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破刻板印象/周嘉惠(马来西亚)

刻板印象是典型的以偏概全,一竿子打翻一船人,完全无视例外的可能存在,把“以为”当“事实”。

记得当年在加拿大读书时,负责学生辅导的雷博士提醒过我们,人在海外行为要检点;万一你做错了事,由于大家都不认识你,绝不会说是某某某做错了事,而是很可能就在当地形成“马来西亚人做错了事”,乃至“亚洲人做错了事”的印象。这很不公平,不过却是事实。

当年在北美洲,很多人认为凡华人都有李小龙般的好身手,乒乓比赛碰上华裔对手还没开打就想丢拍认输。我不喜欢这种没来由的标签,也为打破刻板印象尽了个人的一点绵力。大学时参加过一次校内的乒乓比赛,结果输得溃不成军,让那些美国学生清清楚楚知道并非每个华裔都是乒乓高手。不过,为了保护自己四肢的完好,我没放胆去挑战宿舍附近的空手道学院的黑带高手,就让他们继续以为会鬼叫“嘎扎!嘎扎!”的都是李小龙化身吧!

毕业后当上工程师,最大的烦恼就是总被当成“环境毁灭者”的代名词。小小的工程师哪有这么大本事去毁灭环境啊?真当工程师爱推倒哪片森林,就可以推倒哪片森林的吗?任何一片土地都是有主人的,如果不是有主人的指示,工程师凭什么擅自去人家的土地上毁灭环境呢?要骂人也应该先搞清楚对象啊!而且,工程的推展之前,都是事先做过环境影响评估,而且经过有关部门批准的。工程师作为“环境毁灭者”的这个标签可实在不敢当。

“理工男”还给别人一种左右脑发展不平衡的刻板印象,好像我们只会数理计算,不懂人文,也没有情绪可言。实际上,用理智控制情绪不代表脑死或神经线萎缩,歇斯底里也不代表感情丰富,事关个人对自己情绪的掌控能力而已。

几十年前在美国大学读了工科的学士和硕士文凭,后来找到机会又在中国大学读了文科的硕士和博士文凭。白天继续当工程师,晚上则“暗地里”主持人文网页和读书会,有时候也会恍惚自己好像在工程师群中当卧底。

最近有老师私下把我称为“理工文男”。对此还是有一点得意的,就想看看那些喜欢贴标签的人,这一回怎么来定义我?中国加美国,工科加文科,兼容并蓄啊!这是近年个人对打破刻板印象尽的又一次绵力。

  • 摄影:周丽雯(澳洲)
  • 主题:刻板印象
  • 上一篇文章链接:吃鱼/周嘉惠(马来西亚)
Advertisement

Leave a Reply

Fill in your details below or click an icon to log in:

WordPress.com Logo

You are commenting using your WordPress.com account. Log Out /  Change )

Twitter picture

You are commenting using your Twitter account. Log Out /  Change )

Facebook photo

You are commenting using your Facebook account. Log Out /  Change )

Connecting to %s

This site uses Akismet to reduce spam. Learn how your comment data is process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