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世上大部分的夫妻都来自不同的家庭背景,那么两个人的结合,除了甜蜜的时刻,当然也会有意见不合的时候,更何况有些事情还会牵扯到各自的原生家庭。藉此机会,小弟想与各位分享这些年来长辈们给小弟的一些解决方法。
首先,教会的牧师曾提过,爱是没有对与错的。什么意思呢?生活中的许多琐碎事情,往往没有绝对的正确或错误,有的只是不同立场或角度的诠释。打个比方,做丈夫的打算让刚打完羽球的孩子先乘凉,然后吃完晚餐,才洗澡。身为妈妈的却认为孩子应该先去洗澡,然后才用餐。探讨各自的想法缘由后,我们发觉爸爸认为孩子刚打完球,身上的毛孔还开着,此刻洗澡或许会着凉。况且,晚餐是热腾腾的面粉糕,吃了后,还是会出汗,不如吃完后才洗澡。妈妈则觉得用餐后才洗澡,会长肚腩;而且满身汗水吃面食,也不卫生。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怎么办呢?其实,小弟觉得爱里没有“胜与负”,才是更准确的说法。通常,每个人都会觉得自己有道理,那么就会要求他人必须跟随自己的意愿去办事。但是,这可行不通啊!要解决这问题,我们首先得放下自我,顺着事情的发展去应对。譬如说,面粉糕还未煮好,那么先乘凉,抹干汗后,赶紧洗一个温水澡,不就得了吗?假如面食已煮好,那么抹干汗后,开开心心地用餐。吃饱后,先帮忙母亲洗碗碟,收拾桌子;才去洗一个温水澡,相信也不会长肚腩了(有一种说法,吃饱后洗冷水澡,会减少血液流向胃部而导致消化放缓。久而久之,肚腩就会长起来了)。因此,爱里不应该有“输赢”,更重要的是事情得以圆满解决。当然,这取决于双方都必须抱有此生活态度;不然的话,一方的一味退让,只会造成另一方的蛮横。
小弟刚结婚后的某一天,家父突然教我维持婚姻幸福的三字真言——明事理。每当遇上任何事情,我们都得明白事情的来龙去脉,懂得站在对方的立场来做对策。由于年代的不同和环境的变迁,婆媳之间的矛盾总会在某个时间点冒出来。这个时候,做丈夫的,就得巧妙地在母亲和太太之间做润滑剂;情愿她俩婆媳同心对付你,也比她俩开战来得好!做一对明事理的夫妻,当中有一个大前提,那就是两人是以义之合,而不是以利之合。双方都以家庭的幸福为主,夫妻同心,其利断金;相信所有难题都能迎刃而解。
生活就是那般地奇妙,除了麻烦事,有时候喜事,两夫妻也可能会闹意见。打个比方,孩子成绩优良,同时得到了国内知名大学以及国外著名学府的奖学金。这时候,两口子在高兴之余,却对立起来了。事情得如何解决呢?简单的很,自个儿不懂的事情,那么我们就得尊重专家的意见和当事人的意愿。说穿了,不就是放下自我,听取真理吗?这就是为什么许多的基督家庭都奉行“我们的家以上帝为主”的原因。当我们遇上任何事情,以圣经的正确教导与真理来解决,凡事都能顺利走下去了。切记,我们得服从正确的圣经教导,而不是断章取义似地拿某句经文为自己的立场做辩护。
最后,在意见不合之时,夫妻千万不能口出恶言,更不能炒冷饭,甚至是以“离婚”二字或是武力来达到自个儿“表面上得胜”的利器。一个字,爱,那就是把自个儿的心掏给对方,何愁夫妻之间的纠纷解决不了呢?当年,小弟学了三年日语;今天还依稀记得的,只是一句话 ——夫妻之间的感情,犹如下雨后的泥土,将会更加的坚实和稳固。各位,我们在生活中,多想想对方的好,常站在对方的立场着想,放下自我,以真理为主;相信大家都能执子之手,与子皆老。
- 摄影:周嘉惠(马来西亚)
- 主题:婚姻
- 上一篇文章链接:跨族群婚姻/廖天才(马来西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