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谈环保/江扬(中国)

2021年资本势力的野蛮扩张并没有随着疫情有所减缓,各大老钱新贵一窝蜂地涌向电动汽车行业即为明证。是资本家们突然环保意识暴涨,对环保事业激发出前所未有的热情吗?当然不是。资本狂热只有一个原因,即有利可图。那么这个环保之“利”来自何处呢?最主要是政治因素。中国迫切地希望在新能源汽车赛道弯道超车,欧洲则对减低传统碳排放念念不忘。这些都催生了各项利好新能源汽车的政策,如减税、购车补贴等等,这是各大资本蜂拥而至的根本原因。而另一方面,环保概念的巨大商业效益也让他们垂涎欲滴。诸多环保组织的长年公众教育让环保概念深入人心——尤其在能买得起汽车的中产消费群体中。电动车商家们顺水推舟,稍作姿态,就轻易收割这波利好。

然而,这些打着环保旗号的资本行为不仅与环保关系寥寥,甚至恰恰与环保理念背道而驰。即使电动汽车是正确的发展方向,但毫无节制一拥而上的低质量野蛮生长也必然造成大量的重复投资与资源浪费。更何况,没有突破的电池技术让无法走出续航困境与冬季焦虑的电动车尚无法完全替代燃油车——即便可以,大量使用电池来取代燃油机对于地球来说有多大益处?问题的关键不在于使用什么技术,而是在整个能量产生回收过程中的绿色机制。对于现阶段中国来说,以火力发电为主来满足电动车需求相对于燃油车所造成的空气污染,区别并没有资本宣传得那样显著。同时,随意丢弃处理的废旧电池恐怕比燃油机配件对环境造成更大损害。而以日本为代表的高标准垃圾分类回收处理机制别说从未在中国这样的发展中国家得到严格执行;即使是在欧洲这样的发达左派地区,脆弱的垃圾处理机制也仍然难以中和放纵消费产生的大量垃圾。在这样的历史条件下,强调电动车比燃油车更环保并没有充分的说服力。

因此,所谓的新能源革命归根结底还是打着环保旗号的产业转型,问题则又回到了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天然相悖。但凡是资本介入的大规模生产必然会对环境造成影响,古今中外概莫如是。虽然人类活动对于地球的影响是否比地球自身的运行规律更重要还有待进一步论证,但如果真的要走向环境保护主义所描述的理想境地,限制人类的大规模资本生产以及扭转根本的放纵消费习惯才是根本。然而这正是问题无解之处。无休止的生产与消费是资本主义的发展基石,改变这种方式不啻为革资本主义自己的命。如丹麦这样的相对先进国家,在疫情之前仍然充斥着大量饲养水貂以谋取毛皮的肮脏行业;看似新能源汽车推广最为激进的挪威,文明的另一面则是仍然放任石油开采与三文鱼工业饲养作为国家经济支柱。潘多拉魔盒中释放出的穷奢极侈永远不会回头,但不根本改变这样的社会模式而奢谈各种环境保护实际上都是伪善。

这让我们不禁联想到最近中国年轻人中盛行的“躺平主义”——用一种不买房、不买车、不结婚、不生娃、不消费,维持生存最低标准的方式来拒绝成为他人赚钱的机器和被剥削的奴隶。这样的人生态度与禁欲主义有些相近,但比后者多了一丝反抗的味道。革命主义者们从这种生活态度中看到了“非暴力不合作”的影子,对于无孔不入与无所不能的资本主义,消极抵抗也是抵抗。环保主义者们则应该看到这才是一种真正意义上的环保态度——克制自己的消费欲望,改变放纵无度的生活方式。躺平的年轻人们也许自己都没有意识到,在环境保护方面,他们所做的比所有大肆宣扬新型能源、有机食品、绿色经济的资本家们加在一起都要多得多。只不过,这样的节制缺少了积极的反省,更像是一种情绪发泄或是不得已而为之的无奈,而非对于克己复礼的主动实践,这也许是“躺平主义运动”——如果存在的话——最大的历史局限性。

照片:电动车(摘自网络)

主题:克制·放纵

上一篇文章链接:克制和放纵/耳东风(马来西亚)

Leave a Reply

Fill in your details below or click an icon to log in:

WordPress.com Logo

You are commenting using your WordPress.com account. Log Out /  Change )

Twitter picture

You are commenting using your Twitter account. Log Out /  Change )

Facebook photo

You are commenting using your Facebook account. Log Out /  Change )

Connecting to %s

This site uses Akismet to reduce spam. Learn how your comment data is process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