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们从小就学习克制自己,养成好的习惯,不好的东西不要学不要做,不要染上。不过,往往越想克制的欲望越有它的吸引力,或者说,“致命”的吸引力。尤其是一些我们觉得无伤大雅,或者是可以有选择性的决定,旁人(或者是我们的上头、更有权力者)的劝说往往变成一种压迫,潜意识中可能致使我们走向相反的道路。
在冠病大流行中,这种情形尤其多见。有些人的行动受到限制时,更想走相反的路向,什么“不自由毋宁死”、“那些人”更不守规矩的说法只是一个借口,不喜欢别人教(或限制)我们怎样做,偏要反方向而行才是主要的原因。“我偏要”这个潜藏在心里的想法,常常这样不经意的溜出来,强调对自己人生的自主权。
强调自主权没什么不对,不要害了别人即可。克制自己,除了希望自己不会出问题,另一个更大的原因是不要让别人(或社会)因为你而受罪。但是,看来许多人想不通这个道理,往往为了自己的自私危害到别人,以为那是别人不好运,愚笨,活该。是非曲直不是不报,而是时候不到,今世不来,来时也逃不过。
不克制,是不是叫做“放纵”?个人觉得,放纵比不克制的层次更糟。克制,是我们知道自爱,不要害己、害人、害社会或者害这个世界。不克制,有时未必害到别人,但是肯定对己有害,比如说,抽烟喝酒赌博,不懂得克制的话,有时只伤害到自己;但是,如果放纵的话,很容易星火燎原,最后欲火焚身。所以,放纵自己,恣意行事,更加要不得。
不过最近看了一些美剧说明,才发现原来“放纵”的定义,因人而异。一些崇尚自由的国家(如欧美等),在放纵的定义是非常松散的。这种思想一旦来到比较保守或封闭的东方国家,将引起很大的冲击。西方认为是自由的事项,东方也许就是放纵!不相信的话,在谷歌搜索一下“重口味”的剧集,就可以知道西方国家尺度之宽,已到了匪夷所思的地步。而且,网上制造炸弹、毒药,或者色情暴力等等的现身说法,据说也是到了一点即通,一看即懂的地步,如果不加以管制,任其放纵胡为的话,很容易让没有自我克制能力的人陷入难以自拔的地步。科技的好和坏,一体两面,只在自己的一念之间。
如何应对未来的越来越功利,越来越假借“自由”之名来诱使人们走向“放纵”的火坑?个人觉得,唯有从道德教育,唯善主义做起。这在功利社会,利字当头的环境下几乎是缘木求鱼。许多吃过“穷”的苦头的父母,宁愿拜“钱”为师。向“钱”看齐,也不愿“伪”善。但这也是克制自己为善唯善历久不衰的原因。坏人心肠再坏,也不得不羡慕好人有好心肠,因为他缺乏的就是这个。当好人克制不到自己,或者被引诱到放纵了,堕落了,坏人会有一种“埋堆了”的释然。可是,当好人或善德得到推广,愈发显得坏人的阴暗呀!
有光的地方就有影,有需要克制之处代表了世事的不完美,与其埋怨世界的不完美,不如向世人显示完美才是世界美好的理想?与其埋怨其他不懂得克制而连累了自己,不如自己修身积德化解过去的业障?—扯远了,就此打住。
摄影:Nick Wu(台湾)
主题:克制·放纵
上一篇文章链接:她怎么仍留在这里?/刘姥姥的孙女儿(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