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不久前,老大告诉我,她长大后希望当个天文学家,或者去卖臭豆腐也行。要应付家中两个女儿经常的突发奇想需要非常强大的心脏,我尝试消化这个“惊喜”,不过两个选项之间的落差也未免太大了吧?一开始我怀疑这是不是一种威胁?看样子不像,她的性格据我了解没那么复杂。
两害相权之下,天文学家似乎是比较合逻辑的选择。说是出于诱导的动机也好,鼓励也罢,我决定多找一些关于天文学的书给老大看。近十几年都上网买书,早已经戒了逛书店的习惯,却恰好在此时偶然踏足书店,然后一眼看见这本天造地设的书,真是得来全不费功夫。书名《寻找太阳系外的行星》,作者叫莎拉·西格(Sara Seager),是一本自传。莎拉·西格不知何许人,我平日毕竟和天文学没什么交集,封面介绍作者是美国麻省理工学院物理和行星科学系教授、当代天文学界25位最有影响力的人之一、麦克阿瑟基金会“天才奖”得主(虽然不认识这个基金会,但奖项感觉分量十足)、TED演讲有超过150万人浏览,看来是一号人物。
书买下了,但这是台湾版的书,老大看不懂书中的繁体字。加上担心老大自己读着读着误入歧途,下定决心长大后卖臭豆腐给住在太阳系外行星的外星人,那就更是枉费心机了。于是,决定和她一起共读。每晚在忙完各种作业之后,如果还有一些剩余时间,我们就坐下来读几段。形式就是我一个字一个字念,她一边听一边尝试认识繁体字,遇到需要解释的段落,也可以当场解决。
作者显而易见是个不折不扣的书呆子,读书、研究、教学都表现得顶呱呱,但同时也是个生活白痴。原本有丈夫麦可一手撑住的家务事,却在麦可患癌过世后阵脚大乱。设想周到的麦可留下一份三页长的“地球生存指南”清单,内含一些人的名字和电话号码,各种账单的提醒,应该做以及如何做的家务清单,购物指南等等。不过麦可在重病中列清单难免挂一漏万,譬如“地球生存指南”就没考虑到家里宠物猫过世了该怎么处理?埋葬是必须的,不过冬季里土地结冰,挖不了洞,可怎么办?结果作者决定把宠物猫的尸体包起来放进冰库,权充在春天来临之前的停尸间。这类动作完全超出我们的意料之外,爆笑之余,也让这本自传读起来分外亲切。
除了每晚的共读,我也找了作者的TED演讲视频给老大看,虽然英文程度还不足以明白演讲内容,但至少见到了作者本尊,听到了她的声音,还是让老大很满足的。书在结束前提到2017年8月的一次火箭升空,把作者团队研发的立方小卫星“阿斯忒莉亚”发射去外太空,我们也找来视频和作者相隔四年后一起感受火箭猎鹰九号升空的兴奋。
这一本近四百页厚的书,我们一共用了一个多月的时间读完。这是老大不曾有过的阅读经历,会不会对她往后的命运起什么作用尚言之过早,但总的来说感觉还不错。我们决定再接再厉,目前正读着旅游作家比尔·布莱森(Bill Bryson)的英文版欧洲游记Neither Here nor There。只能说,比尔·布莱森的英文可要比繁体字难搞多了!
书名:《寻找太阳系外的行星》
作者:(美国)莎拉·西格 Sara Seager
译者:廖建容
出版社:远见天下文化出版股份有限公司
出版年份:20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