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代的语和文故事/周嘉惠(马来西亚)

我个人从小对语文的态度就甚具古风,十分赞同孔子所说的“辞达而已矣”(《论语٠卫灵公》),意思表达清楚就够了。幸好生得早,否则在后来流行的华文课中去学“优美句子”、“名句精华”等环节非遭遇滑铁卢不可。也不是背不了书,只是对这种硬塞的语文学习方法不以为然,恐怕会学得非常被动而已。

对于文绉绉的文章向来不是很能够消化。以致那些所谓的“优美句子”十之八九读了总会让我起鸡皮疙瘩,而我也怀疑那些不知来龙去脉的“名句精华”读了真能够起共鸣吗?以前中学时代有一本笔记,专用来抄自己从书上看来的一些文句,文字不一定优美,但重点是自己有共鸣、有感触。因为自己对“辞达而已矣”风格的贯彻,加上欣赏白居易非要让“老妪童子”都看得懂不可的作风,我的文字表达绝不华丽,而且每每以读者“没有一个字看不懂”为荣。有一次偶然发现自己的时事评论文章居然被马来文报章Utusan转载,此后愈发避免子曰孟云的文句,但求与读者思想交流顺利就心满意足,没必要找古人来狐假虎威。至于读者是否喜欢这样的文字,我抱着随缘的态度,喜欢最好,不喜欢拉倒,如此而已。

家里两个孩子从小看书长大,近来发现她们俩在语文上的表现都蛮特别。老大这一年以来在作文方面收获颇丰,得了一项校内、一项校际比赛的奖。在行动管制学校停课的期间,班主任会以手机在群组中告知班上同学的各种得奖消息,老大接获自己的捷报会兴奋得袋鼠般跳来跳去,我认为得奖对她的最大意义应该在于有益健康,毕竟现代城市人普遍都缺乏运动。

老大平时对一些自己意想不到的事情会特别有反应。譬如不久前妈妈在超市买了一种名为“黑珍珠”的西瓜,后来发现所以得名纯粹因为它不是无籽西瓜。西瓜我家不常吃,偶尔买了也都是无籽西瓜,突然要吃有籽西瓜反而成了挑战。老大发现原来自己不会吐西瓜种子,吃着吃着嘴里很快就塞了一堆西瓜种子,然后自己就在那边傻瓜似的哈哈笑。老大写作文时有神来之笔,有时候文字描述连自己都觉得意外,她也会哈哈傻笑。这里附上一则她在校的命题作文,相当有趣。

X     X     X

《我原谅了你》

你应该知道,我从小就不喜欢别人强迫我做不喜欢的事。但是,你偏偏不听我的话,还跟我唱反调!真叫人生气!

喂!我都说过了,我不喜欢甜的糕点!吃了等下我更胖!还有,我在减肥啊!从30kg吃到36kg,够胖了!九层糕这么多颜色,那是加了色素的!肯定!百分之百!还有还有,我才刚吃饱!你想让我成为一个胖子吗?想让我肚子爆炸啊?

好啦!好啦!我原谅你啦!吃就吃,以后胖了你要负责!九层糕在哪里?拿来!

我转头一看,妹妹嘴里满是九层糕,脸颊鼓得像只塞满坚果的松鼠。她一脸天真地问:“你改变主意了呀?对不起,下次再请你吃。”

X     X     X

老二今年才上一年级,识字不多,也还没到写作文的阶段。老二平时说话没什么“金句”,不过感觉上仍不失为一只“潜力股”,在平凡中透露出不平凡。早上睡醒,她不说“早安”,却以“好久不见”打招呼。可能是我想太多,但不觉得早上说“好久不见”更具温情吗?有事没事她也会跑过来,给你“一个大大的拥抱”。她不吃榴莲,不嗜辣,自称“外国人”。平时在家里疯子一样,出门在外则安静得三棍子打不出一个屁的样子,她认为自己同时还是一名“闷骚人”。因为疫情的关系,今年吉隆坡的学生被关在家里大半年,老二感叹道:“人生就这样过去了。”

语文的最高境界,不是“辞达而已矣”,而是“言有尽而意无穷”。说老二是“潜力股”,难道言过其实了吗?

摄影:陈保伶(马来西亚)

主题:儿女经

上一篇文章链接:疫情下的“家教”/咯特佩(马来西亚)

Leave a Reply

Fill in your details below or click an icon to log in:

WordPress.com Logo

You are commenting using your WordPress.com account. Log Out /  Change )

Facebook photo

You are commenting using your Facebook account. Log Out /  Change )

Connecting to %s

This site uses Akismet to reduce spam. Learn how your comment data is process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