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子核子/#刘明星(马来西亚)

这个月的主题“原生家庭”出处大概还是引自现代心理学概念的吧?本来考虑着维特根斯坦在《哲学研究》里的“家族相似”论入手,谈谈这位维也纳巨富后裔的不幸家庭,但刚才又听了另一位哥本哈根富商后人基尔凯郭尔的家族受诅咒故事,恍恍惚惚的又回忆起我的哲学启蒙老师说过德国黑森林海德格尔鲜有描述家庭关系的论述。其实,海德格尔不是说过“语言是存在的家”吗?但也许这个家,只是翻译的微妙差异,是寓所的变形。

也不耐烦去刨根问底看希腊罗马对家庭生活的书写了,其实,就佛陀青年出家一事,不也体现出不同文化背景成就不同生活方式吗?

之所以想说维特根斯坦,还有“私人语言”论的考虑,匣子里的甲虫之类的,追查私人与公众的界限等等。所谓的原生,会不会每个过着不同生活的个人,都会有或多或少的见解差异?英文用original表示,那原生就不能说是精准的一对一译词吧?或者说这“生”已经不言而喻?

家庭作为社会单位可以说是高阶多细胞动植物共有的现象吗?除了人之外,其他诸如猿猴麋鹿等等哺乳动物,誉为有反哺之义的飞禽,它们的家庭生活很难从人类心理学作对应。虽然我相信猫狗的原生家庭对它们的成年生活有同样不可磨灭的重大影响,但对猫狗心理学这样怪异的组合恐怕很难获得人类大量投入去做细致调查的,这样的揣测就姑且存疑好了。

前文当然是故意引用外族来划分的,但我不明确在这里标出,恐怕会被认作媚外的慕洋犬。

我当然也读《颜氏家训》、《朱子语类》的。至于《马来纪年》、《杭•杜阿传奇》算不算“外族”,这就请由读者们自行定夺了。

题目怎么与核子搭上了?这原子起码与原生还有一个字相同,那个核子八杆子打不着呢!可是我们受过现代科学洗礼的,当然不多不少听过什么原子笔核子弹之类的名词的,这些翻译词背后也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在基因学盛行的时代,我们再说种姓好像有点落伍。其实不然。这北橘南桔,不过是地理上的差别也能有诸多的不同发展,“将相宁有种乎?”革命先驱陈胜如此号召群众造反。

Advertisement

Leave a Reply

Fill in your details below or click an icon to log in:

WordPress.com Logo

You are commenting using your WordPress.com account. Log Out /  Change )

Facebook photo

You are commenting using your Facebook account. Log Out /  Change )

Connecting to %s

This site uses Akismet to reduce spam. Learn how your comment data is process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