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能没有遗憾?/郑嘉诚(新加坡)

电影常常都有遗憾的桥段,像是《爱尔兰人》裡法兰克对于最后无法修补和女儿佩琪关係的悔恨,或是《花样年华》裡陈太太苏丽珍和周慕云的爱情,可见遗憾一直是各种经典,也是人生绕不过的课题。既然绕不过,我们就需要好好了解遗憾。

什麽是遗憾?遗憾是种负面的情绪和认知状态,通常基于不甚理想的结果或现状,对于过去没有做或已经做过的事情产生自责,希望我们可以改变过去。也是疫情时代的其中一种基调情绪,大家好像都是在想“如果当时多回家”或“如果没有这个疫情”。

可是,心理学研究显示遗憾也非一无是处,尤其对年轻人而言,因为这类的遗憾情绪和痛苦的经验让我们有机会重新审视什麽是重要的和聚焦在正确的行动上,甚至选择全新的一条道路。对于年纪稍长者,因为还能改变的机会相对少了很多,那遗憾可能会导致陷入长期的负面情绪,甚至出现健康问题,像是荷尔蒙和免疫系统的影响。长期重複、负面的自责,甚至是忧鬱症的基础之一。

关于遗憾,还有个有趣的研究显示我们回顾短期内发生的事情时,我们会更遗憾于我们做错了什麽,可是回首更长期的时段,更多的是我们错过了什麽,像是《花样年华》裡,如果当时还有多张船票,张曼玉饰演的苏丽珍会不会和梁朝伟饰演的周慕云一起走呢?这就是未完成和错过的事。总的来说,“没有完成那件事”或“如果我有做那件事的话的影响”对我们人生来说影响大于“我做错了那件事”。

那麽总结下来我们应该怎麽应对遗憾之感呢?首先,所有的情绪都是有其功能的,都是能让我们继续生存的因素,经历过遗憾,我们以后在做决定时可以再思索一番,我这麽做对吗?第二、长期自责和遗憾的情绪会影响身心健康,已经改变不了的事情就尝试放下与原谅。

第三,我们常常会有偏见,觉得来多一次的话我就会怎样怎样,可是客观条件来说,即使我们重来一次,基于当时种种的限制或者认知上与资源的不足,我们还是会做出一样的决定。最后,我们应该接受遗憾是人生的一部分,每个人都会犯错,但是这些遗憾是让我们成长的契机,通过这些契机或许我们会更了解自己想要什麽和不要什麽、自己的价值观等等,甚至包括别人的价值观。

因此,与其活在自责里,我们是否应该尝试拥抱遗憾,接受和正确利用它来建筑更好的人生?

  • 摄影:Lynne Oliver(澳洲)
  • 主题:遗憾
  • 上一篇文章链接:深表遗憾/小暑杂记(马来西亚)

Leave a Reply

Fill in your details below or click an icon to log in:

WordPress.com Logo

You are commenting using your WordPress.com account. Log Out /  Change )

Twitter picture

You are commenting using your Twitter account. Log Out /  Change )

Facebook photo

You are commenting using your Facebook account. Log Out /  Change )

Connecting to %s

This site uses Akismet to reduce spam. Learn how your comment data is process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