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从过去的人生经验中发现,人与人之间的鸿沟与年龄差距的关系其实没想象中那么密切,或者说,至少远不及个人如何处理自己见解的手法关系来得大。
譬如说,我以前认识一位退休的二战美国老兵,我们之间的年龄相差近半个世纪,不过年龄差距并不妨碍我们成为朋友。那么,是不是我们俩都对各种事物拥有相同的观念?不见得。实际上,我还从未遇上一位和我观念百分百相同的朋友,不过这并不要紧,朋友之间原就无此必要条件。(《学文集》收录了两篇和这位老兵相关的文字:1)https://xuewenji-my.net/2014/03/19/ ,2)https://xuewenji-my.net/2014/08/09/408/ )
在21世纪的今天,年纪已经不带有权威的意涵。所以,倚老卖老只能被视为一种坏习惯,达不到任何效果或目的。如果坚持倚老卖老,再加上一些甩不掉的人际关系,好比师生、亲属、上司下属之类从上往下的无形压力,让人口服心不服,那么鸿沟的产生只是迟早问题。如此鸿沟不全然是年纪的关系,它和试图欺压他人的坏习惯有关,并非所有老人都有如此行为,所以把问题归咎于“代沟”是有点冤枉的。
不妨换一种方式思考,倘若排除年龄因素,是不是意味着我们就一定和同龄人相处愉快呢?当然也不见得。即使是面对同班同学,恐怕没几个人做得到无差别对待吧?总是有些人谈得来,有些人谈不来。谈不来可以转换话题,改不了的是某些人坚持己见的态度,那会很让人受不了。人与人之间一旦隔了一条鸿沟,勉强相处会很痛苦,最后唯有疏远,尽可能保持距离。
那么,这是不是说明我们在与人相处的时候就应该事事妥协?不是的。每个人都可以有自己的看法,提出自己的看法通常也不会成为大问题,底线是不要坚持自己的看法,更不要坚持说服别人接受自己的看法。个人观点不等于普世真理,自己要相信没什么不可以,但不需要强迫其他人去相信。
人与人之间相处是一门艺术,只要不跨越底线就等于去除了大半不必要的障碍,剩余的问题也就没那么难办了。
- 摄影:Nick Wu(台湾)
- 主题“代沟
- 上一篇文章链接:代沟/宫天闹(马来西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