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不须查考辞典,文化程度再怎么低粗的人都明白“益友”这个词的的意思就是对自己大有帮助的好朋友。可我偏偏查了半天,因为我想写的不是人,是物。我觉得良师益友对自己在生活、工作、思想碰到诸多门槛时固然有很大帮助,但毕竟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祸福,每道门槛不可能都有贵人守着你,但是你硬是迈过去了,不仅没跌倒,而且再往前走时觉得更有精神,更具底气。凭什么?当然有益友相助,只不过他是物不是人,是一种比高人贵人良人更有高度更有宽度更有深度的东西一一书!可惜辞典中没有关于为什么书是人的益友的诠释,也许是见陋闻寡吧?大热天的,也不想多耗费视力挖前人的知识成果装点门面了,还是把自己的体验举说一二抛砖引玉吧。
书无疑是人们最无私最体贴的良师益友,只要你有进取之心,她就会时刻守在身边让你尽情地吮吸她拥有的多种维生素直至你的大脑洞开,终生受用。不是嘛?且不说现在体制内工作人员及有相对技术含量的专业人才,就连一个稍为稳定体面的工作岗位也需持有对应的学历、证书、文化程度。不读书,没有文化,就没有基本自立能力,百人中有八九十人会被淘汰在滾滚的社会生活主流之外。我不宣扬“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那种封建社会里用惯了的教条,只是现实生活在不断地提醒我们:不读书连小品也捞不着一一除非你家有万贯,背有泰山,或者置身于一人之下,万万人之上!
“书中自有千钟粟,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这三句至理名言简直是千古颠覆不破的真理。得益于读书、研书、写书、用书而功成名就的先哲先贤先知先觉如金字塔一般展现在历史长河中,令人叹为观止!
读书也是我中华民族的一大优秀传统,差不多所有家族宗谱中都有“耕读世家”,“书礼传家”之类训诫。从书里获得仕途,获得财富,获得知识,获得启迪从而著书立说、世界扬名的精英如天上的星辰数不胜数。
虽然人人都说读书好,除大脑不健全者,没有不想读书的,但能真正读书认真读书学以致用的却少之又少。为什么?首先,绝大多数家庭无力供孩子读书,这就是一个十数亿人口大国得诺贝尔大奖的人还不及数千万人口小国的得奖人数的主要原因。其次是读书环境功利性越来越过于创造性,如本国影视界,充斥视听的都是四大名着改编的戏剧电影电视连续剧,列代帝王将相历史剧,宫庭内争外斗的爆料等等等等,有的还不惜代价,一编再编,新瓶装旧酒没完没了!靠啃别人创作成果起家,赚得脑满肠肥的所谓名人、明星、专家、学者,笼断了艺术天地、学术建制及各职能部门,使勇于创新,乐于为文化欣欣向荣,文明遍地开花而不懈奋斗的读书动力奄奄一息,以至有的躺平,有的在背后泼学人脏水,有的则用下三滥的手段——剽窃。如今这学风啊,套用一折《红楼梦》的<好了歌>最贴切不过了:人人都说读书好,只为名利忘不了,一旦名利站上头,读到中途便废了。
更让读书人引以为耻的是那些不学无术者,他们利用手头的几个臭钱或人脉资源,千方百计盗取他人知识产权往自己脸上贴金,从而挂上“专家”“学者”“博士”牌子到处招摇撞骗。有的所谓“专家”们,为了保护既得利益,不惜打压他人,迎合权贵意志,妄顾事实,出卖灵魂!唉,不说了,越说越来气,小心祸从口出!
总之,对于益友,我们要心怀敬畏,心存感激,尽可能把所得恩惠回报社会,有能耐的可以法古今圣贤著书立说,高智商的可以效中外英杰在未知领域拓出新的蓝天,即使无力向社会提供新的文明元素,也不做有损社会进步的绊脚石,不负书——这位创建人类文明的人类益友的眷眷之心。
- 摄影:李嘉永(台湾)
- 主题:益友
- 上一篇文章链接:难友的善意/谢国权(马来西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