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和朋友相处的过程中,时常会有这样的困惑:刚开始相处时,能看到对方很多优点;但逐渐地,随着交流的深入,看法会发生一些改变,能看到一些缺点了;再然后,如果没有平衡好关于优点和缺点的看法,就很容易产生摩擦;如果顺利经过这一阶段,朋友关系会稳定下来,成为长时间相伴的好友,否则,这段友谊就如同升到天空炸裂的烟花,“啾…嘭”,昙花一现,就此云散了。
后来,再看《亲密关系》一书时,这一关于朋友相处的认知得到了验证。在《亲密关系》里,作者把亲密关系分为四个阶段——月晕、幻灭、自省、启示。
月晕:刚刚认识时,看对方时会有一层滤镜,像是美丽的月亮,淡淡的光华笼罩着,仿若雾里看花,美好极了。
幻灭:当真正近距离相处一段时间后,初识时的滤镜破灭,看到了对方的缺点,以及无法满足的需求,遂产生矛盾。
自省:于是开始客观思考两个人的关系,以及真实的需求,从对方身上重新认识自己,了解自己,最终找回自己。
启示:认清生活的真相,能宽容对待对方,达到“豁达”“明悟”,从此亲密关系得以长久的维持下去。
其实,这本书说了这么一个理论,可以用一句话概括起来,就是“君子之交淡如水”。简简单单的一句话,包含了相处时的几个要素:
期望值不要太高。期望越高,失望越大,管理好预期,减少滤镜。
保持距离。无论是如何亲密的关系,也应该保持距离,保持底线,给双方留一点可以产生滤镜的地方。
时间上空间上恰当“留白”,给对方留一些空间,不需要天天待在一起。
理智温和。激烈的感情总是不易长久,“淡然如水”反而更容易长久。
如果你的朋友符合上述的特点,肯定会是一位“益友”,相处时心情舒展,不见时也会时时想念。
- 摄影:林明辉(瑞典)
- 主题:益友
- 上一篇文章链接:益友/耳东风(马来西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