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谈对于“考试”的刻板印象/徐嘉亮(马来西亚)

(家长日前)

徐先生:     副校长,请问老师们何时会派回评估试卷呢?

副校长:     对不起,徐先生,今年的评估考卷将不会被派回去。老师们会根据学生各自的评估表现而跟进孩子们的进度。

徐先生:     副校长,这套方法看似完美,在华小却似乎行不通。一名科任老师平均教三到四班学生(每班40 – 50名学生)。他能否认识我的孩子,还存在疑问呢?其实,把监督孩子功课进度的部分责任交回给家长们,不是更实在吗?

副校长:     徐先生,还是不行,只因我们受到教育部的指示,不能派回考卷,害怕家长们互相比较成绩。

徐先生:     副校长,我们只是单纯想了解自家的孩子需要在课业的哪一个补救或是加强?

副校长:     这位家长,别担心,明年的二月“年终”考试试卷,将会被派回……(被打断)

徐先生:     那岂不是太迟了!谢谢您的讲解,看来我只得自个儿给孩子来个各科评估了。

(家长日)

徐先生   :  xx老师,您好。我是否能看看孩子的考卷呢?

级任老师:   徐先生,别担心。看来你孩子的表现还不错。

徐先生   :  xx老师,我只是想多了解孩子的学习进度,只是让我翻一翻孩子的考卷,就行了。

级任老师: (面有难色,犹豫了一会儿)徐先生,坦白说,这次考试,老师们都没给考卷打上分数,你看了也没用。

徐先生   :(心想:那么成绩单是如何被填上的呢?随意?随缘?看来考卷也是……)谢谢您,老师。

以上两段的真实谈话,反映了马来西亚实施了PBD(课堂评估)后的小学教育实情。小学检定考试被取消后,孩子们的学习似乎失去了主心骨,陷入了一片迷雾之中。大部分的老师都不知何为Bloom’s Taxonomy的评估方式,甚至有一批害群之马从此有了藉口(不用考试),名正言顺地在课堂上“划手机”;连教长也承认有一部分的老师为了KPI好看,刻意给孩子们的评估打上“特优”(TP6)的成绩。最终,教育局又下达了一个指令,今年开始,学校将进行一个总结性评估 (pentaksiran sumatif)。换言之,就是重启考试。

有鉴于此,我们得先厘清考试真的是孩子们学习上的“绊脚石”吗?没了“考试”,孩子们是否立即从“压力山大”变成了无拘无束的“彼得潘”?许多人都认为只要考试成绩好,那么就是“好孩子”,“钱途”也会无可限量!更有甚之的是许多以“考试成绩挂帅”的大学生,都有一个严重错误的刻板印象;大学念什么科目不重要,只要大学毕业就能保证一份高薪工作,反正大学所读的都派不上职场。

其实,考试只是一种中性的工具。它拥有两个重要的功用:相对性公平的评分制度以及让学生评估自我学习的程度。那么,为什么大家一窝蜂地追捧考试全科“A”生呢?主要有两个原因。第一,不知为何学习?第二,不了解“考试”的真正意义,结果被某些“心不正”的投机分子所利用。

写了那么多实情,让小弟在此抛砖引玉,谈谈如何解决我们对于考试的刻板印象吧!要解决问题,就得从如何出试题说起。坦白说,布卢姆分类学(Bloom’s Taxonomy)的课堂评估及教学方式,的确是一个好制度。他的理论将知识分为认知范畴(Cognitive Domain),技巧范畴(Psychomotor Domain)及态度范畴(Affective Domain)。怎知大马教育部只取了认知范畴,而放弃了更为重要的态度范畴:那就是在学习的过程中,孩子从一开始的被动地专注(接受),到接下来的主动学习(反应),懂得评价,组织所学到的知识与讯息,到最终的把学习视为一种本能(内化)。即使是认知范畴的六个阶段(记忆、理解、应用、分析、评价、创造),我们的考题也往往只集中于前三个阶段。要评估孩子是否掌握后三个阶段的技能,考试题目就得摒弃选择题。在还未让现有的老师们了解何谓布卢姆分类学评估,就突然取消了“填鸭式”的考试,只会让老师们不知所措。各位,别忘了,如今的老师们也是从“填鸭式”教育制度中成长的。

讲到这里,我们才恍然大悟,原来要改变对考试的刻板印象,我们得来一场教育改革!首先,我们必须把学习的真正目的,深深地烙印在基因里。那就是懂得做人的道理和实学。何谓做人的道理?那就是格物致知,意诚心正,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当中贯穿一切的,唯有一个字——爱!(爱等于爱真理,爱自己,爱他人,爱自然,爱一切的真善美。)至于实学,就是一切让我们懂得如何与大自然、人、事物以及自己相处的有用学问。

第二,我们得改变教学方式,才能确保孩子们掌握认知范畴后三个阶段的技能。可惜的是,嘉惠兄刚告诉我,今天的孩子如果会抄功课,就已经当着是完成他们的学习任务了。许多人也发现如今大部分的老师都教孩子们抄功课,不但历史抄,语文科也抄(包括造句、作文、长文缩短……),甚至科学实验和数学都是抄!抄,有什么妙用吗?有!对于老师:只需机械式地用红笔打勾,甚至不需要改作业!对于学生:被塑造成“听话”的愚昧一代……现在有许多经过试验的良好教学方式,譬如:学思达教学法、21世纪教学法等等,值得我们为了下一代的生存而积极地学习。

同时,我们也得改变教科书的内容。家慈就曾一语惊醒梦中人式地提到:“为什么马来西亚教育部不参考外国编得好的教科书呢?”是呀!为什么呢?在此,我们打个比方:既然语文的学习主要是为了应付读、听、写、讲,四个方面;那么语文课本怎能没有文法、阅读、聆听、讲述以及写作的辅助材料呢?小学的数学进阶怎么只能在每一个年级加上一个位数的难度提升——从十位数(一年级),百位(二年级),一直到百万位(六年级)呢?这是哪门子的编排?(在此呼吁,如果马来西亚教育部需要人才重新编排教科书,小弟可以和几位有真才实学的教授参与其中。)与其等待政府改革,不如我们上网找一些好的教材,马上教自个儿的孩子。(如果您有兴趣,可以联络《学文集》:xuewenji.my@gmail.com

最后,当然也是教改最重要的一环——老师和家长。一个有使命感,愿意付出的爱心老师对于莘莘学子的一生影响是重大的!传道、授业、解惑,就是老师的本质和责任。正所谓:教学相长,在教学的过程中,难免会遇上难题;只要秉着“人类灵魂工程师”的使命,我们一定能克服。至于误人子弟的,劳烦你们另谋高就;毕竟我们不愿阻止你们的发财路(真正的教育者并不会发达),更不想您坠入地狱之中。当然,家长也需扮演好其角色。有一句话:言教不如身教;就应该是家长们的人生座右铭。你在划面子书,却大声骂孩子沉迷于电子游戏?请问,这有说服力吗?

各位看官,您愿意马上做出改变吗?

  • 摄影:Lin Yun Yun(台湾)
  • 主题:刻板印象
  • 上一篇文章链接:考试好不好?/赤月(马来西亚)
Advertisement

Leave a Reply

Fill in your details below or click an icon to log in:

WordPress.com Logo

You are commenting using your WordPress.com account. Log Out /  Change )

Facebook photo

You are commenting using your Facebook account. Log Out /  Change )

Connecting to %s

This site uses Akismet to reduce spam. Learn how your comment data is process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