉惠(马来西亚)
上一篇文章链接:我的哈韩故事/闪闪(马来西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