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不是他们,今天我们会成为什么样的人?/周嘉惠(马来西亚)

在秦朝一统天下之前,春秋战国期间各诸侯国打了几百年的内战。结果呢?“国家不幸诗家幸”(清·赵翼,<题遗山诗>),战乱给诸子百家争鸣提供了历史契机。虽然说是“百家”,但司马迁在《史记》的<太史公自序>里引用了父亲司马谈的《六家要旨》,说明至少在汉朝初期,学者们的印象中比较具分量的其实只有“六家”——阴阳家、儒家、墨家、名家、法家、道家。

小时候看了一些胡说八道的书,以为汉武帝是听信“小人”董仲舒的谗言,然后决定“摆黜百家,独尊儒术”,从此定下了往后中华文化的基调。实际上,董仲舒并不是什么“小人”,他是当年首屈一指的大学者之一。司马谈为了培养司马迁接任自己的“太史”职位,还特别请董仲舒来担任自己儿子的老师,而我们都知道司马迁最后不负众望成功接任了太史一职。

春秋战国的长期战乱太让人受不了,司马谈认为六家学说都是以达到太平治世为目标,既然如此,为什么汉武帝又要独尊儒术呢?是因为儒家思想会制造听话的一等良民吗?如果读过《论语》、《孟子》,应该不会有这样的误会才对。至少,董仲舒在提出这个主张时,是为了更加配合大一统时代的统治需求,而雄才大略的汉武帝也不是一时脑子进水下了这个决定。

且不说儒家思想在政治上的主张有什么优缺点,我更感兴趣的是儒家重视教育的这一个特质。先秦儒家的三个代表人物孔子、孟子、荀子都非常重视教育的作用。孔子、孟子是正统儒家,荀子则比较异类。我甚至怀疑,荀子本身有没有把自己视为儒家?《孟子》中尊称孔子为“孔子”,而《荀子》中则称孔子为“仲尼”,这虽然不算不礼貌,却很有点“见外”的感觉。《史记》把孟子、荀子,还有其他各家代表十二人一起摆进<孟子荀卿列传>,太史公似乎也没有把荀子列为儒家的意思,而荀子的思想明显同时包含了法家、道家、名家思想在内。或许,荀子并没有很在意自己属于哪一家,反正就吸取各家之长,自成一代学者。后人把他归类儒家,可能就是因为他重视教育这一特征吧?值得一提的是,荀子的两位学生李斯、韩非,都是法家。

试想,如果当年不是独尊儒术,而是采用不重视,乃至漠视教育的其他思想,两千年下来的影响,今天我们会成为怎么样的一群人?即便反对儒家,你认为只注重逻辑思辨、权术、法律、吉凶,会让我们成为更好的人吗?对于这一点,我十分怀疑。

教育让我们得以在后天被修饰成更好的人。以马来西亚教育为例,虽然不尽人意,但如果全面废除学校,可以想象那将造成一个什么样的后果吗?随着时间长河的运转,儒家思想早已成为我们DNA的一部分,起码大方向是明确无疑的。重视教育,让我们能够更好的面对时代挑战;重视伦理,让我们避免无底线、无羞耻的沉沦。类似“Malu apa?”(有什么好羞耻的?)的话,我们讲不出口,再不要脸也讲不出。

我们是不是很应该感谢董仲舒、汉武帝?

  • 摄影:Nick Wu(台湾)
  • 主题:益友
  • 上一篇文章链接:为什么?/林明辉(瑞典)

Leave a comment

This site uses Akismet to reduce spam. Learn how your comment data is process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