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丛林复丛林,生物何其多!飞禽投林无忌,鱼鳖湖泊任棲,走兽不甘封地,擅自闯东走西。如此自由疆土,竟也有生死予夺,被一道怪圈紧紧围住,谁也无法突破。这个怪圈叫做丛林法则。
丛林法则是“适者生存”,生活在丛林环境中的生物,无一能逃过一个“适”字。各种生物都有天生的适应能力,一旦失去适应能力,就无法生存下去。比如丛林中有一种寄生小草,必须有阳光和水分才能生发,灰白色的叶片儿一丛丛挂在细细的藤蔓上,看上去活力旺盛,与连连原上草无甚二致,可是寄生草天生好高骛远,它不甘心只在原地繁衍,何况丛林中的地面布满大小树木、野草灌木密密麻麻,厚重如毡的落叶把地皮包得严严实实,草籽能扎根出土已属不易,哪还有容小草漫地爬行的余地。幸亏老天爷賦予寄生草攀爬依附的本领,凡有攀援的机遇它们绝对会见缝插针。于是,幸运的一棵种子终于在大树下找到发芽的机会缠上树杆,于是这棵大树的枝杆上渐渐挂满一丛丛灰白的草朵儿,倒也不失风雅。如果寄生草不那么懒惰,与大树和衷共济,节流开源,则不失为丛林中一大景观。只是小草懒惰成性,不知道天下没有免费晚餐这个硬道理,一唯地允吸树汁,不思回报!结果,大树承受不了营养大量流失而轰然倒下,当然,小草的安乐窝也就永远消失,最终成了大树的陪葬品。
这是弗吉尼亚州(Virginia)里士满(Richmond,州首府)西部的一个普通居民区。住房建筑在高低起伏的丘陵上,浑如镶在丛林中的一颗颗恒星。如若信步漫游,不留意路口竖立的碑铭字样,准定会迷失在茫茫丛林中。
这里没有围墙,没有界限,似乎可以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可实际上,无形的障碍比有形的围墙更危险,一不小心就会迷失自己,遗恨终生。
有一次,小区有一个文娱晚会,我一家子驱车过去凑热闹。在停车场边,看到一只野鸭子在场边单脚孓行,另一只脚大约被车轮辗断了,木生生地吊在跨下。所幸生存虽然艰辛,生命仍能延续,因为这儿的人一般对“野味”不感兴趣。我想,如若野鸭不好奇地出水上岸来凑人们的热闹,不至遇此横祸吧?
这是个初春的清晨,天朗气清,我信步走进离小区不远的丛林入口。虽是丛林,周围烟火相连,车辆不断,五十米外,还有一所规模不小的小学校,课余时间里,孩子们的戏闹声不绝于耳,可就在这样的环境里却也看到意想不到的惨状:一具小鹿的尸体!它侧卧着,腎部被扯掉一大块,肌肉及骨骼犹呈鲜红。麇鹿是以家族为单位的群居动物,小鹿一般不会单独出行,这小家伙为何被袭击致死呢?估计它春心萌动,想独个儿寻觅艳遇吧。距尸体上方十米处,有块公有草坪,保护甚好,踩上去如履棉絮,也许小鹿是冲着这块肥草去的,吃饱了,去水沟喝水,冷不丁窜出野狗或饿狼,生生地丢了小命!过了两天,雪后初晴,我惦记着小鹿遗体是否完好,于是又去过访。走到草坪与丛林交界处,发现两只大麇鹿倒斃在荒坡上!一定是小鹿的父母不见孩子回家,双双在丛林里寻觅,它们不断地寻找,嘶声力竭地呼喚,整整两天两夜,不吃不喝,最后筋疲力尽,倒地不起……或者,它俩见到孩子已歿,伤痛欲绝,昏昏沉沉地走在马路上,一辆汽车开来也懒得避让,于是酿成惨死。驾车人无意杀生,随便将一对尸体往林子里一抛,扬长而去!唉,快快乐乐一家子,就这样被一个小小的欲望毁于一旦!设若小鹿不脱离父母约束,单独外出行动,就不会落到满门灭绝的下场了吧?
兽算哪及人算,人算不如天算!有一次,我自己也险些在他国陨命。那是个仲春时节,我被丛林边缘的野花芳草吸引着,不知不觉走进一座开放式的花园,花园紧靠湖泊,岸边有一微形沙滩,一对少女穿着比基尼平躺在沙滩上沐浴明媚的日光。我看不惯这种张扬的行状,心情大受影响,便哑然退出花园,沿原路回家。晚上同儿子闲话,说起白天所见,他大惊失色道:“妈,这是私家花园,不可随便闯入的,如果主人发觉,可以开枪,打死也无所处申诉!”呵呵,这无形的围墙,原来也是要老命的枪杆子呀!
2021年2月写于杭州阳光带
摄影:Nick Wu(台湾)
主题:突围
上一篇文章链接:减腰围/公羊(马来西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