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不同时代有不同的生活环境,而这些差别都反映在生活用语上。
如果可以蒙头睡大觉,而且是睡到自然醒,有谁不想呢?但是以前我们的父母辈生活清贫,过得比两千多年前的先民还辛苦。《击壤歌》所描绘的时代是“日出而作,日入而息”的,而我们的父母辈却在清晨三点就得起床准备去树胶园割胶。我没割过胶,无法想象那是种什么样的日子。
到了我这一代,我们流行用“耕田”形容早起。耕田其实不需要三点起床,为了赶上“日出而作”的班车,五点起来就差不多了。当然,我们不是真的为了耕田而早起,而是为了上学、上班,为了避开塞车高峰时间。在城市生活,快连草都见不到了,还哪来的田可供耕耘?
到了下一代,他们的生活还不至于和我们这一代的有那么大的不同;虽然有了MRT和LRT,不过很多人还一样在开车,一样在塞车。不一样的是,他们从小就有过大清早赶飞机的亲身体验。不论去的是哪里,赶飞机都是个既辛苦又让人兴奋的过程,和赶上学、上班不是一个概念,不可同日而语。
哪一种生活更值得羡慕,或更值得同情?见仁见智吧?如果有“钱多事少离家近,位高权重责任轻,睡觉睡到自然醒”的好事,那就真的是very nice了!否则的话,不论割胶、耕田,还是赶飞机,其实都是生活磨练的一种,就指望明天会更好吧!
- 摄影:李嘉永(台湾)
- 主题:代沟
- 上一篇文章链接:不只是代沟/土灰狼(马来西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