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如果以应试的角度来看,我这个人从来都不算太认真的学生,这或许是因为生性“淡泊名利”之故,也可能是环境使然。为了应付当时的五年级检定考试,小学校方让我们考试班做了一份模拟考卷,也算聊表心意吧!初三考官方的SRP和独中的统一考试,却连一份模拟考卷都没做过,考卷长什么样子还得等到打开考卷当下才揭晓。如此蛮干,当年流行的说法叫“考天才”,但我一直不以为然,什么考天才,这世界哪来这么多天才?
话虽如此,上初中时有一段时间突然发奋图强,努力读书。记得有一天老妈问晚上想吃什么?当时的回答,至今仍然觉得十分铿锵有力:“匈奴未灭,不谈吃的!”汉朝大将霍去病的名言“匈奴未灭,何以家为?”被我如此借用,现在回想起来都还有点感动到自己。
这“匈奴未灭”的思维方式,其实这么多年了一直都不曾消散。
生活并不总是那么美好,现实甚至充斥着很多鸡肋似的骨感时刻,那可怎么办好呢?暂时“苟且”应付,放眼未来有“诗和远方”的指望,当然也是一条出路。但是就我个人而言,这“诗和远方”的美好想象无疑是令人向往的浪漫情怀,可是不嫌它过于虚无缥缈吗?无味无臭的,完全把握不住啊!再说,这“苟且”只是一下子的事?还是需要抱着长期抗战般的坚韧心态?经年累月的忍辱负重生活方式可太累人了!
“匈奴未灭”的潜台词是以打败敌人为最终目标。做人做事有目标固然重要,但更重要的应该还是尽力解决当下的问题吧?打倒强大的敌人,不可能是三招两式的事情。千丝万绪中,需要按自己的能力理出问题的轻重,合理安排解决各种问题的先后顺序,权衡各种可能需要付出的代价,当然还有其他很多需要考虑的,包括透过“诗和远方”来获得的心理慰藉,等等。现实生活是多维度的,该做的、需要做的事很多,不能单靠一招,任何一招。
没错,“诗和远方”的想象只是我们应对生活的一个小小处方,只能解决一小部分心理问题,还有很多很多急需考虑的对策。单凭“诗和远方”为指望的理想生活,只怕到头来得继续苟且下去吧?考天才的结果,十之八九不会见到有天才横空出世。
“匈奴未灭”,废话少说,just do it!当你认真起来对待生活,可能会发现自己还不错,生活其实也不是那么坏。
- 摄影:Lynne Oliver(澳洲)
- 主题:诗和远方
- 上一篇文章链接:诗和远方/耳东风(马来西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