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到内在小孩/周嘉惠(马来西亚)

有一种说法是这样的,文章完成后就再也不属于作者了,它自有自己的命运。因为不同的读者有不同的诠释,那已经不是作者能够掌控的事了。也不是想掌控什么,不过对于早前写的<后无退路的慰藉>,希望借此画蛇添足,说明自己为什么会感觉“心情复杂”。

台湾歌手王心凌在《乘风破浪的姐姐3》节目中,凭一次仅有1分钟的表演爆红。她唱了一段近二十年前的成名曲<爱你>,结果让一大堆尤其是人到中年的“王心凌男孩”为之疯狂;事情过去大半个月后,这股热潮似乎尚未平息。

当时见到那些王心凌男孩的激动劲儿确实让我心情复杂,倒不是因为他们模仿王心凌的舞步太难看。实际上,我透过屏幕彷佛见到一批又一批的少年郎随着<爱你>在扭动,他们的动作应该轻盈很多,可是实际上这些中年粉丝却有点力不从心。这些少年郎,就是中年粉丝的内在小孩的化身吧?

“内在小孩”(inner child)是心理学家荣格提出的概念,在此无意深入讨论,不过我一直都把它当着是每个人的“原初状态”的象征。与此同时,我也把《华严经》中“不忘初心,方得始终”的“初心”,理解成“内在小孩”的另一种呈现方式。

从来不曾跟其他人讨论过这个想法,可能理解错误了也说不定,但总觉得未曾经过环境、世故污染的原初状态、初心,应该是很美好的。从这个角度看,自己似乎也有点像是个孟子“人性本善”意见的信徒,虽然表面上我会显得比较支持荀子的“人性本恶”论调。

在这个并不那么美好的大环境中,王心凌男孩的内在小孩因为<爱你>的召唤而纷纷现身。这说明什么呢?一批被现实(还不单纯是岁月)磨得都快认不出自己的中年人,当大家都认为是后无退路的情况下,不经意间获得王心凌歌声的慰藉,然后突然选择退后一步,变身成少年郎跳出来大声宣布:内心小孩还在,初心也没忘!

我为见到他们的内心小孩而高兴,也为他们在现实中默默忍受的磨难而感到同情。我祝福王心凌男孩们最后都能收获自己最初希望的“始终”。当然,我也难免扪心自问,自己的内心小孩还在吗?初心还记得吗?

你说,心情能够不复杂吗?

  • 摄影:Nick Wu(台湾)
  • 主题:退一步
  • 上一篇文章链接:掌声响起来/公羽蟹(马来西亚)

Leave a Reply

Fill in your details below or click an icon to log in:

WordPress.com Logo

You are commenting using your WordPress.com account. Log Out /  Change )

Facebook photo

You are commenting using your Facebook account. Log Out /  Change )

Connecting to %s

This site uses Akismet to reduce spam. Learn how your comment data is process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