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法教会我们的人生至理/#徐嘉亮(马来西亚)

最近,我到孩子的学校去教书法。第一堂课,我问道:“你们为什么要学书法呢?”各种奇葩的答案涌现出来。“周老师选我参加,如果拒绝,太不给脸了。”“来上书法班,就不用去巩固补习班了。”“老师,老师,妈妈说写得一手好毛笔字,比较容易进独中。”面对这一系列的答案,我告诉他们:“学习书法,能教会我们许多人生至理。”十多名小瓜顿时“当机”,一副难以置信的样子。

一个月后,上第四堂课时,我与他们分享了天津南开大学的一位老书法家——田蕴章教授的自述。“我五岁那年,就正式和家里的大伯和父亲学欧体。练了五年后,我觉得欧阳询的程度,我是能赶得上的。于是,我告诉大伯和父亲,我要在十年后,赶上欧阳询的程度。大伯嘴里说着:“好孩子,有志气。好好用功吧!”同时,他却和父亲相视一笑。他这一笑,深深地刺伤了我。我发誓,每天练五百个字,定能在十年后追上欧阳询。十年后,我已小有名气,亲戚朋友都会向我讨字。虽然志得意满,但一望上欧阳询的字帖,我却觉得为何离欧阳询更远了?不动声色之下,我又苦练了十年。三十岁的我,战战兢兢地问伯父:“为什么我越写,离欧阳询越远呢?”伯父留些一句话:“望山跑死马啊!”

接着,我话锋一转,问了听故事的小瓜们:“为什么田教授越写越觉得自己退步了呢?”这时,有一位四年级的小朋友福至心灵,答道:“老师,因为他的眼界变高了。”(坦白说,当时的我真是欣喜万分,能教到领悟力这么高的孩子,真是我的福分!)“答得非常好!这就是书法教我们的第一个至理,我们脑袋“看得到”后,眼睛才会看到。这叫见识。”(但愿孩子们长大后,能渐渐地领悟这些哲理,并应用到生活中。)

很快的,一位六年级的孩子举手,问:“老师,为什么一些挥春比赛的得奖者或是书法展中的书法家,写得都不怎么好?是我的眼界不够高吗?”“这个问题问得好。我们得从三方面看。首先,获奖者可能写了你们不认识的书体,如篆书、隶书或草书,所以这是见识的问题。但是有另一种情况,现今的书法界,有一些所谓的书法老师,会在当评审时,只是挑选他们学生的作品来获奖,从而提高他们书法班的名声,好招募到更多的学生。此外,也有大部分学书法的,崇尚新奇,从不好好地向古人学,一心搞所谓的创新艺术。往往这班人也占据了大部分书艺协会的名额,所以出现了孙过庭在《书谱》内所写的“苟兴新说,不足取焉”的古怪现象。同学们,眼界高了,技法成了,人书俱老的时候;并不代表我们就会名成利就。但是,当我们好好地临古碑帖,取法乎上,最终定能明白人生至理,得到心灵处的真自由!”

通过以上的对话,看官们,您是否想踏踏实实地学书法吗?切记,我们得向“明师”学,明白方法的老师;而不是名不副实的“名师”。以下,是一些书法老师在网上无私的教诲,希望爱书法的您能有所得益。

田蕴章书法讲座《每日一题 每日一字》1-365 完整版

https://www.bilibili.com/video/BV1uW411n7zo/

陳國昭

https://www.youtube.com/@kcchen1208/featured

  • 摄影:李嘉永(台湾)
  • 主题:眼界
  • 上一篇文章链接:韩国行/郑嘉诚(新加坡)

Advertisement

Leave a Reply

Fill in your details below or click an icon to log in:

WordPress.com Logo

You are commenting using your WordPress.com account. Log Out /  Change )

Facebook photo

You are commenting using your Facebook account. Log Out /  Change )

Connecting to %s

This site uses Akismet to reduce spam. Learn how your comment data is process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