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才能站上巨人的肩膀?/徐嘉亮(马来西亚)

有人认为“站上巨人的肩膀,才能看得远”这句话,是牛顿在1676年2月5日为了讽刺胡克个子矮小而讲的。其实,早在1159年,英国作家John of Salisbury就曾写到一名法国新柏拉图主义哲学家Bernard of Chartres最先提出了矮人站在巨人肩膀上的譬喻。而后,在13世纪建成的法国沙特尔大教堂(Chartres Cathedral)南端十字耳堂的染色玻璃窗上,就根据这个譬喻,绘有《新约》中四个福音传教士:马太、马可、路加和约翰站立在《旧约》中四位先知的肩膀上,以示福音的传承。因此,无论这句话的原意是讽刺,还是谦卑,今天的我们如果能获得某方面的成就,那必然是建立在前人的付出与贡献上。

各位看官,您要站在巨人的肩膀上,以便好看得更远吗?或许您会说:“废话,谁不想站在前人的成就上,建立一番功业呢?”其实,要爬上巨人的肩膀,还真不是人人都办得到,特别是很少人有这个决心和毅力。一个活生生的例子,现今的马来西亚政府。怎么说呢?谁不知中国成功对抗新冠病毒的实战三部曲:大量有效检测,严格地进行病患者隔离,以及高速的疫苗接种,偏偏马来西亚政府在初期抗疫有了一点儿成果后,就犯上了大头症。沙巴州选后的边境防疫失败、病情依然严重时的重开实体上课、斋戒月时的市集大开放至凌晨两点、以至现今在每日确诊人数飙升至逾两万之际决定在九月一日实体复课的“神操作”,哪里有想爬上巨人肩膀的意思呢?现在,大马流行的口号不再是SOP、MCO、3W还是3C,而是KKGKK(潮州话:自己顾自己)。这一切只因政府已经放弃,一部分的人民也天真地认为接种疫苗后就会天下无敌,百毒不侵,甚至以为疫情接下来的发展会“负负得正”。小弟觉得“负负得正”还是会发生的,那将会发生在几乎所有的人染疫而死后,剩下少数成功抗疫生还者的时候。各位,别忘记卫生部副总监的警告,现今真正的确诊数目是此时的4-5倍;再加上大马儿童占了人口的28.3%,坚决不肯接种疫苗的人士和无证件外劳(马来西亚目前绝不可能达到全体免疫——至少70%人口接种疫苗),以及病毒会不停地变种,我们真的是要严格地KKGKK。

在谈了决心和目标后,我们如何能够选择对的巨人呢?什么?巨人也有假的?是的,现今的大马政府就选错了学习对象——不顾一切开放经济的英国政府。今时今日的社会,人人都希望能拜一个名师。但是,您是否知道,我们需要的是术业有专攻的“明师”,而不是徒有虚名的“名师”。在此打个比方,今天大部分的“自称书法家”的名师,都不坚持书法初学者必须先从楷书,特别是唐楷学习,以便掌握好对书法基本法则的基础。许多好高骛远的“书法爱好者”随心所欲地学习,一拿起笔就写行书,甚至是草书、篆书。学了几个月,就自以为满师了,随意挥毫,甚至自认龙飞凤舞,沾沾自喜;其实这不过是孙过庭在《书谱》内曾说过的“苟兴新说,不足取焉。”在做研究的当儿,研究员都必须参考一些科学文献及数据,好减少走冤枉路。岂知小弟的一些学生常常参考了某些文献,而走上歧途,浪费了大量的实验材料和时间。在科学研究这个行业里,充斥着许多假的数据、不提供完整的实验步骤,以及只为了发表挣名利而发表的文献。为了躲过这一切的弊病,小弟往往建议初入行的研究员或学生,别参考东方国家,或是发展中国家研究员所发表的文献。或许这个方法会让我们错过一些很好的研究成果,但是却能让学生们很好的避开研究陷阱。至于如何选择有实用价值的文献,就得等研究员以足够的经验和学识来判断了。(一份好的文献的基本条件:拥有根据科学原理的可行性实验目标,可被重复验证的实验成果,以及是一个有延续性的研究。)

有了决心和学习的“巨人”(实战有效经验)后,态度是决定我们是否能攀上巨人肩膀的唯一条件。谦卑学习、坚毅、不轻言放弃、平心静气的耐心,是成功的关键。在价值投资的世界里,几乎所有的投资者都了解巴菲特所讲的金科玉律:“永不亏钱。”投资五部曲:选业务有成长的公司(特别是处于拥有看不见天花板的巨大发展潜能的行业)、选可信赖及有能力的管理团队、公司业务拥有强大的护城河、等待一个相对“便宜”的价钱分批买进以及等待公司价值被反应于市值的耐心。只可惜,大部分的散户都败在“耐心”二字!

最后,已站在巨人肩膀上的各位,是否就此写上“休止符”呢?相信你们心中早有答案,那就是向下一个高山爬去。小弟在此还有一个建议,各位有成就的人士,不妨花一点时间来栽培下一个巨人,因为这也是一个人生必攀的高峰,不是吗?

  • 摄影:周丽雯(澳洲)
  • 说明:Pink Lake粉红湖,西澳景点
  • 主题:巨人肩膀上
  • 上一篇文章链接:全红婵/宫天闹(马来西亚)

Leave a Reply

Fill in your details below or click an icon to log in:

WordPress.com Logo

You are commenting using your WordPress.com account. Log Out /  Change )

Twitter picture

You are commenting using your Twitter account. Log Out /  Change )

Facebook photo

You are commenting using your Facebook account. Log Out /  Change )

Connecting to %s

This site uses Akismet to reduce spam. Learn how your comment data is process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