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儿女的儿女经/郑嘉诚(新加坡)

小时候,在一个还算不繁华的小镇长大,家境平凡,父母都在外工作,所以到小学三年级之前都由保姆照顾。接着,父亲拼搏多年后他的小生意开始渐渐步入正轨,于是妈妈开始全心在家当家庭主妇照顾我们的同时,也全心帮爸爸处理生意上的一些文件、款项等等,算是一心二用的极致体现。

由于父亲工作繁忙,小学到中学的日子大部分都在妈妈的陪伴下长大,长期耳濡目染之下,我觉得我和我妈很像,譬如我们都很爱聊天,也很能聊,爱开玩笑和性格外向等。家庭的结构是男主外女主内,加上爸爸是比较传统的大男人,虽然父子或父女间的交流比很多家庭来的好了,可是在家里还是比较常和妈妈聊天。

他们对我们的教育很简单,爸爸小时候成长自一个不太富裕的环境,很小就出来半工半读,需要大清早去割胶,到学校还需要把手放在桌子底下避免胶味让周围的同学发现,所以他想要给我们他小时候从来没有拥有过的生活;他的目标就是让我们拥有更好的经济环境,然后读完大学,能够自力更生。妈妈则来自相对小康之家,她的目标也很简单,就是带我们长大成人,品格完善,过得至少不错就行,大概是“师傅领进门,修行在个人”的意思吧?哈哈。

现在转眼间父母也已经五十多岁,接近六十。父亲本身经营安装电路方面的生意,虽然是老板,也不太需要亲历亲为处理安装修补的粗活,可是偶尔赶工,还是需要帮忙,前不久听闻在家乡工作的二姐说父亲在工地赶工跌倒,顿时让我们揪心,因为父亲身体还算健壮,毕竟曾经也是田径校队的队长级人物,可是已不是年轻之躯,而且我和他很像,都觉得自己很硬,觉得不是大事都不太看医生,幸好这次只是脚趾有点挫伤之外,并无大碍,但也让我们担心不已。

此外,前些年当我还在读大学时,父亲也曾二度染上蚊症,血小板跌到极低的位置,但在他和我们聊天的时候也是风淡云清,并不透露出太多自己的担心等情绪,只是在好了之后的某次聊天中,透露曾经担心熬不过那一关。

这次的疫情,使得很多人这辈子第一次和父母分离这么久的时间。在新加坡工作几年了,原本每个月都能回去探望父母,可是因为这个肺炎的关系失去了一整年看他们的时间,希望马来西亚疫情快点稳定下来,因为所有在异乡做子女的应该都希望和父母多聚聚,也希望接下来全世界的肺炎赶紧消散。

摄影:周丽雯(澳洲)

主题:儿女经

上一篇文章链接:爸爸妈妈们,请放手/双木林(马来西亚)

Leave a Reply

Fill in your details below or click an icon to log in:

WordPress.com Logo

You are commenting using your WordPress.com account. Log Out /  Change )

Facebook photo

You are commenting using your Facebook account. Log Out /  Change )

Connecting to %s

This site uses Akismet to reduce spam. Learn how your comment data is processed.