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和岳父一起吃午饭,用餐时颇感慨的说他没想到有着这么一天:四个儿子中的三个都移民了,留下的是他认为最不起眼的一个。走了的也许在老爸百年归老时赶回来鞠个躬,如此而已。
然后越扯越远,似乎在后悔当初把儿子们送到海外留学了。壮年时的豪言说孩子必须出去闯个春天,如今几乎不管用了。孩子留在身边比什么都重要。
有时造化就是喜欢开我们的玩笑。陪自己走完生平最后一段路的往往并不是自己最喜欢的那一个。因此别太早就认定我最疼的是这个,最讨厌的是那个,因为到时陪自己跑到人生终点的是谁还是未知数。
无论如何,我岳父到底还是过不了“老来从子”那一关。女婿对他来说是个外姓人,因此不可能在女婿家老死。相对而言,我岳母比他高明多了。对她来说,只要愿意接纳她与她一起过日子的就是儿子,管他是姓什么的。还记得岳父以前常说他对孩子们的性格了如指掌,对于这点我还是有所保留的。做父母的往往自视过高,以为天天与孩子相处,就很了解他们的心。年轻人的思想有时候难以捉摸,新闻常有类似报道,当父母获悉孩子的罪行时惊呼:“怎么可能?我孩子不是这样的!”我中学就有位好朋友,父亲是校长,母亲是老师,而他却是黑社会成员,幸好还没去到杀人放火的地步。
而我本身有四个女儿,没有儿子。老大天资一般,凭后天努力,成绩还不错。可是情路坎坷,屡战屡败。老二不甚喜欢读书,考试还行。对爱情没啥兴趣,买房产要紧。老三读书为了职场所需,文凭第一,兴趣其次,还好所选的科系也是她喜欢的科系。对爱情要求甚高,没几个男生她能看上眼。老四是唯一说在读书中找到乐趣的人,目前备统考,除了读书还是读书,准书虫一个。
对我而言,与其刻意去解读孩子,不如把她们当成朋友,让她们保留一点隐私。心事想说就说,不想说也就算了,反正不想告诉你的也勉强不来,所谓“牛不饮水焉能按得牛头低”。读懂儿女是门学问,相信许多父母到离开人间那天也还没读懂自己的孩子。
摄影:周嘉惠(马来西亚)
主题:儿女经
上一篇文章链接:单身驴的儿女经/驴子(马来西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